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成年人当然是全都要
作者:香白杏   妻主掀桌拒接盘,宠夫逆袭两手抓最新章节     
    她们争论许久,互相说服不了对方。
    这些考题基本都是紧扣当年的时事,即便是乡试,所出的题也与当权者的态度休戚相关。
    见到有新的学子过来,那吵起来的几方阵营才安静下来,不着痕迹的打量着顾凉。
    “先生,这是咱们书院新来的学子?”
    站在前方的女人最先开口。
    虽她穿得不算锦罗玉衣,却也是衣冠楚楚,手握一把折扇,腰上坠着络子,颇有几分读书人的风流倜傥。
    “在下钱程,来自江陵,前年应试得了秀才,不知姐妹名讳?”
    江陵繁华,与银仓隔海相望,常有贸易往来,约莫也是除京都外大乾最为富庶的地方了。
    她身侧的灰袍女子跟着说道,“我叫方仲怀,汴州人士。”
    方仲怀行礼规整,不似钱程那般张扬,穿着也略稳重些。
    汴州居大乾之中,河谷腹地,乃是大乾的粮仓。
    “彭兴,幽州人。”
    彭兴年纪略长些,五官凌厉,个子高大,外貌有些像北燕胡族,也对应上了她来自幽州这种边寒之地。
    顾凉还未回答,其他的学子们都主动开始自报家门。
    这东林书院的确是广纳天下寒门学子而聚之,各地州的人都有。
    活泛的气氛倒是跟育华书院一贯的沉闷天壤地别。
    这些学子虽然穿着并不算华丽,家世也不显贵,有些甚至来自边远苦寒之地,可他们对于读书的态度,却也更拼命和纯粹。
    等她们介绍完,孟迟才笑眯眯的说道,“顾凉,你也来介绍一下吧。”
    顾凉上前一步,朝众人抬手,“顾凉,祖籍云州。”
    钱程笑得风度翩翩,“难得,原来是云州的姐妹。”
    方仲怀也感慨道,“云州地处西南,听闻那边山高地险,又毗邻西周蛮夷,顾君这般远从家赶来京都,路途时间恐怕就花了有月余吧,可也是为了此次秋闱?”
    ……倒也不算远,她从顾府过来甚至没花到一天。
    “是,今年第三次下场。”
    方仲怀笑意顿了一下,尔后又咧得更开,不以为意道。
    “你这算什么,彭兴已是第四次了,我也败过一次,常言道,胜败乃兵家常事,更何况乡试百里择一,难度可不小。”
    倒也比育华书院那些个名门贵女都豁达。
    若是原主在这里读书,周围都是像方仲怀这样的人,估计也不会只因区区三次落榜而一蹶不振了。
    顾凉淡淡一笑,“正是如此。”
    “好了,既然大家都互通姓名了,如今便回归正题。”
    孟迟卷起书立在案上,打断她们间的闲聊,老神在在,随手就丢来一个小考核。
    “顾凉,方才她们所论的这一题,未有定论,若是你解,将如何破题啊?”
    孟迟问的便是她们方才争论的殿试题“周唐外重内轻,秦魏外轻内重各有得论。”
    顾凉敛眸,心道,小孩子才做选择,成年人自然是全都要。
    攘外安内。
    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这题她也看过,其实是对应李元贞的治国策。
    如今的大乾在李元贞的勤勉为政下,百姓还算安居乐业。
    但这也正是症结所在。
    安乐了太久,官员们会丧失斗志,整日沉浸在尔虞我诈的争权夺利里,没有半点未雨绸缪的忧患意识。
    她们领着朝廷的俸禄,高居庙堂之上,汲汲营营守着自己的官位,遇到邻国挑衅也总想着破财消灾、息事宁人。
    已然忘记曾经四国逐鹿时,饿殍遍地、民不聊生的黑暗日子。
    李元贞会破例让年轻的楚玉进内阁,便是此题答案。
    顾凉一字一句道,“明犯大乾者,虽远必诛,宜悬头槀街敌人邸间,以示万里。
    以此铁血强腕扬清激浊、荡去滓秽,何愁我大乾不兴?”
    竟是如此霸气豪言!
    孟迟看着顾凉淡然笃定的说出傲睨万物的言论,惊诧过后,便是极大的欣慰。
    “以此破题,当得最佳。”
    孟迟大喜过望,压着书颤巍巍的站起来,“居安思危,戒危为安,方可长保其安。御外是,御内亦然,大乾现今之处境与周唐秦魏比如何?”
    方仲怀答道,“上有北燕,下有西周,皆为虎视眈眈之辈。”
    钱程说道,“目下政以贿成,官官相护。”
    “善。”孟迟环视众位学子,“一昧的保守忍让是弱者行为,于外,会让敌国轻视而蚕食,于内,则是姑息养奸、沆瀣一气。汝皆是大乾未来之栋梁,也该悟了!”
    “学生们谢先生教诲。”
    众学子醍醐灌顶,眼里迸发出想建功立业的决心,皆是恭敬的对孟迟行了礼。
    孟迟点点头,指着前面垒好的题纸。
    “这些题每人领一道,自己想好如何破题,明日当众念,若是最后无一字可改,那便定为标答,本堂课计满分。”
    还能在课后写文章?
    难怪孟迟如此受学生尊敬爱戴。
    毕竟哪个学生能拒绝得了“开卷”考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