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朱祁镇的圣旨
作者:二百二十斤   重生之景泰大帝最新章节     
    岳谦坐在马上,看着宣武门的方向愣愣出神,旁边纳哈出等得有点不耐烦,出声道:“怎么还不过来?你们明人真是磨叽。”
    岳谦没搭理他,心中只是回忆临行前太上皇朱祁镇召见自己时所说的话。
    自从他岳谦奉命出使瓦剌,便一直在想方设法救回朱祁镇。
    但是也先一直拖着他,经常以事务繁忙为由拒不接见,他只能呆在瓦剌大营中耐心等待,连太上皇朱祁镇的面都很难见到。
    不过让他没想到的是,不知道朝中发生了什么事情,本来要救回去的皇帝突然间变成了太上皇,郕王朱祁钰登基继位,成为大明新任天子。
    他是司设监太监曹吉祥曹公公的门下,算是王振一党,心中认定的天子就是朱祁镇,对于借机上位的朱祁钰不是很感冒。
    不过他只是一个小小的指挥,又不是英国公或者魏国公这样的勋贵,人微言轻,对于这种关系到社稷江山的朝廷大事没有发言权,只得按下心思,继续千方百计地贿赂瓦剌高层,意图救回朱祁镇。
    十月初,也先突然起兵南下,进攻大明,意图还都大都,他还急忙写了一封奏疏给朝廷示警。
    然而,让他万万没有想到的是,也先居然从紫荆关打进了关内,兵锋直指京师。
    就在今天早上,他突然接到也先的通知,说是太上皇朱祁镇想要召见他。
    他也没有多想,便急急忙忙地跑去了也先的中军,拜见朱祁镇。
    果然,这次觐见极为顺利。
    看门的瓦剌士兵看了他一眼,又简单搜检了全身上下,见没有什么凶器,就放他进去了。
    见到朱祁镇,岳谦立刻跪地请罪道:“臣岳谦见过......见过......”
    突然他不知道该叫朱祁镇什么称呼。
    叫陛下吧!不合适,那面朱祁钰已经登基继位,这是朝廷上下一致认可的事情,并且已经明发天下,所有人都知道大明换了个皇帝。如果他真的叫朱祁镇为陛下,那他妥妥的属于叛逆之罪。
    叫太上皇?也不好。毕竟朱祁钰的帝位不是从朱祁镇手中传出去的,总有点名不正言不顺的感觉,更何况是当着朱祁镇的面叫他太上皇?万一他不高兴了怎么办?
    朱祁镇坐在上首,笑呵呵地开口道:“岳爱卿不必如此为难,叫朕陛下就是了。”
    “太上皇不也是陛下么?”
    岳谦连忙磕头,道:“臣无能,臣有罪,这么多时日都没能救陛下脱离险境,臣心中实在是无地自容啊。”
    朱祁镇摆摆手,笑道:“朕知道你尽力了。”
    “如今朕身陷这瓦剌大营,哪里是那么容易就能回大明的。”
    岳谦跪地,不敢回答,只是一动不动。
    朱祁镇笑呵呵地问道:“岳爱卿,这是八月以来你第二次见到朕了吧。”
    岳谦赶紧回答道:“是。”
    朱祁镇手虚浮了一下,道:“既然如此,那就不必如此拘谨了。”
    然后扭头对旁边伺候的袁彬道:“文质啊,给岳指挥搬个凳子来坐。”
    “臣多谢陛下。”岳谦立刻谢恩道。
    等岳谦屁股沾着凳子坐下后,朱祁镇笑呵呵地问:“岳爱卿,朝廷那面可有什么消息传来?”
    岳谦立刻站起身答道:“回陛下,朝廷今日没有消息送过来。”
    “那郕王继位的消息你还不知道了?”朱祁镇突然问道。
    岳谦吓了一跳,连忙答道:“此事臣已知晓。”
    “哦?”朱祁镇看着他,问道:“既然已经知道,那你是如何看待此事的?”
    岳谦现在脑门上全是汗水,答道:“臣,臣......”
    臣了半天,他也没想出怎么回答为好。
    眼睛转了一下,突然看到袁彬在一旁冷冷地盯着自己,立刻浑身都是冷汗,脑子飞速运转,突然一咬牙,答道:“臣愚钝,对此事没有什么看法。”
    “不过臣临行前蒙太后和皇后召见,曾当着太后和皇后的面答应,陛下是大明天子,臣哪怕粉身碎骨,也要救陛下回返京师,重掌天下。”
    朱祁镇满意地点点头,语气温柔地道:“爱卿的赤胆忠心,朕看到了。”
    “多谢陛下夸奖,臣不敢当。”岳谦回答道。
    突然,朱祁镇问道:“岳爱卿,你能否为朕办一件事?”
    岳谦立刻答道:“陛下旨意,臣莫敢不从。”
    朱祁镇点头接着道:“既然如此......”
    “袁彬。”朱祁镇突然叫了袁彬,吩咐道:“去把那道旨意拿过来。”
    袁彬转身走到一个书案前,从书案上拿起一卷圣旨,递给了岳谦。
    岳谦双手接过圣旨,没敢打开。
    朱祁镇笑笑道:“岳爱卿,朕要你去京师,向九门守将宣读这道旨意。”
    岳谦立刻跪下答道:“臣领命。”
    朱祁镇没吩咐,他没敢看这道旨意。
    不过朱祁镇却接着道:“岳爱卿,你可以先看看这道旨意。”
    岳谦刚想打开看,却听到朱祁镇说道:“不过你看过这道旨意之后,就必须做到。”
    岳谦立刻停止了动作,没有继续打开。
    朱祁镇看着他,脸色渐渐严肃起来,问道:“岳爱卿为何不看?刚刚莫不是说的假话?”
    “臣不敢欺瞒皇上。”岳谦看了看朱祁镇的脸色,缓缓打开圣旨。
    只看了一眼,便吓得浑身是汗,脸色煞白。
    “怎么?做不到么?”朱祁镇语气冷了下来,道:“朕之前说了,看过就要做到。”
    岳谦心中惊恐交加。
    朱祁镇毕竟当过皇帝,本身的气势是足够的,天子威严一旦展开,岳谦哪里扛得住。
    但是这道圣旨的内容太过恐怖,一旦宣扬出去,那他必死无疑,满门抄斩都是轻的,诛灭九族,不,像方孝孺那样灭十族都不算什么。
    一面是天子,一面是亲族,哪面他都不想放弃,也不能放弃。
    就在他思绪万千之时,突然听到朱祁镇的问话,思路立刻被打断,整个人都惊醒了过来。
    看着面色不善的朱祁镇和在一旁虎视眈眈的袁彬,岳谦立刻清醒了过来,选择了最为合适的回答:“臣遵旨。”
    朱祁镇的威严突然如初春的冰雪一般融化开来,面容和煦地道:“岳爱卿果真是朕的肱股之臣。”
    “既然岳爱卿已经接旨,那就抓紧时间去办吧。”
    岳谦连忙起身行礼,退了出去。
    等出了帐篷,他的脑子才彻底清醒了过来,不禁为这份差事左右为难。
    半晌,他才咬咬牙,心中暗暗做出了决定。
    不过他不知道的是,就在他刚刚出了帐篷,朱祁镇那和煦的笑容突然消失,眉头紧锁。
    袁彬在一旁看出了朱祁镇的担忧,不禁问道:“陛下可是担心岳指挥不去宣旨?”
    朱祁镇听到袁彬的问话,摇摇头道:“朕不担心这个。”
    “岳谦此人乃是曹吉祥的心腹,也算是朕这面的人,宣旨这点事儿他还是会去的。”
    “不过能否做到,朕对他没有信心。”
    袁彬点头道:“的确如此,毕竟这道旨意太过惊人,一般人很难理解陛下的苦心。”
    朱祁镇看看他,满意点点头,吩咐道:“文质,你派人去告诉也先一声,就说朕答应的事情已经做了,不过需要他派人跟着点儿,免得误事。”
    袁彬点头,领命而去。
    “喂,喂。”岳谦突然听到纳哈出在叫自己,不禁问道:“什么事?”
    纳哈出指指远处过来的一堆人,道:“管事的来了。”
    等邹干与汤节二人来到彰义门,出了城门口便见到了本应随侍在太上皇身边的岳谦。
    邹干是认识岳谦的,于是上前拱拱手,道:“岳指挥,本官乃是兵部右侍郎邹干,这位是都指挥使汤节汤大人,我二人奉旨监军宣武门,有什么事情说出来便是。”
    岳谦脸上露出一个奇怪的笑容,拱拱手答道:“本官奉旨出使瓦剌,如今有陛下旨意要向二人宣读,还请二位大人接旨。”
    汤节没明白,问道:“如今瓦剌兵临,九门封闭,岳指挥乃是出使瓦剌,为何会有旨意颁给我二人?”
    他说的旨意明显是朱祁钰发出的圣旨。
    然而他想错了,岳谦手中的圣旨偏偏是太上皇朱祁镇的旨意,汤节只是一时没想到而已。
    邹干也是奇怪,亦是问道:“岳指挥,这旨意为何要颁给我二人?又为何是瓦剌人护送你?难道......”
    邹干说着说着,隐隐感觉到哪里不对劲,但是他脑子一转,隐隐间猜到了什么,问道:“难道说,岳指挥的圣旨是太上皇......”
    岳谦看着他,微微点了点头。
    汤节听到邹干的猜测,又见岳谦点头认可,心中也是明了起来。
    “什么陛下的旨意?明明是太上皇的旨意嘛。”
    邹干见岳谦点头,心中恍然大悟,道:“臣恭迎太上皇旨意。”
    立刻整理衣袍,跪在地上。
    汤节也是一样,不过他甲胄在身,于是以军中礼节跪接。
    岳谦连忙上前扶起二人,道:“二位大人不必如此。”
    “此乃陛下口谕,二位大人起身接旨便可。”
    邹干抬头看了他一眼,缓缓起身,旁边的汤节也跟着站了起来。
    见二人起身,岳谦脸上露出笑容,道:“陛下旨意。”
    “朕虽北狩,仍为天子,也先仰慕,特送朕返京,命尔等速开城门,文武百官悉数来迎。不得违逆。”
    “什么?”邹干和汤节立时愣在当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