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 回归祖地打算
作者:洛倾城   战乱?狠辣男配愁如何带家人破局最新章节     
    孟钰同爹回到家并未回房,而是在堂屋陪着爷奶爹娘话家常。
    不知君珩走没走,他不想回屋碰上,不合适就早点划清界限。他不想再继续纠缠拉扯。
    有君珩在,饭食都是送到房内吃,现在一身轻松,正好陪家人好好说说话,吃顿饭。
    “三郎,中午有没有想吃的?奶奶让她们早早准备。”
    孙子能陪着说话,李婆子很是高兴。就想着给宝贝孙子多做点好吃的。
    不等孟钰回答,孟老头也乐呵呵开口:“中午陪爷爷好好喝一杯,这春耕结束,又下起这及时雨,正好在家歇歇晌,喝喝小酒。”
    老两口也是知道王爷来找孙子的,他们怕扰了贵人,平时是不去中院打扰的。
    大半个月没跟孙子好好说说话,心里自然也是想的。
    虽知道孙子跟王爷关系好,但也怕孙子一不小心犯错,惹了王爷不高兴,得了惩罚。
    平民百姓,骨子里就有对权贵世家的畏惧。
    这是一直被压迫剥削,受到不公平对待的恐惧,不是一朝一夕,家里日子变好过就能改变的。
    “爷爷说的对,中午我陪爷爷多饮几杯。”孟钰笑着应下爷爷,又回应奶奶:“炖两只鹅吧,再添个鲫鱼豆腐汤。”
    “行。”李婆子笑着应下,立马对着门口的仆妇吩咐:
    “翠湖,你去二老爷家买几块豆腐做汤,再去杀两只鹅,除了贴饼子,再蒸两锅白面馒头。”
    最后又加一句: “还得再做几个拿手菜。”李婆子坐在孙子身旁不舍得离开,安排完又扭过身子,一脸慈爱的看着孙子说话。
    她宝贝孙子咋长这么好看,咋看都看不够。这要再找个漂亮媳妇,生的孩子肯定也是家里最好看的。
    李婆子想到抱着白白胖胖重孙孙的画面,这脸上的笑就止也止不住。
    人心都是偏的。
    她虽然有大宝这个重孙子,但她最偏疼三孙子孟钰,心里自然也就更想抱上孟钰的孩子。
    想想就开心。
    聊了几句关于村里建房子的事情,孟老头小心看了看门外,才压低声音问出心中担心:“乖孙啊,王爷走了没?”
    “走了。”
    不知为何,爷爷小心谨慎又害怕的模样,看的孟钰心里闷闷的。
    孟老头轻轻松了口气,声音也自然许多:“那就好,那就好。”
    天天住家里一尊大佛怪吓人的,平时说话都不敢太大声,沉闷的不行。
    许是觉得王爷走了,也不能表现的太过高兴,孟老头赶忙找不:“呵呵,我就是说说,说说,呵呵~”
    “屋里都是自家人,没啥不能说的。爹不必如此惊慌。”
    孟平看出爹不自在,忙宽慰岔开话题:“这春雨及时,等秋收时,咱家的粮食那得是一车一车的往家里拉。”
    “等雨停,族人也都开始建房,以后族里的日子且好过呢。”
    “这倒是。”
    想到一车车的粮食,孟老头又恢复满面笑容,心里火热的不行。
    粮食好啊,粮食多多,才不用饿肚子。
    可惜孟老头高兴的笑脸没坚持多久。
    上一秒还沉浸丰收画面的他,下一秒就变了脸色,满脸寂寥道:
    “可惜不能给你爷奶去烧纸上坟。”
    家里虽然有爹娘爷奶牌位可以上香,但不能去坟头祭拜,孟老头心里总不是滋味。
    牌位哪有祭拜爹娘尸骨来的真实,说句大不敬的话,木头终究是木头。
    家中富裕,可爹娘爷奶的尸骨还在杏花村埋着,他们这些后辈离开,逢年过节也无人祭拜。
    想到爹娘坟头空寂荒凉的画面,孟老头就心里酸的厉害,眼眶都有些泛红。
    这要是真有另一个世界,没有祭拜,爹娘还不得在荒凉的坟头饿的面黄肌瘦的。
    想想心里就难受。
    “等战乱结束,咱们就派人回杏花村迁坟,如果可以,咱们就再回祖地生活。”
    看爷爷难受的厉害,孟钰也说出心中打算。如果要养老,温度适宜的杏花村确实比这里更合适。
    “真的可以回去?!”孟老头也顾不上难受了,胡乱抹了把湿润的眼眶,就期盼的盯着孙子要答案。
    人越老就越想故乡,他是真的想死后能埋在父母身边。
    “嗯,等乱局结束,如果您想回杏花村,那咱们就回去。”孟钰眼含笑意说的笃定。
    其实他也想回去“养老”。
    哪怕家中富足,冬日不缺炭火,平日里进进出出也不好过。
    就好比拿东北或热河跟四季如春的地界相比较,哪怕以前世界有空调,有暖气,有炕能取暖,温度也是低的。总不能闭门不出吧。
    何况这里也没有空调暖气。
    而且族人们也不是家家都舍得日夜不停点炭盆的,消耗不起。
    木炭是普通百姓负担不起的重税。
    “好!好!好!”孟老头一扫刚才的颓废难过,连说三声好,激动的满脸通红。
    回家好,能回家就好,好啊。
    “那咱们这些地咋办?”冷静后的孟老头,又关心起家业。
    都是宝贝孙子辛苦挣下的,舍不得啊。
    “土地慢慢养的肥沃,不愁卖,等回到杏花村再置办。”
    孟钰对房屋土地根本不担心,有钱到哪都能买产业。
    “好,好,那咱们等安定下来就回杏花村。呵呵~”孟老头笑眯了眼。
    “咱们家要是返回祖地,族人们会不会也跟着回去?”孟大伯突然插话问出致命问题,屋里气氛突然一滞。
    “我想族人应该也想回去。”
    如果局面安定,人都会想回故土生活,孟平觉得族人应该会跟他家一起离开。
    毕竟他儿子的号召力可不一般。
    “等安定下来,咱们派人好好打听打听局势,如果不再乱增加苛捐杂税,咱们就回。想来族人会跟着一起回祖地的。”
    孟老头面上激动散去,开始思考以后该如何。
    杏花村的族学祠堂都没卖,祖坟旁边地也都留着,就是为了以后有机会能再回去。
    他跟儿子想法一样,觉的族人们应该是会想回去的,到时候再跟族人聚一起商量商量。
    “等安定下来,咱们三郎说不得还能再考个状元郎当当呢。”
    屋里气氛变得沉闷,孟平开始找开心话题活跃气氛。
    果然。
    听他说宝贝孙子能考状元,孟老头夫妻俩都乐开了花。
    “没错,没错,咱三郎定能考个状元郎当当。”
    “可不,要不是这世道耽误,说不定我乖孙早就当上打马游街的状元郎了,我也早就是状元奶奶了。”
    “那我就是状元郎的爷爷。”
    “那我就是状元郎的娘。”楚氏也跟着起哄,语气满是骄傲。
    看着家人开心讨论,孟钰只静静听着,陪着。
    如果乱局安定,朝廷会更需要人才,读书人的地位也会水涨船高。
    他是头名举人,到时回归祖地,也能有两分保障。
    再加上族学现在有丰富书籍,可以让族兄弟们积累知识,他们又学的刻苦,他考教过,比起以前有质的飞跃。
    考上童生秀才,难度不大。
    一个秀才不显眼,如果族里一下子多好几个秀才童生,周围的村民都会忌惮。
    但他心里是不想再继续科举的,懒,不想再刻苦背书,虽然他19岁,正是大好年华。
    可上辈子他可是活到三十岁。
    刀尖舔血的日子过的腻烦,总感觉心如浮萍般漂泊无依。
    重来一次。
    他就想跟家人过点安稳日子。
    这也是他时时督促族弟们,刻苦读书的小心思。
    他是不想日日都之乎者也的默背,练毛笔字,想想就头痛手腕痛。
    每日睡到自然醒不香吗?
    吃喝玩乐不美吗?
    他可是励志要舒舒服服享受生活的,可不会给自己找罪受。
    让他一个三十岁心境的人天天背书,还是文言文,无异于钝刀子割他肉,生不如死!!
    等以后再看情况而定吧。现在他就想平平淡淡,一觉睡到自然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