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5章 年的冬天
作者:黑千羽   三国之夏侯弃子最新章节     
    “你且好好的带着,我先去给你和仲元扫清道路。”
    曹操听了夏侯信说了一个晚上的构想,可毕竟上了年纪了,精力不济,想着先睡一会,就起身离开。
    “大王保重。”
    夏侯信似乎在心中有了预感,估计下次再见到曹操的时候,恐怕......
    ————————
    同样的夜晚,诸葛亮并没有睡下,看着各地送过来的情报,还有府库中的粮草,心中则是不断的盘算着。
    “若是汉中在我手中,那该多好啊。”
    诸葛亮看着益州的地图,自从刘备走后,李严守永安,自己守成都。看着葭萌关到汉中的道路,心中不由得又将目光投到了汉中,汉中就如同一块巨石,死死的挡在了自己进军的道路上。
    如何拿下汉中,才是眼下诸葛亮最关心的,拿到了汉中,他就有了进攻关中的跳板和资本,可如今的汉中的形势却极为平稳,想要鼓动心念汉室的忠义之士里应外合,却极为的困难。
    他不是没有想过走永安,拿下上庸,然后兵锋直指宛洛,可走陆路,粮草运输困难,走水路,秭归又如鲠在喉。偏偏李严如今似乎还出现了自己的想法,这才是让诸葛亮最困扰的地方。本身就已经实力弱小,如今内部再不团结,那接下来又如何能够进取中原,恢复汉室江山?
    李严会背叛么?恐怕是不会的。
    “李正方啊,李正方,你让我怎么办才好呢?”
    诸葛亮又看着地图,想着隆中对时说过的话,天下有变,一路出宛洛,一路出秦川,自己又该如何拿下秦川门户呢?
    策反曹真么?
    恐怕很难,曹真颇得曹操看中,虽然和曹丕亲厚,可从北方传来的消息,曹丕虽然落败,可也只是圈禁了而已,曹真想必也不会乱来。
    汉中、武都、阴平?
    夏侯信好手段啊,在阳平关和剑阁之间又筑了一道城关,这是要步步为营,逼迫自己无法出川。若是向东,能否建功不说,接下来就要和李严起冲突。
    罢了罢了,还是先练兵再说。
    诸葛亮将目光投向了上庸和新城,想着能不能有军队偷过山间小路,直接偷袭了这两地,若是这两地入手,也一样能够达成战略目的,只是效果却比不得汉中好。
    冬季已经来临,寒意也更甚。
    可接下来的消息却让诸葛亮又振奋不少。
    夏侯渊因为年纪和身体的原因,被曹操召回洛阳休养,雍凉事务全部交由曹真暂摄,张合副之。
    “诸葛亮脑海中盘旋了许久,才开口叫人过来。
    “去,派人进入雍凉,就说曹真私下里对张合不满。另外再派遣一路人去曹真那边散布消息,就说张合觉得曹真不过是仗着宗亲的原因,才得到如此重任,论年纪和资历,都远远比不上他自己。”
    有些谣言不需要做的太过明显,太明显了就反而显得太假,就是要职散布情绪,却不做太多的事情,这些消息经过许多人的口口相传之后,自然会有人开动更多的脑洞,将自己的诸多目的都说出来。
    比如说,张合不服曹真,不想听从曹真的号令了;或者说,曹真仗着自己的身份,对张合这等降将的身份看不起了;总之,人性中的八卦会将这件事情办好的,自己这边只要起个头就行了。
    诸葛亮如此想着,且先让谣言先飞一飞。
    ————————
    天气越发的冷了,曹操却感觉自己的身躯越来越重,开始一日不如一日。
    这些时日以来,曹操将夏侯渊调回中枢养病,又频繁的找夏侯惇和曹洪,似乎在谋划着什么,而曹洪则是破天荒的将自己的手中的土地拿了一部分出来赠送给曹操,也不知道两人之间是否有什么交易存在。
    就在大家惊诧于曹洪是否转了性子的时刻,曹操的一纸王命传到了关东——继续迁移百姓,充实洛阳人口,而且还要效法陇西汉中的政策,给平明百姓以土地,这让诸多的世家豪族心中极为不爽。
    这土地本来就应该是我们的,怎么可能这么轻易的就分给那些泥腿子?
    “不行,绝对不行,这人都没了,这些地谁去耕种?是你?还是我?”
    “就是,难道还要让你我去耕种,那脸面又要放哪里?”
    “那怎么办?违抗么?再说了,不还是有人在耕种么?就连天子,那也要举行春耕大典,以示鼓励农桑。”
    “那能一样么?那不过是装装样子,装装样子而已,实实在在的耕种,还是要靠那些泥腿子。”
    “你们慌什么?家中不想出人,也不是没有办法。”
    “什么办法?”
    “什么办法?”
    “前番抽调的迁徙人口,大多都是从屯田中出的,不如这次也一样,且让那县令过来,这次再从屯田那边抽人,至于多出来的田土,咱们各家分了便是,那么多的土地空出来,总要有人耕种的。”
    “哈哈哈,伯衡兄大才,就当如此。那么多空出来的好地,就该是我们的,这些事情,就让那县令去办吧。”
    也许这样的一幕,在关东各地都在悄悄的发生着,任何的一项政策的出台,总是会有人立刻察觉到这项政策中,自己可以牟利的点。
    ————————
    薛明看着自己桌案前的一叠地契,心中不由得犹豫着,之前那一次,薛明按照要求在将屯田客纳入了迁徙的名单之后,就有人送了一叠地契过来,说是只要他能够将那些“无主荒地”卖给他,除了眼前的这些之外,还有更多的回报。
    刚开始,薛明还是犹豫和拒绝的,可当他见到了来人,并且得知了事成之后的承诺之后,心中的天平就朝着那边倾斜了。
    “大人来到都昌也已经三年了,这三年里却毫无政绩可言,如今这大机会就在眼前,只要大人能够成全了我等的念想,则今后大人的政事,我等也必然支持到底。另外,我等看这海边,还有许多的空地,这空放在那里也是浪费,咱们完全可以利用起来,再建一些晒盐场,这晒出来的盐,卖出来的钱,我们也依照要求缴税,这么一来,土地没有空置,这都昌的财税又能够增加。于我等不过是增加了些浮财罢了,可是于大人呢?那可是实实在在的政绩,可以助力大人升到郡中,甚至是州官啊。这为官最重要的,就是政绩。”
    薛明在青州已经许多年了,甚至还在青州娶妻生子,这些年来,和徐庶那边也只是书信往来。
    自从大姐死后,薛明和夏侯信之间就产生了隔阂,再加上之前夏侯信被曹操放到了最西面,一个东,一个西,书信往来更加的不方便了。
    该怎么选择呢?
    自己这次若是不办,那么上次自己收下了东西的事情,就很有可能被人捅出来。
    一想到这里,薛明不由得对自己的那个妻子心中产生了一丝的厌恶,这个眼珠子掉进钱眼里的女人,刚开始还装模作样的温良端庄,就如同大姐那般,一直都默默的跟在自己的身后,可等到成婚之后,有了孩子之后,这女人就开始逐渐暴露了真面目。
    当那些人第一次送礼过来的时候,这女人说:“夫君在此地为官,自然是要和他们搞好关系,这些个东西夫君还是应当收下,这礼尚往来也是正常,夫君作为一县父母,若是和他们闹僵了,这往后的日子可不好过。”
    薛明的心中还在犹豫的时候,这女人就直接做主将这些东西都收了,结果,还人情的方式就是动用自己手中的权力,还上了这次的人情。
    在之前的那次迁户中,薛明只是多划了一部分屯户迁徙去临近的冀州,对于空出来的土地,薛明却并没有动。
    这一次,这些人又来找自己,而且开出了更高的价码,这让薛明心中开始动摇。
    还挣扎干什么?自己还能回头么?
    其实还是可以的,只要向洛阳那边写一封信,徐师必然会为自己想办法,可是听说如今他也极为艰难,而夏侯信也已经被下了牢狱。
    ————————
    “哈哈哈,成了,成了,我就说么,这天下没有不偷腥的猫,这鱼最终还是上钩了。”
    得到了回应之后,这人就开始笑得有些疯狂了。
    泥腿子就是泥腿子,别以为披了件像样的衣服就是人上人了,你始终都是泥腿子。
    这人快意的将自己的杯中酒喝完,之后又让人找了先前的那些人过来,开始商议如何瓜分到手的利益,当然了,自己是必须要拿大头的,谁让自己在都昌的实力最强,而且这次的事能成,自己的功劳也是最大呢?
    心里得意自己的谋划,开始摇摇晃晃的朝着内院走去,想着自己新纳的那个小妾的软玉温香,还有婉转娇吟,心中不由得生起了一团热火。
    人生在世,不就是为了这些么?出了门,自然要装一装,可到了家里,谁管得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