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 肘!向顶流冲锋!
作者:深藏不简单   高考都拿下了,拿不下这娱乐圈?最新章节     
    电视剧的宣传手段比不上电影丰富,多集中在线上。
    尤其像《最好的他们》这样的青春校园剧,开播伊始除了让演员们在微博帮忙吆喝几声,买点硬广资源和kol外,没有任何线下宣传计划,更不用说让几位演员合体活动了。
    于是,当同学们看到乐言和耿心遥线下同框这样的新鲜事儿,不约而同的拍照分享了出去。
    《最好的他们》近期实在太火了,第一条相关消息发出去只一分钟就超过了100转发,紧接着是100010000。
    这批在校生亲身体会了一把什么叫流量密码。
    你就发吧
    即使一个简单的‘乐言和耿心遥在我斜前方15米’文案,都能召唤几百个网友立即赶到战场。
    “乐言现实里什么样的?帅不帅,高不高,皮肤好吗?”
    “宝贝,你太幸运了!「哭」「哭」「哭」”
    “快去问问他们电视剧结局啊!”
    在无数网友的转载和评论下,#最好的他们词条再次出现在热搜上。
    而点进话题想要一探究竟的网友们意外发现.女主耿心遥居然在直播?
    怀着好奇心态点进去这么一看.耿心遥旁边认真听课的是乐言吗?
    他们俩合体了?
    这是官方直播吗?
    他们兴奋的把音量调高,想要听一听直播内容.结果这么一听更加兴奋了!
    是京影的表演课!
    男神乐言在现实生活中上课的样子,与电视剧里的胡星满有什么差别?
    也是一样的调皮捣蛋吗?
    现场录相、直播的人不只是耿心遥自己。
    公开课的目的是让更多人了解表演、了解京影并了解京影的师资水平,学校恨不得多几个人帮他们宣传出去。
    但相较于正式课程,公开课讲的内容会更通俗易懂些,毕竟没人会爱听生涩难懂的知识,所以很多表演系公开课都会围绕大众熟悉的作品展开,降低听课难度。
    这节公开课是90分钟。
    前半部分,邓雪峰围绕广告和新媒体形态下新兴的几种新内容形态例如短视频、长视频、vlog和短剧等进行了较为宽泛的表演向概念描述。
    他认为每种内容形态对演员的要求都是不尽相同的,演员在不同内容形态下的表现也应该有所侧重。
    由于在场很多同学表演基础薄弱,他只是点到为止,没有过多深入,重点放在点评表演细节上,用实际案例阐明观点。
    邓雪峰在京影是响当当的人物,来上公开课的学生们除了钦佩他的专业水平外,也对口口相传中他的性格持有好奇态度。
    课上所有素材都由表演系大一学生提供,面对自己的学生,邓雪峰一点面子没给。
    他言辞之犀利、角度之刁钻、点评之刻薄、语气之强势让听课的同学们叹为观止。
    果然是恶贯满盈的邓雪峰啊!
    表演系的同学们有福了
    在邓雪峰教学风格的影响下,教室内的气氛非常严肃,没人敢议论也没人问问题,只有邓雪峰毫无情绪的讲课声。
    但线上的气氛却异常热闹,弹幕上的评论每秒钟都在跳跃着。
    “我来的晚,左边那个胳膊是不是乐言的?”
    “他好乖啊,一动不动的,和胡星满完全不一样。”
    “拜托拜托,给我们看下脸好吗?”
    耿心遥只在课前把画面对准过乐言,之后对的都是自己的脸。
    眼看右上角的观看人数停留在5万不涨了,她把手机角度调整了下,露出乐言四分之一个脸。
    很快右上角的人数变成了5.1w,之后是5.2w,5.3w
    还得是你啊。
    耿心遥心中默默想着。
    她说蹭一点点,就真的只蹭了一点点。
    除了露出乐言的脸外,她没再做其他动作,也没有和乐言互动。
    她断定此时的截屏一定在网上疯传起来了,目的已经达成就不要再画蛇添足,引得粉丝反感是其一,让乐言反感就不好了
    在耿心遥心里,这个‘学弟’的分量还是很重的。
    她收回看直播弹幕的目光,专心致志的看向台上的邓雪峰。
    此时邓雪峰讲的内容也是她回学校的目的之一。
    “讲完了广告和新内容形态,我们来讲一讲传统的电影和电视剧。电视剧和电影是两种不同的内容载体,电影以导演为核心,强调视觉和情感的震撼,故事情节通常会更宏大、细腻;电视剧以编剧为核心,由于篇幅长,叙事可以更清楚,故事可以更明白,人物可以更精细,所以演员往往要频繁切换情绪和表演状态。”
    “我们常说,一部电影中的人物如果没有弧光,只能做配角;若是电视剧中的人物没有弧光,这个人物就不成立,由此可见角色人设、状态、情绪是否有清晰的转变,是演员拍摄电视剧是否合格的重要标准之一。”
    邓雪峰走到电脑前,轻点了下鼠标:
    “下个案例是电视剧。”
    大屏幕上出现穿着高中校服的乐言,几乎是同时,寂静许久的教室突然沸腾起来,议论声此起彼伏。
    万众期待的《最好的他们》来了!
    如果说这节公开课是大厨邓雪峰烹饪的一场盛筵,那么这部电视剧无疑是主菜。
    前面几道开胃小菜把大家的胃口完全打开了,面对近期火热的乐言,邓雪峰又要贡献什么锐评?
    屏幕上播放的是胡星满当众对林西表白的剧情。
    胡星满站在喷泉边,不顾周围人的劝阻和目光,将化学试剂倒入脚下的水池,在喷涌的喷泉下用喇叭不停高呼“林西,我喜欢你!”。
    年轻男孩勇敢又炙热的爱意影响了教室里的每个人。
    看过的电视剧的人,再看一遍依然会热血沸腾,被小太阳胡星满深深吸引。
    第一次看的人,被这大场景和乐言‘奔放’的表演方式所震惊,这个人物这么有力量?
    邓雪峰在剧情进行到最高潮时暂停了画面。
    现场无数‘嗯嗯啊啊”的声音传出,很是不理解。
    邓雪峰背着手问台下的同学们:
    “刚刚这段剧情,你们从这个人物身上读出了什么?”
    无数人抢答:
    “霸道、直接、不顾一切。”
    “丝毫不在意别人的目光,即使被拒绝了也没有气馁,自信满满。”
    “眼睛里只有女主!”
    邓雪峰没有说对也没有说不对,继续点击播放。
    接下来学校老师出现,指责胡星满和林西早恋,胡星满据理力争,把责任都揽到自己身上。
    邓雪峰再次点击暂停,问了同样的问题。
    这次抢答没有那么积极了。
    在座的都是京影在校或毕业的高材生,刚开始他们还品不出来邓雪峰点击暂停的原因,不过现在很多人都看明白了.
    这节课邓雪峰阐述的观点是――每种内容形态对演员的要求是不尽相同的。
    而在看案例前,邓雪峰还说过“角色人设、状态、情绪是否有清晰的转变,是演员拍摄电视剧是否合格的重要标准之一”。
    也就是说,他每次暂停都代表一次转变.
    所以胡星满转变了什么?
    一位第三排的女生率先举手发言:
    “胡星满虽然全程都在笑,但表白时他笑得天真烂漫,而面对老师的笑容更像是强挤出来的,林西没有拒绝‘单相思’的行为伤到他了。”
    后面有男生站起来发言:
    “胡星满的人设是放荡不羁的,所以他敢当众勇敢表白,按照他的性格根本不会理会老师的约束,但因为牵扯到林西是否会背处分,他开始不停的解释这个时候的他不再‘放荡不羁’。”
    之后又有几个同学发言,他们都看出了胡星满在短时间内的人设、状态、情绪转换。
    表白时的他直接、霸道、自信。
    与老师周旋时的他隐忍、伤心、强颜欢笑。
    当大家穷举不出任何前后差异时,坐在第一排的耿心遥举手了。
    整个教室瞬间安静下来。
    这部电视剧的女主,在品味这段剧情时又会有什么不一样的发现?
    “胡星满的内心也发生变换了,表白时他像是一把尖锐的茅,咄咄逼人的向林西施压进攻,老师出现,尖锐的茅又化身成坚固的盾,挡在林西的身前.你们注意到了吗,老师出场后胡星满的第一反应是什么?”
    教室里的学生们互相看了看,没人能回答出来。
    邓雪峰适时的把画面回放了一次。
    有了耿心遥的引导,大家很快发现了之前错过的细节。
    “他第一反应是护在林西身前.”
    相较于能跟上邓雪峰步伐的现场学生,网络上观看直播的网友们就愚钝的多了。
    他们看《最好的他们》就是看个热闹,从来不会分析什么演技和细节。
    听过现场的声音后,这些人惊了。
    “这段戏我昨晚看了啊,只感觉看的兽血沸腾,原来有那么多细节在?”
    “实在不好意思,我只顾着看乐言的脸了。”
    “这样看来,乐言的演技也很厉害喽?这么短的时间内转换了两次?”
    但耿心遥的话并还没有说完――
    “胡星满的内心转换不止两次,而是三次。”
    此话一出,现场和网络上人都震惊了。
    播放到这里,这段剧情不过一分多钟的时间,转换三次?
    怎么可能啊.
    耿心遥不疾不徐的说:
    “表白时胡星满自信、霸道且勇敢;老师来了表白被打断,他把林西护在身后,虽然因被拒绝而伤心但喜欢林西的心依然坚定;但林西默认胡星满是‘单恋’后他的心态又变了,他不再坚定了。”
    全程一言不发的乐言,终于忍不住开口了:
    “你怎么看出来的?”
    乐言在这里的处理非常含蓄。
    胡星满前后对林西表白过几十次,按照剧本的设定,他对林西的喜欢从来没有动摇过。
    但乐言在拍那场戏时突然意识到,再坚强的人内心也会有柔软的地方,当林西在那么多人面前承认胡星满是‘单恋’后,他应该会有一瞬间想要放弃,虽然只是转瞬即逝的。
    而为了体现这个转瞬即逝,乐言使用一个――
    “因为那个笑容。”耿心遥回答他,“因为你对老师说‘我知道林西的意思了,之后不会再纠缠她’时的笑容,全剧只在这里出现过一次,我猜测那是胡星满唯一一次想要放弃的时刻。”
    乐言哇了一声,称赞道:
    “学姐太厉害了,这都被你分析出来了!”
    乐言称赞耿心遥的话,无疑是在肯定她的分析。
    台下的议论声更热闹了,但更多的人是在喊:
    “老师回放一下!”
    “回放下那个笑容,我想仔细看一看。”
    放映员小邓回放了画面,大家一看果然这个笑容不太一样啊
    乐言的表演这么细节吗?
    先是护住林西,这又来了一个全剧唯一的笑容.
    这个时候网上的讨论也热闹了起来。
    “卧槽,这个剧我一直追,这笑容和别的笑容确实不一样。”
    “对不起乐言,这集我看过好几遍,完全没看出这个寓意,我一定是猪!”
    “只能说设计的太高级了,我们这些门外汉看不懂。”
    “男神就是男神,不只有颜还有演技,更爱了!!”
    邓雪峰走到讲台中央。
    台下的议论声戛然而止,大家知道他要开始点评了。
    “电视剧的篇幅长,人物太单薄撑不起观众的观看欲望,于是电视剧里的人物往往会设计的更加细腻或者说是有层次。”
    “角色人设、状态、情绪是否有清晰的转变,是演员拍摄电视剧是否合格的重要标准之一,这句话从广义上讲,可以理解成角色人设前后是否有较大的转换,就是所谓的人物弧光。”
    “从狭义上讲,也可以理解成同一天,同一个演员在拍摄不同内容时,状态和情绪是否转换的清晰且准确,是否能表演出人物的层次感,而我们今天看到的这部作品――”
    一部分人紧张了起来。
    区别于之前的几个案例,乐言在这部电视剧里的表现给他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听邓雪峰的课是为了学什么?
    学表演!
    而乐言的表演既细腻,又准确还带着很多他特有的味道。
    同时也完全贴合了邓雪峰的分析阐述。
    他还能从哪里挑出来毛病呢?
    真的想不出来
    还有一部分人兴奋了起来。
    等了这么久,等的就是这个时刻!
    邓雪峰,拿出你的实力开喷吧!!
    “而我们今天看到的这部作品,演员无论是从广义还是从狭义上看都做的很好。”
    “啊??”无数惊呼声炸起。
    什么什么?
    邓雪峰居然夸人了??
    邓雪峰很满意台下的反应。
    如果能被你们猜中我的套路,我还是大怪逼吗?
    为了坐实自己的人设,邓雪峰不惜余力的夸赞起来:
    “只是在一幕剧情里,这个人物就体现出了多次状态和情绪转换,满足了电视剧最重要的人物层次;而且没有浮于表面,他沉到了内心层面,虽然我没有看过前后剧情,但是内心的转变是人物出现弧光的前提驱动,我相信这个人物在第一次出场与最后一次出场相比,一定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状态。”
    台下的乐言都替邓雪峰脸红了
    我的老天爷啊,你咋也开始胡说八道了?
    没看过前后剧情?
    拿到剧本我马上就邮件发给你了你忘了秉烛夜读的给我写批注了吗?
    台下的一部分学生们渐渐品出味儿了
    质疑乐言演技和国际提名的帖子在学校论坛上挂了大半个月,已经成神帖了。
    楼里面的人争论不休,谁也说不过谁,混乱异常。
    但今天之后,这混乱的局面肯定要终结了啊。
    因为有权威的结论了.
    所以邓雪峰是在给乐言公然撑腰吗?
    但这不符合外界对他的传言啊!
    难道大魔王也有逆鳞?
    他们惊讶的看着邓雪峰,交头接耳起来。
    邓雪峰不惧任何目光,缓步走到乐言桌前,在他桌子上轻点了一下。
    有我在,谁都别想质疑你。
    我,邓雪峰,全京影最权威的表演老师,当着几百人的面说你演技没毛病,我倒是要看看谁敢说个不字?
    没想到,还真有不怕死的.
    第一排,一个戴眼镜的男生举手:
    “老师,我觉得剧中人物的状态切换并不清晰,虽然有几次情绪变化,但人物的底色并没有改变,底色都没有改变的人物谈不上层次感。”
    这位同学是表演系大四的学生,也是论坛上质疑乐言那个帖子的发起人之一。
    再有半年他就要毕业了,邓雪峰再牛逼跟他有一毛钱关系吗?
    又不是他的老师,又干预不到他毕业.干就完事了!
    邓雪峰还没说话,耿心遥先不乐意了:
    “张口闭口专业术语,知不知道这是公开课?有多少人能听懂你说的是什么意思?”
    大四的学生都敢顶撞老师了。
    耿心遥这个毕业生更不会惯着他了,你怼乐言,我就怼你。
    直播间里的网友们急死了,恨不得亲自赶到现场为耿心遥摇旗呐喊。
    “虽然听不懂你们说的是什么,但你说的对!”
    “最烦张口闭口黑话的人了,显得你了是吧?”
    “说人话犯法是吗?”
    眼镜男一阵脸红,在众多人的指指点点中再次组织语言:
    “胡星满自始至终的强势,自始至终脸上带着笑,自始至终把谁都不放在眼里,他只是在固定人设下做了一些差异化反应,人物状态并没有本质性的改变。”
    乐言轻轻拉了一下耿心遥的衣服,让她不要再说了。
    这情况他早就预料到了,肯定会有人质疑他。
    而表演根本就辩不出对与错,也没有什么标准答案,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学姐,别浪费口舌了,由他说吧。
    耿心遥确实被乐言压下去了,但乐言忘了那人问的是邓雪峰。
    邓雪峰哪是他能控制住的?
    护犊子状态下的邓雪峰双手背在身后,眯着眼睛看那男生。
    不只是眼镜男,连眼镜男方圆几米内的同学都感受到了“杀气”。
    “你是哪个系的?”
    “表演系。”
    “大几?”
    “大四。”
    邓雪峰猛地睁开眼,鹰隼般的眼睛牢牢锁定他,咄咄逼人的问:
    “大四了不知道‘人物色彩’要结合剧情、主题、时代和人物一起看?你看过全剧吗?知道这部剧的年代背景吗?了解人物故事吗?知道‘人物色彩’是一个创作型用语,不能用来评价角色吗?”
    邓雪峰每问出一句,眼镜男的血条上就少一截血。
    一连串的问题砸过去,眼镜男已进入残血状态.脸色煞白。
    但这场羞辱还没有结束!
    “不止学艺不精,也没有正确的识别能力。”邓雪峰再次点击了一下鼠标。
    大屏幕上继续播放那段剧情,原来还没有结束?
    几秒钟后,邓雪峰第三次点击暂停键。
    他指着屏幕上乐言的脸,大声询问那个头呈90度低下去不敢看人的大四眼睛男:
    “这是什么情绪和状态,你告诉我?”
    那人恨不得找个墙撞死。
    “说啊!”邓雪峰又问了一遍。
    “悲伤.”眼镜男的声音像蚊子一样小。
    “大声点!”
    “悲伤!”
    现场的同学们惊讶到说不出话来。
    这段剧情,居然还有第四次人物变化?
    画面的近景,林西在关宁的陪伴下离开学校。
    画面的远景.胡星满脸上的表情是一种痛彻心扉的悲伤,即使他没有一句台词,有眼睛的人都看出来了,他在极度伤心。
    “他还在强势吗?还在笑吗?还在不把人放在眼里吗?这还是固定人设吗?”邓雪峰的嘴像机关枪一样向那人发射问题。
    “对不起老师,我理解错了。”眼镜男认输了。
    邓雪峰在整个教室里巡视了那么一圈,冷声问道:
    “还有问题吗?”
    谁还敢有问题?
    全都服了!
    不是服了邓雪峰,是服了乐言!
    两次转折,大家惊呼太细节了,牛逼。
    三次转折,大家感叹这一定是个天才。
    发现还有第四次转折时,大家什么都说不出来了,跪下膜拜吧!
    在现场同学们心服口服的时候,网上的直播间已经炸了
    几分钟前还在为乐言打抱不平的耿心遥此刻哭成了泪人。
    胡星满这个伤心欲绝的样子是背对着林西做的,所以耿心遥从始至终没有见过。
    此情此景,她只想高呼一声:
    “林西,你糊涂啊!!!”
    线下公开课圆满结束。
    参与的同学们对课上的内容非常感兴趣,尤其是被安利了乐言这个宝藏男孩。
    这次之后,如果还有人胆敢在论坛里质疑乐言的演技,一定会多出几百位护草使者。
    线上直播也很圆满。
    耿心遥因为替乐言怼了人,还在直播结尾真性情的哭了一鼻子,人气大涨。
    这件事被媒体们编成了段子,他们在乐言的脑袋按了一个称号――旺女主体质。
    耿心遥都为此受益匪浅,乐言得到的好处就更大了.
    这场公开课把线上舆论从乐言的颜值向演技引导了过去。
    越来越多的人顺着这节课的内容在电视剧里分析起乐言的表演细节,他们还给自己起个有趣的名字――乐学家。
    乐学家们举例子,讲事实,从各种维度证明乐言无论在颜值还是演技上,都在这个年龄层的男艺人中毫无竞争对手。
    如果有谁不服气,麻烦你带着作品来,咱们友好碰一碰。
    伴随着《最好的他们》播出,乐学家的队伍不断壮大。
    很快,乐学家们发现乐言身上的闪光点除了颜值和演技外,还有其他
    主题曲居然是他唱的?
    他居然是个多栖艺人??
    就这样,小成本电视剧《最好的他们》正式打响了乐言向顶流冲锋的号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