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去考试
作者:爱吃泡青豆的红豆   病秧子首辅的招赘夫郎最新章节     
    “没事儿,我身为您的儿子,代您写没问题的。”柳小如轻笑一声,“我相信,上天会体谅的。”
    有了自家哥儿的安抚,刘香云情绪好了许多,开始兴致勃勃地想着自己的愿望。
    顾满仓直接回房间,拿出自己的笔墨纸砚,砚台里还有下午磨的墨汁,刚好省了时间。
    赵东临率先想好,拿过毛笔开始在红灯笼上写字,一边写还一边念,“希望爹爹跟阿爹在下边能够再续前缘,希望二姨身体康健,希望表哥得个大胖小子,希望满仓哥金榜题名。”
    “愿望有些多,还望上苍体谅。”
    红灯笼不大,赵东临把愿望写完了,整个红灯笼都写满了。
    听到赵东临的碎碎念,柳小如还是很感动的,抬眸看到天上的一轮明月,大笔一挥在自己灯笼就写了一行字。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借用东坡先生的词,祝愿大家都好好的,能看到天上那轮天下人的月盘。
    顾满仓看了会儿自家夫郎帅气的侧脸,沉思片刻后写下,执着于理想,纯粹于当下。
    他无比珍惜现在的日子,平淡且幸福,但他也要更加努力,小目标,让自家的小家安稳幸福,大目标,实现自身的抱负。
    见小辈们都停下了笔,刘香云也想出了自己的愿望,很朴实无华的愿望,“愿家人都好。”
    柳小如一笔一划写得很认真,心里也默默地祈祷着,你好我好,大家都好。
    红灯笼喜庆,又带着全家人的祈愿,看着亮着昏黄的光的灯笼,在夜色里格外亮眼,期待着上天知悉。
    下午吃了汤圆,晚上随便吃点就好了。
    用完晚饭,赵东临提着红灯笼回了顾家老宅,四个灯笼,两处各两个,他手里的是顾满仓跟自己的,柳家自然挂着刘香云母子的。
    晚上用完水,柳小如催促着顾满仓赶紧睡觉,养足精力应对明天的考试。
    顾满仓听话地放下手里的书,用完水吹灭灯爬上了炕,自从二人成亲之后,就一直睡一个被窝里,夫夫俩相拥而眠。
    翌日鸡鸣第三声,顾满仓便醒了过来,从窗户看外边还是黑漆漆的,但他该起来了。
    远山私塾不管春夏秋冬,每日早上辰时二刻前到达私塾,否则视为迟到,要受夫子的惩戒。
    虽然顾满仓今日只是去参加入学考试,依旧要守时,得辰时二刻前到私塾门口等着。
    从西河村到镇上,走路要一个时辰,坐牛车快些,也要半个时辰。
    鸡鸣第三声,说明已经到了卯时二刻了,意味着他还有半个时辰的时间,用来吃饭洗漱。
    顾满仓没敢耽误,轻手轻脚地起床,下地穿好鞋才开始穿衣裳,穿好衣裳去灶房,用冷水洗漱,冷水寒冷刺骨,他残留的瞌睡瞬间消失,整个人精神奕奕。
    柳树收拾好自己来到柳家灶房的时候,发现灶房里有亮光,快走两步进去,发现顾满仓起这么早,忙过去帮忙,“老爷,我来我来。”
    见柳树来了,顾满仓便放手把早饭交给他,“早上随便吃点馒头就成,快一些。”
    柳树忙应声,顾满仓颔首便回了房间,看着睡得正香的夫郎,心里有些不忍心把他叫起来,声音轻柔跟风似的,“小如,醒醒。”
    柳小如迷糊地睁开眼睛,声音闷闷地问道:“什么时候了?”
    “卯时三刻了。”
    柳小如偏头望了眼天色,发现天边已经隐约泛起亮光了,一骨碌地窜起来,接过顾满仓递来的衣裳,快速穿戴起来。
    等柳小如洗漱完,柳树蒸的馒头已经好了,还冲了两碗鸡蛋花,加了红糖,可是农家人上好的补品。
    馒头是昨天的,但重新热过,味道也还不错,一口馒头一口鸡蛋花,夫妇二人快速吃完早饭。
    顾满仓身子还没完全康健,吃了一个馒头便放下了手,“小如,我回屋收拾一下学具。”
    柳小如闷头喝了口鸡蛋花,“我昨儿在黄木匠家,给你做了个新的书箱,上下两格的,把笔墨纸砚跟书本分开,你今儿就用那个吧。”
    没想到自家夫郎考虑地这么周到,连新的书箱都给他准备好了,心里有些感动,低头在柳小如侧脸亲了一口,一触即离地快速离开了。
    在床榻见耳鬓厮磨了几天,柳小如脸皮日渐厚了起来,没有刚开始那般害羞了,但这个带着温柔的纯纯亲亲,还是让他心跳快了几瞬。
    还有人在呢!他那么单纯的小相公去哪儿了!
    柳树在一旁偷笑,东家夫夫关系好,他也很高兴。
    吃完手里的馒头,柳小如洗了洗手,跟柳树道:“柳树哥,我们中午不一定回来吃饭,午饭不用煮我们的。”
    柳树应了一声,心里暗暗地记下了,往后早上要起早些,起码要让老爷用上温水洗漱。
    目送夫妇二人的牛车离开后,柳树把灶膛里的火熄了,端起堂屋门背后装着脏衣裳的木盆,去了河湾洗衣裳。
    如今还在冬日,晨起气温更低,柳小如围着顾满仓送的围脖,把整张脸被藏起来,只留下一双乌溜溜的眼睛露在外边。
    顾满仓穿了一件全新的夹棉袍子,是刘香云早就准备好的,他一直都穿着以前的旧衣,今日去学堂才特意找了身新衣裳。
    这也不是虚荣心作祟,而是注意自己的仪态,总不能邋里邋遢地去考试,人靠衣装马靠鞍,人家大佛都得镀层金,这是起码的礼仪尊重。
    事情赶早不赶晚,官道上没什么人,只有零星两个路人,柳小如一路快马加鞭把顾满仓送到远山私塾门口。
    远山私塾闹中取静,离闹市并不远,在一片居民巷子里,两进的院子。
    院门高悬着一块牌匾,上书远山私塾三个大字,院门旁有一处公告栏,上边贴着入学考试的注意事项。
    柳小如虽然早就看过,但闲来无事,再次看了一遍。
    公示上写着,凡是想要求学的学子皆可报名,入学考试安排在正月十六辰时正点,考试内容由私塾内三位夫子随意出题,主要是考验学子是否有资质。
    符合入学资格的学子名单,将在四日一早公布,当日即完成入学登记,过时不候。
    下边还有远山私塾就读的相关费用,书修一年五两,中午餐费三两,如是办理住宿另交二两,私塾有厨娘供中午一顿饭菜,其余自费购买。
    私塾提供书本,不可带出私塾,可以登记借用,限时归还,损坏按原价赔偿,若是想购买旁的书,可去宁家书铺购买。
    柳小如看完之后,回到牛车便跟看书的顾满仓吐槽,“全文我就看到两个字,真黑。”
    一年五两银子,连个书本都不是自己的,中午餐费三两,住宿二两银子,加上早晚饭自费,真是嘎嘎能挣钱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