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古代科举有何难度
作者:一涟凉梦   【历史直播】刷视频被老祖宗看到最新章节     
    【理论上古代只要把四书五经背熟了就能考上状元,为什么大多数人连个秀才都考不中呢】
    【一位身居职场的网友发帖回复∶这就相当于你背了一句诗“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你以为的考题∶白毛?绿水,红掌?清波。】
    【实际上的考题∶唐朝诗人骆宾王曾有一篇《咏鹅》,提到了“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请以“绿水之上,才能养育白色天鹅”为题,写一篇3000字的文章,论述地方文化和培养人才的关系,要求字迹工整,论点清晰。】
    【并且以上该考题还仅仅只是相当于古代乡试的考题。】
    【而会试,殿试的考题只会大幅度的往上递增】
    “古代只是科研能力不行与生产力低下,不代表和我们不是一个品种,内卷起来过目不忘都只是最最最基础的技能,要知道那个时代,没电话,没汽车,没飞机的情况下,你要治理现在地图上一个县城级别的区域,没点头脑路都不知道怎么走,人口都不知道怎么普查[doge]”
    “乡间有谚语,“丝瓜藤,肉豆须,分不清。”意思是丝瓜的藤蔓与肉豆的藤须一旦纠缠在一起,是很难分开的。
    有个小孩想分辨两者的不同,结果把自家庭院里丝瓜肉豆的那些纠结错综的茎叶都扯断了。
    父亲看了好笑,就说:“种它们是挑来吃的,不是用来分辨的呀!”你只要照顾他们长大,摘下瓜和豆来吃就好了”
    要求:1、选准角度,确定立意;2、自拟题目;3、除诗歌外,文体不限;4、问题特征鲜明。”
    “《雍正王朝》里不是有吗?雍正出的考题是“义者,利之和也”、“子所不语”、“日月能得天久照”。——我估计大部分人都跟我一样连出处、含义都不知道,还谈何解析和表达自己的见解啊。[doge]”
    “什么日月,这是反清复明的反贼,抓起来[doge]”
    “大部分人可能存在一些误会,现代和古代根本区别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区别,而不是智商的区别。聪明人无论在哪个时代背景下都是聪明的。人类的智慧穿越时空依然熠熠生辉,令后人惊叹。”
    “别的不说 就状元写的那个字 给我一辈子我也写不了”
    “比这个还难,题目就一句话,你还要先在四书五经里面把这句对应的话识别出来,再联系上下文揣摩题意写文章。”
    “乡试中的可是举人,范进会疯的那种,举人可以直接出任县丞(县w办公室主任),实权正科,难度相当于现在的高考+公务员考试+干部选调”
    “去看一下明朝赵秉忠状元卷就知道了”
    “[吃瓜R]熟读四书五经最多是个童生或者秀才,能考到举人,那已经不是在纯考知识点了,政治观点,对于政局风向的把握,思维辩证等等,不然你以为为啥要拜老师,没老师领着,你连解题思路都摸不准,说不定还回答问题的论点惹怒判卷的考官。”
    古代的读书人∶我们的考试怎么会怎么简单,要真的这么简单的话我早就考上了,还用的着什么寒窗苦读十年书。
    后世人也太瞧不起我们这群老祖宗了吧!
    古代的皇帝们∶我们举办科举也是要从地方选拔人才的,能通过种种考试当官的,各个都有八百多个心眼子。
    俗话说书是死的,但人是活的,科举哪会有这么简单,真当我们这群皇帝整日闲着没事干,给蠢人做慈善啊!
    明朝的还未参加考试的赵秉忠∶我,我是状元!似是有些出乎意料,但又在情理之中。毕竟自己这么多年日复一日的苦读不就是为了这个成果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