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2章 给王守仁上上强度,新时代朱祁钰、朱见漭思想二圣
作者:萧蓝衣   大明景泰:朕就是千古仁君最新章节     
    果然。
    景泰六十九年七月,朝廷开始杀猪了。
    养心殿内传出圣旨,严查中枢、地方官员的财产来源情况,并进行第二次财产统计,并予以公开。
    而捐出部分家财的王恕、余子俊、杨廷和等人,则得到了免死金牌。
    早在六月之初,就对积极捐款的朝臣,颁发了隆宗勋章。
    隆宗门,是养心殿的大门。
    勋章以此命名,其寓意不言自喻,这就是块杀猪免死勋章,得到勋章的就不会被杀猪。
    死人不会说话的。
    朱祁钰完全可以自己创造一套思想,不,准确地讲换一层皮,新瓶装旧酒。
    朱祁钰其实想独享思想家的功劳的,奈何他身体不行了,没有余生了,不可能写一本长篇大论了。
    当时他可真的心无旁骛,什么都不想。
    引起民间一片热议。
    没有勋章的,对不起,我要动刀了。
    在明朝,武将造反是很困难的。
    之所以没动刀,因为上一次是将江南财富收入国库,需要动刀子,强行收回来。
    “爹,瞧您这话说的,儿子一介武夫,怎么改呀。”朱见漭干笑。
    确实还是书里那番话,但解读之后,赋予了新时代使命。
    而当民间能掌握舆论风口时,文官从管理者,变成了服务者,这种角色转换,是老皇帝一力推动的,文官完全是被动的。
    所有从业人员,必须定期通过人品考核、财物考核、账本考核,谨防有人私吞公款。
    归根结底,都是统治思想,还是摆脱不了儒家的核心。
    “外人,终究是外人。”
    还得移民过去。
    可能不好,可能只是朱祁钰片面的自己想法。
    朱祁钰还真被说动了。
    可官员们受不了啊。
    想修改吧,却发现改不明白。
    朱祁钰整张脸都黑了。
    可能摆脱儒家思想吗?
    摆脱不了的。
    可是,王朝更迭,终究是小部分人得利,无法让全社会得利的,且会让全社会的人受损,所以这是一条最不好的路。
    朝廷其实计算过。
    挑时间,肯定等您死了之后,再让他出京继藩啊。
    看他牛不牛叉。
    不过,思想总要传承下去的,若他吃了独食,老四得不到好处,他登基之后,未必愿意宣扬这套理论。
    可是,他的核心目的是为了什么民生吗?
    老皇帝让人记下来,他再修改一番。
    天下人必须去学!
    本想让王守仁当圣人,当思想家的。
    九十多岁的朱祁钰什么看不懂啊?
    他要的就是一个名声。
    不过,文官还是垄断大部分舆论。
    可是,如果看景泰八年前的儒家思想,再看看景泰六十九年的儒家思想,就会发现,截然不同。
    从不再秉政之后,他就再也没有这种感觉了,他整天胡思乱想,思考比做事时间更多,搞得他人都有点魔障。
    当然了,吹捧的人也不少。
    朱佑梐一听有这好事,他也想参与进来,来个三圣呗,咱们祖孙三代人,传为美谈,何不美哉?
    “滚!”
    他最后悔的事情,就没留下自己的理论。
    大明第一辆民用汽车,投入使用。
    会因为皇帝杀几个人,就改变本质吗?你不爱学习,你母亲揍伱一顿就爱学习了?
    “咱们爷俩也做一对皇帝圣人,如何不妥?”
    到时候拿出来一点往民间撒一撒,剩下的大头不还是皇家的吗。
    “儿子都不服。”
    皇帝为了拿回话语权,一定要动刀子的。
    低调不一定好,但高调一定坏。
    有人提出,这套分配论,高屋建瓴,过于浮于纸上,无法落入实际。
    到了晚年后悔了,谁不想成圣呢?
    将老皇帝的思想写出来,叫二朱理学?还是叫二圣理学吧,二朱说的好像是两头猪。
    “就算还有第三个、第四个、第五个名字,有就有呗。”
    太子厉害,今年都六十岁了,他能活几年?
    为什么科举考四书五经,你不学会统治,如何当官?
    所以,当官的本质,就是作威作福。
    可别忘了,人心啊。
    这就是一个南非弱国。
    “你当煎饼果子呢,你说来一套就来一套?”朱祁钰让他滚出去,别来烦他。
    朱祁钰道:“想去德国,就封他为徳王,去德国挑一块地方继藩,时间你定,地盘你来选,他能打下多少,就看他自己的能耐了,这种事就别来烦朕了。”
    当文官察觉到危机的时候,想打断进程,已经不可能了。
    “孙儿保证,孙儿登基之后,就让全民学习咱家的思想。”
    圣人这东西,其实是吹出来的。
    “爹,您身边的王守仁不就是最好的人选吗?”朱见漭纳闷,为何不用王守仁。
    万寿节的时候,分配论发表。
    两次分配财富,有着本质区别。
    “为什么不书写下来,谱写皇明诗篇呢?”
    他不问前程,不问结果,他就想将一身所学,写进分配论里。
    他不敢超过他爹,但想和太宗皇帝一较高下,亲征漠北肯定是没了,郑和下西洋也没了,收复安南也没了,他现在能赶超太宗皇帝的,就是思想上。
    每个省,必须派代表,驻入公司总部,代表是义务劳动,没有工资,不享受公司任何权力,必须通过品德考核,且要接受御史、监察史的监督。
    对于兵权,朱祁钰攥得死死的,须臾不肯撒手。
    话说回来。
    有的国家数据就比较漂亮,比如乾国,乾国的政府数据,就做得特别漂亮,不止计算房子,还计算了两遍,按照最高房价计算的。
    所以不用动刀子。
    朱佑梐可不死心,天天软磨硬泡,来个三圣思想呗。
    他跑来养心殿哭诉,就是也想参与进来。
    朱祁钰曾经分配过社会财富。
    朱见漭直接赶人了,这是我的思想,老子要凭这思想,和太宗皇帝掰手腕子的,你还想分润功劳?想得美!
    “爹呀,您得想啊……”
    要知道,房价这个东西,是很主观的。
    条款里,老皇帝防范所有人,就没防范皇家。
    不过老皇帝浇筑通天之路罢了。
    “大不了添上他们的名字。”
    “儿子一介武夫,思想层面远远不如父亲您成熟。”
    “而从国内移民之事,尽力而为吧。”
    神+圣的,助他成为至高神。
    朱祁钰没搭理他:“你家老四也不安分,朕手里还有几块地盘,他想去哪,让他挑个地方,去继藩吧。”
    而且这钱还多了呢,皇帝太子的钱都在这里面呢。
    这是他这辈子做的最后一件事了,要尽善尽美,他才能闭上眼睛。
    大明街道上,多了一种新兴交通工具,汽车。
    汽车并不稀奇,朱见漭继任太子大典上,就乘坐了汽车。
    到时候这套理论再传给太孙,老朱家个个皇帝都是思想家。
    他不喜欢被人吹捧,谦虚使人进步。
    “那儿子给您举荐几位大才。”
    当然了,这条路注定不可行的。
    “就学咱家自己的。”
    毕竟王恕已经带头了,又给了大家一段充裕的捐钱时间,如果再不明白,那就别当官了。
    所以,大明进入一个崭新的大时代,儒家思想却没变。
    因为不适应时代了,那就重新创造出一套理论来。
    可时至今日,文官的话语权已经严重被缩减,因为话语权被掌握在纸媒手里。
    朱祁钰何尝不想做一个思想家呢?
    大明不是人口大国,而是巨国。
    也可以用税收来调节贫富差距,可这是谬论,只是扩大税收而已,穷人什么好处都得不到。
    大明的官员,本身就区别于大学生。
    这就给老皇帝扩大民间舆论权柄,提供了充足基础。
    王恕就第一个反应过来,这钱到不了民间的,就是左手倒右手。
    终于找回了初心。
    朱见漭道:“儿子跟您说句咱们父子间才能说的话,朱熹凭什么成圣呀?”
    十全老人不就这么来的吗?
    朱祁钰不屑如此,他始终认为,弄一套新理论,徒劳无功,兜兜转转还会回来的。
    皇家拿出全部积蓄,实现了财富翻倍。
    把自己所有的知识,都写出来?
    朱祁钰没有记日记的习惯,这两年脑子也不太好使,能记下来多少算多少。
    武将想抬头,老皇帝也绝对不允许。
    而大明百姓的教育程度,绝对是全世界最高,基本人人识字,人人能看懂报纸。
    对百姓压根就没有什么影响。
    剩下的时间,就是占领奥斯曼。
    因为大明计算平均资产的时候,没把房子计算进去,作为固定产,房子肯定是重要一部分的。
    他还在完善自己的思想呢。
    雇枪手就雇枪手吧,看来朕这思想圣人,是做不成了,可惜了。
    至于有人舍不得家财。
    这笔财富终究要落入权贵手里的。
    “分配论是朕的。”朱祁钰板起脸:“朕驾崩之后,你可不许瞎改。”
    那就拿出命来换吧。
    这是一篇极具朱祁钰风格的文章,不是别人代笔,充满他毕生人生智慧的文章。
    而是成立一个财富运营公司,运营这笔财富,用在民生之上。
    “奥斯曼那块地盘不好肃清,只要不是过分反抗的,该留下的就留下吧。”
    所以呢,他就将人生智慧,和对社会的认识,写进分配论里。
    只有那些政治敏锐感极低的人,才会等朝廷杀猪的时候,才哭爹喊娘求饶。
    老皇帝所谓的分配论,不就是要杀猪嘛。
    朱祁钰眯着眼睛:“朕也能有一套自己的思想?”
    他确实没有写理论的能力,但他可以让官员来写呀,太祖皇帝研究的家谱厉不厉害,是有起名局的,皇族的名字,都是起名局起出来的,但功劳都是太祖的。
    这是我的思想,你们抢个屁!
    短期看,这个答案还算完美。
    所以不用动刀子。
    可朱见漭怎么看,都觉得这笔钱迟早落入皇家口袋。
    朱祁钰却都没看。
    一次龙场悟道,估计不能让王守仁成圣了,那就来两次。
    还得找人帮忙。
    朱佑梐开始给老皇帝画大饼。
    朱见漭面色一苦,家里那点钱都被您划拉走了。
    这算计,是真阴啊。
    “爹,您还不知道那小子,他看不上那等荒凉之地,他想去德国,和老三一争高下。”
    各朝各代都有自己的统治思想,然后装进儒家思想了,把锅丢给孔子,丢给朱熹。
    大明刚踏入初级发达国家,就被一脚踢下了车,现在还是高等发展中国家。
    实际上发达国家有几个了。
    人到了不同年纪,就会有不同年纪不该有的烦恼。
    如果对照发达国家的收入、消费、生活水平,他们是比不过明人的,可他们小国寡民,就变成了发达国家,其实百姓生活未必多好。
    “爹瞧您说的,陈献章能都有,您为什么不能有呀!丘濬都能成圣,您一代千古大帝,为何不能成圣?”
    他也想和那位绝顶诗才的大帝试比高,结果,发现被打脸了,他的理论就是一坨翔。
    “您的思想,哪里不高屋建瓴?哪里不领先于这个时代?”
    “那些贪官污吏,不准流放过去,罪犯也不许流放过去。”
    那么,这钱到底是谁的?
    其实,他没少灌输思想,民间通用的教科书里都有他的思想,整个大明有他的思想存在。
    所以,用这种方式重新分配,是悖论。
    “朝廷多花点钱罢了,你对老大有亏欠,这钱就从你口袋里面出。”
    也就没弄。
    爷俩一拍即合。
    只是当时并没有普及到民间,今年开始向民间普及售卖。
    其他国家是多算的。
    在老皇帝认真写书的这段时间。
    当时民间声音掌握在文官手里。
    结果,朱祁钰还是给截胡了,他是一点汤都不给别人留呀。
    朱见漭以前没细琢磨,现在越琢磨越觉得他爹真坏。
    再不济,就让天下人去学他的理论。
    勤能补拙,笨鸟先飞,最适合形容他。
    这一次,他分配的是全国富人的财富。
    哪有一个国家,拥有四十亿人口的!
    这和景泰十年那次分配不一样,那次涉及到皇位,涉及到国祚,必须要彻底。
    当时,只分配的是江南士绅财富。
    “奥斯曼帝国,该分封的已经分封完了。”
    大明避开发达国家,也是不想在国际上,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鲁王不能用了,再封一个。”
    一旦这笔巨额财富,落入野心家的手里,大明顷刻间崩塌。
    这是前所未见的办法,也只有朱祁钰能用的办法。
    王守仁是注定要成圣的,如果他参与了分配论,那么功劳是朱祁钰的,还是王守仁的?
    “他公务繁忙,尚且年轻,如何能写得出惊世文章?”朱祁钰不想留把柄,他想自己成圣,不想借别人的光。
    父子俩密谈许久,朱见漭出养心殿的时候,嘴巴乐得合不拢嘴,时间太久没见过天家父子这般亲密无间了。
    儒家这一套,为何被统治者如此青睐,因为有利于统治。
    让老四进来,纯属迫于无奈。
    老皇帝的权柄毋庸置疑,千古罕见的大帝,说他没有皇权,谁信啊。
    就是大明理论体系。
    就算有一天查到他们头上,又能怎么样?财富都挥霍了,要命一条!
    钱没了,又能如何!
    作为世界最发达的大明,应该妥妥的进入发达国家,结果却离发达国家的线越来越远。
    就是说,大明四十亿人想进入发达国家,就得把世界上所有发达国家拉下水,一起进入平均收入500元的时代。
    脱离了儒家思想,华夏人看不懂,最后还得用儒家思想解释一遍,那不还是回来了吗?
    他要补全舆论这一环。
    是不是得多写几本书呢?
    朱祁钰生气道:“这是朕一生心血呀,你却要抢走你爹的心血?你还是个人吗?”
    当时的朝廷情况是,朝廷赤贫,江南巨富,百姓吃不上饭。
    自始至终,都在算计天下百姓,也在算计朝廷诸卿,算计自己的身后名。
    等他人死灯灭,金身碎了就碎了,自有后人帮他弥补的,不会让这身金身毁掉的。
    “消消气消消气。”
    可这是理想状态,如果人人都是圣人,那么国企就能让社会财富,尽可能的平均到每个人的头上,从而进入到理想国的状态。
    除非老皇帝一直活着,这钱才能花在刀刃上,不然还是从哪里来到哪里去。
    朱见漭心里一惊,老皇帝是不放心朱佑棅,想将他踢出京去。
    收归国有,是极为理想化的做法,只是忽略了人心,掌握国企的人,他们岂会放过到手的财富?
    国企的想法非常好。
    要不咋说,朱祁钰其实也可以包装成圣人的。
    他不会动摇爵位,但会收紧勋贵的福利,这是对勋贵的整体惩罚。
    但确实他真真正正自己写的。
    这一次,则是用政治手段,进行财富二次分配。
    这样一来,他的思想就传下去了。
    最关键的是,这套思想是最能统治百姓的好思想,最有利于统治的东西,傻子才扔掉呢!
    换皮,有换皮的原因。
    既然都成圣了。
    圣人不可能就一部书的。
    为何又被抛弃了呢?
    咱们做得好,怕谁说?
    明人是全世界上最愿意参与政治的人,对于权力有着先天性的渴望,难以理解的渴望。
    那些都是我们家族辛辛苦苦赚的,老皇帝要走了,用这些钱,自己成神成圣,我们咋办?
    朱见漭这几天有点琢磨明白了,老皇帝哪里是捐钱出去呀,而是索要天下钱财入皇家呀。
    这需要两个前提,一、皇帝有绝对权力,且愿意聆听民间声音;二、民间文化程度高,且有参政议政的意愿。
    “多说无用,挑个地方去继藩吧,再让他呆在京中,朕怕太孙和他杀起来,让你难做。”
    朱见漭也想走老皇帝的路子。
    且,该公司所有从业人员,全族不许任何人离境,出市必须报备,出省要通过政治审查。
    大明是少算。
    这次,只是老皇帝伪造的圣人金身罢了。
    汉朝的儒家思想,和唐朝的儒家思想,是一个吗?
    不过短暂兴奋一段时间罢了,自我高超。
    “朕让你爹抽你一顿,滚!”朱祁钰真生气了。
    连圣人都有私心呢,孔子、庄子、董仲舒、朱熹,个个私心大得很。
    进屎坑也愿意呀,身后名多重要呀,被人祭祀,就算抬出来鞭尸,也比被人遗忘好呀。
    针对这家公司,条款多达一千多条。
    所以,朱祁钰想用一篇分配论塑金身,成圣。
    我们的家当,都被老皇帝索要走了。
    为了防范贪腐,老皇帝提出,财富每个季度公开报表,每个省都要成立委员会,负责审查账务。
    朱祁钰略微沉吟:“还是以征兵的方式,征兵前跟人家家里讲明白说清楚,这人去了以后就不会回来了。”
    而在养心殿。
    这件事是循序渐进做的,从景泰三十五年开始,一直到今天,民间的舆论能量越来越大。
    老皇帝心情也好,继续在养心殿里勾勾画画。
    这个所谓的财富运营公司,肯定是皇家掌握绝对话语权。
    反正对勋贵而言,不动我家爵位,杀头都行。
    大学生要考秀才,再考举人,才能踏入仕途,进来当一个小兵的。
    实际上呢。
    这个体量,是很难进入发达国家的。
    可是,这些碎片化的思想,并没有组成一套理论!
    他也不可能成为程颢、周敦颐、朱熹这样的人,这些人虽然死了,但他们的思想,千古留名。
    朱祁钰低调,大明就低调。
    我有一套房子,我想卖,可以卖一个亿,没人买无所谓,反正我就要价一个亿,卖不出去我乐意,我心里就觉得它值一个亿。
    年轻时,他能一天处置十二个小时的政务。
    朱见漭赶紧拍他后背:“爹您想呀,若想将您的思想,成为一个流派,成为我大明显学,需不需要别人帮忙?”
    这种操控几千万亿的大公司,和国企有什么两样?最后不还是权贵口袋里的钱吗?
    大明发展到了这个地步,为什么四书五经还没丢掉?
    因为,四书五经是个大染缸,什么都能往里面装。
    “老四,可程颢、朱熹、周敦颐的思想,是本人写的,朕和你,都没有那种文采,如何写出传承千年的思想呢?”
    现在则不一样,前有薛瑄、丘濬、陈献章,现在又冒出来朱祁钰、朱见漭父子档,思想高度节节拔高。
    “儿子再抄录下来,就如孔子和子贡的关系,您做孔子,儿子做子贡。”
    朱见漭直接脱下鞋就抽:“老子忽悠我老子那套,你拿过来忽悠你老子来了,是吧?真是三天不抽上房揭瓦!”
    如果孔子能说话,估计能把历朝统治者打死,这些思想真出自孔子吗?
    摆明了钱还是要回来的嘛。
    这几年,老皇帝还在放大舆论限制,允许民间参政议政,让民间说话。
    “老四啊,朕写完分配论之后,内心空虚,一直在想丰富这套理论,可朕精力有限,朝中可有人选举荐给朕,让他们来帮朕完善这篇文章?”
    “爷爷,您想啊,咱们祖孙三代共创一套思想,能让民间看到了天家和睦,并且让这思想源远流长。”
    乾国非把这东西算进去,按照最高点算,肯定数据漂亮呀,经济总量快要赶超大明了。
    “咱爷俩,才是一家人呀,咱们父子齐心,将分配论,变成一套类似于儒家思想的理论。”
    只是分配财富,不是分配性命。
    民间发生了两件有意思的事,有官员畏罪潜逃,逃到了藩国,被藩国解送回来了。
    服务业是泡沫啊。
    朱见漭微微一惊,老皇帝不是防备他家老四?
    一人成圣的机会,硬生生被老四刮走一份,这小崽子又来了,再分润出去一份,还成个屁圣了,老头子有点好东西容易嘛。
    他爹真够高阴险啊。
    朱见漭开始挑人。
    以前确实不想,现在想了,他都已经九十岁了。
    老皇帝还能活几年?
    老皇帝用强制办法,将天下钱财收入财富公司,将这笔钱完全运用在民生之上。
    “儿子想过了,前有程朱,现在有陈献章,咱们爷俩也能成为一代儒圣。”
    上一次,所谓的分配财富,是皇权和文官集团的碰撞,皇帝的目的是收权,而收回来的钱,也没有用在民间,而是用在王朝扩张上面。
    我朱见漭可不是,我朱见漭是个读书人,是个思想家。
    他早就该把理论弄出来,然后让天下人去学,把自己学成圣人。
    毕竟,他没有诗才,和那种充满诗才的皇帝不一样,当然,这个诗才先把十全老人排出去,其他皇帝重排。
    随着禅让失败,老爷子已经不相信朝中诸卿所谓的忠诚了,他就另辟蹊径,走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
    看完差评之后,破防了。
    只要朝廷不发动文字狱,话语权就逐渐在民间扩大。
    朱祁钰这几天,心无旁骛的完善分配论。
    最近,朱祁钰每份报纸都要看,看看民间对于他的分配论是怎么评价的。
    文官权柄被削,皇帝是乐见其成的。
    朝廷只要稍微放开一个口子,他们就往死里挤。
    “你小子打什么鬼主意,当老子不知道?”
    按照发达国家这个标准,全世界最多容纳十亿人口,是极限了,再多,就得拉其他人下水。
    我们才是最亏的好不?
    光看数据,大明其实并不特别富裕。
    不是发钱!
    因为没有时间让他多想。
    他俩冤不冤枉?
    都不是啊。
    朱见漭被老爷子一点拨,琢磨着这思想能不能来一个父死子继,老皇帝的理论,他继续完善,变成两代帝王之功。
    这两点,大明完全满足。
    “你家老三也够狠的,一点兄弟亲情都不念。”朱祁钰对赵王没好印象。
    都出自解读!
    孔子的棺材板都盖不住了。
    老皇帝作弊了。
    他就是一个普通人,靠着极端自制,和孜孜不倦的勤奋学习,才有这一身本事。
    就算有老百姓监督,他们就是圣人吗?给点钱,不乖乖把嘴闭上?哦,他们也想变成权贵哟。
    得把这一生的大智慧都写下来。
    逼一逼他,让王守仁创造出更加厉害的阳明心学。
    其实还有一种办法,就是变成国企。
    朱见漭嘿嘿笑了起来:“爹呀,事到临头您怎么还糊涂了呢?”
    可是,不就图个名吗?
    思想这东西,越玄越好,越万金油越好。
    “为了当千古第一帝,他可是无所不用其极啊。”朱见漭不敢奢求第一帝,他想和太宗皇帝一较高下,这是他最大的心愿。
    朱祁钰挑起文武争端,让武将过得并不舒服,而且,武将在外领军,身边埋有大量探子、间谍、厂卫、太监,还有御史、监察史、军纪司等官员随从。
    这种傻子,也该被淘汰了。
    差评其实不少。
    老皇帝同样明白这个道理。
    说白了,他提出分配论,想靠一篇文章,成为圣人,那么就需要有所作为的,不能光说不练,这次强制分配,就是他给出的答案。
    “这东西谁会细究呀,就算细究,思想是您的吧,儿子也参与了吧?”
    肯定是皇家的呀。
    太宗皇帝给人的感触,是个蛮子。
    这次财富分配,民间欢呼雀跃,但也仅仅自我激动罢了,什么实际好处都得不到的。
    还有一点,大明不愿意做发达国家。
    想重新分配财富,唯一的办法,就是把有钱的杀了,分给穷人。
    主要防范卷款私逃。
    因为,这笔财富,不是直接给到每一个百姓头上的。
    “什么程朱,什么丘陈,统统不学。”
    老四提出来的这个想法不错,他来做孔子,老四做子贡。
    但老皇帝可没放过勋贵,这次杀猪,很多勋贵也要殃及池鱼。
    靠基因工程活着,说难听点,这不就是个服务业嘛。
    而且,他愿意听民间的声音,因为他自认没有污点,大明也洁白无瑕,不怕被人谈论。
    可大明没计算,大明只计算存款,其他的都不算。
    现在移民比较困难,国内四十亿人口,平均收入在700元左右,之所以略有下降,主要是近两年老年人口增多,社会负担加重,就促使平均收入下降。
    朱见漭则在处置朝廷政务,奥斯曼战争进入尾声了,奥斯曼皇帝烈火焚城,也算是没丢皇帝的脸。
    朱祁钰缓缓道:“朕知你心中对老大有亏欠,那一支该封的也都封了。”
    唐宋,元明的儒家思想,是一个吗?
    “所以呀,您将您的思想,传授给儿子。”
    朱佑梐惨叫:“爹呀,我是您亲儿子呀!爷爷救命啊!”
    朱祁钰也可以依样画瓢。
    大明没做空你,若做空你,分分钟让你消失。
    不管到什么时代,就会发现,儒家思想最符合中国人的思想,这东西被刻进骨髓,刻进基因了。
    那是景泰十年的时候,他巡幸南京,坐镇南京,强行进行财富分配。
    等于说,文官掌握整个舆论系统,他说谁是好人,谁就是好人。
    找一些玄词儿,弄一些普世道理,就是思想,跟鸡汤差不多,就是鸡汤写的太明白了。
    “核心思想是咱们爷俩的,谁敢和咱俩争功呀。”
    朱见漭干笑:“也怪儿子,十三岁就带他上战场,磨练出这般脾性,他娘去的早,变得如此极端,儿子有错。”
    最多二十年,不,十年!
    这个所谓的财富运营公司,就会中饱私囊,贪污腐败到了极致,烂得连国企都不如,最后这些财富,全都不翼而飞了。
    也没关系,给王守仁上上强度,说不定王守仁还能再进一步,原时空王守仁没有敌手,还没逼出完全体。
    毕竟整个财富公司,运营超过五千万亿的资产,老皇帝不得不防。
    其实,发达国家这个概念,不适合人口大国。
    还有一条路,就是社会重新洗牌,就是王朝灭亡。
    不是的!
    他单纯为了飞升成仙啊,为了名声啊!
    确实,把他们封为圣人了,可这个圣,恰恰是个屎坑,这些圣人蹲在里面,浑身难受。
    别以为,儒家思想在后世就被抛弃了,其实一直在用,换个皮而已。
    他奇怪的发现,当他认真做一件事的时候,腰不疼了也不失眠了,心里乱七八糟的想法都被驱散了,仿佛回到了年轻的时候。
    要不是购房压力大,结婚压力大,估计今天大明都得六十亿人口,汉人终极理想,就是生儿育女,含饴弄孙。
    得多有几部。
    朱祁钰开始享受当圣人的感觉了。
    今天出去了,回来晚了,没写完,欠一千多,明天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