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老子的钱呢
作者:用户34418841   大明风采最新章节     
    朗贝琳挺了挺胸:“世子爷,沙子要选,我们试过,白色沙子最好,烧出来的玻璃无色透明。
    开始的时候是青色的玻璃,后来发现兑上不同的金属颜色,烧出来的玻璃颜色也不同,当我们去掉沙子里面的铁,加点锰矿石,玻璃真的好看多了,现在我们的玻璃可以做好几种颜色。
    这些稀奇古怪的石头还是在陶广义哪里拿的,还别说真的管用。”
    说起来简单,其实朱雄英知道,他们不知道实验了多少次,一千多度的高温锅炉旁,守候了多少个日日夜夜。
    朱雄英站在椅子上,尽量让自己看到每一个匠人,也让每一个匠人能看到自己。
    朱雄英朗声道:“我是朱雄英,朱元璋皇帝的亲孙子,朱标太子的亲儿子。
    今天大明的第一块玻璃出炉了,这个功劳是在场的每一位工匠的。
    你们是英雄,是大明玻璃工业的奠基人,将来有一天,你们的名字一定可以家喻户晓。
    说这些大家不理解,那么本世子就说点你们能听的懂的,从今天开始,玻璃作坊所有工人工资翻倍!”
    工匠们听懂了,疯了一样欢呼雀跃!
    大明工匠给皇帝干活都是免费的,因为他们是匠户,和兵户一样,世世代代给朝廷干活,修宫殿,修陵墓,修路,修桥,修河堤。
    但是工业岛上的工匠不是,虽然有很多是匠户出身,每天能吃饱已经很不错了,没想到每个月还有五百文的工钱。
    每个月的工钱可以买一百斤米,拿回家里,家里人可以活命。
    匠人们对世子感恩戴德。
    没想到,今天工资翻倍,那就是一个月一两银子,银子?朝廷匠户什么时候见过银子啊?
    给皇帝干活要家里带粮食的。
    欢呼声震天响。
    熊大很想提醒一句:“世子爷,夏原吉已经把国库的银子搬干净了。”
    朱雄英显然不在意这些,和四个人讨论怎么改进玻璃加工,然后怎么做天文望远镜。
    不知不觉间,天光放亮。
    朱雄英感觉到困倦,打着哈欠道:“都去休息会吧,我也眯会。”
    四个人走出门口,看着手里天文望远镜的图纸欣喜若狂。
    朗贝琳道:“世子说了,玻璃工厂要改进,玻璃不能停,同样天文望远镜也要做,我们分下功,各忙各的。”
    大明建国,南京皇宫一直都在建,前前后后几十年,还有和南京几里之遥的明孝陵。
    工匠从来没闲着过,工业岛也热闹非凡,八卦州的繁子更加快速。
    有了广州成熟经验,最先搞起来的依然是炼铁和化肥作坊。
    然后是水泥作坊。
    朱雄英画个半吊子图纸,大明的工匠绞尽脑汁。
    不管如何磕磕绊绊,作坊是立了一座又一座。
    步子坚定,一众大牛没有掉过链子。
    中午的时候,朱元璋和朱标一起来到九州岛。
    朱雄英陪着他们去了瓷器作坊。
    一起看了流程,其实很简单,说起来一点也不复杂。
    先把土用蒸汽动力捣碎,然后打成泥浆,过滤在挤压成饼。
    泥饼再次兑水成泥浆,比牛奶还要细的泥浆。
    灌进模具成型。
    大口的碗更加简单,直接压泥成碗。
    泥胚在六百度的高温炉里呆上几分钟,拉出来上釉。
    釉的制作过程和泥胚一样,刷上釉的瓷器毛胚,在经过一千多度的高温,出来就是精美的瓷器。
    整个作坊三千多人,只有百十个男的,剩下都是年纪较大的女人。
    他们制胚、去模、磨胚、去边、刷釉、雕花、印花等。
    朱元璋走完整个流水线,看着一堆又一堆的瓷器装车,装船,出港远洋。
    拿着一个乳白色的碗,在手里转动着。
    细腻的瓷釉,碗底蓝色的花朵,金色的碗边,没有一点瑕弊。
    还有包装无比精美的木盒。
    朱元璋从最初的激动,到现在的淡定,突然想起一个事:“大孙子,这个碗卖到外面多少钱一个?”
    朱雄英看一眼朱标,无奈道:“皇爷爷,不是很贵,四十两银子一个。”
    朱元璋手都在哆嗦,洪亮的声音都变了形:“你说啥?四十两银子?”
    朱雄英小声道:“卖的便宜了?”
    朱元璋看着一船接着一船往外走的瓷器,有种想撞墙的冲动。
    朱元璋在不会算数,现在也明白了。
    连续不断离港的货船,拉回来的就是同样重量的银子。
    银子呢?老子的银子呢?夏元吉昨天说国库能跑老鼠,这银子去哪了?
    朱元璋黑着脸,又转了纺纱,织布作坊。
    这是织造局原来的产业,自从吕氏死后,马皇后一手握着。
    马皇后现在虽然去了广西,贵州。
    但是别人还真伸不进去手。
    经过大匠们的启发,又有了经常添水的半吊子蒸汽机,如今的纺纱、织布已经不可同日而语。
    一捆捆棉花被塞进分离机,棉仔和棉花脱离,棉花经过一排排纱锭,成了棉线。
    在经过纺织机,就成了棉布。
    印染,上色都是流水线。
    朱元璋握着柔软厚实,墨蓝乌鸦色的棉布,终于有点微笑。
    乌鸦在明朝是祥瑞,乌鸦并非黑色,是墨蓝金属色。
    只不过这种颜色不反射太阳光,看上去就像是黑的。
    朱元璋还是问了一句:“这布也往海外走?”
    朱雄英小声道:“是的,一匹布三十五两银子。”
    朱元璋无语了,一匹布三十多米,这是一米一两银子啊。
    看着一百多台织布机,说几话的功夫已经百两银子进账,朱元璋想死的心都有。
    制酒作坊,朱元璋再也压不住火:“大孙子,这就是你卖的酒?金陵特曲,一百两银子一瓶的?”
    不就是医用酒精兑的白开水吗?
    白开水还是蒸汽机里放出来的。
    朱雄英面对暴怒的朱元璋,心里还是有点怕的,身子一转藏在朱标身后,露个脑袋道:“皇爷爷,话不是这样说的,有本事他们也用医用酒精兑水,兑成金陵特曲。
    这里面有技术,很深很专业的技术。
    这叫秘方。”
    朱元璋道:“我呸。
    兑上西瓜汁就是西瓜味,对上高粱就是高粱味,你这叫秘方?
    忽悠鬼呢?
    咱不管,咱问你,咱的钱呢?”
    朱雄英摸摸梁冠:“啥钱?”
    朱元璋瞪眼:“瓷器,布匹,香皂,酒钱,卖的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