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杨勇献计,杨广不示弱
作者:三星挢上的鹰   西游:人间我不让最新章节     
    隋文帝杨坚仔细的翻看着这种样式,很是新颖,小巧还不易破损,内容面面俱到,很有针对性,许多都是自己心里所想的内容。
    他也不由点头称赞“嗯,很好,此法可行,很好。
    居然还一式两份,官府一份,私人一份。
    这个方法可行,而且对新生、新增、减少或死亡人员,也进行了明确。
    哦,连是否犯罪也有登记。
    高爱卿辛苦了,此事成矣。
    哈哈哈,哈哈哈,爱卿接着说!”
    “是,谢陛下。”高颖行礼后接着说道。
    “禀陛下,第三个方面,就是清理归类各地零散人口,纳入规范化管理。
    此法,也将增加大量人口基数。
    第四个方面,就是关于如何安置,这些多出来的人口。
    这个方面,牵扯的很多,也需要大量的人财物钱粮。
    陛下,这有一个初步计划,先请陛下先审阅再细议。”
    高颖又送上一份奏折。
    “臣,汇报完毕。”
    “好,高爱卿辛苦了。
    诸臣公,可有什么想法和建议?
    好吧,一时你们也想不出来,这样,各部都抄录一份,拿回去研究分析一下。明日早朝,再议。
    “陛下圣明,我等明白!”众人齐称颂。
    隋文帝杨坚仿佛突然想起什么“嗯,太子,你对此有什么说的没有?”
    杨勇眼中精光一闪,来了,终于等到了。
    他恭敬的行礼后,才郑重的回答“回父皇的话,儿臣刚才听了高大人所奏,也有一些感悟,不知当讲不当讲。”
    “哦,那你说来听听?”
    这段时间,搞得他这个当老子的胆颤心惊的,现在,也想看看他这个大儿子在搞什么飞机,杨坚也很好奇。
    “是,父皇!
    儿臣认为,要实现人口增长,国家长冶久安,最关键的还是民生福祉制度的颁布落实。
    只要大隋子民富裕,家有余粮,手有闲钱,每人都想开枝散叶,儿孙满堂,这人口数量自然也会增长。
    但要实现此法,在建立严格的户口制度外。
    还要将人口的控制权归于中央,也就是父皇,而不是世家大族手里,让他们把大量的人圈养起来,满足自己的私欲。
    其次,是修订刑法,使人民有法可依,并适度减省刑罚。
    儿臣建议,死刑只设绞刑,斩刑,没必要搞那么多花样,也示对民宽大之意,上体天心。
    同时,安置此次新增人口,确实需要大量的钱粮。
    儿臣之前有封地,所以愿拿出三万金,银五万两,粮食三万担,支持此项工作有效推行,以显我们皇家的担当重视,以安民心。
    不妥之处,请父皇和诸位朝臣批评指正。”
    隋文帝杨坚震惊不已,这种策略,自己这儿子也想得出来?
    居然还捐钱出粮,不拿这些钱来吃喝玩乐?这怎么可能,事出异常必有怪……
    不过,这几个方面,却还真是说到点子上去了,这家伙真的变了不成?
    怪,怪哉!!!!
    他除了震惊以外,更多的是满心的疑惑???
    他还没有说话……
    晋王杨广却耐不住寂寞了,这是什么情况?怎么与自己的想法不一样?
    这老大转性了吗?
    我去,那他转性了,还有我什么戏唱吗?
    这怎么行……
    “父皇,儿臣认为太子殿下所讲甚是,很有操作性,针对性也很强,与高大人之举一脉传承、相得益彰,当推而广之。
    儿臣也愿意拿出三万两银子,支持此项人员安置工作,以彰显我皇家的威仪大德。”
    杨广也是人精,不管你太子是否先提出此事,但参与的人多了,那太子的作用就显得不太重要了……
    其他的一众大臣,看见陛下的两个儿子,都主动捐出自己财物,他们再不表态,可能老大要发飙了。
    同时,这种情况下,他们不表个态,也显得非常的尴尬,也让陛下脸面难过。
    “陛下,太子所讲策略,很有操作性,臣赞同。
    同时,也捐出白银五千两,支持安置工作。”
    “陛下,臣附议,太子所言甚是,修律法势在必行。
    强民生,也是当务之急。
    以上几法推广之下,必现开皇盛世。臣,愿意捐白银六千两,粮三千担!”
    “陛下,臣,愿意捐白银五千两。粮食三千担!”
    “陛下,臣,愿意捐白银四千两……”
    隋文帝杨坚没有想到,自己正在愣神的功夫,人员安置的艰巨任务,经费问题已经到位。
    他不由得向自己这个老大,投起异样的眼光,不错,知道借势了……
    “哈哈哈,哈哈哈,既然众卿家如此爱国爱民,朕又怎会负了大家的一番好意!
    刚才,朕也考虑了一下,修改律法势在必行,咱们大隋建国至今,不能还沿用以前的老律法,这不能与时俱进,张显我大国风范。
    既如此,大家顺便就议议,这项工作怎么做?交由谁来负责?
    太子,既然这项工作是你提出来的,你也提点意见?”
    “父皇,儿臣一切行动都听父皇吩咐。
    儿臣有一些不成熟的想法。
    律法国之根本,事关重大。
    此事,还是交由律部比较适合。
    但是,事关重大,当有人来牵头,全权负责。
    儿臣认为,二弟杨广德才贤明,为人稳重,可牵头负责此事。
    以显我皇家的重视,对大隋子民的尊重。
    不妥之处,还请父皇批评指正。”
    隋文帝杨坚思索了一下,这大儿子的想法说法,可谓滴水不漏,又尽显其能力。
    嘿嘿嘿,有点意思。
    “晋王,你认为如何?”
    杨广现在,他只想骂娘,可是他老爹在上面,不敢开口。
    他是有苦难言,这项工作没有一点油水,而且还得罪天下人,劳神费力。
    不过,现在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而且他本人是统领工作,干活的还是下面的人,而且干好以后也有偌大的好名声。
    可是,太子大哥杨勇为什么要把挣脸面的工作,交给自己来做呢?
    就不怕自己的锋芒盖过他吗?
    杨广百思不得其解,立即陷入了因为所以的死胡同里,搞不懂,理不清。
    这时,他父皇问的也比较急,没多余的时间跟他考虑。
    也只能硬着头皮,“父皇,儿臣听从父皇的命令,父皇让我上刀山,下油锅,我也绝不皱一下眉头。”
    杨广在表完决心和忠心以后,杨广把这个主动权还是交还给了杨坚,看他父亲怎么说。
    同时,他也向大家传递一种信息,现在说话算话的,还是自己的父亲。
    当皇帝,就是为了自己无所顾忌,为所欲为,让别人拍自己的马屁。
    隋文帝杨坚也是如此,听完此话心里舒坦。
    同时,他也感概,没想到,今天早朝取得了这么大的成绩。
    困扰自己许久的人口和增收问题,也基本得到了解决,只需用时间来检验就行了。
    接下来的工作就是抓落实,怎么抓,还得慢慢的思量……
    修改律法也开始进行,这项工作,自己也想过,只是没有想到,自己大儿子首先提了出来。
    今天,看到自己两个儿子的表现,杨坚也老怀大慰,不错,两个人都有担当,有谋略。
    但是,更多的是让杨坚这个老头子有点疑惑。
    自己大儿子,现在开始发威了吗?
    难道,以前一直在藏拙?
    那为什么,这段时间他又显露出来?
    这一条条良策,可不是他这脑袋能想出来的。
    有点乱……
    有点乱???
    “好,众卿家之言,甚合朕意,从即日起,在前朝的基础上修改刑法律法,此项工作由晋王杨广负责,律部具体负责,各部协助。
    同时,户部也要马上行动起来,做好人员的前期筹划安置工作。
    今天的早朝,就到此,散了吧!”
    “是,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臣等告退!”
    高颖刚转身离开,身后老太监声音传来“”左仆射高大人请留下,陛下有请到御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