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到农场1
作者:生活进行时   六零之本想做咸鱼,结果成了青铜最新章节     
    六大队的队部在一个小四合院内,在离大队部大约三四百米的南北方向,各建有几排茅草房子,赵大爷说都是分给下放到六大队的改造分子们住的。
    马车很快就到了六大队的队部,他们几个人一下车,刘大爷就直接带着他们来到队部办公室找到六大队的大队长。
    六大队的大队长是个四十多岁的汉子,长相普普通通,就是丢到人堆找不到的那种人。
    见赵大爷进门,身后还带着人进来,他微不可察的有些不悦,眉头也皱了皱。
    但他的反应,还是被眼尖的钱小满看到了。
    毕竟是来要求人办事的,不管是在前世还是在这个年代那些手里稍微有点权利的人,基本上都是这样对待他们这些上门求他们办事儿的人。
    所以对于成大队长的态度,钱小满也没有怎么放在心上。
    只是她有些奇怪,这么热的天,张队长的头上竟然还戴着一顶七八成新的前进帽。
    钱小满心想,这么热的天,难道他就不知道很热吗?
    想这些也只是转瞬间。
    就听赵大爷喊了一声:“成队长!他们几个孩子是来探亲的!”
    兄妹四个跟着十分礼貌的喊了一声:“您好!成队长。”
    成大队长脸上的不耐烦一闪而逝,他看了兄妹四个一眼,见就是几个半大的孩子。
    就见四个人风尘仆仆的,每个人的身上都背着一个大包。
    身上穿的衣服都只有八成新,虽然整洁,但是衣服和裤子上多多少少打了几个补丁。
    于是就不怎么愿意搭理他们兄妹四个孩子了。
    只是用鼻孔哼了一声,然后一脸严肃的问道:“我们这里大都是来改造的坏分子,你们几个小孩子来这里找谁?”
    赵大爷看情形有点不对,于是帮着兄妹四个说了不少好话,然后悄悄给钱小满使了个眼色后就出去了。
    赵大爷的意思,钱小满瞬间秒懂。
    只见她满脸带笑的把身后背着的大包放在地上。
    接着伸手就从身上背着的挎包里抽出了一整条烟,放在成队长面前的桌子上,然后用手推到成队长的眼前。
    就见成队长一脸严肃的看了一眼桌子上面的烟,是一整条红盒人参烟。
    眼睛微不可察的眯了一下,接着沉下脸来呵斥道:“小同志,你这是个什么意思?不要搞这一套,我看你年纪小不懂事,就不跟你计较了,赶紧收回去。”
    虽然他嘴硬的这样说,可心里还真有些舍不得。
    这可是一整条红人参烟啊!还是五毛一分钱一包的高档烟!
    他知道,小姑娘的家人能够弄到这条烟,肯定费了不少劲。
    现在可是计划经济,买烟还要烟票,在这个年代买好烟可要比买好酒还要难买。
    烟票难弄,所以普通人在一般情况下,连买包普通的烟都舍不得抽,买烟大多都是用于人情往来。
    成队长虽然是六大队的大队长,但他每个月发的烟票根本就不够自己用。
    就连他平时的时候也舍不得花钱买烟自己抽,他在农场大多数时候都是抽烟袋锅子。
    只是有时候出门开会,不好带烟袋锅,他才只舍得抽一毛五的烟。
    钱小满没被他吓唬住,什么都没说,只是笑眯眯的又从背包里拿出两瓶洮儿河酒。
    成队长看钱小满这次拿出来的是酒,还是洮儿河酒,而且还是两瓶好酒,双眼顿时晶晶发亮起来。
    紧盯着他脸上表情的钱小满,知道老妈这次是又赌对了!
    记得老妈当初买回来酒的时候就说,这个洮儿河酒别看在后世不怎么出名,可在这个年代非常有档次,而且在吉林省非常有名。
    因为这个洮儿河酒不仅质量优,而且口感好!用来给人送礼显得非常有档次,所以深受长春市人的喜欢。
    更是连续三十多年被评为吉林省的名酒。
    就见钱小满一脸笑意的又伸出手来,把桌子上的烟跟酒往成队长面前推了推。
    成队长看钱小满是诚心要送,于是扯了扯嘴角,用手点了点钱小满说道:“你这个小同志,咋这实诚呢!
    行,这次我就收下了!但下不为例!知道吗?”
    钱小满看他愿意收下,立马有些狗腿的顺杆爬。
    忙说道:“叔,下不为例,知道,知道。”
    这时,成队长的脸色也缓和了不少,他把东西一股脑儿的都收到面前桌子的抽屉里。
    这才开口问道:“刚才老赵头说你们是来看姓薛的那家人的?”
    钱小满一脸真诚的忙回道:“是的!叔,薛小糖就是他们家的小闺女,也是我的初中同桌,还是最好的朋友。
    他们家来农场的时候走得比较急,有好多东西都没带。
    这不,正好现在学校放暑假了,我就让三个哥哥陪着我来咱们农场看她,顺便给她捎些常用的东西。”
    成大队长又看了一眼钱小满他们放在地上的大包小包,抬起头看向钱小满一脸的讨好,还有干净纯粹的眼神。
    成队长的心里有一丝丝微微的触动。
    他从不认为自己是个烂好人,但该有的良知还是没有完全丢的!
    但此时他也被钱小满对同学的一片赤子之心所感动。
    五七农场自从成立以来,他就在这里工作,遇到过各种各样原因下放到这里的人。
    很多下放到这里的人,不是家人跟他们划清界线,就是带着妻儿在这里改造。
    到这里的人少有亲朋好友跟他们这些人走动,更别说有朋友带着大包小包专程来看望他们了!
    就更加不要说两个孩子之间的关系仅仅只是同桌或者好朋友了。
    也可以说,在这个特殊时期,哪怕是亲人,也是一个个害怕受到牵连,巴不得离这些人远远的,担心会受到连累。
    这些年,这种事情他可见得太多了,所以时间一长了,他也变得冷心冷情起来了。
    成大队长也没有为难兄妹四个,只是让他们把袋子都打开,说送到农场里的东西都要做例行检查。
    关于这一点,临来这里的时候杨绣枝跟他们兄妹说过。
    她交代他们兄妹要积极配合,因为要想不给薛小糖他们一家惹来麻烦,他们带来的这些东西必须要过明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