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3章 香皂肥皂
作者:一顿两馒头   红楼群芳谱最新章节     
    “淤田?”
    “淤泥?”
    小王爷项成章正拿着一份奶油甜香小蛋糕吃着,听得恒王兄和小神医言语,略有一丝疑惑。
    城外治水,自己没有掺和,许多事情都不知道,也不了解。
    河道沟渠中的淤泥?
    “因水灾之故,顺天府、直隶以及北方许多地方的江河沟渠都被洪水覆盖。”
    “那些洪水中不仅仅有洪水,还有席卷而来的各种沙石土壤,汇聚一处,堆积起来,再经过一段时间沉淀,淤泥就成了宝物。”
    “那些东西看着很腌臜,实则很能够增长田亩肥力,典籍都有记载,用那些淤泥调理田亩,来年的收成可以增长至少两成。”
    “如果侍弄得当,还可以更高!”
    “就是那些淤泥分布零散,再加上许多人都想要,故而官府出面比较好。”
    “有官府出面,调动民力将淤泥收集起来,既可以疏通河道沟渠,也能够便民利民,根据情况,免费分派,也算水灾的补偿。”
    “受灾之地,朝廷对他们的税赋本就有减免,再加上淤田之故,日子很容易就恢复过来。”
    秦钟笑语解释着。
    那些事情看着不大,实则关联不小,尤其是对于受灾之地的秩序安稳很重要。
    “淤泥!”
    “淤田!”
    “原来是这般!”
    “恒王兄,可惜,可惜上月我不能够和你一起前往城外治水,否则,也当增长不少见识。”
    “淤泥淤田果然妙。”
    “小神医,你在城外的庄子不少,那里的田亩本就上佳,若是再有肥沃淤泥,怕是更为肥壮土地了。”
    小王爷恍然,放下手中的小蛋糕,拱手一礼以为受教。
    天下之大,果然许多事情不亲自一观,不亲自历练上手,当不知那些事情的真正面貌。
    “之所以恒王殿下提及淤田之事,便是因城外庄子的掌事于我汇报的事情中,也有提到那件事。”
    “官府明定的文书,是县府组织民力,以为调遣,而后给于精确分派受灾的民户手中,让他们自我所用。”
    “似乎……情况有些不太一样。”
    “有一些人联系到我那庄子的掌事,询问掌事是否需要淤泥,真正的河道肥沃淤泥!”
    “一车三五分银子不等,只要银子足够,百车、千车都是寻常。”
    “但……我那些庄子并没有受什么灾情,论理,不能够得到那些东西的,是以,觉得奇怪,便是又继续询问了一下。”
    “才知道……朝廷下发的那个淤田之令在执行过程中有些不太一样了。”
    “免费不为存在,欲要获取肥沃淤泥,唯有掏钱购买。”
    “为了卖上价格,那些淤泥都有层级划分,寻常普通的淤泥便宜些,上等的黑色淤泥贵上一些。”
    “具体之事,我让那些掌事去查了。”
    秦钟摇摇头,那些东西虽好,自己的那些庄子还用不到。
    而且也没理由用。
    拱手一礼,看向小胖子和小王爷,提及那件事。
    若非偶得那些消息,自己也不知道会有那般事,城东之地,那些村庄的人受灾很严重。
    本就失去了许多许多。
    还要花钱购买那些淤泥淤田?
    哪里来的银子?
    反倒是高门大户,不缺银子,一千车、一万车都可轻而易举的买走,而后放在自己的田地里。
    “嗯?”
    “竟有这般事?”
    “为真?”
    “还有那般事!”
    正香喷喷吃着鸡腿的小胖子双手动作一滞,胖胖的小脸上惊讶之色不住掠过,而后深深皱眉。
    那件事自己竟然不知道。
    小神医既然有此言,想来非虚妄之言。
    淤泥淤田之事,本是朝廷对于受灾之地民众的补偿,受灾越严重,补偿越多。
    没有什么受灾,便是基本上没有补偿。
    在那个过程中,官府利用民力将淤塞的河道沟渠贯通,也省去许多财力、物力。
    那些东西更应该是庶民应得的。
    现在……买卖淤泥淤田?
    岂非……要逼死人?
    “别的地方不敢说,起码城南之地,以及礼贤庄以东的许多地方都有那般情形。”
    秦钟颔首。
    “那些县府的人胆子这么大,这可是天子脚下,连公文明定之事都敢歪曲?”
    小王爷更为不可置信。
    记忆中的思维,既然是朝廷明定公文颁布的事情,应该执行起来很好才是。
    何以会出现这样的事情。
    “哼!”
    “左右不过一个利字!”
    “本王这个月在城外也明白不少事情,就如大兴和北方顺义县的事情,利益之争,顺义的东西根本调不出来。”
    “那些淤泥淤田之事,想来也逃不出一个利字!”
    “一车淤泥都有三五分银子,一万车就是三五百两银子,整个京城四周、直隶之地的淤泥何止十万、百万车!”
    “数十万两、近百万两银子的好处。”
    “小神医,这件事非同小可,你那边继续派人探查,我这边也会派人去查查。”
    “以城外灾情的状况,那些淤泥淤田十天半个月都不会结束。”
    “应该不难查出来。”
    “哼!”
    “真真可恶!”
    “等本王将消息汇聚一处,再做思量,成章,你不知道城外的场面,因一场水灾,许多民户几乎失去了所有。”
    “有些人家别说三五分银子,就是一分银子也难。”
    “若是有了免费的淤泥淤田,来年还有好收成,果然还要掏钱买,他们来年该如何?”
    “不行!”
    “本王这就吩咐人下去打听!”
    小胖子恨恨的将手中大鸡腿一口咬住,伸手一拉,便是一根鸡骨头,随意扔在面前的食案上。
    竟然还有那样的事情,实在是令人有火。
    在城外的一个月,自己恨不得令那些受灾之民恢复最初的形态,甚至于可以过活的很好。
    奈何现在就归来了。
    此刻,又从小神医口中得知那般事,岂非欺负人?那些人是国朝的根基,他们的安稳,才是国朝的安稳。
    越想越觉得应该做些什么,小神医所言自己相信,然……还需要更多的事情来证明。
    过两日再看看情况,真如此,自己就再次入宫一趟。
    语落,从绒毯上麻溜起身,召过王府长史官许公,将事情快速吩咐下。
    “朝廷的那份文书本意是很好的。”
    “却……。”
    小王爷一时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刚才听小神医说道淤泥淤田之事,觉得极好,那些受灾之民受益良多,来年大丰收。
    现在。
    民生多艰难。
    官府为何要那样!
    下面的人也不知道怎么想的。
    “个中缘由需要再打听打听。”
    “算了,不提那些事情了,还是说说一些开心之事。”
    “小王爷,报纸之事,一应诸般大都准备好了,我连日来在京城许多坊地都有安排。”
    “墨香阁旁边的报馆也都修缮好了。”
    “报馆内的一些人也都找齐大半了,对了,小王爷,《射雕英雄》第一卷刻印如何?”
    “等那卷书先在城中出售一段时日,而后……将正式的报纸刻印发售,也能够更好更快的通达京城上下。”
    朝廷的本意自然是不错的,而有些人就不一定了。
    那些事情不为多言,摆摆手,换了一个话题,小王爷是报纸之事的主要负责人之一。
    没有墨香阁那里的技术储备,报纸想要刻印出来还真有些麻烦,起码自己从零开始筹备会艰难十倍以上。
    “报纸之事?”
    “哦,是我不知道的事情?”
    “快快说来,这一个月,本王对京城可是陌生不少,今儿你们都别走太早,好好与本王说道说道。”
    将淤泥淤田之事吩咐下去,小胖子归来之后,心情也好了不少,闻得小神医和成章之言。
    好奇有觉,伸手取过一个甜香粉红的小蛋糕,用勺子直接挖了一个球,放入口中,惬意的吃着。
    ******
    “钟儿,今儿我去西府的时候,薛姨妈于我所言,问你什么时间有空闲,好去她那里吃顿便饭。”
    “还有她从金陵带来的糟鹅掌,滋味同珍大奶奶糟的鹅掌不一样,想让你去尝尝。”
    “你什么时候去?”
    “薛姨妈的心意倒是难得。”
    夜幕降临。
    秦可卿的院中,灯光明亮,一片热闹。
    看着弟弟正胃口极好的吃着蒸鱼,不由微微一笑,端过自己的碧粳粥,轻用了一口,随意聊着。
    “去薛家太太那里用饭?”
    “这个……后儿如何?明儿我要出城一趟。”
    “糟鹅掌,珍大奶奶做的也不错。”
    “姐姐,你也试试糟一糟?”
    “肯定也很好。”
    秦钟正在和一直鳜鱼较劲,这种鱼蒸起来吃味道极好,配上蘸料,更是绝佳。
    尤其,还没有什么脂肪,不用怕长胖。
    何况,以自己的锻炼程度,也不太容易吃胖。
    薛姨妈那里请自己去吃饭?
    好吧!
    姐姐若不说的话,自己都要忘记了。
    “后儿,也好!”
    秦可卿心中有数了。
    “钟儿,吃些时蔬,这些东西秋冬不太多。”
    “今儿你去恒王府待的时间不短,可有去你的那些香皂铺子里看看?”
    令瑞珠将一道清炒冬笋挪动位置,更为靠近钟儿,秦可卿继续喝着自己的粥。
    “香皂铺子!”
    “大致看了看,由着先前的宣传,还是不错的。”
    “六家店一块开,昨儿开业就有卖出超过五千块,固然是优惠的缘故,却也不错了。”
    “今儿也不错,优惠还在持续,大致售出了九千块!”
    “还是符合预期的,甚至于超过了预期!”
    “赚取的银子,也还不错!”
    香皂铺子已经开业了。
    都开业许多铺子了,是以,秦钟也没有太大的惊喜,只要一切按照计划,都不会太差。
    在香皂铺子开业前,秦钟派人给于提前三日的宣传,还亲自刻印了一些小广告宣传。
    效果……勉强还行,实在是京城内的识字之人不多!
    城中原先也有卖肥皂的,如什么茉莉花肥皂,什么月月红肥皂,名字起得不错,味道还行。
    却是,以秦钟的眼光……那些肥皂太粗糙,大都形体不大,也就比鸡蛋大一些。
    质量一般般,杂质太多,看着好看,用在身上,有一种涩涩拉拉的感觉,皂荚、豆子的味道难以掩盖。
    根源配方之故,大都是花粉的精华杂糅皂荚精华,以及一些其它的芦荟、豆粉、猪胰……。
    纵然如此,一块肥皂不算便宜。
    直接一钱银子起步,个头大些的,会贵一些,在二钱银子至五钱银子不等。
    还有一些比较罕见的百花肥皂,则是八钱银子至一两银子左右,更贵的也有!
    还别说……卖的还不错。
    有了别人的市场价格参照,秦钟直接有了自家的香皂价格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