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 想象力丰富
作者:一顿两馒头   红楼群芳谱最新章节     
    “诺大的公府运转,还真是细致。”
    “府上的男丁,皆主外,主子是如此,奴才也是那般,负责库房的、车马的、花草的、采买的、看房的……。”
    “女子主内,那些丫鬟、婆子、媳妇也在列,浆洗的、厨房的、采买的、浇花的、洒扫的……,也都有很多很多。”
    秦钟今儿心情不错,落笔作画都觉得精湛许多,就是彩色的画比较耗费时间。
    花完之后,天色已经暗淡下来了。
    由着瑞珠的传语,便是领着采星和晴雯过去用饭了。
    似乎姐姐的精气神也不错,本为娇娆抚媚,如今在厅内烛光的映照下,更显圣颜仙姿。
    和姐姐一块用饭,自然不用什么讲究,只管大快朵颐就够了。
    耳边,不住传来姐姐的话语,晚饭……姐姐吃的一直不多,自己还是知道的。
    “诸般人事如乱糟糟的一团线,姐姐只需要找准线头,就可以一一捋顺了。”
    秦钟喝着清炖排骨汤,这玩意……真好喝,也不知道厨娘怎么做的,那些肉反而吃着一般般了。
    “还用你说?”
    秦可卿正在喝粥,这东西很适合消化,也很滋养身子,瞧着弟弟吃的欢快,不由抿嘴一笑。
    府中的事情,自己比他清楚多了。
    刚才就是感叹一番。
    “赖升!”
    “赖升家的!”
    “还有荣国府的赖大一家。”
    “还有赖嬷嬷一家!”
    “嗯,这个晴雯知道的多一些,晴雯,当初是赖家把你买下的吧?”
    何为线头?
    何为关键矛盾?
    宁国府的人事中,肯定避不开赖升一家人!
    他们一家,赖升算是宁国大管家,主外事比较多。
    赖升家的,则是府中的女管家,管理许多女性奴仆之事。
    除了赖升一家,宁国府内,其余关键人事也是重要,也都是家生子在掌管。
    待在府上这般久,也时而听五儿、晴雯说道一些,是以,也不算什么都不清楚。
    府中真正的主子,自然是贾珍那货!
    奴才中,是赖升一家!
    再加上其余几个关键人事,如库房的人,如采买的人,如负责府中田产房屋之事的人……。
    如此,整个宁国府的管家体系就完整了,贾珍那货居于最高位置,珍大奶奶尤氏、贾蓉、姐姐逊色一些。
    虽然尊贵,却不为掌家。
    姐姐欲要掌家,若是贾珍那货直接授权,自然是再好不过。
    授权?
    直接授予全部管家之权,估计有些难,却可以缓缓图之,贾珍那货……说实话,自己希望他洗心革面。
    现实是……自己对贾珍那货不抱太大的希望。
    若然可以洗心革面,姐姐无需这般动作,将来自动会有管家大权。
    可……现在不得不未雨绸缪一些。
    “是,少爷。”
    “是赖家的一位少主子将我买下的,而后把我送给了赖嬷嬷当丫鬟。”
    “后来,赖嬷嬷带着我前往荣府,我便是停留在老太太身边了,现在……又在少爷身边了。”
    “应该……应该不会再换了吧?”
    晴雯正在旁边伺候着,看着少爷手中的排骨汤喝完,忙接过来,给于添上一些。
    少爷的饭量自己知道的,一直很好。
    闻少爷之问,晴雯手上动作一滞,略微想了想,俏丽之面浮现丝丝古怪之色。
    自己貌似被送来送去的。
    现在留在少爷身边了,以后……,不会了吧。
    “哈哈,难道你想要换一个主子?”
    秦钟菀然一笑,接过排骨汤,直接轻抿了一口,滋味还真好,这玩意接下来可以多来几次。
    而后品味面前其余的美食,夹了一块金华火腿,清蒸出来的,稍微蘸料……已然鲜美。
    “少爷!”
    换个主子?
    自己不需要!
    待在少爷身边挺好的,而且,也挺轻松的,而且也没有太多的规矩,自己很喜欢。
    换人?
    别了。
    也就自己运气好,遇到了老太太、少爷,若然……若然遇到珍大爷、西府赦老爷一样的人。
    自己就真的欲哭无泪了。
    当即,看向少爷,容面微红,羞赧低语。
    “晴雯,你家里还有人吗?”
    似乎这个问题,自己还没问过,缘由脉络大致清楚,细节就算了,说着,又夹过一块滚汤豆腐块。
    看着就很好吃。
    “少爷,我……我还有一个姑舅哥哥。”
    “当初我留在老太太身边的时候,他就求了赖嬷嬷希望找个生计,所以现在西府做厨子。”
    “赖嬷嬷又给他配了亲!”
    “和那个姑舅哥哥之间,往来不多。”
    晴雯垂立一旁,这般事情……说说也无碍,实在是家里……很贫苦,若非运气好,真不知现在是一个什么样子。
    “赖家!”
    “在两府都很有体面的。”
    秦可卿放下手中的粥碗,晴雯所言,自己也在听着,可以看出……赖嬷嬷很有体面的。
    而且,也能够插手荣府的一些事情。
    或许紧要核心的事情不好说,然而,其余事情应该都不难。
    “有体面是主子给的。”
    “就怕一些人仗着有体面,做一些没有体面的事情。”
    “先前姐姐所言账簿上的事情,赖升家的肯定知道,库房的人肯定也知道。”
    “果然一切都是职责所在,账簿当会是另外一个模样。”
    “赖家有功,却在两府一些关键位置上,占据的时间太长了。”
    “就是为官做宰,朝廷都有规定,不可能让一个人在一个地方停留太长时间的。”
    “三年时间,大部分人都要动一动。”
    “五六年,基本上都要动!”
    “九边的一些军中将领也是一样。”
    一些人兢兢业业辛苦一辈子,有功劳,也有苦劳,有些体面,自然应该。
    许多好处,主子想来也会落下。
    从宁国府的财务情形来看,明显是一个大问题,如此,就必须值得深究了。
    吃着滚热的豆腐块,里面竟然还有丸子,尝了一下,是虾味的,怪不得入口那般的鲜美,秦钟看向姐姐,提及一些事。
    朝廷之内,居功自傲,犯了错误,是要受到惩罚的,轻则,罢官夺爵,重罪,抄家灭族!
    道理都是一样。
    是以,治大国若烹小鲜!
    “真要动一动那些人,府上就要乱了。”
    “还是先前所言的那些吧。”
    秦可卿秀首轻摇,弟弟所言就算很有道理。
    也不合如今的府中。
    何况,自己现在也没有那个资格。
    之前弟弟所说的法子就很好,很折中,却也很有用,过几日就可施为了。
    “姐姐巾帼须眉,自然手到擒来。”
    “对了,这几日两府点心铺子那里的生意如何?”
    秦钟乐道。
    姐姐自然是兰心蕙性的,除了有些时候比较敏感,智商没的说,绝对过关。
    “生意?”
    “还是很好的,如果不是准备不足,只怕,铺子从开始到关门都没有停歇的。”
    “这几日……也不知道采买多少只鸡了。”
    “城中都采买一空了。”
    “这几日正派人去城外采买,炸鸡的利润很大,购买的人很多,长此以往,只怕顺天府的鸡都要一空了。”
    “若然铺子开的更多,鸡就就不好买了。”
    提及此事,秦可卿便是无奈一笑。
    喜的事,生意没的说,这几日每一日账收都在四五千两银子以上,想要提高也很简单!
    只要有足够的鸡就行了。
    偏偏鸡不好买了。
    为此,两府都有派人出城,带着银子前往采买长好的鸡!
    一只可以下蛋的鸡在一钱银子以上,公鸡就便宜一些,而铺子里的炸鸡……一份两只鸡腿就有半钱银子。
    再加上其余鸡翅、鸡肝、鸡胗之物,一只鸡一钱银子的鸡在铺子里可以有四五倍以上的利!
    比起蛋糕差了一些,奈何……炸鸡卖的是最快的!
    只要出锅,直接售空!
    甚至于都提前预定了!
    刨除成本,这几日账收的四五千两银子,分给弟弟的那份,每一日都在一千两左右。
    还真是……不错。
    银子这个东西,没有嫌多的。
    “炸鸡的原料以及调料之物,只要两府的保密事情做好,短时间内,数年以内,都不会有别人会。”
    “鸡的采买!”
    “如今有这门生意,那我抽空在城南的庄子里弄几个大的养鸡工坊。”
    “比起谷物种植,利润大了许多。”
    “而且,那里还有小山丘的。”
    秦钟端起排骨汤继续喝着。
    鸡……缺了?
    倒也正常!
    毕竟一只鸡只有两只腿,京城可以吃起炸鸡的起码有十万人吧。
    每一日都可以吃起的,就算保守估计是一万?两万人?更多?
    那也是一个极大的数目。
    如果正常情况下,那些铺子铺开京城三十六坊,每一日提供至少一万只、两万只的鸡才算正常。
    短短几日,京城鸡少,不算什么。
    缺鸡的日子还在后面呢。
    “都是家生子的奴才,如果真泄露了,会被直接打死。”
    “城南弄几个养鸡工坊?”
    “的确可行!”
    “你那里的三个地方,单家庄、于家庄那里都有可用之地的。”
    保密?
    一开始就做好了。
    眼下京城中,并无模仿的。
    接下来就不知道了。
    毕竟,京城里的能人异士不少,保不准就有一些人可以从东西中品味出做法。
    秦可卿再次喝了两口粥,不在食用。
    “若是可以,提前派人同商市里买卖家禽之人定下合约更好。”
    “也能够避免其它人参与。”
    秦钟出着主意。
    毕竟,铺子的生意好了,自己每日的银子不会少的。
    “这个……,可行!”
    “如果那些商市中的买卖家禽之人都文书为铺子供货,以后就算有人拿到方子,也无用的。”
    秦可卿稍有琢磨,眉眼顿时含笑。
    弟弟所言,很有道理,颇有些吃独食的样子,眼下情形,虽没有竞争敌人,还真可以那般做。
    有备无患。
    就算有人模仿了吃食,没有足够的家禽,也是无用。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你啊,才多大,对于这些道理倒是精通。”
    “书,读的如何了?”
    却是,秦可卿随即明眸一转,瞪了还在大口吃饭的某人一眼。
    怎么感觉都是弟弟在给自己出主意。
    自己好歹还是姐姐呢。
    是不是弟弟平日里就操心那些事情了?不然,怎么随便说说就有这般的好法子?
    虽然赚银子很好,然而,同读书做官比起来,相差甚远甚远!
    “嘿嘿,明年咱家出一个秦秀才,姐姐你就知道我书读的如何了。”
    “这份排骨汤做的不错。”
    “采星!”
    “明儿晚上再来一份,厨房没有准备的话,拿钱给五儿去处理。”
    读书?
    这件事在自己心中也是头一件的大事。
    如果自己来到的是前明崇祯岁月,那还读个屁书,直接造反就对了,如今天下承安,老实读书做官就对了。
    那才是正道!
    迎着姐姐的妩媚明眸,秦钟嘻嘻一笑。
    指了指面前的一份排骨汤,吩咐着采星。
    “是,少爷。”
    采星颔首。
    “你啊,晚上还吃这般多,不怕长胖啊!”
    “以后晚饭可以更加清淡些。”
    “这份排骨汤……是府上的秘制汤料制作的,外面没有的,主要鲜美之处就在于汤水的熬制。”
    秦可卿自椅子上起身,旁边瑞珠、宝珠直接将盥洗之物端上来。
    “我现在正是长身子的时候,必须多吃些。”
    “姐姐,这两日两府正在为老太君生日准备?”
    “貌似声势不小,今儿在宫里同上皇一处用膳的时候,上皇也有提及老太君。”
    “上皇还记得老太君的生日。”
    身为医者!
    自然知道自己的饭量饮食标准。
    如今自己才多大,补充营养为上,说着,夹过一筷子银苗豆芽,这份豆芽菜不错。
    “你还真是好运道。”
    “能同上皇一处用膳,还得了上皇的赏赐。”
    “上皇还记得老太君的生日?”
    “想来是当年那位代善公的缘故,听说那位代善公很受上皇重用,也因此,西府那边的爵位在代善公一辈高一些,富贵公爵。”
    “老太君作为代善公的夫人,自然故交很多很多,这几日……其实都有许多人来。”
    “论来,还是你的缘故!”
    “……,西府的三姑娘,我觉得不错,反正我先替你看着,免得被人捷足先登。”
    秦可卿漱口、洗手、擦拭完毕,略整衣衫,坐于旁边的软榻上,看着钟儿还在大快朵颐,又是嘴角含笑。
    还真是好胃口。
    也是!
    钟儿现在正是长身子的时候!
    宁国府百年传承,厨房那里自然有一些真本事,而且,按照四季的不同,厨房准备的东西都不一样。
    钟儿喜欢就好。
    上皇?
    宫里的事情,钟儿也有提及。
    实在是……不好说什么。
    能够同上皇一块用膳,这是何等的荣耀?
    还有上皇赏赐的东西,或许东西寻常,却意义非凡!
    若然上皇是如今的皇上就好了,钟儿的前程也就有了,上皇……也不差。
    好歹也是天下至尊至贵的人。
    现在快到七月底了,八月初就是老太太的生日,两府正在给于筹办呢,顺便知会一些故交门人。
    “我的缘故?”
    “什么缘故?我怎么不知道?”
    秦钟正在吃一份黄炒的银鱼,满满一桌子的吃食,水陆空都有,这份银鱼做的也挺不错。
    老太君的生日和自己有关?
    自己咋不知道?
    开玩笑呢!
    自己又不是贾家的人!
    还有姐姐好端端的怎么又提起探春三姑姑了,那个小姑姑现在就是美人胚子了。
    将来不用说,也是丽质天成。
    若说感觉?
    现在真没有。
    自己现在一堆事呢,操心男男女女之间的恋爱之事?是和自己的身体过不去吧。
    至于将来?
    再看!
    姐姐倒是兴趣很大,生怕自己将来找不到另一半?
    “你啊,终于有你不知道的吧?”
    “西府的林姑娘、三姑娘因你之故,可以多次前往恭王府,也许在你看来只是一件很寻常的事情。”
    “事情非那般简单的。”
    “恭王府!”
    “从你那里我了解了不少,西府那里也了解不少,恭王爷乃是如今京城内的权贵王爷。”
    “就是两府世交的四王八公都难以与之相比。”
    “恭王府的小郡主……自然位尊,自然非凡,就是宫里的一些公主,只怕还不如那位华阳郡主尊贵。”
    “而那般尊贵的人儿,若然能够闺中相交,你说好处大不大?”
    “就算华阳郡主、林姑娘她们现在还小,可是在外人眼中并不这么看。”
    “她们看到的是荣国府可以同恭王府相连,否则,府上的姑娘如何同恭王府的尊贵郡主相交?”
    “而且,还不是一次两次,而是多次。”
    “就更加意义非凡了。”
    “这五七日以来,两府的一些故交来的不少,其中还有一两位故交四王的王妃。”
    “不仅如此。”
    “连林姑娘、三姑娘都有了一些名气,林姑娘先不说,单单的三姑娘,纵然是庶出的姑娘,果然同华阳郡主相交很深。”
    “将来未必不能有好去处。”
    “你啊,都是你的缘故!”
    “我一直看着三姑娘都挺好的,果然被别人看中了,有你后悔的。”
    难得弟弟还有不知道的。
    秦可卿趣言一声,没有卖关子,便是将事情的来龙去脉一一道出,根源就在弟弟身上。
    现在受益的是林姑娘、三姑娘,连带着两府都受益了。
    听老太太说,自从林姑娘她们往来恭王府之后,府上都热闹许多,就是政老爷接待客人的荣禧堂都多了许多人。
    还说府上好久没有这般热闹了。
    “……”
    “额,还能有这样的事情?”
    “那些人怕是多想了吧?”
    “小郡主是小郡主,恭王爷是恭王爷!”
    “那按照姐姐你这么说,我也认识好几位王爷呢,就是上皇、陛下都见到多次了。”
    “也没见我有什么好处。”
    秦钟愕然。
    姐姐所言,令自己惊讶!
    必须惊讶!
    还能有这种事?
    完全没有想到的。
    不过是林伶俐她们同小郡主一块玩耍,顺便自己将林伶俐的病治好,大体就是这个事情。
    现在听姐姐一一道出,已经这么复杂了?
    醉了!
    一些人也太会联想了吧。
    该不会认为荣国府同恭王府有深层次的联系,尤其是恭王爷?那……似乎是八竿子打不一块的东西!
    尤其从老爹那里得来的消息看,恭王爷、忠顺王爷同四王八公他们处不到一块的。
    四王八公那些人,当年都是追随上皇身前的,若然上皇已经不再了,一切当另说。
    现在上皇还在,靠山还在。
    而恭王爷得陛下器重,很明显……在一些事情上有过抉择的,至于脚踏两只船?
    对于恭王爷而言,不可能的!
    现在,因一件治病的小事,引出这么大的动静?荣国府都要热闹起来了?
    秦钟表示——有些人的想象力很丰富。
    “那个……,我就不清楚了。”
    “反正是好事。”
    秦可卿摇摇头,自己一个整日待在府中的女子,对于恭王爷有所了解已经不简单了。
    更深的道理?
    不清楚。
    反正,西府那边很热闹。
    今天也是一样,又来了几家摆放的。
    明儿估计还有。
    等老太君生日那天,只会更多。
    “这件事……,出乎我的预料。”
    “明儿,我前往恭王府,问问恭王妃。”
    也许不是那些人的想象力丰富,而是自己没有想那么多。
    恭王府毕竟非凡。
    就是小郡主……能够与之结交,都非普通人可以做到,荣国府两位姑娘做到了。
    这表示什么?
    若非姐姐提起,自己还真不清楚,略有停下手中用饭的动作,稍有思忖,觉得还是打个招呼为好。
    恭王爷!
    免得恭王爷以为是自己故意为之,那就不好了。
    明儿前往恭王府,能够见到恭王爷最好,见不到……另当别论,见一见王妃也行。
    “恭王妃?”
    “你……,你认识的一些贵人倒还真多。”
    秦可卿念叨一声,美目讶然。
    “认识的人再多,终究还是要靠自己的。”
    秦钟笑言。
    认识的贵人是不少。
    论起来,太医院那些御医认识的贵人更多,可是……御医还是御医,不能有所大得。
    人脉?
    不是认识的人多就是人脉。
    唯有自己有价值的时候,认识的人多,才是人脉,那才是真正的人脉。
    自己现在就是一个微不足道的人,认识上皇、陛下也无用,顶多刷刷存在感。
    “道理如此,终究还是有好处的。”
    靠天靠地,不如靠自己!
    这个道理,许多人都知道。
    钟儿所言是不差,钟儿有此心也是极好,然而,多多认识一些人总归是没错的。
    爹爹以前就说过,为官之时,要多多交朋友,朋友多了,许多事情就容易办了,路就好走了。
    也可以避免许多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