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时间紧迫
作者:王子虚   大明不革命最新章节     
    “吴王都附近发现了大型露天煤矿!”
    “南方海湾真的有金矿!”
    大明太子看到这两条消息,也是又惊又喜的。
    本来大家当然都能预料到,澳洲这么大的地方,肯定能找到一些矿产。
    但是没想到会这么快,而且位置这么的好。
    煤矿距离海岸不到一百公里,关键是还就在一条河流的两侧,还是大规模的露天煤矿。
    可以用简单的木船装载煤炭,顺流而下直达海边,再送到其他地方也很方便。
    金矿就在南部海湾西北部一百多公里外,可以直接建设居民点开矿。
    关键是还让朱简烜当初一语中的。
    朱简烜随口说那里要是有金矿,现在真的有金矿。
    朱简烜准备在王都北方河谷勘探,这里就发现了巨大的露天煤矿。
    “真的是……犹如天助啊……”
    太子忍不住在心中念叨了一句:
    “难道是因为,烜弟真的是天生圣贤,苍天不忍其落魄于蛮荒之地?
    “特别是金矿,太祖……祖上就是元朝负责淘金的匠户啊……”
    太子在感慨念叨纠结了许久之后,再次回到了自己的办公桌前,开始自己应该做的工作。
    既然澳洲发现了金矿和煤矿,那后续的移民方案就要调整。
    要直接在南澳海湾建设卫所了,至少要放一个千户所过去驻守控制。
    金矿加上足够规模的平原,本来值得这么安排。
    要开始组织专业的勘探人员,专门的金矿开采人员,采购工具设备。
    最好是要大张旗鼓的公开去招募。
    大明人当然喜欢土地,但是同样甚至更加喜欢金银。
    金银矿必然有人藏私,这是不可能完全杜绝的,只要参与就有利可图。
    一个地方有金矿,相邻的地方和附近也可能有,如果能自己找到新的金矿,那就是更大的合法收入。
    澳洲有金矿的消息传开后,不但能容易招募到采矿工人,普通移民招募也会更容易。
    甚至会出现民间移民团。
    大明朝廷也是允许民间自发移民开荒的。
    但是无论要去什么地方开荒,要向当地的藩国君主报告。
    得到藩国朝廷给的许可文书,才能在未来合法拥有自己开发出来的土地。
    不过有民间移民团的话,就必须组织相对完善的藩国朝廷了。
    不能单纯依靠王国护卫的编制执行军管了。
    不过太子知道,这种事情自己决定不了,还是得先去请示一下父皇。
    太子就暂时把这件事情按下,开始调整下一批移民的规划。
    最新改造完成的蒸汽帆船,以及未来一年内能完成的蒸汽帆船,尽可能全部调来使用。
    其他地方的航线,传统帆船也能正常走。
    去澳洲必然有一段逆风逆流,用蒸汽帆船的运送效率能提高一个数量级。
    加快输送移民的速度,开始王府本身的选址和勘探工作,正式开始王府本身的建设。
    加大澳洲煤矿开采规模,在澳洲海岸线上建设更多的储煤仓库。
    确保以后蒸汽帆船可以全程使用蒸汽助力。
    今年内完成澳洲中卫全部七万移民输送,未来三年内完成全部三十万移民输送。
    太子做完总体上的规划调整后,拿着自己写的报告和计划,去乾清宫拜见自己的父亲,大明皇帝朱仲林。
    咸宁三十二年,大明皇帝朱仲林正好六十岁。
    太子递上自己的规划,然后单独说明了金矿消息传开,可能会出现民间移民团的事情。
    进而请示皇帝,吴国的朝廷怎么组织,怎么调派人手。
    皇帝比太子更早收到了澳洲的报告,现在惊喜交集的情绪已经平复下来了。
    皇帝坐在一张躺椅上吃着葡萄,听完了大儿子的报告后说:
    “既然是准备设立吴国的朝廷,所以你直接去问问你弟弟有什么想法,你们哥俩商量着办吧。”
    太子心中有些惊愕,马上带着不解追问:
    “父皇,藩国初始官员选拔之事,儿臣与烜弟应该都不好擅专,所以还请父皇乾纲独断。”
    皇帝又吃了个葡萄,满不在乎的摆手:
    “你们哥儿俩商量好备选之后,再拿给我来乾纲独断就是了,去吧去吧……”
    太子还想说什么,皇帝却再次摆手,不想听他念叨了。
    太子心中忐忑,不知道父亲打的什么主意,但也只能先去找朱简烜。
    先问问自己这个弟弟的意思。
    如果他也没有什么想法,那自己就多拟定几份名单,让父亲去选一個。
    于是太子告辞,去了皇城的吴王实验室。
    朱简烜也第一时间收到了皇帝父亲让人转送的消息,知道了澳洲第一批移民的情况和发现。
    关于煤矿和金矿的发现,朱简烜也稍微有点意外。
    不是对煤矿和金矿的存在本身,而是对他们这么快就被发现金矿而感到非常意外。
    煤矿位置自己记得清楚,所以直接指定了地方,让探索队去勘察。
    至于墨尔本金矿具体在哪,自己其实不是很清楚,所以是让人到那片范围去调查。
    按理说第一波勘探队伍就算是发现了,也应该来不及告知移民船了。
    只能等下一波移民船返航的时候,才能把消息送回来。
    没想到第一批移民船返航就带回来了。
    这说明探索队伍出去没多久,就直接发现了金矿的痕迹,才能在移民船返航之间回报消息。
    甚至还有一种可能,报告发现金矿的人早就知道金矿在哪儿,只是领到任务之后才最终决定上报。
    于是朱简烜翻了一下报告上的说明。
    发现当地可能有金矿的人叫刘彪,他之前就参与第一次澳洲海岸线探勘。
    他还直接参与了澳洲南部海湾周边的初步勘察。
    朱简烜看完就笑了。
    不过朱简烜也没有太把这件事情放在心上。
    对方只是一个商业氛围中浓厚的帝国小军官,可不是立志于建立大同社会的理想主义者。
    执行任务的时候发现荒地可能有金矿,想要合法的据为己有很正常。
    对这种财富完全没有一点想法才不正常。
    最后他意识到瞒不住,他自己也得不到金矿,最终还是决定上报,这也是一个普通人的正常选择。
    世界上的绝大部分人都是普通人,没有几个人会刚正廉洁到愚蠢的程度。
    朱简烜完全理解这一点。
    所以朱简烜总体上还是要感谢他的。
    这金矿终究是他探到的,也比自己预料的时间更早就报了上来。
    对自己当然是有好处的。
    现在已经是1778年3月份了。
    如果历史没有发生巨大的变化,去年就应该沙拉托加大捷大捷了。
    今年年初法国就该与美国签约结盟了。
    最迟到下半年,法国应该就会正式对英国宣战了。
    到明年年中,西班牙应该就会加入战争。
    战争启动之后,两国的商人为了规避风险,肯定会减少派出的商船。
    双方海军肯定会互相打击运输船。
    历史上英国人连中立国的商船都会拦截,因为英国人认为那是在资助他的敌人。
    这样一来,能够继续来到大明的交易的商船数量肯定会进一步减少。
    最迟到明年初的时候,就应该能够直接影响到大明了。
    最直观的表现应该是海关税收将会下降。
    接下来几年还会持续下降。
    税收下降了,大明的财政收入就会减少。
    朝廷给自己的支持也会减弱,澳洲的开发建设就会放缓。
    朱简烜心中考虑着这些情况的时候,外面的守卫报告说太子殿下来了。
    朱简烜颇为无奈起身出去迎接,把太子大哥迎进了自己的办公室。
    太子跟朱简烜问好客套了两句,就把自己的规划递了过去:
    “这是下一步的移民规划,烜弟如果有什么想要调整的,或者有额外的想法,都跟愚兄说。”
    朱简烜直接没接,给太子推了回去:
    “皇兄看着安排就行,小弟不擅长这些事情,只是希望能够越快越好。
    “因为随着蒸汽机推广开来,大明的煤炭需求会越来越高的。
    “大明本土煤炭并不充裕,澳洲的煤炭正好填补空缺。
    “澳洲现在那边也真的有点价值了,也不算是白白开拓了这个蛮荒之地。”
    太子又往前递了递,朱简烜就是不接茬,太子只能把方案收了回去。
    然后就又问起了关于吴国朝廷规划的事情。
    特别说明了,这是皇帝让他来问的,让两人商量着出个方案。
    这下子朱简烜不能直接推给太子去做了。
    现在组建的吴国朝廷官员,就是自己就藩后的朝臣班底。
    如果是自己老爹亲自安排的官员,那对方正常忠于自己的可能性会很高。
    就算是老爹在世的时候,对方可能带着点给老皇帝报信的职能。
    但是等到老爹去世了,对方也只能当自己的普通臣子了。
    但是太子安排的就不一定了,他有可能会持续监督自己几十年。
    如果自己跟太子有了矛盾,太子甚至可以通过这些人,给自己制造麻烦。
    所以如果可以的话,最好不要让太子主导吴国朝廷的组建,免得到时候身边全是太子的人。
    老爹不可能不明白这个道理,但是却让太子来找自己讨论,有可能就是故意的。
    他可能认为应该让太子在自己身边安插一些人员。
    或者是觉得自己是真的对皇位没兴趣,也是真的跟太子关系很好。
    但是无论真正原因是什么,自己都应该想办法规避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