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全开放外资虎视眈眈 秀肌肉润家傲视群雄
作者:努力爬坑中   重生之快意人生最新章节     
    按照华夏加入wto时的承诺,华夏的零售服务业市场在2004年12月11日正式全面开放,不再对外资企业在零售业的发展做任何限制。
    时任沃尔马华夏区总裁的李斯阁在华清大学演讲时豪气的宣布:“我们将在目前40多家分店的基础上,在2005年的新开店数量将不少于15家,并且不排除进行并购的可能,这意味着我们在华夏的发展速度将更快。”
    各外资零售企业开始不约而同的纷纷在各大城市跑马圈地,既沃尔马宣布新开店数量不少于15家后,加了福也宣布2005年新开店数量将达到15家,同时加了福也是首家进入西疆自治区的外资零售企业。
    易触莲华则是在第一时间出资收购合资公司中华夏方的股份,同时宣布2005年新开店将达到20家,而欧上更是将新开店数量定在了21家这个数字上。
    一时间各种唱衰华夏零售业的声音充斥于耳,各种专家从目前华夏本土零售企业的体量,信息化程度,货品采购渠道等等各个方面掰碎了去分析,怎么分析都是一个结论,华夏零售业,未来必定是外资零售大鳄的天下。
    一片喧嚣中,华夏零售企业并没有顺势躺平。
    7月份,华夏第六大连锁零售商——京城华连集团投资控股以1912万元,将嘉德置地旗下的西友新加坡三个百货店收购,相对于华连集团的体量,这笔1912万的收购从金额上对华连集团来说并不大,但是敢于走出去收购国外企业,在这个集体唱衰华夏零售业的时候,无异于给大家打了一剂强心针。
    京城华连开新闻发布会的时候,袁旭已经跟周陵南一行人又一次来到了鹏城。
    两个月前安家地产从一位大练的杨姓商人手中接盘了一块位于鹏城后海湾的地,地块位置绝佳,因为杨老板要现款全付,价格也不算太高。
    只是当安家地产跟杨老板把合同都签好去土地部门备案转让的时候,问题出现了,在将转让资料提交上去一个星期后,却传来消息,因为杨老板资金链断裂,无法偿还到期债务,该地块要被拍卖!
    当然,安家地产的法务和财务人员也不是混日子的,地块的手续和程序都没有问题,而现在突然出现这种信息,很有可能是有别的客商也盯上了这块地。
    集团的对外事务部门情报搜集的能力还是不错的,不过几天的时间,已经将背后的事情摸了个清楚。
    提出诉讼请求的是鹏城的一家房地产开发企业,在此之前开发过两个楼盘,实力一般,这次提出这样的诉讼请求,自然是希望可以通过政府的行政手段拿到这块地,这位想空手套白狼的地产老板,名字叫姚真华。
    周陵南在过去的两个月时间里,曾经通过各种手段想要跟对方面谈一下,商谈一个双方都能接受的方案。
    但是,姚真华态度非常强硬,根本没有一点要协商的意思,要么安家吐出来这块地给他,要么就法庭上见。
    集团跟鹏城负责招商工作的一位副市长关系不错,袁旭也尝试着联系过这位副市长,希望能够通过他可以跟姚真华好好的坐下来商议一下。
    但是,那位副市长在自己了解了一下情况后,很是谨慎的推掉了这个牵线的事情,只是告诉袁旭,“要相信法律的公平公正”。
    对这个结果,袁旭倒也说不上生气,关系本来也没处到人家可以为你赴汤蹈火两肋插刀的地步。
    再者说了,袁旭对鹏城,还是怀有那种后世光环的,总觉得作为改开的最前沿,又有总设计师“画圈”的光环,是个可以“讲道理”的城市。
    对于这位鹏城包能地产的老板,袁旭前世是有过耳闻的,这位姚老板,作风彪悍,被称为投资界的“野蛮人”,无论是举牌丸科,还是控股后海人寿后一年十几倍的资产膨胀速度,姚真华和他的包能集团,在商界横冲直撞二三十年却能一直不断超规模的发展膨胀,背后自然有其底气在。
    光在明面上,姚真华目前是鹏城市协会委员,鹏城市总商会常务理事,同时也是粤东省协会委员,常委。
    想到此人一向的行事风格和风评,袁旭本来对诉讼的信心莫名的就少了几分。
    “袁总,《南风周末》想要采访一下您,您要不要接受?”宋瑞敲门进来,轻声问道。
    《南风周末》是南风报业集团传媒主办的新闻周报,以针砭时弊、激浊扬清着称,特别是改开以来,一直坚定不移的为改开摇旗呐喊,以深度报道为特色,敢于讲真话、报实情,当然,说的是现在,至于以后变成了什么样子,谁也不知道不是?
    “可以,我这几天都有空。”
    “好的,那我跟对方沟通一下具体时间安排和访谈问题。”
    《南风周末》得到可以采访的回复也有些意外,随着润家零售和安家地产在鹏城落子越来越多,《南风周末》也渐渐的对这两家公司有了一定的了解,随着了解的加深,他们对这家起家自琴岛的集团公司越发的好奇起来。
    世纪之交的华夏成功企业家们,绝大多数在功成名就有了一定成就之后都会热衷于出没各种公众场合,指点江山,特别是当国家的政策转向以经济发展为根本以后,各地政府对企业家们更是越发重视,很多企业家更是跟地方大员们称兄道弟,纵横捭阖。
    但是这个袁氏集团却是低调异常,仅仅从公开渠道得到的消息,单单其旗下的零售业务,目前规模已经是全国第二,仅次于沪上百联,而地产更是在最近大半年的时间里频频在各大城市拿地,完全无视地产市场目前的不景气状况。
    而且,报社里三令五申不得再上班期间使用的dd也是他们的,连整天在城市间出没的通达快递居然也是他们集团的,据鲁东的同行们介绍,他们旗下还有医药等产业。
    这样一个巨无霸的综合性集团企业,如同静默于海面之下的深海巨兽一般,就那么毫无声息的在那里默默的壮大着自己,偶然露出海面的一小部分已然令人惊诧不已了。
    这位集团的常务副总裁,公开资料显示是集团创始人的儿子,不过才23岁的年纪,已然是这个庞然大物的掌舵者之一了。
    如今,这个年轻而又神秘的常务副总裁居然答应了报社的采访请求,这可是他第一次出现在公众视野里,报社这次无疑又抓了一把王炸,就看怎么把它打响了。
    报社原本选择了一名资深老记者负责这次采访,但是当社长看到采访对象的年龄时,还是安排了一名刚刚实习转正的女记者作为采访主持人,老记者负责拟定问题,统筹安排。
    其实袁旭答应采访,想的倒也不复杂,一来他已然就任集团的常务副总裁,资料已经明晃晃的挂在官网上了,但凡想要知道的,点点鼠标就能看到了,总是要走到台前亮亮相的,《南风周末》影响力够大,目前在国民心中还是绝对的正面形象,选择它作为公开首秀,从渠道体量上看是不错的。
    二来既然知道姚真华是位不走寻常路的老板,要是能通过《南风周末》给对方和对方身后的人传达一些信息,那是最好的。
    做生意嘛,把自己的朋友搞的多多的,把敌人搞的少少的,才是正道。
    即便做不成朋友,能不发生正面冲突是最好的。
    当然,如果对方执迷不悟,那自己也不介意做一次南墙,让他头破血流。
    张梅接到采访任务通知的时候有点不敢相信,从主编的千叮咛万嘱咐里能听的出来这次采访任务的重要性,而且采访团队带队人那是自己师傅的师傅。
    而自己居然被选定为采访主持人?难道自己是社长早年的私生女?
    不解归不解,她自然不会傻到把天上掉的大肉饼给别人吃,说不定采这一次自己就能晋级了呢,如果真能晋级,还真得去偷偷问一下社长,需不需要做个dna检测核实下。
    采访地点被安排在了袁旭所住酒店的一间套房,就在袁旭房间的隔壁,尽管从资料上已经知道了采访对象是年龄,但当张梅见到袁旭的时候,还是忍不住暗自吸了口气。
    一个数百亿甚至不知道是不是已经过了千亿的企业帝国,继承人居然如此年轻,而且,还挺帅气的。
    至于这份\"帅气\"有多少是“金钱”加持带来的就不得而知了。
    “袁总您好,我是今天的采访主持人张梅,很高兴能跟您进行面对面的交流。”
    张梅上前,伸手,袁旭轻轻握了下她的手指,很快就松开了。
    这位二代,还很有礼貌。张梅心里又加了一分。
    张梅把这次采访团队的主要成员给袁旭做了简单的介绍。
    “还要录像吗?”
    袁旭还以为是个简单的文字采访,没想到还有摄像机,加上灯光,收音,居然有十几个人在围观。
    “是的,重要的采访我们都是要留影像资料的,您是有什么顾虑吗?”
    临行前,主编再三的嘱咐张梅,采访对象年轻,可能脾气会有些大,一定要注意沟通方式方法,对方不过分的要求一律先答应。
    “那倒没什么,我又不需要保持什么神秘感,只是觉得是不是有点兴师动众了。”袁旭笑着说道。
    “那倒不会,我们也是只有对重要对象做专访的时候才会留影像记录,如果您需要,也可以拷贝一份留存。”
    “那倒不错,宋室长,采访结束了你记得要一份拷贝。”
    “好的,袁总。”宋室长一如既往的给人以可靠的感觉。
    “那好,那我们就准备开始今天的专访?”
    “好,开始吧。”
    “好的,可以开机了。”张梅非常职业的挺胸收腹微收下颌,对着摄影师示意了一下。
    “非常荣幸可以有这个机会跟我们袁氏集团常务副总裁袁旭先生。”
    巴拉巴拉巴啦啦……
    问题都是事先拟定好的,答案袁旭已经跟宋瑞核对过几遍了,所以整个采访的过程非常顺利,丝滑无比。
    “前段时间沃尔马华夏区的总裁李斯阁先生放言今年将在华夏新开店15家,包括加了福等一众外资零售巨头都纷纷表示要加快在华夏的开店步伐,对于外资零售企业在华夏扩张提速,您有什么看法?润家零售的发展会不会因此变慢?”
    “华夏是个开放的市场,零售市场更是一直以来市场化最彻底的领域,随着过去几年润家零售迈向全国,我们已经跟你所说的外资零售企业进行过零距离的接触了。”
    “润佳零售在过去的几年里,在各地消费者的大力支持下,超市方面目前门店总数已经超过4800家,年销售额已经突破620亿。”
    “至于今年的发展,我们预计到今年年底,门店数量将达到5000家,年销售额达到700亿。”
    袁旭并没有直接回答张梅的这个问题,而是列举了一连串的数字,配上说话时冷静的表情,颇有些顾盼自雄,睥睨天下的感觉。
    …………
    “最后一个问题了,您此次来鹏城,是有什么大项目要落户鹏城吗?”
    张梅将采访本摊放在腿上,丝袜很滑,本子总想滑下去,她只好用手压住,这样却会让她身子微微前倾,白衬衣领口解开的扣子处,一片雪腻毫无保留的展现在袁旭眼前。
    袁旭坐正身体,眼睛注视着对方的鼻梁,若无其事的侃侃而谈:“袁氏集团对鹏城一向都非常重视,早在几年前,润家超市和购物广场已经开始为本地市民服务,华南采购中心的落地也显示了公司对本地资源的重视。”
    “这次我们带来的项目,除了常规的住宅地产开发,还计划在鹏城设立通达航空的货运枢纽,最为重要的项目,是安家地产计划在后海湾开发的鹏城安家国际金融中心项目,项目除了常规的超高层金融中心,还包括有18栋超高层高端住宅和公寓项目,为鹏城的高端人才提供符合其居住档次要求的住宅。”
    “我公司已完全取得了该地块的所有权,但是因为该地块之前的拥有者跟咱们鹏城的一家公司有一些债务方面的纠纷,目前该公司已向法院提起诉讼,导致该项目目前暂时无法正常开始,不过,我相信咱们鹏城的司法部门一定能公平公正公开的审理这起案件,还我们一个公道。”
    “这起诉讼案件,我们《南风周末》可以对咱们公司的经办人进行采访吗?”这个问题是之前的问题清单上没有的,纯粹是张梅作为一个媒体人的敏感度,听到对方的话之后,下意识的问的。
    摄影机后站着的资深老记者眼睛眯了一下,不过并没有进行制止。
    袁旭略一停顿,也没多耽误时间,马上接上说道:“当然可以,媒体的监督能够更好的保证我们当事人的正当权益么。”
    “好的,那么,非常感谢袁总能够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来接受我们的专访,希望您在鹏城的日子里能开心,最后,也预祝您的项目进展顺利。”
    张梅收起笔记本,偏头,左手将耳旁的长发捋到耳朵后面,然后起身主动伸手。
    “也非常感谢贵刊的采访,祝贵刊期期大卖!”
    袁旭依然是轻轻握住对方的手指,一触即收。
    摄影机的红灯随即熄灭,一众人开始有条不紊的收拾起来。
    “李记者,等下你们收拾完了,咱们一起在楼下餐厅吃个饭,我先回去换身衣服,咱们一会见。”
    说完,袁旭对着宋瑞点了下头,再跟张梅轻轻摆了下手,就出门左拐回自己房间去了。
    宋瑞则是把刚才放在一旁的公文包拿了起来,拉开拉链,从张梅开始,拿出红包,依次递了过去。
    张梅轻轻捏了下手里的红包,这个厚度,得有三四千了吧,这个年轻的常务副总裁,做事还是很敞亮的。
    宋瑞挨个发下了红包,连一起来的场工小哥都没落下,当然,红包的厚度自然不同。
    众人拿到红包,再想到还能在这五星级酒店里吃一餐,手上的动作都快了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