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章 当西域门户敞开时,帝国的挑战也随之而来
作者:韩逆子   大秦:召唤鬼神吕布,打造仙秦!最新章节     
    若是换作其他皇室,白琳必定会坚决抗争,然而在大秦,情况有所不同。
    赢华道:“公主,你的决定不是已定下了吗。”
    白琳回应道:“我岂非担忧变数。”
    她的言辞直率,无需在赢华面前隐藏。
    赢华不仅是赢耀的心腹,早在九公子府时就已崭露头角。
    世人可能会误解他在宫外的职责意味着被边缘化,但在大秦,那些在外守护的,恰恰是君王最为信赖之人。
    如果连这点信任都得不到,那就真正是被排斥在外了。
    在其他国家,这或许被视为边缘,但在大秦,恰恰相反,这象征着权力和信任。
    赢华接着说道:“眼下,帝国只是在探讨,关键在于开放的态度。”
    他提到,“毕竟这次和亲的候选公主,仅有两位,其中龙依依公主来自火龙帝国,还在路途中。”
    白琳微笑道:“火龙皇的决策总是出人意料,原本以大使身份而来,现在却又转为和亲使者。”
    “临时增派皇族强者,这手法,唯有火龙皇才会如此独特。”
    赢华心中暗想:“你嘲笑火龙,其实两国各有千秋,没有谁比谁好到哪里去。”
    过去他们作为臣子,对外界了解有限,但如今大秦与世界接轨,与东域的信息交流已无障碍。
    任何外交联盟的建立,都为大秦提供了情报交换的渠道。
    在麒麟殿,赢耀端坐龙椅,满面笑容,倾听群臣的讨论。
    “陛下,臣以为应先迎娶孔雀帝国的白琳公主。”
    主父偃和寇准提出了建议。
    然而李斯等人则倾向于火龙帝国,认为其急于和亲,显露出诚意。
    大臣们各执一词,争论不休。
    赢耀心中明了,选择顺序背后关乎他们的政治利益。
    和亲公主的联姻,都将为他们带来政治收益。
    于是,各个势力都在暗中争取。诸葛亮、张居正、李善长、狄仁杰等次要辅政大臣,并未公开表明态度,他们保持着中立,毕竟两位公主的婚事已成定局,没有轻易的转变。雨化田、东方白、顿弱、姚贾、曹正淳等情报负责人却保持着距离,他们只需遵从君王的指示,其他纷争与他们无关。
    秦阳和荀彧极力推崇白琳公主,事实上,白琳为他们带来的政治收益不可忽视。
    此刻,他们自然会站在白琳这一边,更何况这些提议并不损害国家的整体利益。
    当秦阳察觉时机成熟,预备作出决断之际,萧何、贾诩等人纷纷发表意见。
    “陛下,依臣之见,两位公主一同迎娶,方显公正。”
    贾诩提出了建议。
    萧何接着道:“白琳公主功勋卓着,理应得到帝国的公开赞扬。”
    他坚定地支持贾诩的看法。
    “臣同意贾诩大人之言。”
    张九龄也赞同道,其余如李斯和主父偃等人心照不宣地苦笑了。
    这些朝廷重臣间不乏圆滑之人,他们显然是在寻求折中之道。
    “我们支持陛下您的决定,无论您如何裁决,我们都全力配合。”
    李斯等情报首脑果断表态,声音掷地有声。
    秦阳微笑道:“各位爱卿各有高见,足见我大秦人才济济,见解独特。”
    他接着说:“但今日,我们将遵循多数人的意见。”
    他透露,地方官员与贾诩等人的看法一致,为帝国长远考虑,两位公主同时迎娶,避免内斗的隐患。
    他强调,若有所谓先后,可能会引发宫廷纷争,对国家不利。
    群臣齐声道:“遵旨。”
    李斯、秦阳等人深知,此事背后有他们对白琳的人情债。
    同样的,他们也欠着炎龙国的恩情,这些恩惠体现在大秦与炎龙的贸易往来中。
    秦阳等人的贡献则体现在与孔雀国的贸易关系上,数额庞大,皆是他们的政绩体现。
    秦阳设立的规则鼓励内部良性竞争,只要不触犯帝国的根本和利益,能推动更多贸易,便是功绩。
    如今的大秦,经济主导,军事辅助,因实力强大,东域各国不敢轻举妄动。
    只要秦阳无意外,大秦便能稳坐钓鱼台。
    这就是大秦如今的底气。
    朝廷的现状是,秦阳的决策无人敢于质疑。
    因为他的每一项决策,从未出过差错。
    看似大胆的决策,往往在实施后展现出深远的价值。
    因此,臣子们坚守原则,尽管可以表达异议,但需深思熟虑,有理有据。
    对于秦阳的战略和决策,他们会详尽推敲,只有确信存在问题,他们才会提出反驳。
    毕竟,秦阳的每一个决策,都不会轻易暴露在众人眼前。
    每当决策重大事务,赢耀总会在密室中召集帝国的元老级官员,进行深入的探讨。
    在他们的共识或是大多数的支持下,荣耀才会谨慎地发布决定。
    随着大秦与火龙和孔雀两大帝国的联盟,实质上,列强们默认了大秦的地位,但这并不意味着和平无战事。
    尽管列强们不会直接参战,但其他拥有实力的势力却可能借此机会。
    赢耀并未像他的臣僚们那样乐观,他深知帝国的稳定并非铁板一块。
    他这次的亲自干预,确实令列强忌惮,不敢轻易挑衅,然而那些仅次于列强的国度,比如顒、訾鼠和当扈,却可能鼓动其他国家对抗天秦。
    大秦尚未有正式的盟友,无法通过代理人的方式作战。
    这是当前大秦面临的严峻考验。
    未来二三十年,大秦势必要与东域那些渴望挤入列强之列的国家一较高下。
    在诸国里,大秦的综合力量比较有限,军队主要由天人境构成,与他国仙境或地仙境的差距明显。
    任何列强,又有哪个不是手握数百万天仙境士兵?唯有外域的列强,天仙境才是常备军,真武境或人仙境才是主力。
    这种实力对比,无疑形成了鲜明的反差!
    赢耀认为,那些东域的强者不愿回归,原因就在于外部世界的强者众多,而东域相对弱势,暗影的数量和规模远远不及。
    在全面探究了东域诸国的情形之后,赢耀对此有了深刻的认识。
    列强的强大是事实,但那些次一级的强国同样不容忽视,他们可能有上百个。这些国家虽然在大国的阴影下生存,但并不代表他们惧怕大秦。
    大秦有大帝坐镇,但他们仍抱有大帝未觉醒的希望。
    他们追求的是发展和壮大,气运是他们突破现有困境的关键。
    赢耀曾试图说服狼帝放弃幻想,专心寻找帝陵,他认为东域必定隐藏着帝陵,只是位置尚未揭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