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以身为饵,建文心思(求追读,求收藏)
作者:时间过的好快   大明汉王最新章节     
    应天府。
    十几公里外一处坐落在绿树丛中的寺院,杏黄色的院墙,青灰色的殿脊,苍绿色的参天古木,厚重的铜门紧闭。
    院内夜晚的佛堂,寂静而空灵。
    主殿内油灯随着不时从窗户缝隙,溜进来的微风摇曳。
    昏黄的灯光下朦朦胧胧中只见一尊外镀金身的巨大佛像,供桌前香炉中燃着三炷手指粗的香,烟气袅袅。
    斑驳的木桌面上,供奉着几盘水果。
    挂在佛堂之上,黄幔布长年被烟火熏烧,带着淡淡的烟灰之色。
    佛前的蒲团之上,一个身着青衫的样貌俊秀的年轻和尚,双目紧闭神情庄重,手中拿着一串佛珠不时攒动,不时轻启的嘴唇颂念着佛经。
    嘎吱....
    就在这时,其身后紧闭的禅门被推开,深秋季节的寒风灌入,让整个房间之中的温度下降了好几度。
    盘坐在蒲团之上的青年和尚,面对突如其来的寒风,身子不自觉打了一个冷颤。
    进来之人不是别人,正是之前去到汉王朱高煦府邸扬言为其送白帽子之人。
    其伸手轻轻的关上殿门,来到团坐在蒲团之上的青衣和尚面前,无比恭敬行礼道:
    “参见陛下。”
    青衣和尚也不是别人,正是被自己亲四叔抢了江山的建文帝朱允炆。
    在朱棣攻破应天府城之时,他自知回天乏术的时候,想起了朱元璋在临终前曾留给他的一个神秘盒子。
    当时朱元璋临终之时无比郑重告知他,让他将来在最紧要的关头再打开看。
    待他命人打开了箱子,结果箱子里只有一把剃头的刀子,还有一个和尚穿的袈裟。
    他也立马理解自己皇爷爷的意图,不得不感慨朱元璋心思之深沉。
    几乎料到了他有此一劫。
    随即命身边的人剃光自己的头发,穿上了袈裟通过密道逃出皇宫,来到了这個朱元璋早就为他准备好藏身的寺庙中。
    一呆就是这么多年,哪里也不曾去过。
    听着行礼问候之声,朱允炆缓缓睁开双眼,攒动佛珠的右手也停了下来,抬起头注视着眼前巨大的佛像许久。
    之后转过头看向一旁行礼的中年男子,声音略显沙哑道:
    “这里早就没有了所谓的陛下了。”
    “有的只有一介青衣的僧人。”
    中年男子身形徒然一紧眼神之中闪过一丝惋惜之意,直接跪拜了下去,朗声表忠心道:
    “您永远是我们的陛下。”
    呵呵....
    朱允炆一声轻笑,一脸无所谓的冲其摆了摆手,没有在称呼上过多纠缠,问道:
    “事情办的如何了?”
    “汉王反响如何?”
    随后中年男子将与朱高煦相见,所说的话,以及朱高煦的神情、态度,皆尽描述了一遍。
    在叙述完汉王府所有事情之后,中年男子顿了顿,神情变的无比凝重,道:
    “陛下!”
    “不过在我离开汉王府之后,听下面的人来报,汉王在府邸逗留不到一盏茶的功夫,就起身前去了宫中。”
    “不出意外的话,汉王应该是去宫中将咱说的那些事情给禀报了上去。”
    “如此......反贼这段时间又会不留余力的查找您的下落。”
    “为了您的安危,要不要.....离开寺院,去后山躲躲。”
    “待到我们探明了一切,将某些事情给确定下来了,您再回来可好。”
    了解了事情缘由,来龙去脉。
    朱允炆不自觉的笑了笑扬摆了摆手,轻声回应道:
    “无碍。”
    “这本就是我们想要看到的,也是最希望看到的结果。”
    “饵已经抛下,我哪里有离开的道理。”
    思索了片刻之后,他继续说道:
    “此事,你办的不错。”
    “命人密切关注北方边陲流放之地那边情况,以及之前你留下的联系位置,看看他们的反应如何。”
    “切记不可大意,这关乎着咱们被流放的那几万人是否得救。”
    “未有确切结果,让那些人不可轻举妄动。”
    “听明白了吗?”
    中年男子身形一震,无比郑重应道:
    “诺!!”
    得到了满意答复,朱允炆冲其挥了挥手:
    “行了,天色不早了,下去早些休息吧!”
    待到中年男子消失不见,朱允炆转过身盯着不远处随着微风不时摇曳的昏黄烛火,低声喃喃自语道:
    “四叔啊!四叔!!”
    “我以自身为诱饵入棋局,你是否想明白你能拿出手的筹码?”
    “希望你可别让我失望。”
    “您可被誉为和皇爷爷最像的人,别辱没这个评价。”
    “别连筹码都不敢下啊!!”
    “哈哈哈......”
    笑着笑着。
    朱允炆脑海之中不禁浮现出朱元璋的身影,想着那疼惜自己的皇爷爷。
    其下意识伸手抚了抚身上的僧衣,脸上尽是乖巧之意,眼眶微微有些泛红,晶莹剔透的泪珠悄然无息从眼角滑落:
    “皇爷爷,我终究还是让你失望了。”
    “没能够守住你留给我的东西。”
    “不过还好,江山终究还是我们老朱家,不曾花落别家。”
    “还望皇爷爷您在天之灵庇佑。”
    “此次孙儿以自身为诱饵,希望一切能够顺利,保下北方边陲流放的几万遗孤。”
    “孙儿也就心中无憾,就算为此身死也算有颜面下去见你们了。”
    佛堂之中,朱允炆低语之声回响。
    倘若朱高煦在此的话,估计会被惊掉下巴。
    他的所作所为,冒死谏言。
    居然与建文帝的想法不谋而合。
    从某种意义上面来说,他算是间接性的帮了建文帝,完成了棋局。
    可谓真的是无巧不成书啊!!
    不得不说此次布局之上,建文帝的运气是真的好。
    遇到了现在的朱高煦。
    幸运之神总算是站到了他这边,垂青了他一次。
    不过也总算明白,历史之上为何建文帝生死成谜,为何面对几万遗孤没有出手搭救了。
    估计不是没有出手搭救,或者说不愿意搭救。
    而是所有人心怀鬼胎、忙着彼此阴谋算计没人禀明上去,也就没人入他所设棋局。
    拿捏不准朱棣的心思,以为他要赶尽杀绝,不愿意放过任何人。
    也就没有头铁硬着头皮出去。
    最后一切成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