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做客
作者:生活进行时   六零之本想做咸鱼,结果成了青铜最新章节     
    一家人在房间正说着话,大老刘就找过来了。
    见面说了几句话,大老刘就伸手接过杨绣枝怀里抱着的钱小满说道:“走,杨哥,嫂子,咱们家去,我媳妇还等着跟嫂子唠嗑呢!”
    说罢,抱着钱小满就跟杨老汉老哥俩率先走出了招待所。
    杨绣枝和弟弟杨志刚一人背着一背篓上门做客的礼物,和杨老太跟在大老刘和杨老汉的身后出了招待所。
    大老刘家就住在医院附近,离招待所也没多远,走路过去也只花了二十多分钟的样子。
    他们到的时候,大刘叔家的婶子赵玉兰和他家大儿子刘海洋早就等在他家院子外面了!
    看到杨绣枝他们来,赵玉兰赶忙紧走几步迎上前来,她伸手一把就拉着杨老太的手喊道:“老姐姐,咱们总算是又见面了,这些年过的还好吧?这两个是大闺女和大小子吧?真好啊!两个都长成大人了!”
    杨绣枝姐弟俩连忙开口喊道:“赵婶子好!”
    接着杨绣枝自我介绍道:“婶子,我是家里的老大叫绣枝,这个是我大弟弟志刚,今天要让婶子您受累了!”
    赵玉兰笑着连连摆手说道:“你这孩子,太客气了!受什么累,婶子高兴还来不及呢!你就是老大绣枝吧?长大长变样了!”
    这时,杨老太也十分激动的握着赵玉兰的手,无比感慨的说道:“可不长大了!二十多年了!玉兰妹子,你还好吧!咱俩可算是又见面了!
    我记得咱们第一次见面的时候你刚跟刘兄弟成亲,那个时候我是跟当家的来喝你跟刘兄弟的喜酒,这转眼间就过了二十多年了。
    那个时候你还是个小媳妇,花骨朵儿一样的年纪,真是岁月不饶人啊!现在咱们俩都老了!”
    赵玉兰笑着回道:“嫂子,可不就是,咋的!时间过得可真快呀!转眼几十年就过去了!唉!那个年月,能活着就好!”
    接着赵玉兰朝刘海洋招招手介绍道:“嫂子,来,我给您介绍一下,我家大小子刘海洋,今年满二十三了,去年腊月成的亲,家里老二去年去了部队,还有个小闺女今年十四岁,上初中二年级,今天正好星期天在家休息,现在在灶房给她嫂子帮忙呢!”
    这时大老刘掀开门帘子扭过头说道:“玉兰,走快点,快进来,外面冷,带嫂子进屋子里来唠。”
    于是赵玉兰连忙招呼着:“瞧我,看到嫂子什么都忘了!走,嫂子,咱进屋坐在热炕上接着唠。”
    说罢,拉着杨老太的手就朝院子里走去。
    刘海洋腼腆的笑着喊了句:“大姐,背篓给我吧!志刚兄弟咱们进去吧!”
    说完后,伸出手就接过杨绣枝手上的背篓,他没想到背篓还挺沉的。
    随意瞄了一眼,一篓子的干货,有干鸡干鸭,还有晒干的兔子。
    他没想到多少年不见的栓子叔来家里会送这么重的礼。
    他刚才站在外面的时候,还吐槽自己老妈整得太隆重了呢!
    刘海洋愣了一下,又就赶紧招呼道:“大姐,志刚兄弟快请。”
    杨绣枝姐弟俩也微笑着点点头也算是打了招呼。
    于是杨绣枝姐弟俩跟在老姐妹俩的身后也进了院子。
    一走进院子,杨绣枝抬头环顾了一下四周,从外面看,大刘叔家的房子就是典型的东北民居,一栋小四合院。
    整个院子坐北朝南,外面是个大院子,院子里有五个房间,中间正对着大门,像个大口袋。
    三间北房,东西厢房各一间,房子的结构是青砖黑瓦,院子也是由石块和砖块砌的院墙,看上去牢固又结实,一看就知道是个殷实人家。
    靠左手边的墙边搭了一个灶房和一个放柴火的柴房。
    姐弟俩跟着走进西侧的厢房,姐弟俩掀开帘子一进屋,一股热浪迎面而来。
    原来他们家的西侧就是专门用来招待客人的堂屋,堂屋里靠墙筑有南、北、西三面的一铺大火坑。
    西面的炕稍微窄一些,建的是一整面火墙。
    抬头就看到炕头坐着一位上了年纪的老婆婆。
    老婆婆满头的白发,由于屋子里温度高,老婆婆上身只穿着一件青色的薄夹袄。
    看到杨老汉和杨老太进屋,笑得是一脸的慈祥。
    大刘叔抱着钱小满一进屋就开口喊道:“娘,您快看看是谁来了?您还认识吗?”
    杨老汉夫妻俩也忙开口喊道:“婶子,您仔细看看,还认得我们吗?
    老太太也笑着忙开口招呼着:“怎么不认识,是栓小子,栓子媳妇呀!你们来了,都老了,长变样子了!但是声音没怎么变,我还记得你们俩的声音。
    栓子媳妇快到炕上坐,到婶子家来就甭客气了。”
    杨老汉一边坐在炕边一边笑着说道:“您老可是老寿星了,身子骨还是这么的硬朗。”
    老太太笑眯眯的回道:“唉!身子骨还行,好死不如耐活着,就是拖累孩子们了!”
    杨老太忙安慰道:“婶子,您可不能这么说,俗话说得好,家有一老如有一宝!有您在就是一个大刘兄弟的福气。
    我家就没这个福气,打仗那些年,公公婆婆走的早,兄弟姐妹也没留下,我婆家就剩下当家的一个了!年轻的时候遇到什么事儿,想找个拿主意的人都没有。”
    这时赵玉兰也忙附和道:“可不就是,您就是家里的定海神针,这个家离了您可不行。”
    老太太开心的哈哈大笑起来,这才发现大刘叔手里抱着的小满。
    于是忙问道:“哟,这孩子长得好,长得可真喜庆,像个福娃娃似的,是谁家的?”
    杨老汉忙回道:“婶子,是我家大闺女家的,我的大外孙女。小满,快叫太奶奶。”
    钱小满奶声奶气的喊道:“太奶奶好!”
    家里已经好多年没有小娃娃了,看到小满奶乎乎的样子,老太太一下子稀罕的不得了!
    这下可好,房间里一下子就变成了钱小满同学的主场了!屋子里顿时充满了欢声笑语。
    杨绣枝看到赵婶子准备穿外套一个人出去,知道她肯定是要去灶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