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五屯所
作者:乌有大仙   南明:开局童子兵,撑起乾坤重最新章节     
    丹初并未沿漓江原路返回,而是借道藤县、五屯所,准备溯蒙江而上。
    到了藤县,也就进入了陈邦傅的地盘。陈曾禹水陆并进,一路溯浔江,一路沿浔江南岸。丹初率一千兵马沿浔江北岸,与陈曾禹相隔四十里路程。
    这明显带有挑衅的意味。一向勇猛无前的一营长魏国松,也不禁心虚,劝丹初道:“大帅,我军人少,孤军深入,殊为不妥。陈曾禹兵马五倍于我,一旦生起歹意,或将十分被动。”
    丹初却不以为然,说道:“不然,陈邦傅、陈曾禹父子色厉内荏,前番被李成栋羞辱,见我两军联合,必不敢轻举妄动。
    “况且,就算陈曾禹心生歹意,也得渡过浔江。就陈家军那熊样,别说他有五千兵马,就算有五万兵马,我也不怕。”
    这自然是在说大话。丹初不惧陈邦傅,其实另有原因:陈邦傅为争夺南宁,正在与徐彪大打出手。
    徐彪,南宁府横州人,清军入广西,徐彪率乡兵起义。永历元年四月,徐彪从陈谨,复广东灵山县,累功至副总兵。陈邦傅欲收编徐彪,徐彪不从,彼此攻伐不已。
    陈邦傅的实力远在徐彪之上,却屡吃败仗,连徐彪也打不过。二年三月,清军窥南宁,徐彪与罗全斌破清军于郁江之南。
    永历帝幸南宁,时广西布政使赵壹驻节南宁,力主招抚徐彪。徐彪受抚,南宁终得片刻安宁。
    赵壹忠正勤勉,受到永历帝的信任,擢为副都御史,巡抚南、太、雷、廉,兼直大内食馔。
    陈邦傅擅长钻营,见赵壹受用,便与之结为亲家,为陈曾禹聘娶其女。
    永历帝移陛梧州,陈邦傅遣中军赵弘源劫持侯性,夺其男妇。侯性已为祥符侯,率军护陛,陈邦傅贪其财,忌其受宠,竟然遣兵夺其财妇!
    侯性哭诉于永历帝,永历帝召见陈邦傅,当面责怪他,又责以世守广西之谬。
    陈邦傅自恃永历君臣在他地盘上,振振有辞地说道:“倘元年二月,无臣父子血战浔、梧三昼夜,焉有今日?”
    永历帝无以为对。陈邦傅则贿赂中枢,要在朝廷敕书上加上“世守”、“视沐氏”等语。中书舍人张立光誊写敕书时,易为“居守广西,便宜专铨除粮税”。
    等到小朝廷前往梧州,南宁出现权力真空,受到陈邦傅的觊觎。赵壹见陈邦傅悖逆已明,与之断绝婚约。陈邦傅则引兵进攻南宁,赵壹不从,引徐彪入城守卫。
    ……
    “两位可曾听说过南宁的徐彪?”丹初问道。
    冯琳与魏国松相视一眼,说道:“听说过,据说出身盗贼,后来受抚,有些军功。”
    “我在梧州时,李元胤告诉我,说徐彪据守南宁,正在与陈邦傅大动干戈。”
    二人恍然大悟,放心不少。魏国松问道:“大帅已经加镇昭平,却与南宁相隔六七百里,日后还要谋取南宁吗?”
    “要的,昭平无险可守,永安地处偏僻,皆非根据之地。南宁田亩甚广,地处边陲,清虏鞭长莫及。将来就算清虏攻进广西,我们在南宁可以从容应付;若是在昭平、永安,连缓冲的余地都没有。”
    “大帅的意思是,清虏将来会攻进广西?”冯琳和魏国松面面相觑,似乎不愿相信。
    何止是会,简直就是必然。
    眼下江西、广东相继反正,南明的形势从未像现在这样乐观。要说清军会攻入广西,似乎还为时尚远。但凡事盛极而衰,永历小朝廷抓不住这次中兴机会,只能继续走下坡路,在堕落的深渊中越陷越深。
    “督师反攻不力,我军在永州十倍于敌,至今已围城三个月,却始终攻不下这座孤城。由此可知,湖广的战局并不乐观。
    “江西那边,豫国公同样久围赣州不克,听闻清虏举兵反攻,仓促回防南昌。粤师、楚师迟迟不肯增援江西,可知江西亦不济矣。”
    “前番桂林三捷,清虏虽已至桂林城下,皆无功而返。可知天命在明,清虏一时半会还攻不下广西。”魏国松十分笃定,并不认同丹初的观点。
    丹初苦笑一下,说道:“清虏三次在桂林战败,在于我军奋勇抗击,亦在于清虏后路不靖,湖广有督师,江西有豫国公,还有数十万义师。
    “豫国公以江西反正,惠国公以广东反正,动静太大,必将引起清虏的疯狂反扑。一旦满鞑子渡江,江西、湖广恐将彻底沦陷。
    “到时候,清虏后路清净,便可直扑桂林。我军再想有第四次桂林之捷,可就难上加难了。”
    “啊?”冯琳与魏国松相顾失色,对丹初的话半信半疑。
    丹初意识到,自己说得太多,恐已泄露天机,便换了副轻松的语气,说道:“不过,等清虏攻进广西,也得两三年之后了。届时,咱们至少能练出一两万精兵,也将夺取南宁为地盘,足以与清虏硬杠了。”
    冯琳与魏国松如释重负,说道:“全赖大帅大才。”
    八月二十日,丹初率军逼近五屯所,在城南十里外驻扎。五屯所是一个准实土卫所,是大藤峡沿岸守备要点,号称“藤峡左臂”。
    明代卫所,大致可分为实土卫所、准实土卫所、非实土卫所。实土卫所附近没有州县,长官上马管军,下马治民,多设置在边疆地区,如辽东都司、陕西行都司。准实土卫所附近有州县,但领有大量的土地和人口,多设置在沿海和内陆少数民族地区。非实土卫所附近有州县,有自己的军屯田地,但无权管辖军户以外的人。
    和其他卫所一样,五屯所军户大量逃亡,军屯田地被地主豪强侵夺。豪强反过来购买军户名额,享受军户带来的科举、减税等政策红利。
    明末佃变、奴变四起,五屯所这个藤峡左臂也发生了内乱。佃民阮富强率众起义,号称“铲平王”,占据五屯所已有两年时间。
    陈邦傅两次征讨失败,加之五屯所地瘠民穷,遂置之不理。
    早有当地百姓过来诉苦,恳请岑丹初收复五屯所。原来,阮富强出身佃民,阴狠有智计,夺据五屯所后,便作威作福,先把富室洗劫一空,接着又大肆选妃,抢劫商旅,杀人立威,简直无恶不作。
    又是一个农民起义军首领蜕变为山大王的故事。丹初尚未独力进攻过城池,正想借机练练手,便阴令部属准备攻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