第120章 还是京城姑娘有眼光
作者:方寸山下   1976步步生莲最新章节     
    长岭煤场的那帮人,从管事儿的到干活的,全都倒霉了……
    一夜之间少了一千两百吨存煤,煤场主任想都没想就派人去管理处报告。
    管理处那位很正派,但脑子不大会拐弯的头头,第一时间带人赶到现场进行勘察。
    然后,对现场情况展开了仔细的甄别。
    与之前袁家大队丢鸡案差不多,出事后煤场的人到处瞎转瞎看。踩得墙外院里,脚印子乱糟糟的。
    但有一点比较好,前一天刚下过大雪,晚上还起了风。
    夜间踩出来的脚印,被风裹着的雪沫子填埋了大半。而早晨发现情况后踩出的脚印,基本都是新的。
    对现场进行了一番细致的分析后,得出了一个很明确的结论,昨晚确实有人在煤场院外转了一圈。
    但是,并没有证据表明,那人进过院内。
    没办法,某人翻过墙进院后活动范围太小。留下的几个脚印,已经煤场的人给踩没了。
    这不是重点。
    重点是,墙外只有一个人的足迹!
    一千来吨煤!一个人!一晚上?
    这不扯淡呢嘛!
    再看煤堆,厚厚的一层雪盖得严严实实。管理会头头忍不住发问:“就算那人进过院内,他是大罗金仙咋的?都不碰外面的雪,就把下面的煤偷走了?”
    煤场主任是个横脾气,直接反问:“你问我我问谁去?我要知道咋回事,要你们干嘛使得?”
    这下好了,案子还没查明白呢,两边先呛呛起来了,还都理直气壮。
    于是,争论变成争吵,争吵又发展成了全武行……
    别看管理会的人平时咋咋呼呼的,但动起手来真不是煤场一帮壮汉的对手。只一个照面,就被大板锹拍的溃不成军。
    管理会头头脑袋上被干出了个大包。要不是带着棉帽子,非得当场“壮烈”了。
    吃了大亏,肯定不能善罢甘休。管理会的一帮人狼狈的回到县里,直接跑去武装部请求支援。
    很快,县城周边几个大队的民兵被召集了起来,荷枪实弹的杀去煤场。
    在火器面前,板锹显然不够看。
    民兵们又是包围又是鸣枪警告,没费多大事,就把煤场院内所有人都给抓了。随后押回县里,分开关押单独审讯。
    管理处头头轻伤不下火线,组织人手不眠不休的搞车轮战。硬是把什么陈煤混新煤,缺斤短秤,虚报损耗等等一大堆乱糟事全给审出来了。
    至于各种手段私扣下来的煤,自然被一帮胆大包天的给卖了。
    最让人气愤的是,为了分赃款,煤场居然还制订了一套补助制度。
    每卖一百块钱,主任分十块,队长分五块,小组长分三块,工人分一块。
    余下部分存入私立的小金库,留着逢年过节给大伙买东西发福利……
    案情很快被汇报给了革委会,吴主任直接给了十六个字的评价……目无法纪、胆大包天、肆无忌惮、其罪当诛!
    有了这十六个字,煤场从上到下有一个算一个,注定都不会有什么好结果。
    这还不算完。
    抱着防微杜渐、治病救人的目的,县里大大小小的单位,展开了轰轰烈烈的自查自省。
    与此同时,为了展现不遮不掩心怀坦荡的态度,县革委会主动打报告,将案件上报给了地区领导,并请求处分。
    同时,还有一份内容一模一样的报告,同步抄送给了在县里走访调查的唐处长,并委托其转交给省城的调查组。
    唐主任一再表示,地方上的案件不在他们的工作范围之内。但县里几个头头不管也不听,张嘴承认错误,闭嘴请求处分。
    唐、许二人前一天刚打着走访的名义,私下里见了李德林。
    李德林面对询问,全程沉默不语一声不吭,神情中还透着明显的不安……
    他是怕屁股下面的烂事儿被人翻出来,不敢乱说话。但那副模样落在唐、许二人眼中,被理解成受到了威胁,一肚子委屈却不敢往外说。
    再结合县革委会莫名其妙的“坦荡”做派,唐、许二人明白,他们此行的目的已经暴露了。
    既然如此,继续调查下去注定不会有什么收获。转过天就打道回府,返回了省城……
    知道了煤场那帮人比预计的还要惨,曲卓被坑了半块表的气算是出了。躺床上傻乐呵了一阵,猛地一拍大腿,抓起棉袄就往外跑。
    他走的时候信誓旦旦的保证,回京城就给家里打电报报平安。结果昨天下火车后,把这件事给忘得死死的。
    街上拦了个人打听了一嘴,一口气跑到邮局时,差十几分钟人家就下班了。
    不敢耽搁,领了表格开始填内容。
    发电报一个字九分钱,通常原则是能省则省,三个字可以说明白,绝对不用五个字。
    曲卓不管那些,先说自己平安抵京,又说消息已确认,请干爹务必严格督促大哥和小妹读书。最后还问候了老太太。
    一番废话足足有五十一个字,需要四块五毛九。
    开票的小姑娘接过单子时,快速打量了下曲卓,垂下视线小声说:“没用的字太多了, 我帮你精简一下吧。”
    “快下班了,不给你添麻烦了。”曲卓小声客气。
    曲卓的潜台词是:“你赶紧的吧,再磨叽下班了。”
    可小姑娘没听出来,理解上还加了一层外貌滤镜。抿着嘴唇,默默写好了交费单,递给曲卓时顺势又打量了一眼。低下头,脸颊隐隐的透出了点粉色。
    曲卓看在眼里,心里一阵美滋滋:“就说嘛,是农村那帮柴火妞的眼光有问题!没听说过,长的白净斯文还成罪过了。瞅瞅人家京城姑娘的审美,这才对劲嘛……”
    曲卓的好心情一直持续到天色擦黑,曾茂朝和杜佳杰结伴又来了。
    透过小窗户看到俩人,曲卓以为他们又是因为房子的破事儿来穷磨叽,不由得一阵头大。
    可开门之后,发现自己好像想差了。
    曾茂朝是来送煤球的,整整两篮子,瞅着少说有五六十斤。
    至于杜佳杰,居然抱来了一大摞书。
    把俩人让进屋,曲卓刚想客气一下,曾茂朝居然又塞给他一小卷粮票:“这些你先用着,不够就言语。”
    “不用!”曲卓被搞得脸一下就红了。
    可不等推脱呢,曾茂朝瞪起眼睛,硬把粮票塞到他手里。
    “……”曲卓那个悔呀,下午真不应该跟老曾同志哭穷。人家当真了,这可咋整。
    杜佳杰也从兜里掏出一小沓票据塞给曲卓。不但有粮票,还有肉票。同样不准曲卓拒绝,摆起长辈的嘴脸:“收着。长者赐不可辞,老师没教过吗?”
    “呃~”曲卓大脑抽筋,冒出一句:“教我语文的老师,让人打的没几颗牙了。”
    “别瞎说,过去的事儿了。”杜佳杰瞪了曲卓一眼。拍了拍放在桌子上的一摞书:“接下来一周的时间,你给我把所有精力都放在读书上。”
    “读…书?”曲卓满脑袋问号。
    翻了一下,都是些很旧,或有点旧,但保存的很好的教材……
    高等数学、语文课本、思想正治、英语课本、电子物理、电动力学、机器语言、b语言、计算机原理、电子与电气工程、半导体原理及制造技术、集成电路(试用版)……还有两本没封皮的,第一页印的是教员爷爷语录……
    “对!读书,准备参加考试!”杜佳杰语气严厉。
    “怎么还考试呀?”曲卓脑袋瞬间大了好几圈。
    “不考试你怎么办?拿着高中文凭参加工作?名不正言不顺的,以后能有前途吗?”杜佳杰拍了拍桌上的书:“保管好了,一定要爱惜。用完了要还回去的。”
    “这……”曲卓舔了舔嘴唇,意识到桌上的应该都是大学教材,试探地问:“让我念大学呀?”
    “为了你的事,院里的领导们专门开了个会。大家一致认为,你的知识储备,已经达到了本科生的毕业水平。
    所以,程序上可以简化一些,没必要在课堂上浪费时间。给你一周的时间温习,考试成绩合格就可以拿到毕业证了。
    还有这个……”
    杜佳杰从兜里掏出一页纸,展开后放在桌上:“这个算是你的实习考。”
    曲卓拿起来看,上面写着4KdRAm设计规格制定。
    “你还得写一篇毕业论文。具体的不作要求,半导体和集成电路相关的都可以。知道论文怎么写吗?”
    “倒是看过不少。”
    “先试着写吧,拿个大框出来,回头我帮你改一改。”
    见曲卓傻傻的不吭声,杜佳杰摆摆手:“行了,抓紧时间吧。三十号和三十一号两天考试,一定要认真对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