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再来一段
作者:吃货老三   四合院苟生七十年最新章节     
    两人以为自己来这么一段相互配合的说词以后,大家会纷纷来跟他们买东西或者换东西。
    哪知道,只有寥寥几人问了一下,其他人都是一脸期待的望着二人。
    “再说一段!”
    人群中不想知道哪位大爷突然喊了一句。这个年月村里娱乐活动有多匮乏由此就可以看出来了。
    “再说一段?”
    “哪位大爷说的?您是认真的吗?”
    听到两个的反问,在人群中爆发出来一阵哄笑声。
    村民们这是把两人当走街串村卖艺的了。
    “乡亲们!我们今天也没带猴,下次给大家在耍一段啊!”
    “就是,现在收购员的工作都这么难干了吗?到村里收东西还得有才艺才行?”
    两个人一说一合就跟说相声的似的,人群中又是一阵哄笑声。
    “妈妈,我要吃糖葫芦!”人群中一个小孩说道。
    有需要就好,做生意就怕冷场没人搭理,其实跟说相声没区别。
    赵德柱也是一个机灵的人,孩子刚说想吃糖葫芦,他这边立马就接话。
    “哪位想吃糖葫芦?来,来,往前走看看这个糖葫芦,山楂个大,去核,糖脆不粘牙,香香甜甜,开胃解馋!”
    本来孩子们对糖葫芦就没有抵抗力,赵德柱这么一展示,孩子们更是忍不住了。
    “糖葫芦五分钱一根,有钱您可以用钱买,没钱两斤玉米可以换一根糖葫芦” 赵德柱对孩子们说道。
    两斤玉米换一根糖葫芦其实不便宜,平时京城卖也就三分四分钱一根。
    孩子们不管这些,他们只知道五分钱可以买一根或者二斤玉米可以换一根。
    家里宽裕的一个孩子买一根给孩子们解解馋。家里不宽裕的几个孩子你一分他一分的大家合伙买一根。
    过年拜年讨的红包都还没有花完,哪个孩子兜里都能找出来一分两分钱。
    合伙买了糖葫芦的舍不得一口吃下去,一人一颗山楂舔着吃。
    赵德柱这边十几根糖葫芦一会儿就卖光了。
    陶阿吉那边生意更好一些,他东西都是一些小东西,针头线脑的价格实惠,糖球火柴,家里找点破烂就能换一颗糖球。
    慢慢的人群开始分成两波,赵德柱那边是大爷大哥,陶阿吉那边是大妈阿姨。
    “小朋友,想吃糖球吗?回家看看有没有酒瓶子,三个酒瓶子就可以换一个糖球。”
    “好,我现在就回家找找。”
    “大妈您看看这些针和线多好,一毛钱就能买,或者您给我两颗鸡蛋也行。”
    “现在鸡蛋少,你这有点儿贵了,便宜点行不行?”
    “阿姨,您是想要火柴吗?一颗鸡蛋一包火柴。”
    “你怎么就盯着鸡蛋了,我拿粮食或者废品换行不行?”
    陶阿吉这边忙着给各位大妈阿姨推荐自己的东西。
    赵德柱这边相对来说就要清闲很多,但是他的生意大,谈成一笔就是大买卖。
    “哟!大哥,您喜欢我这双棉鞋?真有眼光,城里商场卖八块钱,您要是想要给七块八毛钱就行。”
    “我没有钱,用东西换行不行?”
    “没问题,东西换也可以,您用什么换?”
    “我用野味跟你换行不行?”
    这位大哥说着从手里拎着的袋子里拿出了他前段时间捕获的野兔和山鸡现示给赵德柱看。
    “没问题,但是大哥您也知道,大家都爱吃肥肉,这野味虽然也是肉,但是比较柴,油水少,价格低一些。”
    “你这野兔个头比较大,我给您三只野兔加一只野鸡换我这双棉鞋行不行?”
    “好,成交!”大哥琢磨了一下,他以前野兔也就卖一块或者一块五这样,野鸡就卖一块钱。
    相当于他用五块五的价格买下了这双七块多八块钱的棉鞋,真实惠。
    大哥野味儿换棉鞋的交易成功以后,彻底点燃了大爷大哥们的交易热情。
    这位用腊肉换细粮,那位用粮食换铁锅。
    最让赵德柱和陶阿吉高兴的是有一位大爷用两个青花罐子换了赵德柱一套餐具。
    用大爷的话说:“这两个破罐子放家里除了当装饰啥用也没有,换这一套餐具,四个碗四个盘子,一个瓷盆子,一把竹筷子。”
    这套餐具留着等以后儿子成家分出去单过,都够儿子全家使用了。
    不到一个小时,两个人带来的东西卖的卖,换的换,基本上不剩什么东西了。
    换完东西的人把东西放回家以后又陆陆续续的返回来看热闹,看两人生意做的差不多了,不知道谁来了一嗓子。
    “再来一段!”
    得,真把他们两个当说相声的了。
    “感谢各位相亲捧场”
    “是,我们兄弟俩今天带来的东西都交换的差不多了,我们俩还得赶回去交差。”
    “今天就不跟大家多聊了,下次我们早点儿来,在跟大家多聊聊天。”
    一顿解释以后,俩人总算是蹬着三轮车离开了村子。
    来的时候车里东西就不少,回去车上东西也不见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