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招揽流民入会社
作者:倦鸟落旧林   穿越明末:我从陕西闹革命最新章节     
    接下来几日,王二开始招待当初跟着他一起返回老家接人的兄弟。
    按照王三的意思,该给的斗米都给了,这群人一个个感激涕零。
    谁都知道,这年头,粮食最重要。
    王二收买了一波人心之后,又去跟种光道招揽人手。
    王三本来想着王二能招揽来一些逃军汉,好提前准备一支军队。
    结果左等右等,并没有等到想要的。
    他就请路青禾招来王渠。
    “见过三曾叔公。”王渠今岁十五,比王三还小,不过因为分房比较早的缘故,王渠算是他和王二的曾孙辈,身体看起来也不是很好,所以也就没有让他出去外边一直干活。
    一得空,他就会休息。
    “问你个事,外头不是听说招人手了?都是招来些什么人?”
    “这个……”王渠想了一下说,“都是些逃来的庄稼汉,老实本分的。”
    王三微微皱眉,看来是王二没有跟听自己的决断?
    还是说,另有打算?
    总不能现在还考虑种地吧?
    今年雪薄,来年一旦起旱,就得跟着飞蝗累田,颗粒无收不说,还得被县里敲诈勒索,这摆明了就是不让人活的世道,不提前做好准备,你想活下来?
    “行,晌午了,留着吃顿饭,然后你去寻我二哥,让他今晚早点回来休息,也别那么辛苦。”
    辛屈让路青禾送来一碟红烧肉,就三五块,但却让王渠馋得啊!
    见到是给他单独的一份,更是感恩戴德。
    吃饱喝足,王渠领着王三给的差使,去寻王二。
    ……
    此时,忠义堂内。
    刚刚定了字辈,入了堂口的三五个汉子,正在关公牌位前发誓。
    关帝的尊号,经过嘉靖和万历两朝的加封,已经彻底成为会社兄弟的保护神。
    入会得祭祀发誓。
    虽然山西、陕西这边的不如福建广东拜得勤,但入会仪式,是一定会有这种举措的。
    王二看着这些庄稼汉感激涕零的模样,神情不变。
    逃军不好找,对方也不会轻易的暴露身份。
    毕竟明代户籍制度限制,逃军也是没有任何人权的,如果被抓到,还可能重新被流放边关。
    毕竟,缺人啊!
    九边糜烂多年,将门无算,也就是家丁海勉强能打。
    这些逃军说到底,只是将门、家丁们的农奴。
    这个时代的官老爷们,可不会嫌弃自家的奴仆少,毕竟奴隶制还是耕种效率最快的制度之一。
    大明的南方和北方不管是经济形态还是政治制度,都已经严重脱节。
    南方正在进行资本主义进化,天启即将驾崩,崇祯马上上线,然后紧随其后的就是各党与东林党的党争,开始折腾舆论,折腾整个国家。
    而北方,尤其是陕西、河南这些地盘,即将引起农民起义,进而开始给大明倒计时。
    所以,王三很着急。
    王二也能感觉得出来自家这个弟弟很着急,但他还是狐疑,真的会跟王三说的那样,大明要不行了?
    他虽然也想自保,但更多也不是当出头鸟,所以王二还是支持种光筛选一些老实巴交的庄稼汉。
    虽然会社里也没多少钱,但至少这些老实巴交的农民,之后还能干活,比军护更安全。
    等到这边宣誓入社结束,王二作为头头之一,自然是受到了这些农民的阿谀奉承。
    虽然不怎么会说话,但小农民的狡黠与谄媚,他们还是展现得淋漓尽致。
    攀谈结束,王二终于可以休息一下,结果看到了王渠。
    “二曾叔公,三曾叔公……”王渠跟王二说了一下王三的交代。
    王二微微皱眉,但也没说什么,点了点头,道了一句辛苦,然后就跟种光道告别。
    种光道一听王二要走,先拦了一下,然后带着王二去偏房低声说:“上次那些死当的粮食我已经盘来。不过,我今天提粮的时候,听掌柜的说,粮食马上要值钱了,他想要借来贷出去,我推说帮衬,所以粮食我扣着。
    对方给了三成利,只要借给他周转到开春,这粮食立刻就能涨起来。
    你考虑一下,若是不愿意,明天就来提。”
    王二听罢神情一滞,接着看向种光道说:“你呢?莫不是都贷出去了?”
    “没有。”种光道嘿嘿一笑,“我得衬会社里的兄弟,所以这粮食先囤着,以防万一。”
    “好,我考虑一下。”王二没有废话。
    立刻就离开了。
    种光道继续招呼新招揽来的弟兄们说话,嘘寒问暖。
    而王二匆匆赶回来时,也没客气,就来到了王三的屋内。
    “二爷。”许娟娘看到王二一惊,赶紧起身。
    “没事,你坐。”王二随口一句,就进了屋内。
    一张简单的书桌上,王三正拿着毛笔在写着字,听到撞门进来的声音,还以为是那两女便怪道:“一惊一乍的,是怎么了……哥,你回来了。”
    王二扫了一眼王三,字他是认得几个,不过王三写得很丑,估计才开始练,也就没多废话:“你说的全中,真的有人要做粮价。”
    王三点了点头:“必然的,我昨天去寻了一趟贺童生那本想拜师学习,就听贺童生家里吵起来了,说是年冬粮食暴涨严重,各个粮行虽然还有买卖,但陈粮价格,已经是去年陈粮价格的两倍多,这个价格明显不对劲。”
    “所以,你着急寻我回来是为了这个?”
    “不是。”王三微微摇头,“我听人说,你招揽的都是庄稼汉?”
    “逃军是不会承认自己是逃军的。”王二叹了一口气。
    “但可以筛选嘛!真的杀过人,还是一眼能洞悉的。”王三顿了一下说,“如果真的粮价在明年暴涨了,辽饷摊派又下来,就是官逼民反的节奏。多一些军户,我们的自保能力就更多几分。”
    “只怕种老弟不跟你想的一样。”王二微微摇头,“这些军户哪怕是逃军,也是一群人一起走,招揽太多进来,有可能会颠覆会社。”
    王三一愣,旋即明白过来,这确实是个问题。
    “那招揽一两个,先将让他们个中的好手作为教头,先训练一下,有备无患。”王三说到这里,一拍脑袋,“对了,后续的粮食,能尽快运回来就尽快,千万不要贪财拿出去放贷,不然很容易万劫不复。”
    王二点了点头。
    “行,那就这样,我得多学写字,算数,不然真的到了那一天,我这小身板,万一上不了场,也可以做后方的书记,将粮食算好。”
    王三不再多言,他在努力的应对危机,不管王二怎么想,危机即将来临,预则立,不预则废,古今莫如是。
    王二也倦了,微微颔首后离开。
    两兄弟都有重重心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