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给三个闺女改名,顺带在县里卖东西
作者:笑美人   古代种田文里,老黄牛大房不干了最新章节     
    四个小子看看娘的背影,又看看郭昌珉大周氏,小心翼翼道:“姥姥,姥爷……”
    郭昌珉还是被这讨债的,说得揪心了,扭头对大周氏道:“去算算我跟你的口粮,抠下几天的,让他们带回去。”
    大周氏抹了抹泪,应下:“欸,好。”
    “谢谢姥姥姥爷。”四个小子异口同声道。
    带着几斤粮食到临水村村口,就见自家亲娘候了老久。
    他们习以为常。
    郭蓉见他们还提着一袋子粮食,心中还挺意外,“这是?”
    “娘,你还是别气姥姥姥爷了,他们年龄也大了。”
    “是啊娘,姥姥姥爷还是疼你的,这袋子粮食就是从姥姥姥爷牙缝里抠出来的。”
    郭蓉没说话,接过后,掂量了下,才傲娇道:“行吧,回去就把三哥给的粮食退回去。”
    说着,郭蓉也忍不住埋怨,“我这么做还不是为了你们啊?不然就三哥那性子,谁稀得搭理他?往年我也只和大哥二哥打招呼……不过这次,哥哥们关系闹得还蛮僵的?”
    “娘,我只喜欢大舅二舅,不喜欢三舅。”
    “我也不喜欢三舅,还有淑君表妹我也不喜欢。”
    这就让郭蓉奇怪了:“为什么?淑君表妹不是很可爱吗?”
    “长得可爱而已。”男孩不高兴地噘嘴。
    “是啊娘,我们每次和淑君表妹打招呼,她都不搭理我们,大丫姐,二丫三丫妹妹金宝弟弟都会招呼我们。”
    郭蓉沉思了会儿,道:“行吧。以后和三哥他们不往来了。”
    她也觉得三哥瞧不起她。
    嫁给他同窗那会儿,两家往来得可密切了,她夫君一出事,三哥就撇清了关系。再有寡妇门前是非多,她看清了许多,能不将三哥性子了解透彻了嘛?
    也就她上头那个寡妇婆母,还觉得三哥不搭理咱们家,是她克妻的缘故,是嫌她晦气。
    三哥嫌她晦气是有,但更多的肯定是自己没了利用价值。
    她记得刚想通那会儿,她走娘家时跟大哥二哥爹娘他们提过。他们听了吗?
    没听。
    如今她为了那点粮食当说客,爹反倒教训起她来。
    啧。
    真不懂变通下脑子。
    算了,婆家事也轮不到她来做主,能薅到这些就够了。
    小周氏回郭家后就没碰上小姑子,更别提第二天回来的大房了。
    小周氏心底还嘀咕幸好没撞上,不然挺埋汰人的。
    明明出嫁前小姑子,养得挺好,后来就成了什么便宜都爱占的性子。
    不过郭蓉回来说的那席话,郭昌珉没瞒着。
    郭盛安沉默了许久,问:“你和娘没应她?”
    “不能够。”
    “知道了。”
    郭昌珉:“大郎,那些鱼是你捞上来的,我没替你做主给你小妹。”
    “嗯。”
    郭蓉出嫁前与他关系不错,虽然守了寡,家境困难,但也没断往来。
    上一世他去世后,郭蓉来悼过唁,匆匆来匆匆走。
    之后郭盛祺发达了,她那占便宜的性子也没往郭盛祺跟前凑,日子过得不冷不热的。郭盛全替家中孩子们收完尸,自己也不行了,没挨过冬季,郭盛全两口子的尸体便是郭蓉给收的。
    郭蓉这人小毛病多,大观还是有的。
    见郭昌珉在观察自己的态度,郭盛安道:“知道了,抽空我去她家看看。”
    月娘老不放心他上后山,这么着也不是个事儿,除非手上有个趁手的工具。若不是郭昌珉这次提,他险些忘了郭蓉与一猎户往来密切。
    说起来还有几分渊源,郭蓉想带娃改嫁,改嫁的这户人家便是猎户家。
    “嗯,好。”郭昌珉这才放下心来。
    年关一过,郭盛安便徒步去了县里,给家中三个闺女改了名。
    大丫改名为郭柔儿,她性格温柔;二丫改名为郭雪儿,她肤白如雪;三丫改名为郭曼儿……
    倒是没什么寓意,只希望她性子慢一些,做事前多动动脑子思考思考,别再毛毛躁躁。
    家中这几日,他上午教家里读书写字,下午则教孩子们打拳,练内力。
    读书写字还好,静下心来,大家都能听进去,也不是多大难度的,打拳也还行,只是柔儿雪儿挥舞得没什么力道,金宝倒是不错,可他练不出内力来。这样一来,和三脚猫功夫差不多。
    倒是曼儿,小小年纪有隐隐内力在涌动!实属武学奇才的料啊!
    他抽空教孩子们的功夫,也会打一些小玩意儿,或是簪子,或是蟋蟀蛐蛐这些方便携带的木质玩意儿。
    这次来县衙改名,顺带就把东西拿来卖。
    因不了解县衙的情况,他一开始找的人流量差的地方,卖了半天没卖出一个小玩意儿,还是逛了半个时辰,才找到好地儿。
    恰是午时,往来马车和叫卖声居多,郭盛安就往街边一站,继而席地而坐,将小东西摆在地上。
    没会儿,就有身着锦衣的男子来瞧,“你这东西不错,手艺行啊。能拿起来看看不?”
    “请便。”
    他刻的蟋蟀逼真到什么地步?那触须都细细长长的,仿佛摇晃几下,就能在风中飞舞般。
    “你这只蟋蟀多少银子?”
    银子啊……
    看来县城不差钱多的人。
    不过这只蟋蟀的确花了他不少功夫,要价贵一些是应当的。
    物以稀为贵,他又不经常来县里,眼前这名男子若是知晓往后县里只他一人有这样逼真的木制蟋蟀,大约会觉得钱花得值。
    “三两银子。”
    “什么?三两银子?!你怎么不抢。”男子瞬间觉得手中东西烫手。
    郭盛安也觉得要价这么高不像话。
    于是退了一步,道:“公子你可以讲价。”
    男子掂了掂手中的蟋蟀,还真看到细长的触须摇晃了下,斟酌了下,道:“一两银子。”
    怕郭盛安撂担子,男子又道:“你用的材质差,一两银子算买下你这份手艺。”
    “好嘞。”
    “???”这么简单?
    男子寻思着,自己说服的话也不怎么尽人意啊?
    他是不是价格压得不对?
    他吃亏了?
    郭盛安这次来县里,一共卖了一只蟋蟀和五支木簪。
    卖蟋蟀的钱是最好赚的。
    木簪他卖六十文一支,一共赚了一两三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