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解决宝钞不断贬值的困局,其实方法很简单
作者:钩鱼王   大明:我在明朝当县令最新章节     
    “但是蒙古人粗鄙,根本不知道截止,所以蒙元朝廷滥发的纸币一经发现,就成了废纸。等到当今圣上创立了咱大明国,也学了很多蒙元的粗鄙制度,滥发纸币就是其中之一。”
    “小弟倒不是说陛下粗鄙,而是他制定的很多制度粗鄙。”叶瑾挑衅似的瞥了老朱一眼,笑呵呵的说道。
    老朱气的牙痒痒。
    不过一想到这个小王八蛋现在是在给自己的大儿子和大孙子上课。
    所以将这一口怒气给强忍了下来。
    不过心里暗暗道:好你个小王八蛋,现在知道指桑骂槐了是吧?!你且给我等着,一会儿若是不打断你的两条狗腿,老夫就跟你姓。
    朱标和徐辉祖面面相觑。
    自己这个小兄弟一直都这么勇的吗?!
    居然敢在生与死之间反复横跳。
    他们俩都不敢去看老朱那张黑的跟锅底似的的脸了。
    至于徐达和打着哈欠的朱雄英,两个人对这一幕早就熟视无睹了。
    婵婵和赵今夏今天晚上倒是早早就睡去了。
    一是今天晚上朱标和徐辉祖来找他们的公子,明显是有正事。
    虽然元末明初的时候,社会风气远远不像明末清初那么保守,但是妇人的社会地位真不高。
    也就只有叶瑾把她们俩当成宝。
    不过二人也会摆正自己的位置,若是有不熟悉的男性访客在的话,她们甚至不会一起上桌吃饭呢。
    二是今天晚上叶瑾讲的又不是她们俩平日喜欢听得故事。
    什么商税啊,宝钞啊。
    这哪里是女儿家感兴趣的?!
    叶瑾假装没有看到老朱黑锅似的的脸蛋,继续笑着道,“`」说回宝钞,为什么朝廷在发行宝钞的时候,硬性规定一贯宝钞可以兑换一贯铜钱,但是才过去几年啊?!现在10贯宝钞能兑换一贯铜钱就不错了,这还是朝廷硬性要求,强迫民间使用的缘故。”
    “若不是朝廷有这些举措,宝钞早就沦为一张废纸了。”
    “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一是宝钞本身没有价值,而是朝廷硬性赋予宝钞的价值,所以百姓心中没底,自然就不能发挥宝钞的作用。二是朝廷滥发,本来咱大明朝经济就不怎么发达,市场上所需的宝钞数量就不多,但是朝廷年年滥发,导
    致民间的宝钞数量供大于求,宝钞的价值自然就贬值了。”
    徐辉祖就跟一个好学的小学生一样,连忙追问道,“若是真如此,那该如何是好?!”
    “简单啊。”叶瑾(好了的)信心满满,伸出两根手指在徐辉祖的面前晃了晃,接着道,“只需要两招就可以解决宝钞贬值的困局。”
    “只需要两招?!”徐辉祖愣愣的看着叶瑾。
    这一刻,叶瑾在他面前的形象瞬间变得高大上起来。
    一直没有说话的老朱终于忍不住冷哼一声,没好气道,“你这个小王八蛋又说大话了,老夫今儿个就好好听你如何大放厥词,看看你是如何接近宝钞贬值的困局的。”
    叶瑾看向老朱,挑了挑眉,笑道,“若是小侄真有法子解决宝钞贬值的困局,郭伯伯你待如何?!”
    “若是你真能解决宝钞贬值,老夫从今以后就当你如至亲子侄,你看如何?!”老朱郑重其事的说道。
    老朱的这句话才说出口,在场的众人顿时悚然一惊。
    待你如至亲子侄?!
    这句话如果是出自一个普通人之口,大家完全可以一笑了之,不当一回事。
    但是如果是出自一国之君之口,性质可就完全不一样了。
    为什么人人都想当皇帝?!
    还不是因为皇帝有着通天的权势,掌握亿兆百姓之生死。
    言出法随,出口成章。
    说出来的话就是一个国家的法律。。
    要不然为什么叫做“君无戏言’呢?!
    所以被一国之君当成至亲子侄,别的不说,一辈子的荣华富贵是已经预定了的。
    更何况这句话还是出自大明朝开国之君朱元璋之口,其意义就更加非比寻常。
    谁都知道朱元璋虽然暴虐成性,滥杀无辜,但是却也是一个特别护犊子的君主。
    可能是因为早年间接连丧父丧母,家中的兄长姊妹也都死的一干二净的缘故,老朱对亲情格外看重。
    不但对他的儿子孙子格外宠溺,甚至连侄子朱文正、外甥李文忠都宠溺有加。
    朱文正在老朱与私盐贩子张士诚大战的时候,勾结张士诚企图谋害朱元璋,犯下这等谋逆大罪,如果是别人的话,早就被满门抄斩,株连九族了,但是朱文正在事发之后也仅仅560只是被圈禁而已,他的子孙甚至被封为郡王。
    虽说是郡王,但是规格等同于亲王。
    足以证明老朱对朱文正的放纵。
    至于李文忠。
    连接三番五次在朝堂上忤逆朱元璋。
    虽然李文忠也是一片好心,为了朝廷和天下苍生着想,但是老朱岂是那种善于纳谏之人?!
    还是那句话,如果是别人的话,坟头草都老高了。
    但是李文忠依然活蹦乱跳的,也就只是被剥夺了军权,不能参与政事而已。
    至于老朱收的几个义子,现在各个都位高权重,手握重兵。
    比如说西平侯沐英,去年随傅友德、蓝玉远征云南。
    按老朱的意思,等云南彻底平定之后,傅友德、蓝玉率军北归,沐英就镇守云南,当一个土皇帝。
    所以老朱对亲近的人格外恩宠,这已经是公开的秘密了。
    现在他说要把叶瑾当成至亲子侄。
    这可是天上掉陷阱的大好事呐。
    徐达脸上露出了一丝欣慰的神色。
    他虽然和叶瑾的接触不多,但是对于叶瑾这个后辈十分满意。
    叶瑾不管是才学、人品,都是上上之选。
    就是脾气暴躁了一些。
    不过年轻人嘛,脾气暴躁一些也正常。
    那句话怎么说来着?!
    年轻人不气盛还叫年轻人吗?!
    朱标则是一脸喜色。
    他本来就已经把叶瑾倚仗成心腹和班底,唯一担心的就是叶瑾的脾气太冲了,经常和自家老父亲发生冲突。
    所以朱标经常会担心叶瑾彻底触怒老朱,然后被老朱给那啥了。
    现在老朱说了要待叶瑾为至亲子侄,那么将来就算是叶瑾说了太过分的话,或者做了太过分的事,老朱都不会轻易要了他的小命。
    只要能保住小命,将来自己就有法子重新启用他。
    至于徐辉祖,则是又羡慕又嫉妒。
    自家老爹和陛下可是一起光屁股长大的兄弟,这些年又兢兢业业,为老朱家的江山抛头颅洒热血。
    自己这几年在军中也是认真负责,从来不摆魏国公世子的架子。
    但是即便如此,陛下可都没有说过待自己如至亲子侄这种话呢。
    难道陛下有受虐的倾向?!
    谁和他抬杠抬的越严重,他就越喜欢谁?!
    要不自己哪天也试试?!
    徐辉祖赶紧收起了自己这个疯狂大胆的想法。
    和陛下抬杠?!
    自己这不是老寿星吃砒霜,嫌命长吗?!
    到时候可别试试就逝世了。
    算了。
    人家的捷径自己走不得,还是老老实实的走自己的路吧。
    但是主人公叶瑾却没有旁人想象的那么兴奋,而是一脸怪异的看着老朱。
    老朱摸了摸自己的脸颊,好奇问道,“小(aidb)子,你看什么呢?!”
    “小侄是在想,郭伯伯你的提议怎么有些坑爹…呸呸呸,坑人啊?!”叶瑾一脸认真的说道。
    老朱的脸色一下子就变得胀红起来。
    这个小王八蛋还真的是给脸不要脸。
    老夫都把话说的这么明白了,他还装傻充愣?!
    真觉得咱老朱那么好说话,随便一个人老夫都要当成自己的至亲子侄?!
    哼!
    给脸不要脸。
    你不想老夫扯上关系,老夫还觉得有你这种喜欢大放厥词的至亲子侄丢人呢。
    一旁的徐达见叶瑾又把老朱说气了,心里不由得叹了一口气,对着叶瑾没好气道,“你这个小王八蛋还真的是给脸不要脸,你可知道你错过了多大的机缘吗?!”
    叶瑾摊摊手,解释道,“小侄一向待郭伯伯、徐伯伯二位为至亲长辈,待郭兄、徐兄为兄长,锦儿妹子为亲妹妹,小侄以为你们也是如此呢,没想到现在还要小侄说出能够防止宝钞贬值的法子,才可能成为郭伯伯的至亲子侄。若是小侄没有这个法子,郭伯伯就不当小侄是至亲子侄了?!”
    几个人面面相觑。
    嗯?!
    还有这种解释?!
    只有小胖子百无聊赖的翻了翻白眼。
    他知道,自家师父又要飙演技了。
    “唉…”只见叶瑾微微叹息一声,四十五度角仰望夜空,接着说道,“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看
    来还是小侄错付了。”
    这番矫揉造作的表演,顿时把其他几个人都给逗笑了。
    老朱也笑骂道,“就你小子事多,好吧,算是老夫刚才说错话了,老夫重新组织一遍语言如何?!”
    叶瑾认真点头,“知错能改,善莫大焉,小侄就给郭伯伯一次改正错误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