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白色闪电计划
作者:训练失败的科学家   我,薯条,苏联英雄最新章节     
    在德军“挪威”集团军司令部,“献祭”了很多参谋人员的头发后,他们终于从过去制定的众多计划中,拼凑出了一个新的计划——“白色闪电”计划。
    (历史中,“挪威”集团军在1940年12月,就已经获知了第21号指令——“巴巴罗萨”计划。
    因此该集团军和南方的三个集团军群一样,进行了大量的计划准备工作。
    虽然这些工作,因为小胡子,想要直接干掉摩尔曼斯克的想法,和芬兰军队更想收复失地的意愿。
    最后演变成了,历史中糟糕的六个师,分三路攻击的妥协计划。
    但在本书中,德军在季托夫卡和萨拉,都吃了亏的现实。
    让前期还是愿意听从指挥官们建议的小胡子,和希望借力德军的芬兰军队,都对“挪威”集团军司令部,改变原来计划的行动,表示了支持。)
    ………………
    新的“白色闪电”计划,某种程度上,完全否定了原来的“银狐”计划。
    其现实的原因是:
    “挪威山地军”在6月24日,挨了薯条君一闷棍后,已经无法完成“银狐”计划中,攻击摩尔马斯克的“铂狐”行动了。
    而“银狐”计划的另一个部分,目的是在摩尔曼斯克南方,切断基洛夫铁路的“北极狐”行动。
    则因为在开始的前一天(6月30日),吃了薯条君,侮辱性与伤害性并存的一击。
    特别是德军指挥部,因此认真审视了,冲进芬兰境内的,苏联边防军(包含薯条旅部队)的战斗力后。
    实际力量损失并不大的,德国地面部队,失去了原有的,只需要两个师,就可以冲过180公里直线距离,切断基洛夫铁路的“自信”。
    不得不说,德军能勘破对于自身地面部队,在北极战线战斗能力的错误估计,极大的提升了德国人的胜算。
    不过德军指挥部,现在依然被另外一个,更加致命的认知障所限制。
    而这个认知障来自于,由于“冬季战争”表现,被德国人认为是极地战斗专家的芬兰军队。
    芬兰军队统帅曼纳海姆,依据芬兰军队的技术水平,在战前向他的德国盟友宣布,在这一线的任何地段,部署并补给两个师以上的兵力是不可能的。
    这也是,德军明明有很多时间准备,实际能调入芬兰的部队,也不止第36山地军和“挪威山地军”。
    但却最终选择了,违背闪电战集中力量原则,只在第一次北极攻势中,分开投入了四个师的根本原因。
    (在挪威战役时,“挪威”集团军拥有7个师,并且之后还进一步获得了加强。)
    于是在这个认知障的限制下,已经意识到了两个师,可能不足以完成任务的“挪威”集团军司令部,搞出了一个集中力量的妥协方案。
    那就是,将进攻出发地扩大,让军队在进攻中重新集结,以短时间获取,超过两个师的力量,并迅速完成切断基洛夫铁路的任务。
    而新的行动也因为,军队行动路线近似闪电折线,而被命名为“白色闪电”计划。
    (芬兰军队,是一支比德军还依赖骡马的军队,所以在芬兰军队看来,在这一地区维持两个师以上规模,是很困难的。
    但拥有诸如,空投补给,或让工程部队跟随主力前进,修建临时道路,等更为强大后勤手段的德国军队,其实完全有能力维持更多力量。
    就像他们在南方一些地方做的一样。)
    ………………
    “白色闪电”计划具体安排:
    第36山地军,原本从萨拉,冲过库奥拉亚尔维,阿拉库尔季,最终攻克坎达拉克沙的行动,被重新规划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红色)
    山地步兵团,按原计划进行攻击行动,以牵制当面的苏联军队。
    第169步兵师,党卫军“北方”师,执行侧翼穿插行动。
    该行动在越过边境线时,将得到芬兰第6师的侧翼掩护,以在这一突破过程中,短暂实现集中三个师的力量。
    而在完成突破后,第169步兵师与党卫军“北方”师,将再次分开执行第二阶段。
    第二阶段(橙色)
    山地步兵团,在芬兰第6师,第169步兵师的侧翼攻势帮助下,执行原定冲过库奥拉亚尔维,阿拉库尔季的计划。
    第三阶段(粉色)
    山地步兵团、芬兰第6师、第169步兵师,在获得了阿拉库尔季作为基地后,完成攻克坎达拉克沙的任务。
    芬兰第3军,原本从库萨莫出发,攻克克斯坚加,并最终冲向帕丘-洛乌希一线的行动,也被相似的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红色)
    芬兰第3步兵师,按原计划进行攻击行动,牵制当面的苏联军队。
    芬兰“诺尔德”步兵师,执行侧翼穿插行动,他们将借助第36山地军,在边境打开的破口,进入纵深与党卫军“北方”师汇合,以集中两个师的力量参与第二阶段的行动。
    第二阶段(橙色)
    芬兰第3步兵师,在冲破苏联边境防线后,将得到芬兰“诺尔德”步兵师和党卫军“北方”师,发动的侧翼攻势帮助。
    从而能以三个师的力量,攻克克斯坚加。
    第三阶段(粉色)
    获得克斯坚加作为基地的三个师,完成对帕丘-落乌希一线的切断行动。
    (相信已经有读者看出来了,这个计划其实是历史中的“挪威”集团军,在进攻受挫后,临时修改攻击方案的升级版。
    历史中,力量不足,且对苏军防御力量配置知道的不多的德军,在进攻开始后,就立即遇到了问题。
    第36山地军当面的苏联军队力量,远比预计的要强大。
    所以德军的第一波攻势,在十分勉强的冲到了阿拉库尔季后,就失去了继续进攻的力量。
    而在这个时候,在南方以优势兵力(两个师),攻击苏军(一个团)的芬兰人,却跌跌撞撞的进展很不错。
    于是德军,选择将党卫军“北方”师,从坎达拉克沙的攻击计划中抽调出来,执行了一次从侧翼冲向克斯坚加的行动。
    该行动“差点”就完成了最后的目标。
    ps:这里多出来的芬兰“诺尔德”步兵师,是芬兰军队,为德军计划改变提供的新支援。)
    ……………………
    而在德国人翻烂所有能找到的地图,以为新的以行军为主要难度的(至少现在的德国指挥部这样想),新计划争取更多胜算时。
    拥有主动重新部署,这种超时空转移能力的薯条君,已经再次出现在了第14集团军的司令部。
    带着暴风兵小队(“狙击手”,“爆破弹”,“进攻端峰”,“智脑”)和薯条君下意识召唤出来的新兵人“树人”,一起以吉祥物造型,参加了弗罗洛夫中将主持的军事会议。
    会议宣布了,北方面军的新命令,即第14集团军,需要将主力南移,以缩小与第7集团军之间的间隙,防备芬兰随时可能发起的攻击。
    就此,原本集团军内部的部队移防命令,变成了方面军的命令。
    已经有两个团完成向南运动的步兵第52师,这一次整体被安排到了克斯坚加一线。
    他们在摩尔曼斯克留下的防御空缺,将被提前成立的,隶属于北方舰队的北方防区填补。
    而等到北方战区的,海军步兵扩编完成,步兵第41师也将南下,以进一步加强第14集团军与第7集团军之间的联系。
    这意味着,在薯条君的影响下,不仅仅是德国人在试图寻求新的改变,苏军也紧跟着做出了新的应对。
    当然这些对于当前明面身份,依然是集团军直属侦查部队的薯条君来说,只能勉强算是,有用的背景剧情。
    或许下一次写训令能用上,是薯条君此刻最真实的想法。
    不过会后,弗罗洛夫中将给薯条君开的小会,就明显更有作用了,中将同志向薯条君传达了方面军的嘉奖。
    薯条君之前的行动(季托夫卡防御战),成功为薯条旅赢得了,1点授旗荣耀点数。
    而因为方面军嘉奖的实际对象是,薯条旅里加步兵营北极独立排。
    这让这支,刚刚全员牺牲的兵人部队,获得了苏军正式的营级番号——“红旗北方舰队独立特种步兵营”,成为了薯条旅第4支营级力量。
    当然该营,现在还需要等待,红旗北方舰队海军步兵扩编后,才能得到苏军士兵补充。
    对此薯条君自然是十分高兴的,给这个画风已经和海军步兵,沾不上一点边的薯条旅新部队,整了个薯条旅内部称号“绿火箭”。
    (一些解释:
    1、北方面军的新命令背景:
    在看到德国人在北极圈吃瘪后,当前芬兰内部还存在的,较为温和的一派,进行了一次与苏联的密谈。
    这也是之前,薯条君想要咒骂德国空军飞行员,却发现领事同志被临时调走的原因。
    当然这一密谈,也像薯条君当时的评价一样,因为苏联和芬兰之间,当前根本无法弥合的根本矛盾,不欢而散。
    不过苏联也因此进一步提高了,对芬兰军队的提防,表现为北方面军,暂时停止了向西南方面军的支援,并开始收缩力量。
    ps:现在的时间点,在西北方面军的薯条君,已经完成了,在里加的大规模行动,也就意味着,远比历史上顺利的西北方面军大退却,已经完成,所以苏联方面,对于增援西北方面军的急迫性,暂时下降了。
    2、北方面军嘉奖薯条旅部队的原因:
    薯条君在季托夫卡防御战,最后投入的,帮助红旗北方舰队海军步兵突击队,完成跨越海峡,攻击德军侧后这一决定性任务的那个班,虽然在剧情中只有一句话。
    但却是,薯条旅开始正规化过程后,第一个出现在苏军正式战报中的薯条旅部队。
    因此这个班,当时顶着的,薯条旅里加步兵营北极独立排番号,受到了北方面军的嘉奖。
    并且,因为他们当时参加的是红海军步兵的行动。
    所以并不知道,这支部队已经用新画风,以全员牺牲为代价,完成了另一个,注定不会见诸史册任务的,北方面军司令部。
    给予这支部队的新番号,是海军步兵番号。
    谨以此,向众多在事后,才获得荣耀番号的,已经消失在历史长河中的英雄部队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