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十一月天徽帝
作者:枉三生   逃荒路上逃荒忙,逃荒的我嘎嘎狂最新章节     
    “来了。谁啊?”
    “赵家婶子是我。仇衫。”
    “吱呀——”
    “仇衫?真的是你,好长时间没见了。快点进来。”
    “刚从外面回来。过来看看大家。”
    “好孩子。人都长高了。”
    仇衫进堂屋后,赵云娘把人都叫出来了。
    仇衫递上买来的礼品。
    赵小草看了几眼,人长高大了不少。脸上神情更似大人了。
    “仇小子怎么回来了?还以为你出去发展不回来了呢。”
    “刚从北边回来。倒腾了一些货物。”
    “那感情好。刚好避开了这里的大旱。”
    “确实,我回来才听他们说起来这事的……
    北方不仅没有大旱,天气还非常凉快。”
    赵云娘和赵丽娘直接去做晚膳了。
    小辈过来。还提着礼品,确实需要招待一下。还特意泡了只干鸡。准备和干菌菇炖汤。其他就简单的糙粮饭,炒野菜,青菜。
    加上家里还剩下的酸菜。
    勉强也弄了一桌子。
    直到仇衫吃完饭走。
    大家才看向仇衫提来的一个大包。
    打开,入眼就是一张动物皮……
    已经被做成披风的貂皮。
    “这仇衫真的大手笔啊!下面还有一些……干的……山参?菌子,这是啥?”
    “核桃,榛子。可以吃的干果。”老爷子见多识广认出了这两样东西。
    反正这一包东西的价值不低了。
    “仇衫这孩子也是个有心的。”
    “嗯。”
    下午打了小半天的雷加闪电。
    天气闷的不行。
    但是就是没下雨!
    ……
    半夜。
    “嘣嘣嘣嘣嘣嘣嘣嘣嘣嘣嘣……”
    赵小草睡梦中睁开眼,是被院子里的声音吵醒的。
    可能房顶是草坯声音听不见。
    院子里的声音尤其响。
    一会功夫,各个房间里的灯都亮了。
    “咚咚咚……
    草儿,醒醒?”
    “娘,我醒了。”
    “醒了就先出来。”
    “好……”
    赵云娘又去叫其他人。
    赵小草透过窗户。就能看见有半个拳头大的冰雹从天上掉了下来。
    好大……
    “大家先别睡了。外面的雹子太大了。别在给房子砸塌了。
    等停了,没事再回房间。”
    “好的爹。”
    “爷,房子砸塌了怎么办啊!”
    “你这混小子。胡说什么。”赵云朗顺手给赵木头上来了一巴掌。
    “我这不是怕么。”
    “你这孩子。”
    堂屋的门是打开的。大家就坐堂屋有说有笑的,看着院子里的冰雹下了有一个多小时。
    地面上已经下厚厚的一层了。
    冰雹才停下。
    估计他们的房子是新修的原因,砸了一个多小时愣是没事。
    温度倒一下子凉爽了起来。
    赵小草心里却慌慌不安。
    这本就是小说世界,爷也就是说不管发生什么都凭作者喜好来。
    关键是阎王爷并没有给她看小说的内容,但是自从穿过来就没过多久安稳日子。
    这不,温度才降低没多少,又开始下冰雹了。还这么大,这么突然。
    白天那打雷闪电的情况下都没下雨。
    你说不正常吧,也正常。
    毕竟不是正常的世界,全是作者幻想出来的。
    而且自己的到来,蝴蝶效应又不知道改变了这本小说多少内容。
    男女主自己不常接触到,也不知道对方发展到哪步了。
    也是穿来的年纪太小了。但凡大个几岁,估计男女主不生娃也在一起了吧……
    “草儿?”
    “娘,怎么了?”
    “想什么呢。快回房间睡觉吧。
    爹娘在外面看着,有事叫你们。”
    “嗯。”
    赵小草回房间就进空间了。
    拿什么东西还是方便的。凭意念就可以。
    大半夜被吵醒睡不着了。干脆拿两袋干脆面吃,再喝杯奶茶。
    看看小说。
    一直到第二天都没再下冰雹,天气倒好了。
    一大早外面地上的冰雹全化了,温度估计只有十几度了。外套都穿了起来。
    只是她家没事,不代表其他人家没事。
    村里有不少人家房子都砸塌了。
    有三户人家,砸死了三个老头老太太。
    年轻人跑的快,只是砸伤了。
    村子里又办起来了丧事 。
    不知道是朝廷里皇上脑子清明了,还是真的怕影响自己的江山了。
    朝廷的赈灾粮终于下来了。
    要知道从他们逃荒开始,到南方水灾到现在大旱,朝廷可是一直没有什么表示过。
    直到现在,难民逃到皇城脚下。
    而且还有一个利处。
    今年不管各地都免了赋税一年。
    给老百姓缓了口气。
    反正今年秋播是别想了。太晚了。
    他们所处之地又不是南方。不能一年三季播种。
    朝廷派了军队下来管理难民。
    在城郊几百里外驻扎了难民营,并承诺愿意回归故里的,每人十斤粮食。
    不愿意的,就暂时在难民营过完冬,明年开春再回。但是没有粮食补给。
    一车车粮食从皇城国库运往城郊。
    有军队看守,上达朝堂,不经过官员的手。
    愿意回去的,登记在册。当天遣返。
    一个人十斤粮食,不论年纪男女。
    一家人省省也差不多够回去了。路上还能吃点秋野菜,或者打打猎什么的。
    现在天气还算凉爽。
    等到了南方就算已经到冬天,也是回家了。
    有自己的田地,房屋倒塌也能重建。
    留下有什么好。
    明年连个屁都没了。
    不到半个月,难民就陆陆续续的去了。
    ……
    御书房。
    天徽帝看着奏折上写的国库余粮,眉毛都皱起来了。
    “丞相。你来说说,下一步该怎么充盈国库。”
    此时御书房就天徽帝,丞相白桀,吏部尚书张敬尧。
    “回皇上。
    天下大旱,民不聊生,各大世家应该发挥带头作用。”
    “哦?”
    “马上冬季来临,国库余粮这次都分发给灾民了,但是边疆守卫战士的口粮可还没有着落。
    而且天寒地冻的,御寒衣物也需要备着。”
    “你这老匹夫,有话直说。”
    “从皇城开始,不仅各方官员,家属需要捐献新旧棉衣,粮食没有的就用银子补上。
    连皇城内有头有脸的家里都需要捐献。”
    “此事就你们俩去办吧。
    别以为那些个世家都囤积了多少粮食孤不知道!
    私底下都敲打一二。”
    “是。”
    “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