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女其姝(10)
作者:扶倦   惊悚游戏:她眼睛所看到的最新章节     
    周围的一切都恢复平静后,初弥把铜镜重新取下来。
    她刚想离开,眼角余光突然发现屏风支柱下有些凸起。
    移开屏风后,下面是一本薄薄的书。
    因为书一直被塞在屏风支柱和墙相连的空隙中,再加上光线原因,所以昨晚她并没有发现。
    初弥:现在摔一跤都可以发现线索,难道她今晚的运气特别好?
    翻开书,第一页上写了魏姝两个字,字写的歪歪扭扭的,像是扭着身子的毛毛虫,一看就知道是小孩子写的。
    以十秒钟一页的速度看完整本书后,初弥下了定义,这应该是魏姝小时候写的日记。
    日记里前面部分错别字还挺多的,后面就渐渐没有了。
    日记的内容大多都是魏姝觉得有意思的事情。
    里面还写到了一只名叫“今却”的狐狸。
    这只狐狸是魏姝三岁时魏姝的兄长送给魏姝的礼物,魏姝十分喜欢这只狐狸,去哪里都带着,此后狐狸一直陪伴着魏姝。
    狐狸这种动物正常寿命是八到十二年,按品种不同寿命也有所不同。
    所以如果是一只普通狐狸,陪魏姝到及笄也不是没有可能。
    可从最后所记的年份来看,魏姝已经十八岁了,狐狸却还在,这也从侧面证明了这不是只普通的狐狸。
    另外有一点让初弥感到奇怪的是,魏姝在里面还提到了金雀楼,金雀楼以前名为花满楼,从魏姝没出生就开始建了,历经十五年才建成。
    后来魏皇将花满楼作为魏姝八岁的生辰礼物送给了魏姝,花满楼从此就成了魏姝的宫殿,更名为金雀楼。
    也就是说金雀楼是魏姝从小到大生活的地方。
    只是,花满楼为何要更名为金雀楼呢?
    金雀,今却——这两者有什么关联吗?同音是巧合,还是有意为之?
    因为日记中还提到魏姝十分喜欢和今却玩游戏,而魏姝每次躲在书架背后都会赢。
    初弥便打算去探查一下书架有什么线索。
    她隐隐觉得宫女说的并不全是真的,金雀楼可能并没有被毁掉,也没有被重建,而只是单纯地被修缮了一遍。
    初弥走到第四层,这里的书十分多,粗略统计超过三万本。
    她在魏姝所说的躲猫猫的地方发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关于献祭的书。
    如果没有找到魏姝的日记的话,她估计要找很久。
    书上写满了魏姝的批注,批注的字体和日记最后的那些字体很像,明显是同一个人写的。
    书上详细说了献祭的步骤,连献祭的最佳时间都写了出来,其中的年日时引起了初弥的注意。
    如果她没猜错的话,上面写出的九个时间点,有一个对应的正是密码。
    不过至于是哪一个,可能得一个一个的去试试。
    至于献祭所需要的物品,与初弥前面发现的线索有所不同。
    献祭并不需要狐狸毛,只需要献祭者的毛发、血液。
    献祭者站在提前画好献祭图腾之中,将毛发和血放进炉子里点燃,然后以铜镜作为契约之物,割破手指按在铜镜上即可完成。
    献祭者将得到狐仙的力量,但同时需要付出四十年的寿命。
    初弥仔细观察,发现书上所画的图腾和墙上的纹路也有所不同,似乎添多了几笔。她赶紧回到第八层,去找那增添的几笔。
    在她仔细辨认过后,大概能确定这添加的几笔大概率是某种动物爪子划出来的。
    初中猜测很有可能是今却添加的。
    今却虽然不是普通的狐狸,但与魏姝相伴这么多年,肯定也是有感情的,这样的话她们签下的是互利互惠的契约也就说得通了。
    而魏姝想要力量的原因,要不是想复仇,要不就是想保护她的国家。
    理清楚思路后,初弥开始查找有关古诗的书。这次没了日记的提示,她花了不少时间。
    初弥:早知道当初就多背几首诗了。
    魏姝收藏的书有写游山玩水的,也有写各地风俗的,诗册之类的不多,但都是描绘植物花卉的。
    也就是说诗中描写牡丹的有几千首,也不知道魏姝为什么这么喜欢牡丹,哪里都有牡丹的痕迹。
    排除了大部分的诗册,初弥带着十三本诗册回到了冷宫。
    要想找到真正的诗,她还得翻。
    至于初弥为什么不觉得要找的那首诗是魏姝原创的,是因为魏姝在日记里的文采很一般。
    而且在前面部分,也就是魏姝还是个孩子的时候,还很直接的说过作诗难,希望父皇不要再让她作诗之类的话。
    在后面也就是魏姝长大之后的日记中,魏姝只做过一首诗,而且还是打油诗。
    如果是喜好作诗且有诗词天赋的人,肯定会时不时的就以诗抒发自己的情感,可见魏姝是真的不会作诗,也不是爱好舞文弄墨的女子。
    初弥原本还想着小绿可以帮她,没想到小绿并不懂魏国的文字,还一脸奇怪地问她什么时候学会了魏国的字。
    和玩家有系统翻译不同,npc只看得懂自己本国的文字,甚至有些连字都没有学过。
    初弥只能认命地自己找了起来,好在她运气不错,还真找到了原诗。
    似共东风别有因,绛罗高卷不胜春。
    若教解语应倾国,任是无情亦动人。
    芍药与君为近待,芙蓉何处避芳尘。
    可怜韩令功成后,辜负秾华过此身。
    初弥看着诗里与她推测得大差不差的违和处,惊讶了一下。
    不得不说她还是有读诗的天赋的(当然也可能是因为高考前被逼写了几百道古诗赏析题的原因),画上所改动过的地方,居然和她想的八九不离十。
    东,芍药,芙蓉。
    这几个意向有什么特殊的含义?
    夜里,初弥又一次去了金雀楼。
    按照她所推算的年份,有三个时间比较可疑。
    她把铜镜放进凹槽后,试了试魏国被灭的年份,四周的上面“咯噔”作响,似是开启了什么机关。
    初弥瞬间警觉,想要离开,她刚退后一步,数十支箭矢就射到了她刚才所站的地方,紧着密密麻麻的箭矢扑面而来。
    她将软剑化为铁盾,勉强挡住攻击,快速往顶层逃。大概一炷香的时间后,楼下重新终于安静下来。
    初弥简略包扎了一下自己受伤的手臂,心道看来并不是每次密码错误都是让人掉进洞里,不知道还会有什么别的机关,自己一定得更加小心。
    还剩两个密码,如果等一下还是错误的话,也不知道会不会发生什么连锁反应。
    剩下的密码一个是魏国被灭前两年,一个是魏国被灭后一年。初弥犹豫了一下,还是选择了魏国被灭前两年。
    至于初弥为什么选的是魏国被灭前两年,是因为她考虑到魏姝的处境。
    就算魏姝再得宠,也不可能在皇帝的眼皮底下弄出一个献祭的阵法。
    所以献祭大概率是魏国被灭前,魏姝走投无路之后的选择。
    当然也有可能就是因为魏姝弄出这个献祭的阵法被发现后,才被打入冷宫的。
    如果后面的推测才是事实,初弥也自认倒霉。
    将年日时都转到合适的位置后,少女将铜镜放上,扭动机关。
    幸运的是,这次成功了,初弥面前的墙体打开,出现了一条通往下面的阶梯。
    少女走进阶梯,墙“咔嚓”一声合上恢复原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