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 府试
作者:瑜真   我们全班都穿越了最新章节     
    “那时候皇帝为了能够听懂各方来使的话,所以就要求了大家要学会那时候比较通行的‘普通话’,就是‘雅音’啦。”
    “老师,那那个时候是以哪个地方的语言为准啊?”
    “就拿春秋战国来说,雅音又称中原雅音,是那个时候的洛阳话,也叫作‘古河洛话’。
    打个比方,鲁国人孔子,到郑国办事,说鲁国方言,人家郑国人听不懂,所以孔子就说‘雅音’,其实也就是那时候的洛阳话。”
    但是那时候的洛阳话和现在的洛阳话可是有很大区别的,可以说是完全不同的。
    “老师,为什么春秋战国时候的‘普通话’是洛阳话呢?”
    “因为那时候东周的首都在洛阳啊。”陈岳说。
    “对的,到了隋唐时期,‘普通话’又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当时由于战争版图变化,人口迁徙,从春秋战国到隋唐时期,古河洛话和古吴越语等其他语言发生了混合,于是古河洛话就演变成了中古汉语。”
    “老师,老师,那中古汉语比较像哪个地方的语言呢?”陈媛媛急不可耐的举手。
    “闽南语。”
    “啊?闽南语啊?怎么会?”
    “是的,虽然中古汉语已经失传,但是现在的闽南语和它相似,但二者也只是相似,并不是中古汉语就是闽南语,因为在演变的过程中掺杂了闽越土着的方言,所以在发音上也是发生了很大变化的。”
    “老师,那为什么中古汉语会像闽南语呢?”
    “因为战乱,有大批的唐人迁徙到了闽南地区,抢夺当地闽越土着的生存空间,反客为主。”
    “老师,我知道,是不是公元677年,唐高宗年检,陈政、陈元光父子率领大军,进入福建平乱,打完仗大部队大闽南地区驻扎下来,屯垦、成家、生儿育女,这些人把中古汉语带到了闽南地区?”
    “嗯,对的,公元885年,唐僖宗年间,王潮、王审知兄弟,率领大军,杀入福建,围剿黄巢起义,这个大部队打完仗之后,也留在闽南地区屯垦,安家立业,这些人也将中古汉语带到了闽南。
    到了宋朝,就是960到1279年期间,由于河南开封曾经是宋朝的首都,所以宋朝的‘普通话’又变成了当时的开封话,当时叫做‘宋音’又叫中州音,包拯讲的就是中州音,有趣的是,那时候的中州音与现在的客家话有一定的相似度的。”
    “老师,中州音演化成客家话,是不是也与之前的一样,也是因为战乱迁徙,大部分的人离开中原,躲避到了南方,他们成为客家人,把中州音也带到了南方?”林欢欢举一反三的问。
    “对啊,到了明朝,1368年到1644年,朱元璋最初定都南京,所以明朝的‘普通话’就是南京官话。”
    “后来朱棣迁都北京,并且从南京带了四十万人到北京,这些从南京迁入北京的人口,超过了当时北京土着人口,这就是为什么在明朝,南京官话在北京长期居于住在地位的原因,但是随着时间久了,南京官话和北京土着发生了混合,所以到了明朝末年的北京,南京官话本身也发生了变化。”
    “到后面的清朝1644到1912年间,一共是268年,在清朝统治期间里,北京本地土着话混合了满语、混合了南京官话、混合了各地外来人口的土话,各种口音互相掺和,并且演化成了一种心的语言,这种语言就是北京官话,而这个演化而成的北京官话,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普通话。”
    “好神奇啊,经过了上千年的演化,所以才有了我们的普通话。”
    “嗯,对的,人类文明在不断的进步,包括语言也在不断地演化。”
    “老师,幸好这个时代都说普通话,不然,要学一门方言,还真是难啊。”林浩浩庆幸的说。
    “就是啊,幸好,幸好。”大家对此都很庆幸。
    转眼到了府试的时间。
    有了上次县试的经验,大家都已经轻车熟路了。
    钱小小也没有了之前的紧张。
    放榜这天是钱小小去看的,关淼和大石去了隔壁县城。
    这次的成绩再一次的惊到了钱小小,十八人,再次全部上榜,树人私塾一炮打响,名誉天下。
    钱小小站在榜下一个一个的找着同学们的名字,她已经不知道该怎么形容她此刻的内心,眼泪夺眶而出。
    “恭喜啊,钱老板。”
    “真厉害啊。”
    大家除了羡慕还是羡慕。
    有些考了好几次都考不上,看着人家跟韭菜一样一过就是一茬,除了眼红,真没别的办法。
    钱小小挤出人群,拎着裙角就开始跑。
    “马车马车。”小妖恨不得跳起来叫道。
    “嘿嘿,忘记了,我得早点回去告诉孩子们照顾好消息。”
    “看你嘚瑟的。”
    “我高兴,我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