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大齐招聘哥
作者:扶风晓月   重生武大郎:最强帝王系统最新章节     
    想要实现这一构想并不容易。
    武百知道这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甚至可能需要牺牲无数人的生命。
    但他相信,只要大齐的子民们团结一心,就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
    第二天早朝,武百将这一构想提了出来。朝堂之上,众人纷纷表示赞同。
    他们被武百的雄心和魄力所感染,愿意为了大齐的未来而付出努力。
    也有人提出了疑虑。
    毕竟这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工程,需要的人力物力都是巨大的。
    但武百却坚定地表示,他将亲自监督工程的进展,确保每一分钱都用在刀刃上。
    为了实现这一构想,武百决定征收宋朝的民夫和齐国士兵一起建设。
    他将运用现代的技术和管理经验来确保工程的顺利进行。
    虽然这需要很长的时间来完成,但武百相信只要大家齐心协力就一定能够成功。
    随着工程的启动,整个大齐都沸腾了起来。人们纷纷投入到这场伟大的建设中来,用自己的双手为国家的未来添砖加瓦。
    武百也亲自到工地上视察和指导工作,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够让这个构想早日成为现实。
    宋,棣州。
    阳信县的市集上熙熙攘攘,人声鼎沸。
    阳光透过云层洒下,将市集映照得更加热闹。
    “招工啦,招工啦!”一声吆喝突然响起,划破了市井的喧嚣。
    只见一个身材魁梧、面庞黝黑的招聘哥站在高处,挥舞着手中的告示,上面赫然写着“修齐长城招工”几个大字。
    一个小哥闻声而来,他身穿一件粗布衣裳,脸上带着好奇与期待。
    “多少钱一天?”他脱口问道,显然对这份工作很感兴趣。
    招聘哥微微一笑,摇了摇头说道:“咱们这工钱,不按天算,按月结。”
    “一月给十枚中号琉璃珠。”
    “什么活?”小哥继续追问,想要了解更多详情。
    “给齐国修长城!”招聘哥大声回答道,脸上洋溢着自豪与热情,“这是一项关乎齐国荣耀的伟大工程,你若有志,便来加入我们吧!”
    小哥听了这话,眼中闪过一丝震撼。
    他显然被招聘哥的话语所感染,也对修长城这个宏伟的工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但他还是忍不住问道:“那工钱呢?十枚中号琉璃珠是多少?”
    招聘哥解释道:“十枚中号琉璃珠,相当于十两银子。”
    “这样的工钱,在阳信县已经算是非常优厚了吧。”
    小哥听了这番话,心中不禁涌起一股豪情。他咬了咬牙,仿佛下定了决心一般:“好,我干了!不为别的,就为这份荣耀和责任!”
    招聘哥闻言大喜,他用力拍了拍小哥的肩膀:“好样的!你叫什么名字?”
    “我叫李二牛。”小哥挺直了腰板,大声回答道。
    “李二牛,好名字!从今天起,你就是我们修长城大队的一员了!”
    招聘哥高声宣布道,“我们会提供食宿和必要的工具,你只需要带上你的一身力气,跟随我们一同前往长城工地即可。”
    随着招聘哥的话语落下,周围的人群中响起了阵阵议论声。
    不少人被这份工钱和荣耀所吸引,纷纷表示要加入修长城的队伍。
    就在这时,一个身材魁梧、面容粗犷的汉子走了过来。
    他瞪大了眼睛看着招聘哥手中的告示,然后大声问道:“俺也能去吗?俺有的是力气!”
    招聘哥看着眼前这位汉子,点了点头说道:“当然可以!只要你有决心和勇气,就加入我们吧!”
    汉子闻言大喜过望,他连忙报名并询问了相关事宜。
    很快,又有几位身强力壮的小伙子被吸引过来咨询招工情况。
    招聘哥耐心地解答着他们的问题,并鼓励他们加入修长城的队伍。
    不一会儿,招聘哥的身边就聚集了一大群人。
    他们有的是为了工钱而来,有的是被修长城的荣耀所吸引。
    但无论如何,他们都怀揣着同一个梦想——用自己的双手和汗水,赚更多的钱让生活更美好。
    在阳信县的市集上,这场招工活动进行得如火如荼。
    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修长城的队伍,招聘哥的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今日的招工活动结束后不久,这群新招募的工人们便踏上了前往长城工地的征途。
    修齐长城招工风波
    第二天,天刚蒙蒙亮,招聘哥就站在了阳信县的市集中央,继续他的招工大业。一月十枚中号琉璃珠的丰厚报酬,就像一块巨大的磁铁,吸引着宋朝境内的壮劳力们。今天来应聘的人,明显比昨天还要多。
    “招工啦,招工啦!一月十枚中号琉璃珠,修齐长城,保家卫国!”招聘哥的吆喝声再次在市集上回荡。他身边的告示牌上,那“修齐长城招工”几个大字在阳光的照射下显得格外醒目。
    然而,这场高调的招工活动,却引起了阳信县捕快的注意。他们远远地观察着,眉头紧锁。在宋朝境内为齐国招工,这显然是违反了两国的边界规定。
    一名捕快走上前来,严肃地对招聘哥说道:“你可知在宋朝境内为齐国招工是违法的?”
    招聘哥不以为意地笑了笑:“我这可是为了两国人民的共同利益,修长城可是大事,你们怎么能阻碍呢?”
    捕快们交换了一个眼神,显然对招聘哥的态度感到不满。他们试图将招聘哥带走,但招聘哥却拒绝配合,双方发生了激烈的争执。
    突然,一名捕快出手将招聘哥制服在地。招聘哥挣扎着,怒吼着:“我可是有齐国大王的大舅子哥扈成撑腰,你们敢动我?”
    然而,捕快们并没有因此退缩。他们冷冷地说道:“在这里,我们只认宋朝的法度。”说完,便将招聘哥押往了牢房。
    在牢房里,招聘哥依然不服气地嚷嚷着:“我可是为了修长城,为了两国的和平!你们怎么能这样对我?”他的声音在牢房里回荡,却无人回应。
    与此同时,阳信县的市集上议论纷纷。人们对于这场招工风波各持己见,有的支持招聘哥,认为修长城是利国利民的大事;有的则站在捕快这边,认为必须遵守大宋的法度。
    而在齐国,大王的大舅子哥扈成听闻了招聘哥被捕的消息,顿时大怒:“什么?我的人在宋朝被捕了?这简直就是对我们的侮辱!”
    一旁的谋士劝道:“扈成大人,此事需从长计议。毕竟,招聘哥在宋朝境内招工,确实触犯了他们的法度。”
    扈成冷静下来,思索片刻后说道:“你说得对,我不能让我的人白白受委屈。”
    “我要亲自去宋朝,与他们交涉此事。”
    于是,扈成带着一队人马,浩浩荡荡地前往宋朝边境,他们的到来,让宋朝官方也感到了压力。
    在边境的议事厅内,宋朝官员与扈成面对面坐着。
    扈成首先开口:“我的人在贵国被捕,我希望贵国能给我一个合理的解释。”
    宋朝官员解释道:“扈成大人,您的手下在我国境内为齐国招工,这违反了我们的法度。”
    “但请放心,我们已经对此事进行了深入的调查,并会依法处理。”
    扈成皱了皱眉:“我理解贵国的法度,但我的人是为了修长城而招工,这是为了两国的和平与安宁。”
    “我希望贵国能从大局出发,妥善处理此事。”
    经过多次磋商和谈判,双方最终达成了一致意见。宋朝官员表示:“考虑到招聘哥是为了修长城这一伟大工程而招工,且并未造成严重后果,我们决定从轻发落。”
    扈成听后,点了点头:“感谢贵国的理解和支持。我会告知我的人,今后在招工过程中一定会更加注意遵守贵国的法度。”
    在牢房里度过了漫长而煎熬的几天后,招聘哥终于被释放了出来。
    他走出牢房时,阳光有些刺眼,但他却感到前所未有的轻松和自由。
    “终于出来了!”招聘哥伸了个懒腰,感叹道。
    扈成的人已经等在外面,看到招聘哥出来,立刻迎了上去:“你没事吧?扈成大人已经与宋朝官方交涉过了,他们会从轻发落。”
    招聘哥点了点头:“这次真是麻烦扈成大人了。”
    “我以后一定会更加小心,绝不会再犯这样的错误。”
    回到齐国后,招聘哥向扈成详细汇报了这次招工的情况以及被捕的经过。扈成听后沉思片刻说道:“这次的事情给我们敲响了警钟。”
    “今后在招工过程中一定要更加谨慎遵守宋国的法度。”
    招聘哥点头表示赞同:“是的扈成大人,我会吸取这次教训的。”
    自从招聘哥从牢房里出来后,他并没有收敛自己的行为,反而在阳信县的招工活动更加嚣张。他特意雇佣了十个人,让他们在大街小巷吆喝:“齐长城招工,月薪十两银子!”这声音在阳信县的每个角落回荡,吸引了大量的民众。
    没多久,人们又围了上来,纷纷报名想要加入修长城的队伍。招聘哥得意地看着这一幕,心中满是成就感。
    一连三天,他竟然成功地将足足八百人送到了工地,这一壮观的景象再次引起了宋朝官方的注意。
    阳信知县坐在公堂上,眉头紧锁。他意识到,如果这样下去,阳信的人口都会流失到齐国。这不仅对阳信的经济和社会发展造成严重影响,更可能威胁到宋朝的国家安全。于是,他果断下令,再次逮捕招聘哥,并且驱逐所有在阳信的齐人。
    招聘哥再次被抓进牢房,他原本嚣张的气焰也被彻底浇灭。当他得知自己这次将面临砍头的下场时,恐惧和悔恨涌上心头。然而,一切都已经太晚了。
    与此同时,扈成得知了招聘哥被砍头的消息,他大怒不已。
    作为齐国大王的大舅子哥,他觉得自己有责任为部下讨回公道。于是,他亲自前往齐州知府吴远的府邸。
    吴远见到扈成来访,有些意外地笑道:“扈大人,什么风把你吹来了?”
    扈成脸色铁青地说道:“宋人把我的部下杀了,我此次前来是想借你点兵。”
    吴远闻言,脸上的笑容逐渐消失。他深知这件事情的严重性,一旦处理不当,很可能引发两国之间的战争。他沉思片刻后说道:“扈大人,此事非同小可,我们必须从长计议。”
    扈成却急切地说道:“从长计议?我的部下已经死了!我必须为他讨回公道!”
    吴远叹了口气,劝道:“扈大人,我理解你的心情。”
    “但此事涉及到两国的关系和法度,我们不能轻举妄动。”
    “依我看,我们还是先通过外交途径与宋朝进行交涉吧。”
    扈成却听不进去这些劝告,他坚持要借兵去为招聘哥报仇雪恨。
    面对扈成的坚决态度,吴远也感到十分为难,这件事情如果处理不当,将会给两国带来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