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废心思长陵凝民心
作者:录册史官   秦武桓帝最新章节     
    苻苌看了王猛一眼回答:“通婚?宗室们个个心高气傲,若是日后我大秦统一天下,他们恐怕更是眼高于顶,叫他们和那些各族权贵、世家名望通婚,恐怕他们还看不上对方,况且宗室与世家名望通婚,对于孤以及后来之君来说,不见得是什么好事情啊。”
    苻苌顿了顿又接着说:“孤不想通过以什么宗室勋贵与世家名望通婚来缓和民族矛盾,因为这根本无法达到缓和的目的,孤只想让各个民族的百姓宛如兄弟,亲如一家,就如孤是氐人,你是汉人,我们却可以在此和颜悦色的交谈,若是天下百姓人人都可以像我们一样的话,那孤就真正的心满意足了。”
    王猛一时不知道该说什么,只得躬身恭维道:“陛下圣明。”
    苻苌那原本忧愁的脸上也是露出了一抹笑容:“景略你啊…”
    王猛的脸上也是露出了一抹笑意。
    次日早朝,杨安在太监的带领下来到了太极殿,杨安小心谨慎的先看了一眼朝堂上的秦国诸大臣,然后才恭恭敬敬的跪倒在地朝着苻苌朗声道:“外臣杨安,叩见陛下。”
    “免礼,起来吧。”
    杨安站起身便声音哽咽的对苻苌说:“陛下,外臣恳求陛下可以借兵给外臣,让外臣替父报仇。”
    “杨安,你为父报仇的心思孤可以理解,可是现在的你恐怕已经是一无所有了,你既然说是借兵,那你又拿什么来借呢?”苻苌冷冷的看着杨安说。
    “这…”杨安一滞,他现在确实是孤身一人,说是借兵,实际上就是请秦国发兵替自己报仇罢了。
    见杨安陷入了沉默,苻苌继续说道:“杨安,你要借兵总得拿出些什么东西来换吧,总不能什么都没有,就叫孤借兵给你,你说对吗?”
    杨安陷入了纠结之中,他在想自己可以用什么东西打动苻苌,让他同意借兵给自己,但是思来想去,他却硬是没有想出来自己还能拿出什么来和苻苌做交换。
    最终,杨安咬了咬牙,重新跪倒在地:“外臣恳请陛下发兵替外臣报仇雪恨,外臣愿意拿(前)仇池国来换。”
    苻苌盯着杨安,缓缓的说道:“那你的意思就是你只想给你父亲报仇雪恨,届时,只要拿下(前)仇池国,那土地还有人口那些都归我大秦?”
    “正是,还请陛下恩准。”杨安重重的将头叩在地上。
    苻苌深呼了一口气:“既然这样的话,那孤准了,从今往后,你便是我大秦的臣子了。”
    “多谢陛下,臣必为大秦攻城掠地,以报陛下之恩。”杨安激动的说,他原本是想借助秦国的兵马,来从杨俊的手中夺回(前)仇池国的统治权的,但是如果能够依靠秦国,作出一番事业,那自然是比留在(前)仇池国内当一个割据一方的诸侯要好的多。
    “杨安听封,孤册封你为仇池公,至于出兵讨伐杨俊之事,还需要商议一番,这段时间里,你也不要心急,等候消息便是。”苻苌冲杨安说道。
    “臣遵旨。”
    “好,你且先下去,将你知道的(前)仇池国兵力粮草部署以及关隘的地图画一封出来吧,到时候再交上来。”
    “喏,陛下,那臣先告退了。”
    “嗯,退下吧。”
    等到杨安退下之后,苻苌才又看向众臣:“你们觉得该不该攻打(前)仇池国?”
    “陛下,(前)仇池国这么多年来,与我们也算是无冤无仇,此次我们接纳杨安已经有些出格了,若是再发兵的话,恐怕…”王堕有些犹豫的说道。
    苻安也是面带忧虑的说:“陛下,(前)仇池国就像是我们与晋国的益州之间的一个缓冲地带,若是我们发兵攻灭(前)仇池国的话,那晋国肯定是不会袖手旁观的,极有可能,晋国会派军来支援(前)仇池国,这样的话,我们的对手就不仅仅是(前)仇池国了,臣以为此事应当慎重一点才是。”
    苻苌咂了咂嘴,面色有些不悦:“这有什么?晋军若是敢来,那便一同剿灭了便是,我大秦勇士又不惧他们。”
    毕竟在前世苻雅率部攻打(前)仇池国的时候,晋梁州刺史杨亮就派部将郭宝、卜靖二人带领千余名骑兵前去支援杨纂,结果被苻雅大败,二人皆被秦军所杀。
    苻安见状知道苻苌已经动了覆灭(前)仇池国的念头,于是也不再劝说,只是看了一眼身旁的弟弟永安公苻侯,苻侯会意,出列道:“陛下,我们刚刚讨灭了并州张平,如今士卒疲惫,就算要出兵攻打(前)仇池国,那至少也得等到明年才行,不然连年征伐,倒也劳民伤财。”
    苻苌点了点头:“嗯,就依叔祖所言,此事先暂时搁置,日后再提。”
    接着,苻苌扫视了群臣一眼:“今日趁着诸卿都在,孤还有一件事情要宣布,自汉赵以来,单于台一直延续至今,孤思来想去,觉得单于台弊处甚多,故而决意裁撤掉单于台,毕竟,无论胡汉,皆为我大秦子民,孤自当统一对待,而不是再以胡汉之分去处之,凡我大秦子民,从今往后,当为一体,你们觉得如何?”
    苻苌要撤销单于台的消息可谓叫一众氐羌勋贵震惊不已,纷纷出列劝谏、反对。
    而群臣之中,王猛与韦钟对视一眼后,先后出列躬身道:“陛下圣明,古人言:安民则惠,黎民怀之。陛下如今能够舍弃胡汉之分,视诸族为一体,定会为天下百姓所仰慕。”
    “王猛!你懂什么?自古以来,诸族风俗习惯各个不同,设立单于台就是为了更好的管控各个民族,况且,单于台在先帝时就以设立,怎么能够轻易的废除呢!”毛贵立刻冲着王猛大声反驳道。
    而苻苌只是冷眼看着这一幕没有言语,王堕瞥了一眼毛贵之后,淡淡的说:“陛下所言极是,太傅似乎有些过于急切了。”
    毛贵有些难以置信的看向了这个与自己共事多年的同僚,他一时有些想不明白为什么在这个时候王堕会跳出来反对自己。
    苻安看着王堕出面支持皇帝,心中默默的叹息了一声,他心中却是十分清楚为什么王堕此次会亲自出面。
    虽说单于台是用来管控除了汉族之外的各个少数民族的,但设立有单于台的国家基本上都是由少数民族建立的,他们设立单于台除了为了胡汉分治以外,实则就是以此来扩大本族的利益,毕竟汉人实在是太多了,而王堕虽然是秦国的老臣,但他却是一个地地道道的汉人,虽然他已经位极人臣了,但是像他这样的人终究只是一小部分,因此,王堕出面支持的原因也很简单,就是想要扩大汉人在秦国的利益。
    苻安想到的,梁安也是想到了,但是他却没有像王堕一样直接跳出来,毕竟,他的身份还是有些尴尬的,他是毛贵的姐夫,但又是汉人,在这种情况下,他还是少发言的为妙。
    与此同时,辛牢也出列支持王堕,而樊世等一批氐族大臣则是选择支持毛贵。
    正当一群人争吵的面红耳赤的时候,却听到苻苌一声怒吼:“够了!尔等身为公卿,如今却如此这般,成何体统!”毛贵等人见状,连忙跪地请罪。
    “此事孤已决定,从今往后,凡我大秦子民,当无胡汉之分,单于台从今日起,即刻裁撤,单于左辅王猛,调任京兆尹,单于右辅韦钟,调任平阳太守,即日赴任。”苻苌一字一句的安排道。
    毛贵几人心中虽然不忿,但是却也不敢公然去反对苻苌,只得先暂时顺从,退朝之后,苻苌单独将王猛留了下来。
    “景略,你觉得孤今日之事如何?”
    “陛下,恕臣直言,此乃利于百姓,利于天下的好事,只是,陛下似乎有些操之过急了。”王猛回答。
    “景略,说说看吧,孤也是无奈之举,只想着先将单于台裁撤了再说。”
    “陛下裁撤单于台乃是好事,只是自秦汉以来,胡汉各族之间的矛盾已经延续多年了,自然是不可能因为陛下裁撤掉单于台就会消除民族之间的隔阂,因此,这其中还需要一个较为漫长的过程啊。”
    “景略,详细说说看,你都有什么想法?”
    “陛下,臣以为,不论胡汉,各族百姓都当以教化之,同时,各族风俗习惯也各不相同,这些里边,也自当去其陋习,存其风俗,最好可以促进各个民族之间的交流与融合。”
    苻苌沉吟片刻说:“景略,孤以为,自秦汉以来,汉族或多或少还是对诸氐羌、鲜卑、匈奴等族有着蔑视之心,同时,诸族对着汉族亦然,所以,当务之急应该是赶快培养出一个可以叫所有民族都能够认同的东西出来,只有这样,再加上其他政策的实施,才可以早日消除各族之间的隔阂啊。”
    “陛下所言极是,只是如何找到一个令各族百姓都认同的东西出来,恐怕有些困难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