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 出使西域
作者:用户34418841   大明风采最新章节     
    朱元璋看完把信递给朱标,朱标把自己的信给了朱元璋。
    看了一半,朱元璋怒骂道:“真该死,沐英是猪吗?一个马晔还不砍了,留着过年吗?”
    朱元璋嘟嘟囔囔骂着看着:“奢香夫人?是个奇女子,咱要见一见。”
    朱元璋偷眼打量朱标,眉头紧蹙,摇摇头低声道:“不行,都嫁过人了,我琢磨这干嘛?”
    朱元璋看到曲晴,眼神一动:“这妞要好好调教,留给大孙子安定西方。”
    朱棣看着朱元璋,一会喜上眉梢,一会忧愁,一会低声咒骂,一会沉默不语,认真思考。
    朱棣真想扑过去夺过信,看看里面的内容。
    两封信,能让父皇失态,频频表情变换,这里面的内容,定是非同小可。
    看着朱标波澜不惊,眼神无悲无喜的表情,朱棣心一直往下沉。
    朱棣眼睛有些湿润,想起小的时候,大哥教自己识字念书。
    时常拉着自己的手,偷偷的把好吃的塞给自己。
    那个时候父母很忙,父皇忙着打仗,母后忙着供养大军。
    照顾自己的就是大哥。
    大哥再烦心,见了自己都会笑。
    不知道什么时候,大哥变了模样,变得自己不认识一样。
    还记得自己去戎边,临行前。
    朱标给自己说,以后大哥不在,要学会照顾自己。
    要做个真正的男人,顶天立地的男子汉。
    这些年,自己做到了,可是为什么,那个给自己挡风遮雨的大哥却不在了?
    大哥见了自己没了笑容,也不再护着自己。
    朱棣想不明白。
    看完信,朱标不动声色的递给吴吉祥,吴吉祥装好封了口,揣在怀里,磕头出门,往后宫而去。
    杜安道:“启禀陛下,姚广孝带到。”
    朱元璋坐好,端起茶碗抿了一口道:“让他进来。”
    门口进来一个和尚,清瘦身材,说不上高大,一身僧衣,光个脑袋,奔三十的年纪,脸色丝毫没有岁月痕迹。
    反而有着一身书生气,下巴上一缕胡须,生的一副好模样。
    姚广孝心里忐忑,陛下要见自己,并且还在陛下寝宫。
    这是家事还是公事呢?
    莫非因为燕王朱棣?
    进了门,远远的跪下,见过朱元璋和朱标。
    朱元璋道:“近前回话。”
    姚广孝站起,弯腰跪在朱棣刚才的位置。
    朱元璋放下茶碗:“抬起头来。”
    姚广孝抬头,又赶忙低头。
    只一眼,朱元璋在姚广孝心里留了一辈子。
    朱棣的相貌来自朱元璋,每天对着朱棣,看的多了爷并不觉得朱棣有多帅。
    但是朱元璋不一样,相貌堂堂犹在其次,关键那双眼睛,不怒自威,一身霸王气。
    眼神中那股子自信,一眼望穿人心的睿智,姚广孝自吹阅人无数,但是从未见过。
    就感觉,只一眼,自己像是在朱元璋眼里完全透明的。
    姚广孝不敢对视。
    同样,拥有这双眼睛的还有一人,站在朱元璋身边的男子,若是猜测不错的话,他就是朱标太子了。
    姚广孝不禁想起,当初朱棣给朱标回信,说朱守谦的事情。
    朱棣说只要大哥不动手,一切都好。
    现在想想,面对这两位,真的好无力。
    好像这些年,自己做的一切,在他们俩面前就是笑话一样。
    朱元璋开口,声音洪亮:“你就是姚广孝?”
    姚广孝急忙道:“贫僧姚广孝,见过陛下,陛下圣安。”
    姚广孝不得不打起十二分精神应对。
    因为,朱棣头上缠了一圈布,还渗着血,显然是被朱元璋打的。
    朱元璋笑道:“听燕王说,在燕京是你给皇后念经祈福?”
    姚广孝作答:“皇后娘娘母仪天下,朴素节俭,爱护百姓,贫僧心里感恩,因此时常诵经。”
    朱元璋道:“咱也做过和尚,经书也曾读过两本,佛说,无色无相,不生不灭,不增不减。
    佛经里都能把佛写的明明白白。
    那么人是什么?
    按照朱橚的话说,人只不过是披了一件衣服的动物。
    从出生到成长再到死亡,人的一生,所作所为,每句话都可以写在纸上。
    一撇一娜为人,简简单单的两笔,却让咱看不透。
    姚广孝,你说这是为什么?”
    姚广孝皱眉,人心隔肚皮,人心难测,显然朱元璋要的不是这个解释。
    沉默一下,姚广孝还是说道:“陛下,佛说七情六欲人生苦短,人有七情六欲,自寻烦恼,人除了身上披的衣服,还有七情六欲缠身。
    能看破七情六欲者就能参透人生。”
    朱元璋嘴角带笑:“佛说生死轮回,舍此蕴已复趣他蕴,世间众生,因造作善不善诸业而有业报,此业报有六个去处,被称为六道。
    你将应往何道?”
    姚广孝吓了一大跳,我哪道也不想去。
    陛下怎么不按常理出牌,考教就考教,先是考教哲学,话锋一转就直接做选择题了?
    哪有开口就送人归西的?
    天道、阿修罗、人道、畜生道、饿鬼道和地狱道,哪道也不好玩。
    要不选个天道?
    姚广孝急忙摇摇头:“陛下,贫僧才疏学浅,对佛家经义领悟还不够深,还望陛下指个道给贫僧。”
    姚广孝不再作答,因为没法作答。
    你和他讲道理,他和你讲哲学,你和他讲哲学,他和你讲道理。
    反正都是自己输。
    朱元璋哈哈大笑:“好,既然学艺不深,咱倒是想起一个好去处,中原佛教出自天竺,吐蕃有圣殿,你可愿意去深研佛法,为皇后祈福?”
    姚广孝差点没跳起来,佛法出自天竺,但是中原佛法都改的佛主他娘都不认识了好不好。
    吐蕃佛法深受影响,应该是相互影响,以前和尚修自己,现在需要渡众生。
    以前是一个和尚走哪睡哪,天地任逍遥,现在的和尚莫名其妙的背上房贷,一辈子还不完的孽债。
    青藏高原,哪鸟不拉屎的地方,谁爱去谁去。
    关键是自己不去,估计朱元璋立马给自己一个畜生道走走。
    姚广孝沉默。
    朱棣吓坏了,姚广孝怎么了?不说话了?你要死别拽上我啊!
    朱元璋并不急,朱元璋喜欢聪明人,更喜欢听话的聪明人,若是姚广孝痛快答应,说明他不明白此去吐蕃的目的。
    若是他不去,说明他和自己不是一路人,推出去砍了送他上西天极乐,佛主都没话说。
    姚广孝眼神转动间像是明白些什么,开口道:“阿弥陀佛,上天有好生之德,众人皆苦,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姚广孝愿意出使西域吐蕃。”
    听到姚广孝出使吐蕃,而不是去西域取经,朱元璋哈哈大笑。
    朱元璋看向朱棣:“老四,你娘后面等你呢,去看看吧!”
    朱棣磕头,退出勤政殿。
    眼睛瞄着姚广孝,然而,姚广孝一根头发丝都没有动。
    光溜溜的脑袋,闪着乾清宫的圣光。
    朱棣知道,从今天起,姚广孝成了父皇的臣子,和自己已经再无交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