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速度
作者:前山小骆驼   前山小骆驼的新书李天的明末之旅最新章节     
    华夏海军的螺旋桨推进型舰船的速度创造了新的海上行驶记录,并且还在不断的刷新这个领域的记录,而华夏的很多新发明都是以运行速度、运转速度或者飞行速度等来确认发明的成果和实用性的,而华夏日报在不断的重复一个词:华夏速度!工程建设速度,根据地建设速度,教育体系建设速度,国家科技进步速度等等,无一例外的都在用速度来衡量建设的成就或者发展的水准,华夏百姓最耳熟能详的词也是速度!
    跟速度相关的几个重大发明正在紧锣密鼓的研制、调试、提升的过程中反复循环,而火车的速度已经提高到了每小时四十五公里的最高速度,从京师到伊尔库斯克的火车最快只需要七天就能到达,当然是是军列的行驶速度,客货车的运行速度和到站时间都是有要求的,物资装卸和人员上下但是需要时间的,不进行物资、人员的交流往来火车也就失去了了存在的意义。
    北美洲穿过中部大平原的铁路建设已经开始了好几年了,建设里程完成了约三分之一,还有三分之二的铁路建设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中,而通往克里米亚半岛的铁路已经从伊尔库斯克建到了里海特区,距离克里米亚半岛已经不远,再有三年时间,华夏的本土和克里米亚半岛就可以用铁路连接起来,骑马半年的行程现在只需要不到一个月,而且运力大增,可以一次运送一个师的兵力往西面调动,连续调动一个星期的话,华夏可以从本土往欧洲平原方向调动七个师的兵力,调动兵力规模达到了十五万人,并且武器装备都是随着火车一起运输到位的,这让华夏有了无与伦比的战争动员能力和战略方向转移能力,这意味着华夏在世界上首次具备了在两个或者多个战略方向上进行作战的能力,战争的持久力更加长,可能进攻的方向也更多。
    而华夏真正进行的速度型发明一个是内燃机小型化后在地面上进行驱动场辆的汽车,另外一个也是内燃机小型化后的实际应用,不过这次是在飞行器上驱动,这个项目是科学院一机两用的试验推广的第一次,目前都已经达到了验收考核的阶段。
    1648年十月一日,京师科学院西山试验场,李天和方以智等一干科学院项目组成员在进行汽车驱动试验,一个钢铁制造的车厢座在四个用橡胶包裹的轮子上,车厢四面都有玻璃窗,可以观察到四个方向上的来人或者车辆,避免相撞!而小型化内燃机已经研究了十几年的时间,驱动汽车根本就是不在话下,只是看驱动多长时间还有小型化内燃机的稳定工作时长是不是相匹配。
    科学院的试验场是一个长宽都是一公里的矩形场地,怪模怪样的汽车在发出一声尖锐的气笛后,开始向前加速,并且越来越快,一个伸出车厢前头的铁烟囱不断喷出烟雾,汽车在围绕着场地转了二十四圈后由于燃油耗尽终于停了下来,但是汽车也创造了一个记录,那就是不需要马匹、骆驼等畜力,靠燃烧汽油就让汽车连续行驶了一百公里,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之后的试验就集中在内燃机的工作寿命和工作时长的提高上了,科学院项目组不遗余力的改造内燃机的金属类型和合金品种,密封材料也从橡胶一种变成了十多种高分子复合橡胶材料,内燃机在这种科技进步的大形势下,研发进度日新月异,改进版的模型不出十天就能制造出来,这也让汽车的研发进程提速非常快,现在一次加油能行驶一百公里,这也意味着汽车在城市这种人员密集,加油方便的地方投入实用成为了可能!方以智大喜之余也是大悲,老院长徐光启老先生已经离开了人世一年多了,但是华夏的科学研究不会停止,科技人员的追求不会停止!华夏在追求科学发展的路上永无止境!
    在科学院项目组的努力下,十二月初科学院第一代汽车终于问世,这种可以乘坐四人的汽车,时速达到了每小时四十公里,一次加油可以行驶二百多公里,在城市中代步无疑是加快了华夏百姓的生活节奏和工作效率,因此一经面世就让华夏为之疯狂痴迷,连续脱销十几个月,都是一生产出来就被开走,根本就没有存货,华记汽车公司除了在不断扩建生产线以外,还在建设城市公交车的生产线以及货运卡车的生产线,相信到时候这些车辆推出的时候必然会引起更大的轰动!
    而华夏人民军的装备部也在研发最新的武器平台,一台内燃机驱动的钢铁车辆,方头方脑,外面还包着铁板,一门一百零五毫米的大炮架在车上,黑洞洞的炮口指向前方,炮口两边还有各一挺梅格四零,总之这是一种全新的作战平台,虽然还不完善,但是加装的武器已经让人望而生畏,而且这怪车的速度可是步兵推进的好几倍!一旦试验成功,将碾压世界所有国家的步兵方阵,并且是以令人发指的恐怖速度将敌人步兵碾成齑粉!这个李天称之为坦克的怪武器目前是华夏军工的最高机密之一,另一个最高机密就是内燃机驱动的小型化飞行器项目,而李天命名为“飞机”的最高机密项目现在也进入了试验验收的最后阶段,飞机的总设计师是片子朱慈爝,而试飞的飞行员则是李天的儿子李峻,这是被秦良玉寄予厚望的一个外孙,从小就接受了多家的传承,可以说是文武双全,并且是讲武堂今年的三科第一名,分别是空军战略制空权、三军协同进攻战役、混成师的机动作战三个第一名,连李天都感到很意外,因为从李月开始,李天就取消了李家孩子必须通过特战考核的规矩,想选择什么专业由孩子自己决定,所以出了几个科学怪人后,李峻又回归了李家的传统,不仅三科第一名,还是 朱雀特战的现役中队长,各种飞行器操作的都是烂熟于心,加上李峻继承了李家、马家和孙家的武学传承,秦良玉退出现役后就做了一件事,就是全力培养李峻,训练严苛都令李天侧目,但是李峻都安之若素,平静的通过了秦良玉的考核,所以李峻代表朱雀试飞新一代飞机也是在意料之中的事,李天没有感到意外,李峻更是感觉理所当然,只有秦良玉老太太坐在观礼台上,手持望远镜盯着飞机目不转睛,生怕错过了任何一个瞬间或者是动作,那种专注度让李天都感到害怕,所以今天试飞顺利还就罢了,如果不顺利,李天觉得华夏会失去这位硕果仅存的巾帼英雄,李天的心都揪了起来!
    李峻登上驾驶舱,发动了内燃机,然后飞机前方的螺旋桨开始加速,最后变成了一个圆形的光轮在转动,飞机离开了主跑道升入天空,然后稍稍有点下沉但是在李峻沉着的操纵下又稳稳的向上拉起,然后越飞越高,越飞越快,李峻绕着机场飞了好几圈,然后一个俯冲拉平降落在机场跑道上,最后稳稳的停在观礼台前面,秦良玉老太太突然站了起来然后又重重的坐回椅子上面,仿佛一下子被抽干了全身都力气!李峻成功了,胖子朱慈爝现在也成为了华夏科学院的一流大院士,而方以智则是垂垂老矣!
    内燃机小型化的驱动试验一直持续了近半年,李峻不仅试飞了轻型战斗机,还试飞了轰炸机、运输机等飞行平台,让秦良玉老太太连续经受过山车一般的考验,好在秦良玉老太太的神经够粗大,而胖子朱慈爝的研发项目也比较靠谱,李峻的飞行技能更是没的说,有惊无险的试飞了所有的机型,并且获得了成功,秦良玉老太太也彻底放了心,领着几个曾孙子去训练了,仿佛这一切都没有发生过一样,不得不说这位老人的意志品质足够坚定,让李天的孙子辈也跟着收益匪浅,也是意外之喜了!
    科学院现在需要把内燃机驱动飞行器项目大型化,并且让各种机型的功能特点突出,相互之间能配合作战,而且要提高各种飞行器的航程,科学院也在李天的建议下开始建设大型风洞,对各种飞行器开展风洞试验,不断提高飞机的设计水平和飞行参数,李天对轰炸机的发动机体型、推力、气动外形、航程、载弹量指标都非常关心,并且不断提供记忆中的图纸、设计说明书、制造工艺提高流程图等等,内燃机项目组在李天的监督和支持下也结出了硕果,首先是轰炸机项目组取得了重大突破,航程达到了一千公里,载弹量达到了近一千公斤,航速达到了每小时近三百公里,在这个时代这种速度就是神迹了,李天觉得如果航程再突破一点的话,以马耳他岛为基地能覆盖整个欧洲,那么华夏就彻底居于不败的战略地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