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作者:成人的童话   四合院:躲进小楼成一统最新章节     
    路上他就觉得有什么事情不对,却始终没想起来。
    一直到车子停在大院门口,他把钥匙递给王湘让她帮着开门时候。
    他才想起来是啥。
    自己之前光顾着打扫省事儿,又只自己一个人住,所以把一时间用不到的东西全收起来。
    这下就给自己带来麻烦了。
    到了用的时候就找不到合适的东西了。
    这骨灰瓮拿回来,总不能放到墙角去吧。
    他也真的做不出这样的事儿来。
    无奈之下,他也只好把它暂时摆在了厢房的衣箱上面。
    等着把人送走以后再重新安置。
    随后,他带着几个人前后院儿转了一圈儿。
    王厂长和花主席两个人第一次来这院里,倒是没太大感想。
    他们也都住在附近,环境简单整洁。
    只是觉得这院子挺空旷的,也挺杂乱的。
    王湘倒是觉得这里真的大为改观。
    毕竟李想国每天前后走的次数不少,所以从厢房后门到院子方向,沿着墙边也被他踩出来一条小路。
    前两天李想国还特意拿着柴刀把野草都清理了一下。
    他也已经打算好,回头看看哪里有地砖或者青砖买上一些,把这条路铺一下。
    这样以后雨雪天走路更容易些。
    看看隔壁那废宅子,他是不相信哪里有那么多的荒宅,就算有荒宅还能有多少砖头儿能剩下来。
    自己跟人家那些猪脚没法比,人家随便找个宅子就能捡一堆砖。
    去黑市卖东西,也都能找到废宅子放东西。
    甚至就连易中海和秦淮茹也能找到废宅子睡觉。
    说起来,秦淮茹是个狠人。
    从轧钢厂的小树林、厕所、厂长办公室、仓库……,到南锣鼓巷的荒宅、旅馆,甚至就连景山上,都曾经留下她的润滑液。
    秦淮茹:“老娘下线之前,一定要写一本书《四九城那些适合睡男人的地方》。”
    就是不知道,六十年代,家家房子不够住,人都恨不得住到耗子洞里,他们这能住人的危房竟然还能荒废着没人修。
    毕竟有房子的人可以忍着自己住的房子变成危房,就等着房管部门修。
    但是没房子的,是不会吝啬花点儿钱,修个危房住进去的。
    更何况四九城还那么多逃荒来的,竟然都没人偷易中海留在那里的被褥。
    果然是夜不闭户路不拾遗的四九城!
    几个人里面,唯一能看到这院子变化的,也就剩下王湘了。
    前前后后这里跑了几趟,她才是真能看到院子里的改变。
    虽然不多,但是考虑毕竟是个孩子。
    只挖了那么点儿倒是情有可原。
    不过看着房前的杂草也都被清理了,倒是让后面几间房子立整了许多。
    转了一圈出来,李想国也跟着他们一起回了轧钢厂。
    他的自行车还在厂里,不去骑回来,明天就只能腿儿着去了。
    王厂长叫他别太悲伤,回去好好休息。
    明天上午到厂子里来,带他去部里。
    李想国自然点头应是。
    他也想着能早点儿完事儿,这样自己来四九城的任务就完成一大半了。
    往大门口的停车棚走了几步,他又跑回来跟王湘说了声。
    说明天早上自己过来,省得她还得再跑一趟。
    看到王湘笑着点头,他这才告别几个人,去取了车子直接骑了回去。
    早上的雪没下多少,甚至到了这个时候,地皮都已经干透,完全看不出下过雪。
    只是天色却依旧阴沉沉的,明明下午两点多钟,却有种傍晚的感觉。
    回到南锣鼓巷,他先去买了香烛。
    再去把之前订做的东西全都取回来,之后才从角门回了跨院。
    将东西整理收进空间,取出来一张小条案,摆在东屋靠东边的墙边儿。
    把骨灰瓮抱过来摆好,点上三根香插到香炉里,祭拜了一番。
    他是真心希望他们一家能在地下团团圆圆。
    尽管没啥感情,不过总归是借了人家儿子的皮囊,而且也承受了对方的恩泽。
    这几炷香,他觉得李父还是能够受得起的。
    更何况自己把骨灰瓮带回来,如果没有祭拜的痕迹,那也太不像话了。
    拜祭完,看看时间尚早,他也直接把上次剩下的一截竹竿拿过来。
    用锯子贴着一头儿的竹节把多余的锯掉,之后在竹节上方锯了个小孔。
    找来一根铁条,把中间的竹节全都穿通清理干净。
    挑了几根合适的细柳条,插进锯出来的小孔内。
    做了一个简易的点葫芦。
    本来如果长期用的话,还应该做个细袋子,这样也方便扛在肩上,也更容易操作。
    不过这东西本来就是临时用用,李想国也懒得折腾了。
    回头看看哪里有卖长颈葫芦的种子,自己买上几粒,种了以后,这就能做个真正的点葫芦了。
    可惜他只买了瓢葫芦,也就是所谓的菜葫芦的种子。
    这东西他想的是嫩的时候摘下来,可以炒着吃,也可以旋了晒葫芦条。
    吃腻了就可以留种,回头还能切葫芦瓢或者切个口子,用来装种子什么的用。
    李想国把豆子的袋子绑在竹管上面。
    然后用破床单接着,敲打,看洞口豆子的流出速度。
    抽出多余的棍子,调整到流速合适。
    那也比这个竹子的更好用。
    把那张旧床单铺在地上,这才把装着黄豆种子的布袋绑到竹竿后面,倒过来袋子,用一根细竹棍轻轻敲在竹竿上。
    随着梆梆声响,豆子也随着竹竿的震动,从小孔中流出来。
    调整柳条数量和角度,一直到满意,他才停下来,再把黄豆重新装回袋子里,再扎到竹竿上收进了空间。
    手上的水泡虽然还没彻底好,不过也已经差不多了。
    所以他准备继续种东西,为了避免再起水泡,他也打算劳逸结合,干一两个小时的活儿,就休息一两个小时看看书什么的。
    等着看书累了,再接着干活儿。
    他也觉得再忙个十天半个月,应该也能把大半的种子下到地里。
    说起来,他也觉得这空间最适合的,其实是培育芽苗菜。
    不管是绿豆芽、黄豆芽,又或者花生苗。
    空间里这温度,只要保持合适的湿度,甚至一个星期就能吃了。
    自己这空间速度可以加倍,那么三四天就能下锅了。
    而且又有着静止空间储存,只要有材料,完全可以一次生几斤种子的量。
    回头收到静止空间留着慢慢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