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分封就职
作者:应天墨客   三国:娶妻就变强,我不当人了!最新章节     
    “文学院这边,蔡伯喈也招收了一千学子不仅需要学学问,还要有一技之长。
    所以,工学院,医学院,生物学院的学子和文学院有所重复。
    如今大学城之中,总计应该有两千多学子。”
    “不够。”
    秦羽摇了摇头,这才多少点?
    “但,主公,咱们师资有限。”
    文学院方面,蔡邕影响力不俗,倒是不愁。
    但工学院,医学院,尤其是生物学院,师资严重缺乏。
    “那就找!
    没有老师,就让他们自己摸索。”
    秦羽当下就给生物学院发布了一个任务。
    “让生物学院的学子们没事就研究研究如何才能培育出产量高的农作物。
    提高农作物产量一成,赏金一千。
    加官进爵。
    提高两成,赏金一万!
    总之,让他们不要闲着。
    给他们一个目标,让他们自己去摸索。
    路嘛,都是人走出来的。”
    秦羽挥手间就给他们制定了方向。
    戏忠点头领命,随即又道:“主公的三省六部制度,如今也可以施行了。
    属下和文若一起拟定了一个任命草书。
    请主公过目。”
    戏忠取出一张纸卷。
    秦羽看了奇怪。
    “为何要把纸卷起来?”
    秦羽不解,褶皱了岂不影响书写?
    “这...习惯使然。”
    戏忠讪笑一声,草书而已,随意一卷,秦羽不拘小节,他们也就懒得花大价钱弄什么奏折。
    “嗯...文若任命中书令么?
    可以,志才为何不领尚书令?”
    秦羽看过去,发现戏志才和荀彧两人均为中书令,负责起草敕令。
    而中书省的官职则是空闲了下来。
    至于门下侍中,则是以张昭认领。
    “你这哪里是起草,中书令为何举荐一人?”
    秦羽看向戏忠,戏忠环顾左右:“臣举荐文若。”
    “......总领六部啊,这你都不要?”
    秦羽算是看出来了,戏忠为什么不要尚书令。
    因为要总领六部啊。
    总领六部的总执行官,得忙死。
    “咳咳,主公,属下才能不及文若,故而...”
    “嗯,吾觉的,文若比较合适。”
    秦羽让青竹取了一支笔来,将荀彧的名字点在了尚书省之上。
    如今,三省长官已经有了。
    荀彧戏忠二人的才能自然不必多说。
    治世之大臣!
    张昭日后能官至宰相职位,也不是等闲之辈。
    “户部...顾雍,元叹么?是不是太年轻了一些?”
    秦羽不禁怀疑,顾雍啊,貌似也才二十多岁。
    “主公怎么也以年龄较才能了?
    元叹之才,留在蔡伯喈那里当先生,属实可惜。”
    “嗯,无妨,吾冀州和幽州经得起折腾。
    再说了,有你们三个领头的把关,凡有才之士,尽管任用。”
    秦羽对顾雍了解不多,依稀听说过其名讳。
    没想到荀彧和戏忠竟然将他放在了户部侍郎的职位上。
    “奉孝只任职一个兵部侍郎?”
    “主公若是觉的奉孝太清闲,属下还有一个职位,可以让奉孝兼领。”
    “说。”
    秦羽就是嫌他太清闲。
    “祭酒!”
    “准了。”
    秦羽才不管祭酒是干什么的,但郭嘉历史上不就任祭酒一职么?
    给他安排的明明白白。
    “礼部侍郎...咱们冀州没人才可用了么?”
    秦羽神色不太好看,怎么把他老岳父都给拉出来了?
    “这...主公,等堪大用的人才,都被您派遣地方了。
    如今咱们冀州和幽州,中央方面还是够用的。
    主要还是在地方上。”
    戏忠说的很有道理,中央方面,有荀彧三人总领就足够了。
    分封就职,也不过是给手下人一个官职,好办事儿,也让他们明白自己的职责所在。
    正式一些。
    好歹,秦羽如今也是一方诸侯。
    “怪不得你不领尚书令。”
    “主公此言差矣,蔡伯喈人虽老矣,但其能力有目共睹,任礼部侍郎绰绰有余。”
    “倒也是。”
    秦羽点头应允:“工部...墨迁?
    墨...”
    “墨迁乃是当代墨家巨子,于两个月前主动来投。
    并且领墨家传人加入了工学院。
    两个月来,对工学院的影响颇大。
    其中,滚轴就是他们研究出来的。
    但有碍于当下冶炼工艺...如今冶炼工艺已经解决了。
    想来,他们研究的滚轴也能更进一步。
    可以大幅度提升运输效率。
    具体的,还需要他亲自向您解说。”
    “倒是让人意外,回头我去看一下。”
    滚轴啊,秦羽当然知道。
    那玩意需要的是钢珠。
    好在,钢铁也不分家嘛。
    差不多。
    “刑部侍郎...呃...”
    秦羽有些无言以对,这是不是有些儿戏了?
    “你让我二叔担任刑部侍郎?”
    倒是合适。
    刑部在秦羽的特定下,尊崇法制,依法治国。
    而有这个底气的,非秦虎莫属了。
    这位乃是秦羽的二叔,治下之人谁犯了事儿,他都敢治。
    “二爷的确合适。
    而且军营那边,有陈到,引领新晋太史慈,魏延之流。
    属下的意见是,让太史慈和陈到二人接替黄将军。
    让黄将军回来练兵。”
    “嗯...让太史慈一人前往接替汉升即可。
    太史慈,魏延,最近还有什么大才来投?”
    秦羽脸上浮现出笑意。
    这两位,也都是能够独挡一方的大将啊。
    “还有一名为陈宫的谋士,如今在臣帐下担任主簿一职。
    还有一人名为诸葛瑾,如今担任真定县令。”
    “嗯...回头把这些新晋人才都聚集起来,吾要设宴为他们接风洗尘。
    宴请之后,这些人可堪大用。”
    “诺!”
    “既如此,可使诸葛子瑜担任吏部侍郎。
    着陈宫为谏议大夫。”
    “嗯,非常时机,非常调任。
    这些人都有大材,但想要等他们熬资历,我们冀州和幽州也就别想发展了。
    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就知晓了。”
    秦羽将任职草书交给戏忠:“三日后宴请百官。
    七日后分封就职。”
    “诺!”
    戏忠退下,秦羽长松了一口气。
    随即他打了一个响指,顿时间,寨外山林之中布谷声接连想起。
    不足盏茶功夫。
    二十多黑衣人出现在寨院之中。
    “曹操和长安那边补齐五人。
    辽东公孙度那边派遣五人。
    影煞,你们三个都去袁术那里,尽可能靠近他。
    影卫,分别保护荀谌,程昱,荀攸的安危。”
    “诺!”
    暗影楼三个月又培训出十五位影探,三位影煞,三位影卫。
    这些人绝对忠诚。
    但秦羽还是更喜欢影探。
    他们,是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