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 俄国人和法国人
作者:王子虚   大明不革命最新章节     
    就在英国诺斯勋爵内阁倒台的时候,俄国女沙皇叶卡捷琳娜二世忽然跳出来,狠狠刷了一波存在感。
    她如原有历史上那样,向欧洲的主要国家公发了一封外交照会。
    声称为了保护战时的中立国自由贸易,要求英国、法国、西班牙、大明等参战国遵守一个原则:
    中立国的船舶可以在交战国的港口和沿海自由航行,除非中立国船舶搭载了武器、弹药、造船器材等被明确禁运的军用货物之外,交战国不得查扣中立国船舶上销售给其敌对国家的货物。
    叶卡捷琳娜二世同时在照会中声称,希望邀请其他所有中立国签订一份协议,组建武装中立同盟。
    同盟各国共同派出战舰,确保中立的自由贸易原则能够正常实施。
    这份倡议虽然是给所有国家的,虽然看上去是针对的所有参战国的,但实际上真正针对的就是英国。
    因为英国是自己单独一个阵营,另外的所有参战国家是一个阵营。
    其他参战国只需要打击英国的运输船,同时也相对比较克制。
    以前也真的只抓英国船,基本不会碰中立国的船只,去英国本土的中立商船本来就少,去美利坚的就不算英国了。
    英国却要打击其他所有参战国的运输船,而且在战争开始的时候非常的自负,几乎是无差别的打击。
    英国海军确实强大,一挑二对抗法国和西班牙的同时,也有余力打击其他国家的运输船。
    英国最初试图搞全面海上封锁,禁止欧洲其他国家对北美的输送物资,甚至考虑过主动对有输送能力的荷兰宣战。
    在原有历史上英国是真的对荷兰宣战了,在这个世界则是强行忍耐了下来。
    俄国号召中立国成立同盟,甚至要求派出军舰保护,就是为了打破英国的封锁。
    虽然在这个世界,大明正式参战之后,英国北美海军溃败之后,英国就基本放弃了北美的战局。
    英国的全面封锁策略也因为大明的加入而无法继续实施了。
    不过这不妨碍俄国用既定方案刷存在感,拿英国当靶子打来提高自己在欧洲的影响力。
    俄国这個大块头站出来喊话,其他的欧洲大小国家陆续响应。
    大家已经看出来了,这次英国已经输定了,所有看不惯英国的国家,都乐意出来跟着喊两嗓子。
    于是丹麦、瑞典首先加盟,荷兰、普鲁士、奥地利、葡萄牙等陆续加入。
    英国真的到了几乎连空气都跟他作对的程度。
    英国收到俄国消息的时候,还没有得到其他国家的回应,毕竟这时候没有电报,消息传播很慢。
    但是英国政客用脚指头也能想得到,多半会有很多国家会来跟着凑这个热闹。
    这些外在威胁,让英国政坛各个派系加快了妥协速度。
    西历1780年3月底,罗金汉侯爵查尔斯·沃森·文特沃斯成为新的首相。
    新首相设立了两个新的内阁职务,分别是内务大臣和外务大臣,外务大臣就是外交大臣。
    首相任命乔治三世国王的亲信,谢尔本伯爵(威廉·佩蒂·莫里斯)为内务大臣。
    首相任命激进派议员代表(查尔斯·詹姆士·福克斯)为外务大臣。
    相当于激进派和保守派都暂时站到了一起。
    这个拼凑起来的新内阁认定,北美的局势已经无法挽回,王国的财政也无法支持继续战争。
    关键是英国的外交环境已经恶劣到了极点。
    就算是大清决定加入与英国的同盟,这场战争也已经无法继续下去了。
    所以当务之急是以尽可能小的代价结束战争。
    派往神洲的拜伦勋爵回归之前,暂时无法确定大清和大明对战争的态度。
    现在应该尝试先与法国和西班牙接触,并安排船队去北美主动联络大明远征军,说明希望停战和谈的意向。
    英国各个派系妥协之后,政府行政效率反而上来了,相应的事情很快就执行下去了。
    英国人的和谈意向送到法国后,法国立刻举行了一次高层内部会议。
    只有法国国王路易十六,法国枢密院首席大臣(事实上的首相)莫尔帕伯爵让·弗雷德里克·菲利波,法国的国库总管雅克·内克尔这三个人。
    路易十六现在就非常的得意:
    “英国人主动求和了,英国人已经承认他们的全面失败!我们法国即将取得胜利!”
    七十九岁的莫尔帕伯爵似乎也颇为满意:
    “截止到目前为止的战争中,我们的战略目标已经实现了,这确实是我们的胜利。”
    这下子路易十六倒是有点懵了,虽然因为英国求和而得意,但是战争打成了什么样子,路易十六还是知道的:
    “我们的战略目标已经实现了吗?”
    旁边的雅克·内克尔也不是很理解:
    “我们现在没有单独占领北美的岛屿,也没有夺回泽西岛,没有任何实际战果。”
    莫尔帕伯爵笑着说:
    “但是我们已经遏制住了英国继续扩张的势头,英国在欧洲的地位被全面打压和孤立了。
    “欧洲未来数十年的国际关系,都将建立在一份对英的停战协议上。
    “法国也将因此恢复在欧洲大陆的领导者地位。”
    路易十六顿时又得意起来了:
    “确实是这样,我们确实已经在战略上胜利了!如果没有可恶的俄国人趁机跳脸就好了。
    “所以伯爵阁下以为,我们现在可以接受英国的求和,开始停战谈判了吗?”
    莫尔帕伯爵说:
    “已经可以了,法国和西班牙的联合舰队损失过大,短期内无法恢复战斗力。
    “短期内看不到击溃英国海军的可能性,登陆英国的计划已经无法继续了。”
    路易十六马上继续追问:
    “在这样的情况下停战,我们能够得到什么?我们毕竟什么都没有占领?”
    莫尔帕伯爵叹息说
    “我们虽然没有直接占领什么,但我们和西班牙拖住英国海军主力,让大明能够快速打碎英属北美殖民地。
    “这次的战争结束后,英国将直接失去它拥有的绝大部分殖民地。
    “也是因为这场战争的关键目标之一,这些北美殖民地已经被大明占领,我们已经没办法自己夺取了。
    “我们只能在后续的停战谈判中,尝试从大明盟友手中索要回来一部分。
    “所以继续与英国作战也已经没有实际意义了。”
    路易十六稍微有点遗憾,对这个结果不是非常满意,于是看向了国库总管雅克·内克尔:
    “我们现在还有钱吗?”
    内克尔是新教徒,不能担任天主教法国的大臣,所以用国库总管的名义,履行法国财政大臣的职责:
    “陛下,现金肯定是没有的,我们的财政事实上已经破产了。
    “如果您仍然需要钱的话,我们得想办法另外筹集,比如更多的贷款和债券。
    “不过要在战争结束后,用更多的时间来积攒财富偿还债务。”
    法国高层在开战之前就知道法国财政会破产,但是只要破产的同时取得战略层面的胜利就行了。
    现在局面虽然有点乱,但战略目标基本实现了。
    破产其实不是什么大不了的问题,很多欧洲国家王室和朝廷都破产过。
    法国本身就非常擅长搞金融业,雅克·内克尔更是职业银行家。
    只需要国王和大臣的后续操作得当,欧洲局势不要马上出现新动荡,应该能够逐步扭转财政危机。
    在原有的历史上,法国插手美国独立战争,也导致了财政破产,但也不是无法承受。
    是在财政破产的基础上,又叠加了连续几年的自然灾害,才引爆了积累的债务危机,可以算是早期的经济危机了。
    路易十六听说自己已经破产,但是本人并没有什么实在感,就算考虑到未来的还债生活,也仍然拿不定主意:
    “派人去马德里看看吧,如果卡洛斯叔叔也能接受,那我们就开始谈判吧。”
    法国有了和谈的意向后,法国与英国的海上战斗基本结束,登陆作战的准备也真正停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