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 去张礼珍摊位上吃饭
作者:静水11   重生九零:想当个富二代不过分吧最新章节     
    说是桌子,其实也就是几块大一些的长条形木板放在凳子上,搭建的简易桌子。
    还是很简陋的,但大家也不在意。
    张礼珍摊位上也有几桌人在吃饭了,粗略一看也有十多人了。
    后面开始陆陆续续有工地上的工人出来吃饭了。
    看这生意应该还是不错的。
    “忙的过来,忙的过来。三爸,尝尝我这手艺如何,到时给点建议哈。”
    张礼珍手上的动作也没停,在给罗文打菜,分量足足的。
    菜的种类还是比较多的,有蒜苗炒回锅肉,凉拌猪头肉,土豆烧鸡,笋子烧鸭,番茄炒蛋,炝炒莲白,干煸四季豆,炒小白菜。
    都是些家常菜,每天也没什么固定的菜品,家里的地里有啥菜,第二天就做啥菜。
    这些菜做好后装在大盆里的,要吃什么,直接舀就行了。
    旁边还有一个大铁锅,里面是煮好的豆花。豆花饭也是很受欢迎的。
    “好,你做菜的手艺本来就好,肯定没得说。”罗文准备掏钱递给张礼珍。
    之前大家还在农村帮人修房子的时候,三家人每天中午轮流做饭,后来项目越来越多了,工地也更分散了。
    中午吃饭就是自己解决了。
    现在张礼珍在这里摆地摊卖饭,罗国贵和罗国军来吃饭也是给了钱的,只不过是包月。
    每个月象征性的给了30块钱。
    本来罗月华两口子是不收这钱的,但两人作为长辈哪有占小辈便宜的道理。
    最后拗不过,张礼珍每人收了30块钱。再多的钱她就不肯收了。
    用张礼珍的话说就是都是自家人,吃点素菜收什么钱呀。
    而且自从张礼珍出来做生意以后,婆婆吴淑芬每天还要帮张礼珍带娃,自家一分钱没给,公公婆婆也没说什么。
    所以公公给的饭钱,张礼珍也不愿意多收。
    当然既然张礼珍不愿意多收钱,那吴友芳借着偶尔下来一趟的名义,也会给各家带点自家的土特产。
    比如之前家里核桃大丰收,就每家人送了一口袋核桃,每袋估计还是有几十斤重。
    又给张礼珍家带了些干蘑菇,美其名曰给娃娃炖鸡汤,补身体。
    这些干蘑菇都是,吴友芳去山上捡的蘑菇,拿回来晒干的,数量也不多。
    罗文想着张礼珍一个人做生意也不容易,
    这价钱又收的便宜,本来赚的也不多。
    自己一个长辈,来吃白食,也说不过去呀。
    于是就想着给钱。
    张礼珍见罗文准备掏钱连忙制止,半开玩笑的说:“三爸,你老人家好不容易来我这小摊摊上捧场,哪里能收钱呀。
    你快收回去。”
    这话说的罗文都有些不好意思了,其实罗文也就是辈分大些而已。
    几个侄儿侄女从小就这样喊自己为三爸喊习惯了,从来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好意思。
    但这侄媳妇也一点淡然的喊自己三爸,说明人家是真把自己当一家人呀。
    罗叶:爸,你有啥不好意思的,我那侄儿侄女喊我姑姑,我都淡定的很。
    “你这不收钱,我天天来免费吃,我也不好意思呀。”罗文说的是实话。
    “三弟,尽管吃,天天来吃都行。
    你大侄子侄媳妇一家人还少了你一口吃食吗?”
    罗国贵制止了罗文:“走走,赶紧的,不然等会儿人多了没位置了。”
    “就是,三爸,听咱爸的,你随便吃,管饱。”张礼珍是真心不计较这几块钱的饭钱。
    要不是三爸家拉着自家公公一家人帮人修房子,自己家哪有现在的好日子呀。
    自己娘家弟弟现在也是自家公司里面的正式员工了,每个月不管有没有活,都是固定时间发工资,
    年底的时候还会发点奖金,比以前那种工地上干一天有一天工钱的生活好多了。
    以前有时候下雨天,工地上停工,没活干就是没有工钱的。
    一个月干了30天才有30天的工钱。
    如果有事,或者雨季,遇到下雨天多的时候,停工了,那这个月的工钱就很少了。
    要是以前,谁敢想现在的好日子呀,不说自己现在也能去读夜校了,就是城里买房这件事,你敢想吗?
    所以张礼珍对现在的生活还是很满足的,对婆家人也是相当的好。
    “那谢谢呀。”
    “客气啥,不够吃的话,自己动手添哦。来,尝尝这豆花,嫩的很,很下饭。”
    现在正是中午吃饭时间,有三三两两的人来吃饭了,张礼珍也忙了起来。
    给两人舀好豆花后,就去忙活了。
    等两兄弟都把饭吃完了,罗国军才骑着自行车过来。
    没办法罗国军所在的工地离这里有点远。
    等罗国军吃完饭,下午罗文又去了罗国军所在工地。
    罗国军现在一心扑在事业上,天天在工地待着,晚上就回城里买的房子里面居住。
    罗国军买的房子跟罗文家买的差不多,都是二层楼的临街老房子。
    离罗文家买的房子比较近,都在同一条街上。
    平时就罗国军和罗月云两父子住,吴友芳依然在老家,毕竟家里还有十多头牛呢。
    说到罗国军家老儿子罗月云,还真的成老儿子了,反正年年催婚都没啥效果。
    罗国军老两口现在心态也放平了,随缘吧,
    反正家里也有钱了,儿子不想结婚就不结吧,反正着急也没啥用。
    以前家里经济条件在村里也还算可以,但罗月云那懒汉的形象深入人心,吴友芳生怕儿子没人要,打光棍,天天催。
    但现在家里是真有钱了,不说多有钱,至少在村里还算有钱吧。
    老儿子也变的勤快了,能赚钱了。
    关键是收拾收拾自己,出门一看还是像模像样的,
    就那外在形象,忽悠忽悠小姑娘完全没问题。
    所以吴友芳也没那么愁了。
    罗国军老家没修新楼房,就把原有的小青瓦房装修了下,再把院子重新弄了下。
    反正家里就三个人,小青瓦房本来就大,那么大的房子根本住不过来。
    再加上市里买房后,现在就剩下吴友芳一个人在家里住了。
    吴友芳之前提议说还是在农村修个楼房,也好看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