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9章 荆轲刺秦的计划提前了两年
作者:摆烂zy   穿越大秦,万朝万代风云巨变最新章节     
    荆轲听着太子丹字字数落秦王政的残暴罪行。
    荆轲看到过天幕的第一个视频,但是他却没有看到过天幕的第二个视频。
    因为他喜欢行侠仗义,做什么事都率性为之,嬴政的第二个天幕视频播放的时候,因为他得罪了当时的一个贵族名人。
    田光带他去了太子丹府上暂住,那时候他和田光两人都在太子丹的地下室呢,所以他和田光没能看到嬴政的第二个视频。
    他也听人说过秦王政天幕的事,但他没有亲眼看见所以也不是很相信。
    他知道今天太子丹让他坐在这,是计划着刺杀秦王政的。
    之前田光和他提过此事,他原本不想来的,可是田光竟然自刎了,所以他今天才坐在这。
    就当太子丹说完了过后,秦舞阳立马起身抱拳道,“舞阳愿为太子赴汤蹈火。”
    太子丹他说了那么多,荆轲还是坐在下首位眉头紧锁,没有表示。
    于是他走到荆轲面前,双膝跪在了荆轲身前,满脸的真诚恳求,“丹现在急需像先生这样的侠士相助。”
    “唯有秦王政死了才能息兵罢战,燕国才能得以安稳,天下百姓才能免于苦难。”
    说完太子丹又重重的磕头,“还望先生为了天下大义,请先生出手,刺杀秦王政。”
    荆轲还想推脱,“秦王守卫森严,就算荆轲有武艺在身也无法近其身。”
    太子丹把燕国使者要去咸阳谈归秦之事告诉了荆轲。
    希望他能混迹在使者里面,到时候秦王肯定会接见他们,那是下手的最好时机。
    然后还给了他一把淬了毒的匕首给他。
    荆轲就这样被好友田光的命裹挟,被太子丹打着解救天下百姓之大任的使命,还有他跪地磕头的诚心给忽悠了。
    不知道事情真相的他,就这样答应了太子丹刺杀秦王的计划。
    燕国最近都在准备使臣去秦国的事宜,荆轲也忙着演练刺杀秦王。
    燕王喜和太子丹为了秦王相信他们归秦的诚意,知道秦王政非常痛恨樊於期,于是太子丹让人去找樊於期。
    太子丹让人请来了樊於期,说了他和荆轲相谈的计划,“於期,荆轲他同意刺杀秦王了。”
    樊於期听到很高兴,“荆轲可以混迹在使者中,荆轲出手必定能刺杀赵政,妙哉妙哉啊。。”
    “哈哈哈。”樊於期大笑了起来。
    说到嬴政之死樊於期还带着大仇得报的快意。
    太子丹面露为难道,“於期啊,还差一样向秦王投诚的物品。”
    樊於期收起了笑声看向太子丹,“哦?是何物?”
    太子丹面色凝重且认真对着樊於期抱拳深深作揖,“就是你樊於期的人头,希望你为了天下大义能奉上自己的人头。”
    樊於期原本带着笑意的眼睛,立马变得不可置信了起来。
    他疑惑茫然的看向太子丹,对方说了什么?
    他想确定,他刚才有没有听错?
    是要他的头颅吗?
    好像是听见要他的头颅的吧。
    不。。
    他不愿意,他可不想死啊。
    他虽然痛恨嬴政,他也想嬴政死,因为他和嬴政的恩怨是解不开的。
    他曾经质疑过嬴政的身份,他也曾和成蟜骑兵反叛他。
    嬴政也杀了他一家老小,灭门之仇怎么能不恨。
    他和嬴政早就是不死不休的敌人了。
    但是他也怕死啊,他如果不怕死当时就不会抛弃亲人家族畏罪叛逃到燕国了。
    按照秦国的连坐律法,他的亲人和家族肯定是会因为他反叛秦国而受到牵连的。
    他作为秦国的将领怎么可能不知道这条秦律呢。
    但是他当时还是选择了抛弃家人独自逃往燕国,他为了自己的命都能抛弃了亲人家族。
    他怎么能不惜命呢?
    但是现在这个太子丹既然想要他的头颅,他怎么愿意给。
    樊於期虽然不愿意死,眼睛余光观察了一下四周,暗地里有人影浮动,想来是早有埋伏。
    他知道事已至此,已经不是他愿意不愿意的问题了。
    他的头是给也得给不给也得给,今天他是不死不行了。
    仅凭他一人,难道他还能逃出燕国不成吗?
    只要逃不掉,终归还是难逃一死的。
    “哈哈哈。”樊於期仰天长啸,“如若太子成功了,可否为我留下一个好名声。”
    太子丹抱拳作揖,“如若成功,史书必定记载於期自刎县上首级之大义。”
    最终樊於期主动自刎。
    就这样比原本历史还要晚两年的荆轲刺秦提前了。
    燕王喜还不知道自己的好大儿给他安排了那么一出大戏。
    他只知道这一次他们的使臣是去和秦王相谈燕国归秦的事的。
    他怎么也想不到他的好大儿竟然会在他的使臣里安排一个战国的顶级刺客去刺杀秦王政。
    荆轲这个耿直的铁憨憨,也是脑子一根筋,随便听别人忽悠,听别人抬高了一下自己的身份就去做这个冤大头了。
    他就没有想过他刺杀了秦王政,他焉能有命在。
    他不知道难道太子丹不知道吗?想来太子丹是知道的,荆轲刺杀嬴政不管是成功还是失败,荆轲都必死无疑。
    而太子丹已经沉浸在嬴政一死六国在难统一的美梦里,完全不在乎荆轲的性命。。
    几日后
    太子丹对着荆轲抱拳,“先生不惜舍身赴险,燕国和丹乃至天下定会记住先生壮举,命燕人世代传颂。”
    荆轲抱拳,“拜别太子。”
    高渐离拿出他的古琴,弹奏起那首渡易水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探虎穴兮入蛟宫,仰天呼气兮成白虹。”
    太子丹看着一辆辆马车远离,留下了卷起的一地的尘土。
    ………………
    秦国
    咸阳宫
    燕国使者已经在咸阳城内安顿了下来。
    李斯今天来向嬴政禀报此事,“大王,此番燕王派使臣相谈归秦事宜,臣担心有假。”
    李斯是知道历史上有名的荆轲刺秦的,他怕历史重演。
    “燕王归秦之心不假,至于太子丹。。。。”嬴政没有继续下去。
    世人都说太子丹人为恭敬,礼贤下士。
    但是只有嬴政知道,太子丹此人小肚鸡肠爱记仇,口蜜腹剑虚伪至极。
    这才是为什么他会疏远太子丹的原因。
    次日
    当其他使臣相谈完了他们大王归秦的诉求之后,其余的使臣都离开了。
    唯一留下来一名男子,他手里抱着一个盒子。
    嬴政似笑非笑的看着这名男子,他知道这人是谁,他也知道此人想做什么。
    “他们都退下了,你为何还不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