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5章 商人之谈
作者:红黑色的风   重生: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最新章节     
    以往,扬州官员都知道刘义隆的杀伐果断,以为刘义隆是一位非常有威严的皇帝,没想到如此平和。
    但是没人会认为刘义隆软弱,相反,这样的皇帝更加可怕。
    不过扬州官员相对来说比较清廉,原因简单,有刘义宾的压制,扬州官员根本不敢贪污,不用上表刘义隆,刘义宾就够他们受得了。
    同时,扬州的赋税很正常的从未有过问题,扬州的商税也是国库收益的主要来源。
    如今,江南的税收就占宋国税收的三分之一有余,长安虽繁华,但是周边地区却拖了后腿。
    宋国如今的强盛离不开稳定的税收,虽然宋国的农业税收的并不多,但是商税却是农业税的数倍,这还是商税收的并不多,否则国库将更加充实。
    刘义隆不会竭泽而渔,毕竟长远发展才是王道。
    扬州以及江南的发展就得益于商税,有了商税,江南的商业也越发发达,同时,邗沟以及日后通济渠的连通,肯定能让江南进一步发展,同时带动北方商业发展。
    刘义隆来自后世,知道商业的巨大潜力,在重农的同时并没有抑制商业发展,这是刘义隆和历代皇帝的不同。
    历朝历代重农抑商,除了北宋这个特殊的朝代。
    重农抑商有几个原因。
    政治原因:古代皇帝认为农业是国家的本业,商业是国家的末业,他们认为农民是忠诚、顺从、稳定的社会基础,而商人是贪婪、狡诈、动荡的社会寄生虫,他们担心商人会通过财富和交易来影响政治和社会秩序,甚至威胁到皇权和中央集权,因此,他们通过限制商人的政治权利、加重商人的税收负担、干预商人的经营活动等方式来抑制商业的发展。
    经济原因:古代皇帝认为农业是国家的财富之源,商业是国家的财富之耗,他们认为农业可以创造实物财富,而商业只是转移和流通财富,他们认为农业可以促进国家的富强,而商业会导致国家的贫困,因此,他们通过鼓励农业生产、保护农民利益、稳定粮食价格等方式来重视农业发展。
    文化原因:古代皇帝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认为农业是天命所归,商业是违背自然,他们认为农民是遵循天道、符合礼义、奉行节俭的君子,而商人是追逐利益、破坏和谐、奢侈浪费的小人,他们认为农业可以培养人的道德品质,而商业会败坏人的道德风气,因此,他们通过弘扬儒家文化、教育百姓尊重农耕、歧视工商等方式来塑造农业文化。
    古代皇帝重农抑商并不是没有道理或者无知愚昧,而是有着深刻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背景和考量。
    然而,这种政策也有着不可忽视的弊端和后果,就是阻碍了社会进步,损害了民生福祉。
    刘义隆不同,来自后世,没有受儒家思想的熏陶,而且见过繁华的后世,并且熟知历史。
    历朝历代帝王害怕商人会威胁皇权,但是刘义隆不怕,因为他坚信一句话,一个伟大领袖说过的一句话:枪杆子里出政权。
    这个时代,枪杆子是什么,是军队,所以,刘义隆将军队牢牢控制在自己手中,这也是他不断御驾亲征的原因,他要让普通士卒知道,作为皇帝,他可以率领他们冲锋,而不是坐在皇宫里享受。
    有人会说,都穿越了就不能享受享受吗?
    刘义隆会告诉你,盛世可以,但是乱世,享受会让人失去进取之心,别说享受了,很可能会成为亡国之君。
    如今,刘义隆有了妻儿,有了羁绊,他不能允许妻儿同北宋后妃一样,在国破家亡的时候任人凌辱。
    还有就是,刘义隆深深感受到刘裕对他的感情,那临终之前的眼神,让他永远不能忘,对北伐的执念永远不能忘。
    刘义隆知道,后世可能会给他冠上暴君、穷兵黩武、劳民伤财,但是他不在乎。
    他只要能够完成父皇的遗愿,保护妻儿就可以了。
    所以,先皇后袁齐妫和先太子刘劭是刘义隆心中永远的痛,在刘义隆寝宫,有两件物品,那是一个玉簪和一柄环首刀,这是袁齐妫和刘邵的遗物。
    玉簪是二人大婚时袁齐妫戴的,那是刘义隆亲自挑选的,而那柄环首刀是当初太子外出历练的贴身之物,是刘义隆亲自下令将作监为太子打造的。
    青儿也知道,刘义隆永远忘不了二人,但是青儿不介意,因为刘义隆重情重义,作为皇帝,这十分难得。
    就因为如此,刘义隆绝对不会对想要伤害自己亲人的人手软。
    军队就是刘义隆的底气,哪怕商业再发展,商人也无法撼动刘义隆的统治。
    不过这一点也有弊端,就是要求皇帝必须掌控军队。
    如今的宋国军队,是刘义隆亲手建立的,当然可以完全掌控,太子刘绍也没有问题,至少三四代以内问题不大,但是刘义隆明白,哪有什么千秋万代,能够保证三四代的强盛已是不易。
    刘义隆熟知历史,没有一个朝代可以千秋万代,只要不是刘义隆一死就分崩离析就可以了。
    刘义隆所做这一切,不过是为了家人而已,当初对待世家高压,也是要掌控权力,能够更好的实施自己的政策,让宋国更加强大。
    因为刘义隆知道,拓跋焘是一个劲敌,不过如今的拓跋晃更让刘义隆意外,他比拓跋焘更加难对付。
    原本历史中,拓跋晃死的很早,没有多少表现,然而不知什么原因,拓跋晃突然崛起,不仅处死宗爱,并且逼迫拓跋焘退位。
    之后居然还想突袭邺城,虽然没能成功,但是这也表现出拓跋晃的野心,他年轻气盛,如果给他时间,拓跋晃将更加可怕。
    然而刘义隆对他并不在意,只有强大的敌人才能激起刘义隆的斗志,否则,将索然无味。
    回到建康行宫,刘义宾再次来报,“皇兄,一切准备就绪,就等三日后祭拜先皇。”
    刘义隆点了点头,于是下旨,三日后祭拜初宁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