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百姓生活状态
作者:洛倾城   战乱?狠辣男配愁如何带家人破局最新章节     
    暮色四合,烛光摇曳。
    饭堂只李婆子等妇人带着孟弘几个孩子吃饭,只因孟老头父子跟孟钰孟昊都醉酒睡着呢。
    “这爷孙几个,可是一脉相承,个个醉鬼一样,都把我乖孙带坏了。”
    李婆子语气颇为幽怨,根本没发现自己话里的前后矛盾。
    反正总之一句话,乖孙没错,都是老头子没带好头。
    楚氏也是第一次见儿子喝这么多,既心疼又无奈,孩子大了,偶尔喝醉一次也没啥。
    那么热闹的场合,族人敬酒,总不能一点不喝,又不是不会。
    其实真不善饮酒倒好了,族人也就不起哄敬酒了,就怕都知道你能喝酒,你却不愿喝,总会让人觉得扫兴。
    等婆婆停住唠叨,楚氏微笑着问询:“娘,还喊醒他们用点饭吗?”
    “吃咱们的,不用管,饿死他们正好,一个个的喝酒没度。”
    李婆子愤愤说完又吩咐道:“沈渊那孩子不是照看着三郎的吗,给三郎把饭温在锅里,半夜醒来该饿了。”
    “知道了娘。”
    对于婆婆赤裸裸的区别对待,楚氏已经见怪不怪,只笑着应下。
    婆婆看中儿子,她高兴都来不及呢。至于自家男人……
    婆婆说的对,男人不能惯!饿着吧!
    满身酒气,熏死个人。
    不过……
    看在他对自己百依百顺的份上,给留俩馒头垫肚子吧。
    孟昊的新媳妇不敢忤逆奶奶,只饭后也跟二婶一样,偷偷拿了俩馒头回屋。李婆子权当没看见。
    于是。
    半夜醒来腹中饥饿的醉鬼们,待遇鲜明。
    孟平孟昊吃上了媳妇的爱心馒头充饥。
    没媳妇的孟大伯,只能继续忍着饥饿蒙头大睡,他可不敢忤逆娘的决定。河东狮吼,怪吓人的。
    至于有媳妇的孟三叔,孟三婶是个自私性子,可不会心疼他,他最后也只能猛灌两壶水,饥肠辘辘睡下了。
    最后就是有老伴的孟老头,他更不敢有抗议,还更怂!
    李婆子一声假咳,他动静立马变小。
    李婆子又一声假咳,他赶忙熄灭了手中烛火。
    李婆子第三声假咳,他吃东西的声音立马顿住,变得小心翼翼,甚至可以说微乎其微……
    怂的清新脱俗。
    最后在囫囵脱下两块中午带回的糕点充饥后,孟老头才摸摸索索,蹑手蹑脚的躺回床上睡下了。
    过程可谓惊心动魄,战战兢兢。
    对比叔伯爷爷的坎坷待遇,孟钰的地位可是独一份。
    他吃上了热腾腾的饭菜,而且还是三菜一汤,暖胃驱寒。
    甚至饭后,他还洗了个热腾腾的热水澡才又舒舒服服睡下。
    无他,浑身酒气太难闻。不清洗,觉得浑身难受,很难入睡。
    月光皎洁,寒风肆虐,温馨小院彻底陷入梦乡。
    ——
    咯咯喽~
    高亢嘹亮的鸡鸣,一声赛过一声,唤醒了沉睡中的桃源村。
    咳嗽声,开门声,鸡鸣狗吠,孩童哭闹,不多时,炊烟袅袅升起,妇人操持着一家人的朝食,说话声此起彼伏。
    忙忙碌碌,新的一天开始了。
    朝食简单,农家大多是熬点清粥,吃点黑面窝窝杂粮面饼之类的。
    清汤寡水,鲜有油星。顿顿吃饱,是他们心中最大愿望。
    凛冬难熬。
    能在村中作坊上工,有固定收入,是村中最骄傲羡慕的存在。城内活计难寻,可不是每天都有散活做的。
    有招长工的,也大多被有关系的人早早走后门占去。
    可再是不易,饭后他们也得早早去城门处等着,等着有人雇佣他们,或到各个铺子问问,看能不能幸运的找到零活。
    没有收入,他们可舍不得点木炭,可燕州的冬日寒冷如刀,冬日不点木炭又实在受不住。
    这就衍生成了恶性循环。
    百姓穷困,土地贫瘠,日子艰难的情况下,夏季还好,冬日用不起木炭成了百姓最难言的痛苦。
    木炭都用不起,新棉衣更做不到人人都有。
    冬季时长,每到凛冬,各个村落都会冻死很多体弱的老弱孩童。
    这也使得燕州的生产力更加低下。
    所幸今年一系列的洗田施肥,水车耕犁等措施,令百姓看到些许希望。
    最重要的是有城外惨况做对比。燕州百姓心态变化,今年反而过的是最安心的一年。
    不怕艰难穷苦,就怕对比。
    想到城外的凄惨混乱,城内百姓庆幸的同时,也激起不少斗志。脸上的愁苦都淡去不少。
    村中小路。
    陆陆续续就有村民顶着寒风进城找活。棉衣破旧,双手藏进袖筒,脸颊更是被风吹的皱裂,耳朵也被冻得肿胀发红。
    所有的冻伤都不是一朝一夕可以造成的。可见百姓生计艰难。
    桃源村还好些。
    因为孟钰的地窑日夜赶工,烧制出的木炭数量惊人。
    他早早就跟族长通了气,族人购买木炭皆是最低价,这也给桃源村了个可以喘息的机会。
    这不。
    孟族长在早饭时又开始感慨:“哎~多亏了三郎啊,不然这冬天的木炭可费老鼻子钱了,用不起啊~”
    族长媳妇也跟着附和:“祖宗保佑,给咱们送来个三郎。”
    杏花村时日子就不好过,木炭的消耗是额外负担,就更加捉襟见肘,有了低价木炭,也能熬过去,可不得感激吗。
    “爹,除了三哥家,也就咱们家日子好过些,有你的工钱,再加上我在作坊上工,这日子算是过起来了。”
    以前一月工钱也就几百文,现在光爹自己就有二两多银子收入,孟获对家里时不时就能吃上肉的日子非常满足。
    族长听儿子说完脸上笑容更甚,非常骄傲的显摆道:
    “那是,你老子永远是你老子,家里的银子还是我挣得多!而且谁有我工作轻松体面。美的嘞~”
    “是是是,还是你厉害。”族长媳妇也得意自家男人能挣钱,笑着给其剥了个鸡蛋递过去。
    这也是族长每日早上的特殊待遇。
    因为听说孟钰早上也吃一个白煮鸡蛋,族长看家里条件好了,也跟媳妇试探提了这个要求,族长媳妇爽快答应下来。
    有啥不能答应的。
    男人会疼人,挣得钱也都交给她,难得提要求,一个鸡蛋而已,同意!
    而且她也是心疼自家男人的,活得久,身体好,才能给她挣更多钱不是。
    不光鸡蛋,她还时不时就割块肉给他补身体,活的长长久久,才能月月进账,她通透的很呢。
    族长可不知道媳妇心中的小九九,美滋滋的吃着媳妇给剥的鸡蛋,别提多骄傲了。
    孟获:好羡慕爹能天天吃鸡蛋啊。
    论娶个好媳妇的重要性!
    孟获媳妇:你是不是找抽!
    我不好吗!衣服谁给你洗的,孩子谁给你生的!
    晚上谁任由你卖力折腾的!
    你要是月月给我二两多银子,我天天早上给你煮俩蛋!让你吃到吐!
    孟获瑟瑟发抖,不敢吱声。闷头干饭啃饼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