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领会精神
作者:浪里白条三千客   祖龙偷听我心声后封我为大秦国师最新章节     
    众人顺利进入王都城,赵沐写的告示也发满全城,等秦始皇的马车走远了,高句丽的百姓开始议论起来。
    “上面写的什么?”
    “你会识字,你赶紧念念!”
    “这……这是秦文吗?”
    “你真让人捉急,下面不是有高句丽文吗?”那人被臭骂一顿
    “好,好,我看错了,我刚太紧张了!”
    “别废话,赶紧念,没看到这么多人等着呢!”
    那人无奈的拿起告示,仔细看了看,脸色变得怪异起来,喉咙似乎有什么东西堵住了,一句话都说不出来,他只要着告示:“这…”
    “紧要关头你这干啥呢,平日学的都进入狗肚子里去了…”有人着急的骂道,心里却恐慌难道大秦要屠民。
    那人看着周围人翘首以盼的目光,咳嗽一声,非常严肃的说:“虽然我不知道这份告示是否真假,但是上面写了关于大秦收服高句丽后的安排,有以下七个要点,希望诸位能够领会精神!”
    “什么要点,什么精神,我们怎么听不懂,能不能说人话!”
    扶苏好奇的赵沐:“那份告示上面领会精神是什么意思?”
    赵沐笑着说:“就像博士写了一篇策论,主旨是为了轻徭薄赋,我那个告示的主旨就是想要传达大秦会把高句丽的百姓当做自己的子民,享有同等待遇,不分彼此,让他们体会陛下的良苦用心!”
    “第一,大秦改高句丽为韩郡!”
    “韩,韩郡?”
    这个问题萧何曾问过,“赵沐为何高句丽起名为韩郡?”
    赵沐淡淡的说:“因为好听!”就像匈奴的蒙古郡,赵沐提了也没有人反驳,似乎觉得这个名字理所当然。
    【棒子国就是这个名字,现在是我们大秦的一个郡,这可以用好几千年呢,追根溯源,也被我们压的死死的,想想都兴奋!】
    秦始皇当时就同意了:“准!”
    “第二,高句丽废除原有王室、贵族,大秦将会派秦官接管!”
    “赵沐,你不怕高句丽的贵族反抗?”扶苏喝一口茶
    赵沐毫不在乎:“什么贵族,等级最高的南武王和傉萨都被我们干掉了,下面那些臭鱼烂虾能翻起什么浪!”
    “这个废除的好,高句丽王室贵族欺压百姓,这些人死了才好!”
    “第三,高句丽的法律政策全部取消,全部按照秦律实行!”
    “秦律?也不知道严不严苛,我听闻他们有各种刑法,还有什么连坐和五马分尸!”
    “啊,这么吓人,看来是不想让我们活命了!”
    “你胡说什么?只要你不触犯秦法一般都没有问题的,我经常来往大秦,还是有些了解的,普通百姓只要老实听话还是过的挺好的!”
    有人急的不行,“还有没有?快说下一条!”
    那人继续念:“第四、韩郡子民亦是我大秦子民,与秦民享受同等待遇!”
    “啥意思,我们不是奴隶,是和大秦一样的平民?”
    “对,我听下来是这个意思,同等待遇,大秦他们有什么啊?”
    “那可太多了,大秦比我们高句丽好多了,衣食住行,吃穿用度,应有尽有,比如精盐、纸、笔、书、家具、锅、听说还有香皂,最重要他们有天赐之物!”
    “啥?天赐之物?那是什么东西!”
    扶苏惊讶的说:“赵沐你是说天赐之物也要在韩郡种植?”
    “是啊,韩郡既然已经是大秦的一部分,那所有的东西都要公平才对,百姓都是无辜的,如果人人都能吃饱饭,也不会有反抗和起义了,所以首要认为是让普通百姓填饱肚子!”
    “他们有这么多好东西,如果我们真的和大秦子民一样我也愿意归顺!”
    “现在不是愿意不愿意的问题,是必须归顺,醒醒吧,高句丽已经亡了!”
    “第五,尊重文化差异,保留高句丽特色文化民俗,但是大秦会派人前来教化,全民学习秦语和秦文化!”
    “如此甚好,我们高句丽还算能延绵下去!”
    “教化?大秦要派人来教我们吗?”
    扶苏连忙问道:“赵沐,保留特色文化是不是你曾经说的求同存异!”
    赵沐鼓掌:“你说的太对了,其实欲灭其国,必先去其史,欲灭其族,必先灭其文、去其俗,但是呢就是因为有文化的差异,这个世界才是多姿多彩,所以我才像陛下申请保留他们的文化特色,这也是为了以后开拓旅游市场打基础!”
    扶苏大概是明白了,可这教化的人选?
    “你准备让谁来教化他们?”
    赵沐啧了一声:“还能有谁,那些博士大儒,以及让陛下头疼的自诩读书清高的那些各学派代表人啊,我想他们特别乐意开宣扬大秦文化!”
    【那些人天天闲出屁来,能够给政哥解决点烦恼,也是好事一件!】
    扶苏尴尬一笑:“这,恐怕他们不太愿意……”
    赵沐很想翻白眼,冷声道:“惯的他们,就是陛下平日对他们太过仁慈,才让他们一天天的啥事不干,只会口诛笔伐,给他们找点事情做,考核不通过不允许回咸阳,这还是第一步,等以后大秦开疆拓土,什么百越、扶桑,都是要他们去教化,现在先让他们适应一下,我到时候编一本教科书,就让他们按照那个来教学。”
    【政哥奋六世之余烈,背万世之黑锅,为了以后的名声,这些人也必须去教化!】
    秦始皇批阅奏书的笔停顿了一下,微微叹气,果然赵沐当时说的这个事情就是为他考虑,也罢,那些大儒学士他也觉得碍眼,都扔出去吧!
    那人缓了缓继续说:“第六,大秦与韩郡互通经商,促进经济发展。”
    “还有啊,这么多!”
    “经商,大秦不是重农抑商吗?怎么可以经商了?”
    “这你就不懂了吧,那大秦赵奉常就是提出招商引资的人,有他在,肯定是要通商的,毕竟商人油水多!”
    高句丽人心目中立马把赵沐想象成肥头大耳的贪官,都在感叹这样的人也能当官,看来大秦皇帝看人也不准啊!
    “不对,通商其实对我们高句丽来说更好,你想想啊,大秦那些好东西总不会自己跑过来吧,肯定是有人运来,再卖给我们,我们有了这些日子过的更方便,我们高句丽的东西也能卖给大秦,这样一来一往大家都有钱赚,我曾听闻赵大人说过,等有了钱可以做很多事情,比如大秦各郡县都开始铺设水泥路,非常光滑,下雨天如履平地,不会弄湿鞋子,我们要是有钱了,也可以铺水泥地!搞建设!”
    有人深思,有人怀疑,有人不信。
    “还有吗?”
    “有,最后一条,第七:防疫指南!”
    “真的有瘟疫吗?”
    “我也听说了,南方那边死了太多人,有瘟疫在蔓延!”
    “他们说的这个防疫准不准啊,勤洗手,洗澡和换衣服,还要戴什么口罩就能减少瘟疫传播?”
    “我也不知道,先按照他们要求的来,试试看!”
    几乎所有高句丽的各城都收到了告示,听了这些内容,他们现在都松了一口气,大秦没想过屠民,反而发布的这个告示其实都是有利于他们的,似乎对于亡国的哀伤少了一些,毕竟活着的人还要继续往前走,他们的王只是换了一个人,对于他们来说只要吃饱穿暖喝足,平安稳定就足够。
    普通百姓好糊弄,那些贵族富绅可没有那么好打发,赵沐自然有能对付他们的办法,乖乖的让他们把钱拿出来,韩郡百业待兴,正是需要钱的时候。
    “赵沐,这样做会不会太过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