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这锅太大了
作者:用户34418841   大明风采最新章节     
    魏观起身大呼冤枉,怎么也没想到,这个监察使从这里下刀子,该来的还是来了。
    为官多年,魏观冷静下来,解释府衙来历。
    原来的苏州府衙是用的武备库,就是说和别的部门一起办公。
    本来就很破旧,一场大雨,三间房子倒了两间半,还有三面墙用棍子顶着。
    修,修个锤子,只能重建。
    奏疏递到工部,俩字,没钱。
    主要是朱元璋的钱修河了。
    其实金陵皇宫今年还没有完工。
    钱去哪了?大家心知肚明的事。
    至于什么府衙破不破的,朱元璋根本就不关心,修修补补能住就行,想重建,门没有,窗户都没有。
    魏观坐在唯一没有倒塌的台阶上犯愁,抬头一看,对面不就是现成的府衙吗?
    陈友谅原来在苏州的宫殿,虽有破旧,但是大体上还是比较完整,打扫一下,换些木头瓦片就能办公,并且地方还大。
    魏观再次上奏疏,工部披红,要钱没有,但是允许把陈友谅的宫殿改成苏州府衙。
    工部的意思是,宫殿很大,拆些比较破旧的房屋木料,修比较完整的房屋,这样修起来没有材料费,反正也够住的。
    魏观再次上奏疏,苏州府下水道也要修,不给材料费,人工费总要给的。
    工部再回,大明工匠是不要钱的,管饭就行。
    魏观回,没米。
    就这样来回拉扯,工部给了魏观三个月工资。
    魏观三个月工资是多少呢?
    从二品官员,一年七百石,三个月大概是160两银子。
    看上去很多,其实也不少,但是修府衙,捅下水道绝对是不够的。
    当时胡惟庸当丞相,并不是事事回禀,这事朱元璋是不知道的。
    看看陈友谅的宫殿群,魏观舍不得拆。
    但是修起来工部给的钱又不够,怎么办呢?
    魏观找到自己的好友高启,高启是个大诗人,文学造诣很高,同时也是一个大财主,有钱!
    高启没有犹豫,和几个乡绅财主打个招呼,随便凑些银子,苏州府衙就修好了,并且还提了词。
    朱雄英听完点点头,看向高启道:“这就对了,钱不钱的能说清楚,但是你这个词提的就有点尴尬了,里面有一句夸陈友谅的,说他这宫殿是龙盘虎踞,那当今陛下应该是什么?”
    朱雄英人小声音也小,不紧不慢,却字字清晰。
    但是听在魏观和高启耳朵里,就不是那么回事了,特别是最后一句,陛下应该是什么?
    像惊雷炸响。
    龙盘虎踞,这四个字就看怎么理解了,现在的府衙说到底也是陈友谅建的,四个字真用到陈友谅身上也无可厚非。
    要说是描述现在的府衙的,更是没有一点问题,就看怎么解读。
    其实高启心里描述的是现在的府衙,你给他一百个胆子他也不敢说陈友谅。
    关键是现在解释不清楚了,就看皇帝相信哪种说法。
    两个人越想越怕,手脚冰凉,浑身发抖。
    吴影又加了一句:“陈友谅龙也有了,虎也占了,但是他死了,如果有人还愿意追随他的话,按照大明律,当腰斩之!”
    锦衣卫指挥使这样说,那基本上就给“龙盘虎踞”这四个字定了调子,你们俩就是在说陈友谅。
    吴影是这个意思,也代表了朱雄英的意思,也是皇上的意思。
    砰!两个人整整齐齐,跪了。
    朱雄英看看上了年纪的魏观,心中不忍。
    王景弘开口道:“这件事情看来是真的,没想到啊,陛下如此恩重于你,你却身在曹营心在汉,吃里爬外。”
    王景弘这一开口,又补了一刀,魏观心里像坐飞机,这会已经上了云端,浑身都软绵绵的。
    高启,mmp,不是拜师的,是要我命的……
    两个人头颅磕的砰砰响,大喊冤枉,刚才还好好的,怎么三两句话自己就要身首分离?
    脑袋也宕机了,翻来覆去就俩字,冤死。
    蓝玉咳嗽一声道:“世子殿下,本侯能不能求个情?”
    朱雄英点点头。
    蓝玉这话说的有水平,这是告诉在座的,不管吴影还是王景弘,他们说的都不算,只有朱雄英说了才算,朱雄英不点头,你们这样处理魏观和高启,我蓝玉第一个不答应。
    蓝玉接着道:“苏州知府魏观,在任期间多有建树,百姓爱戴,名声在外。
    高启浙江文人代表人物,文人多有崇拜,这样杀了不免让人说三道四,难堵悠悠众口,民心不服。
    以为朝廷执法不公,本侯请世子殿下给两个人狡辩,哦,辩解的机会,请世子殿下恩准。”
    朱雄英沉默,半天没有说话,魏观和高启哪能不明白蓝玉的意思?
    眼睛里再也没有刚才轻蔑的模样?跪在地上,抬着头,伸长脖子,眼巴巴仰望着朱雄英。
    像是过了一个世纪那样漫长,朱雄英叹口气道:“本监察使的任务是绑了你们送给刑部,由三司定其罪,至于你们冤不冤去和大理寺,刑部去讲。”
    称呼的转变让两位心里更加冰凉,这是公事公办啊,眼泪啪嗒啪嗒掉。
    朱雄英话锋一转:“看在你曾是父亲老师的情份上,本使就破一次规矩,你们就说说其中缘由吧。”
    朱雄英之所以把朱标搬出来,是在提醒魏观,你是太子的人,这边弄死你,你就是在给太子府抹黑。
    这里不止是朱雄英带来的人,还有苏州府的官员。
    朱雄英就要敲打一些人,不要找不自在。
    魏观擦下眼泪,收起心思,重启cpu。
    高启也定定神,心中暗自盘算。
    魏观开口道:“府衙修好,在下请高启过来以表感谢之情,那天喝了些酒,高启借助酒性,挥洒泼墨,这才写了词,其中并没有夸陈友谅的意思。”
    魏观只能这样说,任何狡辩都没有意义,只有看太子朱标怎么去博弈。
    朝廷二品大员,动了魏观,就是在动朱标,这已经不是魏观能够左右的事情了。
    吴影说的话,并未给事情定性,但是王景弘拿皇帝来说事,说明这件事,朱元璋肯定已经知道了。
    高启急忙道:“监察使大人明鉴,修之前这片宫殿和陈友谅也没有半毛钱的关系,陈友谅死了,陛下作为胜利者,这片宫殿就是陛下的战利品。
    修缮以后改成苏州府衙,挂上匾额,此情此景不由的想起陛下恩德,要是天下未定,哪里有苏州府的万事太平,如今苏州繁荣,百姓安康,苏州府衙重建,这都是陛下的功劳。
    因此我心有所感,写下题词,下笔时就想着陛下,如有神助,通篇一气呵成,在我心里只有陛下才配上此词,只可恨,在下才疏学浅,不能表达陛下功绩之万一,请监察使大人明鉴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