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虽远必诛
作者:苹苹无崎   穿越有风险,恋爱需谨慎最新章节     
    凌琪琪转身又去清点了一下炸弹的库存,昨夜消耗的不少,只剩下一半的量了,也不知道柳念安那边能否及时供应上,必须得省着点儿用了,而且还得另想其他的办法。
    她实在不想再造成如此大规模的伤亡了,她必须尽快启动她的第二波作战计划。
    打仗有的时候除了要拼真刀真枪的硬实力,还要拼信息战和心理战。
    昨夜他们出其不意,大获全胜,所以凌琪琪打算乘胜追击,信息、心理双管齐下,搅乱敌军军心。
    她昨日就已经组织雁城的女人们按她的要求缝制军旗、军服还有条幅,预计不出两日便可依计行事了。
    九王爷这边的军营里,众将士都死气沉沉,没了之前的斗志,一个个如霜打的茄子。
    雁城数攻不下,原本大家就已经有些焦躁,以为夜袭可以势在必得,却是损兵折将,狼狈至极。也不知道雁城是如何窥得他们的偷袭意图,更不知道从哪里突然冒出了那么多的杀伤性武器。
    三日之后终于有了答案,雁城的城墙之上新立起了很多面黄得耀眼的旗帜,每面旗帜上都用红色赫然写着“七”。
    起初大家不明所以,后经探子回报,七公主如今人在雁城之内,那些旗子是七公主的,那些炸弹也都是七公主带来的,但并不知道七公主带了多少援军。
    不仅如此,城外兄弟们的遗骸,都已被雁城军民合力安葬,七公主还带着大家为这些战死的兄弟举行了一个庄严的下葬安魂仪式,并在硕大的坟冢前立了块儿墓碑,上刻“太平碑”,并注文:
    “为军者,不贵争战,贵在止战。为君者,不重已私,重在民安。”
    “爱国者,虽瑕犹珍,虽死犹荣。乱国者,虽亲必绞,虽远必诛。”
    “望世人,以碑为戒,以冢为界。”
    听说这些之后,很多人不仅为身埋异乡的兄弟红了眼眶,也为自己上阵杀敌的初心产生了质疑。
    与此同时,雁城的城墙上还挂出了几乎与城墙等高的四条硕大的条幅,分别用刺眼的红色写着:
    “九王谋反,自相残杀。”
    “太平盛世,再起烽烟。”
    “失道寡助,反贼必败。”
    “投诚有功,弃械不杀。”
    字迹之大,字意之明,隔着二里地都能一目了然。
    凌琪琪觉得文科生的厉害绝对绝对不可以被小觑,几行字而已,竟让敌军逐渐分成了两大派四支系。
    其中建功立业派,分为了忠于九王爷立业的和想投诚北皇立功的。
    而明哲保身派,则分为了继续观望的和想弃械回家的。
    总之,军营里人心惶惶,互相试探、互相拉拢,亦互相猜忌。
    凌琪琪当然不可能只玩些文字游戏,她让几队士兵分别穿上南蜃和西陌的服饰,扮成两国的信差,在雁城进进出出。
    此消息也被传回了九王爷的军营,将士们都不禁开始心里犯嘀咕。听说这位七公主不仅与西陌储君有婚约,还被南蜃皇室奉为座上宾,现下七公主亲自坐镇雁城,若是七公主有难,怕是西陌和北隗两国都不会置之不理。九王爷就算以后能黄袍加身,届时西陌和南蜃也未必就会买九王爷的账。
    而且他们现在几乎是倾巢出动,北地家园为留重兵防守。若是七公主和西陌储君联手,西陌派兵去他们的北地老巢包抄,他们连退路也没了。
    怎么想怎么觉得他们的赢面太小,当初还是把这件事想简单了,以为十拿九稳,可如今只一位七公主,就让他们骑虎难下了。
    与其这样,还不如回家踏踏实实种地呢,放着好好的日子不过,没事儿跟着别人造反。九王爷想当皇上,自己又不想,功名利禄没挣到,再把自己的小命搭上。
    人家七公主说的对,以冢为届,黄土下埋的尸骸就是个例子,若死在这儿,自己的一家老小可怎么办?不能一错再错,自己人跟自己人打打杀杀的,像什么样子?还自以为人多势众,仔细想想,其实根本就禁不住七公主的几颗炸弹。再说了,北隗子民多了,一人一口吐沫就能把他们这些不义之师给淹了。失道寡助,他们赢不了。
    渐渐的,九王爷的军营里有人偷偷逃跑,起初只是零星的几个,之后竟越来越多,甚至成群结队。将领们无心战事,而是疲于抓捕逃兵,但越抓越激起士兵们更大的反战情绪。
    凌琪琪终于等到了九王爷军营出现逃兵的消息,她立即命人追去招安,说服这些逃兵戴罪立功,去九王爷的其他军队跟自己的老乡们分享一下自己的所见所感,避免其他人继续误入歧途。
    这些逃兵当然乐意效命,毕竟逃跑的越多,那他们的行为就从叛逃升华到了仁义之举,法不责众嘛。更何况七公主说了,迷途知返,善莫大焉,劝他人迷途知返,功德无量,北隗会给他们记上一大功,于是大家便都乐颠颠儿的去各路军队当说客去了。
    凌琪琪还不肯善罢甘休,又让人换上九王爷军队的军服,分别去各地各军造谣:
    “九王爷重伤不治。”
    “世子靖阵亡。”
    “北隗官军大获全胜,九王爷叛军节节败退。”
    “九王爷的军队已经死伤过半。”
    “两路叛军已经全军覆没。”
    “十万叛军弃暗投明。”
    “西陌军队已在北地边境集结。”
    “南蜃正举全国之力为北隗筹集物资。”
    “七公主手里还有秘密武器。”
    “九王爷不敢和七公主对战,休战不出。”
    “九王爷大势已去。”
    “九王爷从来就没得势过,纯粹是自不量力。”
    “北皇善待降兵。”
    ......
    乱七八糟的消息,在九王爷的各路军队中传来传去,起初大家不知道真假,但架不住传得人越来越多,渐渐就都被洗了脑。
    舆论开始一股脑儿的一边倒,全都是唱衰叛军的,再加上老乡的游说,九王爷的各路军队都开始军心涣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