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9章 把南亚中亚连成一气
作者:明镜要高悬   人在南宋,我与蒙古争天下最新章节     
    第541章把南亚中亚连成一气
    八月下旬,历经辛苦的来回折腾,忽必烈终于又回到拉伊城北,厄尔布尔士山脉南部地区。
    一路回来,他陆续收拢一些掉队的人和马,回到原来的地方时,手上又有了四千人,两千多匹马。
    这原本让他突围也有了信心,但等到半山腰再次看到山下时,顿时倒吸口冷气,心都凉了。
    山下根本没有蒙军,全是宋军。
    宋军在山下入口处用高大的拒马层层拦截,一共搞了十几层,看的忽必烈的蒙军目瞪口呆。
    当初他们从城中冲出来时,塔思的人马也用了拒马拦他们,但塔思的人马只用了三层拒马,而且拒马还低矮,且没有用绳连在一起。
    宋军的拒马又高大,都有铁链连在一起,每层拒马后面还挖了陷马坑,十几层拒马后面,又是一道很长很深的坑。
    在后面又筑了一道泥石墙,宋军燧发枪手都在墙后等着,就是防止忽必烈杀回马枪。
    “拉伊城让给宋军了?”布鲁海牙一看就知道塔思要了船厂和里海的控制权,放弃了拉伊城。
    他们驻守了一万蒙军,扩建城堡,整个城堡一面临海,三面临山,上下山只有两条路,绝对易守难攻,以宋军这个时代的武器都不好进攻。
    另一边的刘整都和塔思联军攻打拉伊城去了,为什么他们到了伊希母河就不动了。
    “咱们三万多大军,一万民夫到这里就是为了筑城?”李宗旺不明白。
    刘整也没急着继续西征,原地整训兵马,加强对当地的统治,掠夺波斯贵族的钱财,为大宋和赵与芮增加财富。
    毕竟拥有船厂和里海后,蒙军以后随时可以来攻打拉伊城。
    里海边上全是陡壁山墙,蒙军城堡倚山而建,比拉伊城难攻多了。
    这可是亚洲甚至世界有名的铜矿带,铜产量巨大,还能露天开采,落在蒙古人手上有点浪费,现在到了宋军手上可以好好利用。
    现在落到赵与芮手上,那肯定要好好利用下的。
    后世所有人只知道迪拜土豪,其实土库曼比迪拜还富,只是他们比较低调,相当保守和封闭,不让人去旅游而已。
    先在铜矿带边上筑墙和哨楼,棱堡,主要是为了保护铜矿带。
    最终观察了几天后,李亮向孟珙汇报,大宋决定在伊希母河西南方向,与里海的中间,在土库曼和乌滋别克的交汇处,建大庆城。
    与此同时,宋军不停从三佛齐和婆罗、飞律宾移民过来,让他们和波斯人混居,再把部份波斯人移民到马来半岛和婆罗,让当地人口复杂化,消弱各地土著势力。
    ――
    伊希母河北边。
    “冲不出去了,降吧。”布鲁海牙也干脆,一看宋军守成这样,肯定是冲不出去,只好劝忽必烈投降。
    但这里的天然气储量占世界第四,且容易开采,只要他们愿意,每年能产2400亿立方米天然气和8000万吨石油,可谓比沙特和阿联酋还富有。
    “贵由不是叫咱们去打拔都吗?”李宗旺这时问父亲李亮。
    这里还是汗血宝马的产地,盛产优质的战马。
    土库曼在蒙古人眼中也不值钱的,全国八成土地是沙漠,所以他们很干脆的甩给宋军。
    宋军现在就在贵由大军后面,宋军不打贵由,就是对贵由最大的支持。
    “但打拔都现在和咱们没关系啊。”李亮笑道:“咱们没说一定要帮贵由,只要不拖他后腿就行。”
    此时按约定,拉伊城以南全归宋军,相当于波斯都属于宋军了。
    现在宋军和蒙军说好,以里海为分界线,那土库曼也是全归宋军的。
    按刘整和塔思之前的讨论约定,拉伊城中的降军要归蒙军。
    但刘整之后一口拒绝,因为这批降军不是拉伊城里的,是忽必烈带过来的,并表示忽必烈不认同,不愿意。
    李亮带着儿子李宗旺和一队宋军正在观看前面一个个大融炉。
    而宋军想去打里海边上的船厂和城堡就不容易。
    “拉伊城对咱们控制整个波斯比较重要,所以刘整去了。”
    这边就是后世哈萨克的首都附近,蒙军当初全是蒙古帐篷住在这里,宋军来后,就打算先筑个小基地。
    “哎。”忽必烈长长一声长叹,只感觉自己浑身本事,却无用武之地。
    “降吧。”在忽必烈的长叹声中,这股蒙军终于决定投降。
    蒙军将堡命名为拉曼城,城中有船厂,有工匠,也有蒙军。
    后世的土库曼一共才七百多万人,每年开采有限,也足够他们使用,富的流油。
    当天李亮带着人从伊希母河东绕到南,再到西,跑了一圈之后,进入土库曼地境,陆续查看。
    双方这时已经开始有了磨擦,塔思看过里海边上的城堡后,决定在这里重点经营,做为将来打击宋军的前头堡。
    这里将来会是大宋石油和天然气的产出中心之一。
    这里是伊希母河有名的铜矿带,当初李宗旺和人过来查看时,还死宋军。
    现在按孟珙和贵由的约定,里海以东全归宋军,伊希母河也算宋军的地盘了。
    大庆城的设计早在几年前就已经由赵与芮和工匠们想好。
    元贞十三年八月,宋军和塔思部先联合攻下拉伊城,忽必烈败退里海未里,转身投降宋军。
    原本城堡里的蒙军不降,塔思的人马打上十天半月也不一定打下来,这也忽必烈为什么愿意爬山的原因。
    塔思终于见识到宋军的不讲武德。
    他当然不明白,伊希母河在哈萨克和土库曼两坦中间,后世这两个国家,特别是伊希母河南面的土库曼,盛产石油和天燃气,富的流油。
    这座城要能容纳上百万人,和两万驻军,主要人口由驻军和各族人组成,汉人移民占十分之一。
    大庆城预计要十年完成,移民也要十年以上的时间陆续完成。
    李亮他们这次跟着孟珙出来三万多人,以后就常年驻守这边,这边算是和蒙古的边境,驻防的同时,在当地帮忙建城和屯牧。
    当然,在贵由和拔都决出胜负时,宋军随时会西征打击余下的蒙古人。
    进入元贞十三年九月,宋军刘整和蒙军合并打掉了拉伊城,但孟珙部在里海东岸顿足不前,开始屯田筑城。
    与此同时,远在临安的赵与芮也宣布成立中亚省,省府就设大庆城,设制置使司,都指挥使司。
    孟珙暂时先兼着,朝廷后面陆续会往中亚省移民调动人马资源。
    这个中亚省面积也相当大,包括了后世土库曼,哈萨克,乌滋别克,阿富汉,和部分巴基地区。
    这些地区以前全是蒙古人所占据,现在蒙军退出,全部归属宋军。
    其中人口比较多的区域还是乌滋另克和巴基地区,巴基地区有一部份这会属于德里苏丹国,大概一小半属于宋朝。
    归属宋朝的这些地区各族人口加起来,宋军经过长达两年的统计,约接近八百万人,其中大部份都在巴基地区,毕竟后世这里有两亿多人。
    中亚省在大宋也是极为特殊的省,他人口密集的地方太密集,如乌滋和巴基地区,人口稀少的又太稀少,像现在的土库曼和哈萨克,经历过蒙古人的征服和迁徒后,都没留下多少人口。
    宋军要建中亚省省府,就得移民,把各地各族的百姓往大庆城移,往大庆城附近移,增加省府人口力量。
    此时大宋中亚省西面与里海的贵由相邻,南面是德里苏丹国,北部是罗斯公国。
    赵与芮打算先消化,巩固中亚省的统治,然后三面围攻德里苏丹国。
    等拔都和贵由分出胜负时,赵与芮可以打通后世的印渡、孟加拉、安南,泰等地,把整个南亚,中亚,连成一气。
    到时从云南到波斯,全是大宋的地盘。
    可以动用的人力资源就是数千万,大宋本土都不会受到影响。
    ――
    元贞十三年九月,临安。
    赵与芮召集内阁部分成员,众人来到垂拱殿,看着皇帝陛下在看墙上的地图,就知道皇帝陛下怕不是又要打仗了。
    赵与芮指着地图:“这边贵由和蒙哥正在争汗位,双方在里海以西和伏而加河正在打仗,依朕来看。”
    “蒙哥和拔都虽然手握西征时的蒙古精锐,但贵由的人马和咱们打的多,他们经验和战术已经领先了拔都和蒙哥。”
    “拔都和蒙哥老一套的蒙军战术,恐怕不是他们对手。”
    “但他们拥有萨莱城和大马士革等重镇,还有凶牙利和波蓝做为战略空间。”
    “蒙古东西两汗之争,起码要打好几年才能分胜负。”
    众大臣听着纷纷点头,反正皇帝陛下不管说什么都是对的,因为赵与芮确实很少出错。
    “咱们按照和贵由的盟约,出兵帮他打下了拉伊城,消灭了蒙哥南翼的主力,已经算是帮了他们忙,后面只要提供粮草,让贵由自己和拔都打。”
    赵与芮原本打算在后面提供粮草给贵由,让贵由和拔都蒙哥血拼。
    这放后面,就是妥妥的拱火行为。
    蒙哥和拔都是需要强烈谴责赵与芮的。
    贵由的优势是兵马众多,战术先进,还有火炮,但没有固定的重城重镇做为根基,虽然他们走到那牧守到那,但长期作战,粮草还是个隐患,所以赵与芮打算利用里海,在里海向他们提供粮草,保障贵由的大军能长期和蒙哥拔都对抗。
    “这边是我大宋四川,边上是云南,哦不,是大理国。”
    “大理国再往下是安南,这里是占城。”
    “这边小国家就很多了,还有暹罗人成立的素可泰王朝,还有吴哥王朝。”
    “乱七八糟,巴掌大的地方,这么多小国家在,朕看着都烦。”
    众大臣面面相觑,从地图上,这些国家加起来也不小啊,当然比起现在的大宋就差远了。
    大宋随便一个中亚省和远东省都远超这些国家加起来的地盘。
    “国内无战事,养着百万大军也不是个事。”
    “朕打算三路出军。”
    “一路从宁夏往南,打大理。”
    “二路从福建出海,从海上进攻安南和占城。”
    “三路从婆罗,汉州出兵,也是从海上,打占城。”
    打完占城和安南后,三路合并打素可泰,吴哥,争取一年内,把这些小王国都灭了。
    首辅秦卓立刻问,陛下要动用多少兵马,多少费用?
    “打这些小国用不了多少人,花不了几个钱。”赵与芮现在怕花钱吗?钱多的没处花。
    最近从波斯全国就抢了好几个亿第纳尔
    波斯的所有领主,贵族都被宋军抢了。
    三路大军,每路两万,共六万人,每路五千民夫,共计七万多人,号称二十万大军。
    “估计,最多一两年时间,花个五千万贯就能完成战略目标,征服这些国家。”
    户部尚书一听五千万贯,嘴角一抽,还没说话呢,赵与芮道:“咱们到时随便抢――拿一点,起码能弄几个亿吧。”
    众大臣顿时无语。
    听起来好像很有道理。
    赵与芮打仗就是要弄钱的。
    皇帝即然决定了,大臣们自然不想多说什么。
    “安南占城这些地方偏热,常有痢疾,会引起军中水土不服,当尽量抽调南方军队,多用大理和南方山地运输马,这些地区多山,多带狗犬探路,以防伏击。”
    “前期不能手软,凡敢抵抗者,皆杀,多用火炮,和汽油弹,要尽量减少我军伤亡,打掉了他们国内的反抗主力,后面就好管理了。”
    赵与芮知道安南和占城,包括吴哥,素可泰王朝都不好打,像安南,元朝打过,没征服,明朝打过,短时征服过,最后还是放弃了。
    明朝在统治安南期间,统计的人口有三百多万户,一千多万人,每年在当地征收的税就三百万石左右,算是比较失败。
    这要到赵与芮手上,一千多万人田的安南,加上当地三熟的稻产量,和他们的粮田面积,起码得翻几倍,甚至十几倍,几十倍。
    安南在后世都是粮良出产大国,古代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