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润家特色农产品扶持计划
作者:努力爬坑中   重生之快意人生最新章节     
    在6月22日参加完本科生的毕业典礼之后,袁旭和李钰就回了琴岛,走之前各自跟各自寝室的同学告了个别,倒是没机会跟系里的同学一一告别,只是简单的跟宫班长和几个一起玩过的朋友告了个别,约着有空去琴岛玩。
    回到琴岛一个多月的时间里,袁旭期待的跟自己女朋友看看海,逛逛街,喝喝茶的生活完全没有一点影子。
    几乎每天都泡在沙子口的总部园区内,开会。
    光是乐家科技,从dd到游戏,转着圈的讨论版本更新,内容填充,竞品应对,在园区呆的时间比自己老爸都多!
    到了七月底,袁旭终于醒悟了,事情是永远都做不完的,只要你想做。
    但是,要是你不想做,也可以一身轻松。
    于是,袁旭给相关公司负责人各发了一封邮件,肯定了各人之前的工作,恢复了之前的邮件日报周报制度,然后,就不再去园区了。
    其实,现在的袁旭,身上并没有一个正式的职务,按袁传孝的想法,毕业了就直接进集团总部,熟悉一下以后就可以接手公司了。
    但是袁旭却不同意这个安排,倒不是矫情,整个袁氏集团的发展壮大,每次重大决策都离不开袁旭的参与,这也是为什么在还没有正式职务的情况下,集团高层管理层依然对袁旭恭敬信任有加的原因。
    袁旭只是觉得,目前公司传统业务发展势头良好,只需要适当把控速度和方向即可,而互联网经济刚刚起头,整体环境还不适合大规模发力。
    最重要的是,袁传孝才四十多不到五十,自己前些年既要上学又要忙活着出谋划策关注公司发展,还不是为了能更好的享受生活?
    早早的把自己放进去,还享受个毛线?
    “要不咱们过几天去马尔代夫玩几天吧?”
    安家国际金融中心的华尔道夫酒店餐厅内,袁旭一边切着牛排一边说道,声音有点咬牙切齿的味道,这里的惠灵顿牛排名称在外,只是裹着酥皮的牛排圆滚滚的跟火腿肠一样,稍不留神就滚半圈。
    袁旭好不容易切好,放回李钰跟前,接着又开始切自己面前的,好在自己嘴巴大,不用切的那么细致,速度倒比李钰还要快一点。
    “怎么突然想出去旅游了?”李钰叉起一块牛排,放进嘴里,边吃边问道。
    “上次本来咱不是打算去么,后来因为公司有事耽误了没去成,这次公司没啥事了,都交代完了,咱补上?”
    “补啥啊?我这连工作都还没好呢。”
    毕业了,本来按照李书记的意思,李钰可以参加政府的选调生,锻炼两年之后再回到市里,刚好到时候两人也差不多要结婚了。
    只是李钰不喜欢那种工作氛围,并没有接受这个建议。
    “咱们的福家慈善基金已经快要落地了,再等几个月吧,正好咱们可以好好的玩一玩,环球旅游走一波?”
    京城省城跑了大半年,袁氏集团的福家慈善基金终于看到了审批结束的曙光。
    “每次听到福家这个名字我都有种无力感。”李钰笑着喝了一勺蘑菇奶油汤,“看得出你们家对家有多执着,润家,爱家,乐家,美家,安家,现在又来个福家……”
    “这都被你发现了?”袁旭抬手轻轻擦掉李钰唇边的一点汤,“我觉得不管是做什么,都是为了让家更美好么。”
    “意思说得过去,但我还是觉得不好听,嘻嘻。”李钰香舌微吐,做了个小小的鬼脸。
    “大公司哪有名字好听的?你看看那什么沃尔马,亚麻逊,微微软,名字还不如我这个家呢。”
    “人家是外企,那都是音译,跟你这个土生土长的华夏企业能比吗?你咋不找下国内的企业?”
    “哦,那华夏石油,华夏烟草……”
    话没说完呢,李钰已经起身来到转到了袁旭背后,小拳拳一阵输出。
    “让你抬杠,让你抬杠,就不知道让着我。”
    餐厅里正在用餐的其他顾客都扭头看了过来,眼神中大多带着惊诧或是鄙夷。
    袁旭有点后悔选在大厅就坐用餐了。
    李钰也觉察到了大厅里其他食客的目光,脸一红,迅速转身溜回了自己的座位。
    电话叮叮当当的响了起来,袁旭拿出来一看,是自己老妈,赶紧接起来。
    “喂,妈。”
    “你还记得我是你妈!你个死孩子,回来都多少天了,咋不回来看看我?”
    老妈的声音一下子在耳边响起,把袁旭吓的差点掉到桌子底下去。
    “妈,你小点声,吓死我了都。”
    “咋了?嫌弃你妈了?”
    “我没说嫌弃你。”
    “那咋放假这多长时间了不回来呢?”
    “我也想回啊,这不一直在沙子口呆着呢么,这个月我比我爸都忙!”袁旭委屈的说道。
    “听你意思,现在忙完了?”
    “我……”
    “忙完了就回来一趟吧,带上小钰。”
    袁旭抬眼看向李钰,李钰大概猜到了电话内容,冲着袁旭笑着点了点头。
    “行行行,我俩回。”
    “明天我不忙,你们明天回来吧。”
    “我……”袁旭被堵的一口气差点没上来,“好好好,明天回,我们明天回!”
    算了,反正已经跪了,还计较个跪的姿势干啥呢?
    对面的李钰已经笑出了声。
    “你还笑呢,我妈说要我带着你一起回呐。”袁旭也笑了。
    “哦,是呢,明天回呢,要赶紧去买点东西,还得回家收拾一下行李呢。”李钰的小表情变的极快,进食的速度明显加快了一大截。
    “不用带东西了,都是一家人,人回去了就行了,又没有亲戚在,一会回家收拾一下行李倒是真的。”袁旭说道,“需不需要我去跟叔叔阿姨说一下?”
    “不用了,你也要回去准备呢,去你家又不是去什么别的地方,没事儿。”
    话是这样说,送李钰回家的时候,袁旭还是把第二天要带李钰回老家的事情主动汇报了一下,同时也跟李书记汇报了一下慈善基金的进展情况。
    李书记夫妻二人自然没有什么不让去的意思,还赞助了两盒茶叶让带回去给袁旭的爷爷喝。
    第二天,天气晴好,袁旭早早的来接自己女朋友,准备夫妻二人双双把家还。
    “穿这身还合适吧?”
    李钰出门,在袁旭前面翩翩转了一个圈。
    白色的古琦t恤,浅蓝的牛仔短裤,小白鞋也是古琦的,难得从古琦店里挑出这么素的单品来。
    “挺好的,我还怕你穿裙子呢,防晒涂了没?”
    李钰去过两次袁旭的老家,对村子里的烂泥巴路记忆尤深。
    “没涂,不过我放包里带着了。”
    “行,上车吧,叔叔阿姨再见!”
    车走到半路,袁旭妈妈的电话就打了过来,因为公司有点事,把见面地点改到公司了,先不回去老宅。
    袁旭妈妈的玉娟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位于洼里镇,比老宅倒是还近了十几公里。
    一个多小时以后,车子稳稳的停在了公司的院子里。
    玉娟农业是洼里镇最大的综合性企业,加上又有老袁家的影子,镇里对公司自然是大力支持,这几年玉娟农业规模不断扩张,现在这总部的面积也已经有一百多亩地了。
    玉娟农业的办公楼都是多层,没有高层建筑,园区里面大片的草地和小簇的树林遍布其中,中间还错落分布着几个小人工湖,有活水相连。
    “这不就是个大公园吗?这可真不像是个农村妇女能做出来的厂子。”李钰是第一次来这里,很是惊讶于这样一个花园式的园区能出现在一个乡镇上。
    “一开始也不是这样的,只有一个孤零零的老楼,后来安家地产那边稍微给规划了一下,我妈也觉得不错,慢慢的一年一年的就成了现在的样子了。”
    袁旭也觉得这样的办公环境属实是不错,沙子口那边虽说景致更精致,但是高楼林立无形中将空间分割成了一块一块零散的了,不如眼前的大气开阔。
    两人边聊边上楼,来到四楼王玉娟的办公室外。
    助理打开门,早已得到消息的王玉娟已经起身迎候了。
    “哎呀,我都一年没见我这宝贝儿媳妇了,快来快来!”
    王玉娟用力拥抱了一下李钰,边说边拉着手往会客的沙发走去。
    “妈,还有我呢?”
    “哦,你也坐下吧。”
    王玉娟浑不在意的说道。
    “就这?”袁旭摆出吃惊的样子问道。
    “咋?不想坐就站着吧。”
    袁旭赶紧三步并作两步上前,想挤到两人中间坐。
    “去去去,一边去。”王玉娟手上的力道极大,一下子就把袁旭给扒拉到一边去了。
    袁旭无奈的在一边,听着婆媳两人在那里聊着乱七八糟的话。
    “妈,你这临时不回家,是有啥事啊?”听了十分钟,袁旭决定主动出击。
    “乳业公司的设备调试好了,今天试运行,我不放心,就在这里等等。”见李钰也好奇,王玉娟就解释道。
    “那厂子在哪?在这儿等耽误事不?不行咱去现场也行,我俩不累。”袁旭听到是正事,也不再打岔。
    “没事,厂子就在洼里和大昌交界那,三十几里地吧,不远,今天试运行,估计现场忙的很,咱就不去了,啥都不懂,免得添乱。”
    “也是。”袁旭一想也对,“妈,你们公司这几年还真是越来越红火了啊。”
    “还行吧,说起来也多亏了润家。”王玉娟说道。
    鉴于袁传孝和王玉娟的关系,玉娟农业打从一开始就跟润家超市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了。
    从开始的蔬菜,到后来的果业,再到现在的乳业,玉娟农业的每个项目,首选的合作方肯定都是润家超市,而润家方面也是不断的通过各种销售数据反馈对玉娟农业的生产提供改进指导意见,双方配合的十分融洽。
    “老板,陈工程师来了。”办公室门打开,王玉娟的助理探头进来说道。
    “哦,来的正好,赶紧让他进来吧。”王玉娟笑着说道。
    门开大了少许,进来的一个青年人说道:“王总好,乳品厂设备,袁旭?”
    “啊,修德?你怎么在这儿?”
    推门而入的年轻人,是袁旭的高中同学陈修德,从那年去家里借钱后两人再也没有见过面,平日里联系也不太多,没想到居然在自己老妈的公司里见到了。
    “我年后就来了,实习了几个月,毕业证拿了正式签的合同。”陈修德说道。
    “你咋想着来这工作呢?”
    陈修德读的来阳农学院,考研率极高,原本袁旭还以为他肯定要读研了。
    “毕业了工作不是很正常的事情么,王总这儿待遇又好,可不就来这儿了。”
    “修德不错,能吃苦,技术也不错,实习两个月就把情况摸清了,正好他学的畜牧专业也对口,乳业公司从奶牛场到乳品厂,都是他在带着人做。”王玉娟对陈修德也是不吝夸奖。
    “你可以啊,一个本科毕业生,又没啥工作经验,能做大项目了?厉害,厉害!”
    袁旭是真的佩服的,大多数的毕业生,进入企业之后往往需要不短的时间来适应公司的情况,技术类的岗位更是需要师傅手把手的带上不短的时间,陈修德不过才大半年的时间,居然能挑大梁了。
    “也是王总和公司给我这个机会,敢用我。”陈修德憨憨一笑。
    “这都是你自己有能力,又肯下苦功夫钻研,设备厂家的人都对你赞不绝口。”王玉娟笑着说道,“对了,厂子的情况怎么样?”
    “乳品厂已经正式投产了,设备运行正常,第一批乳品已经拿去检验了,估计还有一个小时检验结果就能出来了。”
    “对了,刚刚我去财务,王会计让我给您说一下,水蜜桃的付款申请她递过来了,让您赶紧看一下,她好安排给果农打款。”
    “哦,好,我去看看,你们先聊一会。”
    王玉娟起身而去。
    “你们这个上下级的氛围还挺不错的。”袁旭笑着说道。
    “主要是你妈也没什么架子,她老说,大家都是乡里乡亲的,拿腔作调的没啥意思。”陈修德也笑着说道。
    “倒也是,看来公司的发展还真不错。”
    “这得多谢润家了,我们有百分之七十的业务是跟润家合作的,没有日渐壮大的润家,我们也没法发展的这么快,你就看同样都是种水蜜桃,我们的桃子一上市就随着通达的物流车奔向全国各地的润家超市了,别的县,果农还得自己辛辛苦苦跑出去卖,或者卖给那些收果子的,价钱被压的低的很。”
    陈修德的话,让袁旭陷入了沉思。
    润家目前生鲜方面的合作模式还是跟所有的零售商一样,一般都是跟当地的批发商进行合作,这样合作起来比较简单。
    但是对于普通的农户来讲,最终落到他们头上的,恐怕就所剩无几了。
    从老家回来之后,袁旭将自己的想法进行了整理,在润家零售的月度会议上进行了提报。
    “这份特色农产品采购扶持计划,基本的原则是对经济欠发达的农村地区,发掘当地特色农产品,通过产地直采,降低中间环节成本,大规模种植也可以更有效的进行品控。”
    “可以与当地政府洽谈,由政府出面进行政策资金扶持,我们润家签订合同进行采购,这样一来农民增收,政府扶贫,我们也可以降低成本,各方都能得利。”
    “袁总的想法是不错的,不过,扶贫是政府方面的工作,让政府方面配合我们出政策出资金,这个恐怕有些难度吧?”润家零售的副总经理袁伟说道。
    “是的,所以我们的计划必须要做的更加翔实可靠,好在我们有玉娟农业的合作可以当做范本,政府每年的扶贫资金总是要花下去的,与其漫无目的的今天买头牛明天买只鸡,哪里有跟我们合作来的更加确定?”
    “而且,我们还可以先小范围的试行一下,采购中心需要配合市场营销部门,在有一定种植历史的地区,进行产地直采实验,然后进行推广。”
    “这个倒是没问题,先做,有效果了再谈会更有说服力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