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微服出访(2)
作者:渝北一棵树   刚要造反,你说圣上是我爹?最新章节     
    来到城东,李不二家新开的酒肆,可以说是一个大酒楼。
    三层高,放在这里就叫金碧辉煌,内饰装潢极为奢靡。
    人倒是不少,不仅有酒有茶,还有炒菜。
    中间的台子上还有两个清倌儿弹奏琵琶,整个酒楼无不透露着两个字。
    “豪”,“雅”
    萧行知用折扇点了点李不二的脑袋,道:“待会本公子进去自罚三杯,算是给你宣传了。”
    “嘿,圣……”
    “嗯?叫我什么?”萧行知瞪了李不二一眼。
    李不二赶忙捂住嘴,又赔上笑脸悻悻道:“公子!萧二公子!”
    酒楼的小厮一眼便认出自家少爷,亦是迈着小碎步跟太监似的小跑过来。
    “少爷,今日咱们新开张,人可不少啊!刑部尚书都来捧场了!”
    小厮一脸得意道。
    “滚!滚!你少说两句会死啊?!”李不二大怒。
    要不是人多,真想给这小厮打一顿。
    圣上在此,你说甚刑部尚书来吃酒,现在风声鹤唳,想害死谁不成!
    “是是是…”
    小厮又惊恐地看了一眼旁边的萧行知,想着此人也定然不是池中之物,不敢再待,点头哈腰随即跑开。
    萧行知明白李不二心中所想,便想着打趣一番:“行啊,你李大蛮牛说国公府落魄了,这不还有刑部尚书给你撑腰嘛?”
    “公子爷啊,这事我也不知道啊!”李不二苦巴巴的解释。
    萧行知焉能不知?
    这酒楼开门迎客,又不管客人是谁,再者说之前自己开的枫林晚,不也是一群达官显贵来消费吗?
    再有庆国公他们加盟的店,同样都是达官显贵,书香门第光顾的场所。
    仅凭到哪里吃饭,就给大臣定为结党,终是不妥。
    但萧行知还是想吓一吓李不二,当即伸手打了个响指。
    少顷,正在趴门缝的霜剑急吼吼地窜了过来。
    “先生请吩咐。”
    李不二眨了眨眼,不知这是何意。
    萧行知见状冁然而笑:“拿小本本都给记上,再叫皇城司盯着,把这些大臣说了什么,做了什么,都详细记录。”
    【困了就有人递枕头,又是个处理朝臣的大好理由!】
    “遵命!嘿嘿嘿。”霜剑抱拳,一眨眼的功夫就窜了出去。
    霜剑走后,李不二心有余悸地开口道:“公子,这个不会波及到我吧?”
    “哼哼!看你表现。”
    萧行知轻哼一声,便迈步上了楼。
    李不二赶紧跟了上去,还不忘朝底下的掌柜大喊道:
    “赶紧的,给本少爷把从秦淮河带回来的乐师叫来奏乐,好酒好菜全部送来天字一号房!”
    随即便冲上楼梯。
    那掌柜双眼瞪的浑圆,心中翻起滔天巨浪。
    城中加盟枫林晚的酒肆茶馆,有个不成文的规矩,天字一号房都是给曾经的秦王,当今的圣上预留的。
    “乖乖!大人物来了!”
    掌柜不敢耽搁,唏嘘感叹了一句,就赶紧去安排了。
    ……
    “左边肩膀捏捏,用点劲。”
    “力度还行,哎!这里不要捏!”
    萧行知躺在躺椅上面,旁边的美婢给他喂了一瓣橘子,另一人轻揉着他的肩膀。
    这几天批阅的奏折,大事没有,全是请安折,搞得是头晕眼花,颈椎肩膀亦是酸胀不适。
    【都说皇子好,谁知我五点半就要起床去学堂读书,虽然只去了一次……】
    【都说皇帝好,谁又知道皇帝的担子?狗睡了我没睡,鸡起床打鸣,我还没睡!】
    萧行知享受着难得的休闲时间,要是上天再给他一次机会,一定是去当逍遥王爷。
    心中无比思念那个整日叽叽喳喳,古灵精怪的沈若音。
    萧行知心里有两个身影,前女友和沈若音,她俩长得一模一样,但是性格截然不同。
    一个气质清冷,一个古怪调皮,但是如今想来,这二人的影子越来越重合,以至于萧行知都快分不清了。
    【如果不是性格不同,不会现代技术和诗词,我真怀疑她也是穿越来的。】
    【啧,难说啊,要不等她回来试探一下?】
    萧行知朝奏乐的乐师轻声道:“换曲儿,朕emo啦。”
    “一某?啥意思?”李不二诧异问道。
    几个容貌清纯可人的乐师也按住琴弦,停下了动作。
    “意思就是我真不知道该怎么办啦!换个伤感点的曲子好嘛?”
    萧行知闭上眼,无奈解释道。
    几个乐师面面相觑,伤感的曲子也有,不过都是她们为了感慨自己命运的词曲。
    有的词曲,还是有些“腌臜”你懂的…那种词,弹唱出来污了贵人的耳,怕是要被斥责。
    稍显年轻的乐师,怯怯地解释道:“公子莫怪,我们可以弹曲,但是没有词…恐怕…”
    “无妨,我给你们写一个,你们试试吧。”萧行知抬起眼皮,骤然发力从躺椅上站了起来。
    天字一号房,笔砚纸墨一应俱全,必备物品全都有。
    正好到现在,唐诗背了几首,宋词那是一个没背,这不得秀一下吗?
    那些乐师不信萧行知能作词,在她们眼里,萧行知这样年轻,定是达官显贵之子。
    没事找事还行,作词?不相信。
    她们暗下决定,不管一会此人写出什么,她们也只能硬着头皮唱下去。
    另一边,萧行知已然铺好宣纸,又放上镇纸,毛笔在砚台沾上墨汁。
    便是开始泼墨挥毫。
    李不二顿时激动了起来,圣上又要开始作诗了吗!
    大宁诗仙,当今天子,如今的墨宝怕是要被炒到千两黄金。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不过有些地方倒是违和,就比如“轻解罗裳,独上兰舟”,男人会穿绫罗裙吗?
    观摩的乐师竟发现面前这人的书法功底竟如此深厚,一手行书若是再有十年,怕是能到入木三分的境界!
    【哇!这首词充满思念,愁情,他也有想念的人吗!】
    【不过,他一个大男人,写的词竟如此婉约?】
    刚刚说话的乐师指着萧行知所写的词,不解问道:“公子,奴有一事不明,您为何会写这种婉约的词?”
    “而且这词中,与您有些不符呀……”
    萧行知放下笔,宣纸用手扇了扇,让墨迹干的更快。
    “谁说我是写自己的?”他对着那长相可人儿的乐师笑了笑,又坐回了躺椅。
    “写的是思念愁情,想我那哑巴新娘未婚妻喽,明白吗?”
    “原来如此…”乐师怔怔地点了点头,竟没想到这位公子贵人,也是痴情之人。
    拿起写着词的宣纸,坐回板凳上,几个人开始为这首词谱曲。
    萧行知则摆了摆手,往嘴里扔了一颗沾盐的花生米。
    “接着奏乐。”
    ……
    另一边地字包房,邺城府尹手下的几个官员,正讨论一个事。
    朝廷从邺城开始试点推行细盐,盐价瞬间被打破,跌到了人人都买的起的价格。
    可没过多久,以贩卖私盐为生的一个男孩,被逼的没有收入。
    手上的粗盐不仅没有卖出去,反倒成了催命符。
    如今细盐一出,谁还买他的粗盐?
    而田地尽是达官显贵,皇亲国戚的私产,男孩一家也没有地种。
    唯一的收入就是贩卖点私盐,又失去生活来源,诉状无门,无奈去乞讨。
    总不能去告自己的状吧?贩卖私盐是大罪。
    结果后来,又吃了护城河里的脏水,活活病死在城墙根。
    “这事闹的,天子脚下也有官差逼死人的事儿,要说朝廷还是太着急。”
    “政令明明是造福百姓的,可结果底下人一执行,就得弄出坏事,府尹大人这次难办了。”
    另一人颇为认同地点了点头,又低声道:“是啊,朝廷此举是仁政,但要是补偿那男孩一家,那不就等于是打朝廷的脸吗?”
    “要是不呢,此事的确是因朝廷而起,咱们良心也过不去,要不咱们凑点银子,私下补偿点算了。”
    “不然万一捅到审刑院那边可不好说,可怜那老汉老来得子,结果孩子才十三四岁,就落得个英年早逝,可惜!”
    殊不知几人的对话,都被那位听力超凡的天子,给听了个明明白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