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王翦惊!启奏大王,渭城大捷!
作者:无谅666   大秦:从战场捡属性开始变强长生最新章节     
    与魏无忌的心思一样。
    公孙喜心中或许有着一种不甘心,没有攻克渭城,反而被秦军击溃。
    但说到底。
    这就是战争。
    战场的一切都是瞬息万变。
    一切,或许都是技不如人吧。
    “你竟然不恨本将?”
    赵封颇为意外的看着公孙喜。
    虽然此刻这个魏将一脸的不甘心,但脸上却没有恨意。
    “为何要恨?”
    “说到底,此战输了。”
    “是吾等技不如人。”
    “如若此战你输了,难道会恨?”公孙喜没有悲喜的说道。
    听到这话。
    赵封也是有些高看了公孙喜一眼。
    “虽然知道你心中所想,但本将还是想要说一句。”
    “如若你投降,本将可以饶你一命。”赵封缓缓开口道。
    公孙喜闻言,却是摇头一笑:“多谢赵将军抬爱,但魏武卒有死无生。”
    “吾身为魏武卒战将,绝不容降。”
    闻言。
    赵封点了点头:“你叫什么名字?”
    “公孙喜。”公孙喜大声回道。
    “你值得让本将记住你的名字。”
    “更值得本将亲自动手。”
    “来吧。”
    赵封策马一动,步入了阵前。
    “多谢赵将军。”公孙喜大笑一声,随后提起了长矛,猛地拍马,战马疾驰冲出,向着赵封刺去。
    赵封同样策马冲去。
    霸王枪猛地刺出。
    在公孙喜长矛刺来的一瞬间,赵封侧身一躲,轻易躲开,但手中的长枪却是直接洞穿了公孙喜的身体。
    “咳…”
    “我…我输了。”
    公孙喜挣扎的一笑,胸口的鲜血流逝不断。
    “一路好走吧。”
    赵封沉声说了一句。
    猛地一收枪。
    公孙喜的生机瞬间泯灭。
    “击杀魏国主将公孙喜,捡取全属性30点。”面板提示道。
    而看着眼前这几百个魏武卒。
    赵封也没有任何犹豫,一挥手。
    “杀!!”
    众秦军将士一拥而上。
    顷刻间。
    这仅存的几百个魏武卒就被斩杀殆尽。
    “目标上渭城,继续追击。”
    “此战。”
    “但凡遇到敌军,一个不留。”
    “追。”
    赵封扬起手中长枪,大声喝道。
    随即大军再次向着北方追击。
    踏入魏境。
    与之同时。
    新郑。
    “报。”
    “渭城急报。”
    一道急报传到了新郑城郡守府。
    蒙毅坐在了主位上,李腾则是坐在了一旁。
    如今颍川郡各处乱象不断,韩贵族纠集人马反秦,两人也是以此为重。
    听到渭城急报。
    “是不是渭城失守了?”蒙毅立刻关切问道。
    渭城乃是颍川门户,一旦破了,整个颍川就危险了。
    “终究还是没有守住啊。”
    “面对魏无忌带着数十万大军进攻,凭借五万锐士和五万降卒,赵封不可能守住的。”李腾也叹了一口气。
    “李将军。”
    “渭城破,颍川门户已失,要安排大军防守魏军来犯,再派人上奏大王求援。”蒙毅沉声说道。
    “恩。”李腾点了点头。
    虽然没有看到这急报,但两人不约而同的就想到了是渭城失守,除此外,他们不可能想到另外的战果。
    “将军。”
    “这急报并非城破。”
    急报传令兵略带尴尬的说道。
    他一路自渭城而来禀告,乃是直属于赵封麾下的传令兵,如今渭城已定,所有留守的将士除了在清理尸体外,就是在休息。
    “并非城破?”
    蒙毅和李腾相视一眼,都带着一种诧异。
    但蒙毅很快回过神来,李腾迅速走上前将急报接了过来,立刻打开一看。
    当看到急报后,表情都瞬间变了:“这怎么可能?”
    “怎么了?”蒙毅立刻问道。
    “郡守自己看吧。”
    李腾带着一脸震惊不散的眼神将这急报传给了蒙毅。
    后者接过后,仔细一看,表情也变得与李腾一模一样。
    “魏无忌!”
    “竟然败给了赵封。”
    “魏军竟被赵封击溃了。”
    “这是怎么做到的?”蒙毅一脸震惊的道。
    “魏无忌是何许人,竟然败在了赵封的手中?而且还是兵力以及战力占据了绝对的优势。”
    “竟然败了?”
    “赵封。”
    “我服了。”
    “当真服了。”李腾充满感慨的说道。
    就凭这一战,李腾彻底对赵封服气了。
    作为战将,李腾清楚知道,如果将他放在了与赵封一样的位置上,他断然不会取得如此胜果,能够守住渭城一月不失或许就是极限了。
    大但赵封不仅做到了防守,更做到了大破强敌。
    “天下代有人杰出。”
    “当初父亲说的这句话,我算是彻底明白了。”
    “等大王听到这个消息或许也会大惊吧。”蒙毅笑着说道。
    “颍川无危了。”
    “此战之后,赵封当再进一步了。”李腾感慨的说道。
    相比于赵封,他是真的觉得自愧不如。
    “是啊。”
    “此战之后,我大秦最年轻的副将要变成最年轻的主将了。”蒙毅也是感慨一笑。
    “郡守。”
    “当日我提起的那事,不知是否上奏了?”李腾有些忐忑的问道。
    “吾已经替上奏大王了,至于今后你如何调动就看大王之意了。”蒙毅说道。
    “有劳郡守。”李腾立刻道谢。
    赵国战场。
    曲阳城。
    已经变成了一片战火焦土之景。
    整个曲阳城内不知洒落了多少弓箭,不知道轰下了多少的滚石。
    但是在廉颇的防守下,曲阳城承受了王翦亲统大军的连日猛攻,根本没有被破的迹象。
    城楼之上。
    廉颇一身战甲,平静的看着退去的秦军。
    “第几次进攻了?”廉颇平静问道。
    “回上将军,已经是第十次进攻了。”
    “但每一次进攻王翦都未曾付出多少代价,而是以其秦军之利,以弓箭放射我城邑。”
    “从如今来看,他似乎根本不打算强攻破城。”
    廉颇麾下副将恭敬回道。
    “王翦已经不仅仅是当初白起麾下的一个副将了,而是秦国盛名之下的上将军。”
    “他知老夫擅于防守,更知驱兵强攻必大损。”
    “故而连续以弓箭放射,击我军士气,杀我军将士。”
    “这连日来的放箭,我军虽说没有正面交锋那般损亡,但终究也是被乱箭射杀了不少。”廉颇缓缓开口道。
    “王翦聚于城前而不攻,他究竟想要做什么?”
    “如今对于秦国而言,我大赵是最虚弱的时候,镇守之兵不过十万,一旦大王自燕国撤兵,三十万大军归来,秦国可就没有机会了。”副将十分不解的道。
    “很显然。”
    “王翦的目标并非破我曲阳,而是下曲阳。”廉颇叹了一口气。
    “他们要进攻下曲阳?”副将眉头一皱。
    “曲阳与下曲阳相连,后者若失,曲阳粮道将被断,最终我城中这六万大军也将成为瓮中之鳖,除了撤兵以外别无他法。”
    “这就是王翦围而不攻的目的。”廉颇说道。
    “上将军,那我们该怎么办?”
    “难不成只能眼睁睁的看着?”
    “下曲阳只有不到四万兵力,如何守得住啊?”副将顿时担忧了起来。
    “从始至终,老夫就知道守不住。”
    “但为了大赵,不得不守。”
    “想要解我大赵之危局,唯有大王下诏从燕国将大军调回来。”
    “老夫在此,便是能守多久就守多久。”廉颇语气充满了无奈。
    在兵力上,他本就是弱于秦国。
    两面防守,不可能守得住的。
    听到廉颇的话。
    身边的副将也是一脸的苦涩。
    “大王一直对上将军猜忌太甚,哪怕到了现在,大王仍然对上将军过于防备。”
    “而上将军对大赵却是一片忠诚之心。”副将为廉颇鸣不平的说道。
    “老夫深受大赵天恩,之所以还活着就是为了守护大赵。”
    “大王对老夫有猜忌,那是大王的事,老夫也只能尽自己的全力了。”廉颇淡淡一笑,并没有多想什么。
    见到了廉颇如此说。
    副将也只能压住了心底对赵偃的不满,不敢再多言。
    这时。
    廉颇开口问道:“下一批粮草辎重运来了没有?”
    “回上将军。”
    “粮草辎重调拨之事都是郭开在负责,每一次运送来的粮草只够我十万大军半月之用,如今所剩也只有几日之用了,但那些粮草还未曾来到。”副将有些无奈的说道。
    “郭开。”
    “奸诈小人矣。”
    “都到了如此地步,竟然还敢拖延粮草运送。”廉颇也是怒斥道。
    对于郭开,他一直都是看不上的,一直以来都是颇为针对郭开,也正是如此,让郭开对廉颇也充满了愤恨。
    “上将军。”
    “他只是拖延,并未断绝。”
    “显然他也担心因为粮草之事而影响防守,那样大王必会重责。”
    “也正是如此,我们也没有理由去参奏郭开。”副将苦恼的说道。
    “好了。”
    “还是继续催促吧。”
    “粮草绝不可断,当然,也要严加警告。”
    “如果因为粮草之事影响我军防守,老夫必亲自面王,弹劾郭开。”廉颇沉声道。
    “末将领命。”副将当即应道。
    “也不知道如今的韩地是一个怎样的战况。”
    “如若信陵君能够率军攻破韩地,必可让秦军产生波澜,老夫也可有更多的时间了。”廉颇带着几分期待的想到。
    “信陵君与上将军皆是闻名天下的战将,对付一个秦国小将镇守的边城,轻而易举可破城。”副将带着一种吹捧而自信的语气道。
    “但愿如此吧。”
    廉颇点了点头,而目光带着一种沉思:“秦将赵封,出自秦国后勤军,自入秦国主战营后,无败绩,不知道此子究竟能力如何?”
    而在廉颇正前方的蓝田军营。
    “上将军。”
    “刚刚收到了王贲将军的军报。”
    “时机已到,明日便会对下曲阳发动进攻。”杨端和恭敬对着王翦禀告道。
    “告诉王贲。”
    “全力攻之,下曲阳一破,此间你就立刻动兵进攻曲阳。”
    “只待廉颇撤军,一路追击。”
    “不可让他再形成防御之势。”王翦沉声道。
    “末将领命。”杨端和立刻回道。
    “廉颇善于防守,但终究兵力不足,正面进攻无异于白白葬送锐士性命,此间本将拖住廉颇,让王贲进而取下曲阳。”
    “廉颇纵然明白,他也无计可施。”王翦淡笑着。
    曾几何时。
    他早就研究了该如何对付廉颇,无他,扬长避短。
    这就是胜廉颇的根本。
    “廉颇老矣,遇上了上将军也算是他最终的一战了。”杨端和笑道。
    “也不知道颍川的战况如何了。”
    王翦忽然开口道。
    相比于自己在赵国的攻伐自信,游刃有余。
    王翦更为担心的就是颍川。
    一旦颍川失守,那就是功不抵过了。
    “报。”
    “渭城传来急报。”
    就在王翦担心间,一个急报兵快速冲入了营帐内。
    “急报?”
    王翦心底一忐。
    但表情十分镇静。
    并没有如蒙毅与李腾二人第一时间就想到是渭城失守。
    “呈上来。”
    王翦沉声道。
    急报兵立刻将军报呈上。
    王翦接过来,立刻打开封条一看。
    顿时。
    表情变得极为古怪了起来。
    当看完后。
    “哈哈哈。”
    “赵封,这小子当真是太让本将吃惊了。”
    “没想到,当真是没想到啊。”
    “魏无忌盛名一时,此间却有此败。”
    王翦震惊的同时,爽朗的大笑了起来。
    声音之中透出了一种得意,激动。
    同样也有着一种释然,轻松。
    渭城!
    他再也无需担心什么失守之危了。
    “上将军如此高兴,难道渭城有什么好消息?”杨端和立刻好奇问道。
    “你自己看吧。”王翦大笑了一声,将手中军报对着杨端和一递。
    这一过程,王翦脸上的笑容没有收起过,甚至还有着一种欣慰。
    自己这个女婿没有让他失望。
    不仅守住了渭城,更是兵行险招,大破魏军。
    盛名于天下的魏无忌都败在了他的手中。
    杨端和接过来一看。
    表情立刻变得惊诧,震惊。
    “赵封将军竟然击溃了魏军,魏无忌率军逃回了魏国。”
    “渭城一战,总计斩魏军近十万。”
    “我方伤亡则是只有三万余众。”
    “魏无忌,竟然输给了赵封将军?”
    “这怎么可能?”
    “那可是魏无忌啊,他竟然就这样输了?”
    杨端和无比震惊的说道。
    显然。
    这一胜果他是怎么都没有想到。
    更没有想到他大秦的一个新锐副将竟然能够击败盛名之下的魏无忌。
    这就好比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将击溃了一个没有多少败绩的常胜将军。
    “不久以后。”
    “赵封之名,将传遍天下。”
    “魏无忌盛名一时,不曾想,到了古稀之时竟然落入了这般,成为了我大秦新锐的垫脚石。”王翦大笑着说道,此刻真的是发自内心的高兴。
    “的确。”
    “魏无忌已经成为了赵将军的垫脚石了。”杨端和点了点头。
    “原本。”
    “本将所想只要赵封能够守住渭城不失,遏制魏军不进就成了,可这才多久,他竟然给了本将如此一个大惊喜。”
    “这小子也算真的没有让本将失望。”
    “渭城已定,魏军已退。”
    “朝堂之上再无人敢诟病赵封,更无人胆敢再提刑徒军之弊。”
    “通过此战足可证明刑徒军之策可行,更可证明他日我大秦又多了一项壮大国力的举措。”王翦大笑着说道。
    “上将军所言极是。”
    “这刑徒军在赵将军手中当真是出彩,此战的确可让朝堂上那些对刑徒军多有诟病之人闭嘴了。”
    “不仅如此。”
    “朝堂上对上将军那般坚定举荐赵封镇守渭城的议论声也将停止了。”杨端和也笑道。
    “将此军报以加急送回咸阳,上奏大王。”
    “如今颍川已无危局,是该让大王也放心下来了。”王翦笑着道。
    “来人。”
    “立刻将此军报以最快加急送回咸阳,呈奏大王。”杨端和立刻大声道。
    应声。
    一个直属上将军营的传令兵快步而来,恭敬将军报装入了竹筒内,立刻离开了营帐。
    “上将军。”
    “末将也有罪。”
    这时杨端和忽然对着王翦一拜。
    “杨将军何罪之有?”王翦诧异道。
    “当日末将也曾经所言赵封不能担当镇守渭城之任,甚至以为赵将军在短时间就会承受不住魏无忌进攻,但如今看来是末将太过短视了。”杨端和恭敬回道。
    “杨将军此言过重了。”
    “别说你的有所怀疑,整个朝堂之上的大臣无不对此怀疑。”
    “哪怕是本将也是如此。”
    “可我大秦的情况就是那般,除了相信赵封以外,别无他法。”王翦笑道。
    “这就是上将军眼界独道。”杨端和恭维道。
    “如今我们率先得到了渭城的消息,相信再过不久赵国也会得到了,或许,赵国那三十万大军也快要调回来了。”王翦沉声说道。
    “所以在赵国三十万大军调回来之前,我军一定要击溃廉颇,唯有如此才能亡赵。”杨端和沉声道。
    “报。”
    “上将军。”
    “你府上传来了家书。”
    王翦的亲卫统领来到了营帐内,手中还捧着一封竹简。
    “家书?”
    王翦一愣,然后立刻走上前,亲自接了过来。
    打开后。
    王翦脸上也露出了笑容来:“只有不到一个月,嫣儿就要生下来了,这倒是一个好消息。”
    “这一次灭赵之后,一定要与赵封将婚事敲定。”
    “就是不知道嫣儿是给我生一个外孙还是外孙女啊。”
    回过神来。
    王翦将家书对着眼前的统领一递:“找人送给赵封。”
    “诺。”
    亲卫统领立刻接了过来,迅速退下了。
    而一旁的杨端和则是一脸诧异:“这是上将军的家书,为何要给赵封将军?难道赵将军是?”
    看着杨端和这诧异,还有古怪的目光。
    王翦立刻就明白他心底在想什么。
    无非。
    是觉得赵封是他的私生子吧。
    “他是本将未来的女婿。”王翦直接了当的说道。
    “什么?”杨端和一脸震惊的表情:“赵…赵将军竟然是上将军的女婿?这…这末将真的未曾听说过。”
    对此,或许也真正的杨端和不知道。
    当日朝堂之上,赵封与王家女定亲之时可是牵扯到了王族长公子。
    扶苏求婚失败,继而是一个副将的赵封得到了王家女的青睐,这对于扶苏而言也算是一件丢脸的事情,而朝堂之上的大臣自然也不敢太过议论,牵扯到王族的事情可不能乱传,必须慎之又慎。
    所以王翦之女与赵封的事情除了朝堂上的大臣外,并没有太大的传开。
    “很快天下都会知道了。”
    “大王曾经说了。”
    “只要赵封能够守住渭城,便下诏为赵封与本将的女儿赐婚。”
    “如今赵封已经完成了,待得灭赵之后,自会有赐婚之诏。”王翦笑着说道,十分高兴。
    杨端和当即抱拳:“恭贺上将军,王诏赐婚,这可是天大的殊荣。”
    “而且末将听说大王更是赐婚公主给了王将军。”
    “如果再得一道赐婚,上将军一门都得王恩啊。”
    王翦微笑着,也是十分高兴。
    王朝赐婚,这也是婚事的最大殊荣,能得如此,已经足够了。
    “赵封已经大破魏军了,而且击溃敌军的难度比之我军要更强,他面对是数倍之敌军!”
    “吾等两个主营可不能落后了。”王翦十分严肃的说道。
    “末将明白。”杨端和当即回道。
    “去安排吧。”
    “随时开始真正进攻。”王翦一摆手。
    “诺。”杨端和躬身一拜,退出了营帐。
    待得他离开后。
    王翦那严肃的脸色又瞬间一脸笑容,重新将那来自渭城的战报捡了起来。
    “这小子。”
    “当真是没有让我失望啊。”
    “魏无忌那老匹夫竟然输给了他。”
    “凭如此战功,只要继续下去,他日我大秦最年轻的上将军只怕就是他了。”
    “嫣儿的眼光果然没错。”
    “不枉我冒着得罪长公子应是成了这一场婚事。”
    “哈哈哈。”
    王翦捧着手中的战报,忍不住的又笑了起来。
    时间逐渐流逝!
    咸阳。
    相比于如今燃起了战火的赵国与燕国,大秦的都城一片安宁,而且还有很多来自赵国,燕国的商人游商来此,也有躲避战乱之心,也让咸阳变得空前繁华了起来。
    如今的神州大地之上,战乱四起。
    大秦作为强国也是能够庇佑百姓免遭战乱。
    秦王宫,朝议大殿内。
    自从大秦对赵动兵之后,原本三日一朝议已经改成了两日一朝议。
    “启奏大王。”
    “臣已经收到了颍川李腾将军的上奏,一个月内,颍川郡内的乱象就可彻底平定。”尉缭大声启奏道。
    “看样子颍川郡内的乱象并不是太大。”
    “赵魏两国的挑动也并未有太大的影响。”
    “李腾很不错。”嬴政出声夸赞了一句。
    如果算上颍川郡内的兵力,大秦这一次总计调动了四十五万大军,这兵力当真是不少了,每日消耗的粮草都是海量的。
    三路动兵,嬴政最为担心的还是颍川。
    “大王。”
    “如今的关注点还是应该在颍川郡的渭城门户。”
    “老臣仍是担忧赵封能不能守得住。”
    “老臣以为,理当再次追加严令,让赵封加大戒备镇守。”
    “如若渭城有失,当重惩。”王绾站出来,大声启奏道。
    “臣附议。”
    “赵国战场之上无需担心太多,唯独要担心的便是渭城。”
    “此惩绝不可有失。”
    “一旦渭城破,魏无忌率军长驱直入,我颍川郡危矣。”淳于越也立刻附和。
    紧随着又有着一些朝臣附和。
    显然。
    这些人看似为公,实则是有些针对的意味。
    “此事。”
    “孤已经交代了上将军了。”
    “一旦渭城有变。”
    “上将军自会定夺。”
    “函谷二十万大军也将出动。”嬴政沉声道。
    “大王圣明。”
    王绾高呼了一声,然后又道:“如今渭城情况不明,但当日收到赵封擅离职守之举或为真,老臣以为,理当派遣一员督战使前去监督赵封,避免其乱来。”
    “此子虽是战功晋升,但终究是太过年轻,少了稳重。”
    也就在这时。
    “报。”
    “来自王翦上将军急报,事关渭城。”
    一个加急传令兵自大殿外跑来,看着这急切的姿态,似乎是真正出了大事。
    听到是渭城,还是急报。
    王绾立刻闭嘴了,目光看向了这传令兵,老眼之中带着几分冷笑。
    “这小子要栽了啊。”淳于越抬起头,心底却是得意一笑。
    当他与王绾目光相对的一刻,都带着一种幸灾乐祸之意。
    虽说淳于越行事鲁莽,有时候王绾也劝阻不了,但他终究是扶苏的老师,而王绾作为扶苏的坚定支持者,自然是要维护的。
    赵封殴打淳于越弟子之事自然也是被王绾所知了,既然不能拉拢,那就想办法打压。
    “渭城如何了?”
    听到是渭城,嬴政眉头一皱,立刻大声询问。
    此刻。
    他最担心的就是渭城。
    “启奏大王。”
    “上将军急报。”
    “渭城大捷。”
    传令兵双手捧起了来自渭城的急报,一脸激动的高呼道。
    一听这。
    王绾和淳于越的表情一变,十分古怪的看向了传令兵。
    “渭城大捷?”
    “这是怎么回事?
    “为何以大捷称?”
    “难不成赵封守住了渭城?”王绾与淳于越心底暗想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