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章 事已成定局
作者:夏正贰拾   大秦:开局被始皇听见心声最新章节     
    后胜抽了抽鼻子,猛地低头打了个喷嚏。
    奇怪,他怎么莫名感觉到后背一阵阵发凉呢?
    难道是受风寒呢?
    姚贾关心的问道:“后胜大人,可是身体不舒服?”
    “没事。”后胜摆摆手。
    金银宝玉在跟他招手,这个时候就算身体再不适也得谈完事儿才能倒下。
    姚贾没有多言,他也就是顺口问一句,他喝了一口茶水,继续先前的话题说道:“后胜大人,楚国的事情您听说了吧?”
    后胜眉眼闪动一下,放在桌面下的手倏地收紧,对姚贾也生起几分防备之心:“听说了,你们秦国是准备出兵攻打齐国吗?”
    姚贾嘴角抽了抽,跟蠢人说话,太费脑细胞了。
    秦国要是现在就对齐国动武,那他在这儿谈什么生意,真是不长脑子。
    “误会了,后胜大人,秦王让我出使齐国,是想转告齐王一声,此次是秦国和楚国之间的小打小闹,没必要让齐国大动干戈。”
    姚贾声音低沉,如同深潭坠玉,温润中带着满满的魔力,让人不由自主的放松心神。
    “我王知道,有不少小人来到齐国,想让齐国调兵遣将,和楚国联合去攻打秦国。
    后胜大人应知那些人的底细,不用在下多过强调。
    但在下着实是为了齐国考虑,免得到时候一场空,为了他人做嫁衣,赔了夫人又折兵。”
    不长脑子的后胜听完姚贾的劝诫,顿时放下了所有的戒心和怀疑,热情的看向姚贾。
    果然知他者姚弟也。
    他对出兵和楚国联合一事,也是持反对意见的。
    公厘氏和段氏那些韩国遗族,手里三瓜两枣都没几个,就想让他们齐国出兵,真是半夜做梦娶新娘——想得倒美。
    军队的武器、粮草、盔甲各种花销不要钱的啊?
    而且战场上刀剑无眼,死的又不是他们的人,他们是不心疼喔Σ( ̄ロ ̄lll)。
    姚贾对于后胜的态度早已笃定,后胜是什么德行,他还不了解吗?
    后胜此人,贪得无厌,挟势弄权,唯利是图。
    这种人方便掌控但不能深信。
    而且齐国的历代君主,真不是什么好东西,时常干出些令人不可思议的事情。
    秦昭襄王嬴稷在位时,秦国和赵国因争夺上党,爆发了一场规模宏大的战役,因战场位于赵国的长平一带,也称之为长平之战。
    从秦国出兵到韩国割让上党,再到秦国获胜,整场战役历经了三年。
    但长平之战仅仅持续了五个月。
    那一战是秦、赵两国之间的战略决战,长平之战最终以赵国的惨败而告终。
    赵国的元气大伤,国力再不如从前,导致其在之后的合纵攻势中不再具备强大的抵抗力。
    赵国也失去了与秦国掰手腕的能力。
    此战中,白起率军共斩首坑杀了赵军四十多万俘虏降卒,为白起人屠之威名更添了一把火。
    在那场盛大的战役中,其实中间发生了一个小插曲,是关于齐国的。
    在最开始秦国向赵国出兵时,赵国就开始联系了盟友,果断派人向齐楚两国求援。
    秦昭襄王见状,都做好了撤退的准备,他计议着:“齐、楚援救赵国,他们能紧密协作我们就退兵,不然我们就攻打他们。”
    可万万没想到,齐王建那个大聪明生生坑了赵国一把。
    赵国因战乱,国内缺粮,于是向齐国借粮。
    齐国谋臣周子劝诫齐王建道:“赵国对于齐国、楚国来说,犹如屏障,唇亡齿寒,今日赵国灭亡,明日保不定秦国就会出兵攻打齐国和楚国。
    所以,不如答应借粮给赵国,让赵国一马当先,冲锋陷阵击退秦军。
    况且,赵国现在处于水深火热当中,给赵国借粮就是雪中送炭,是件极其高义的事情。
    等赵国打退了秦军,齐国也能顺势显明声威。
    没必要为了一点粮食斤斤计较,齐国又不是没有,王上,得为齐国的将来好好打算啊!”
    可偏偏周子一番情真意切,言辞诚恳的劝说遇到了一位脑回路稀奇的君主。
    齐王建能任命自己那个贪婪弄权的舅舅后胜为相国,且十分信重他,把齐国朝政都交由后胜处理,知微见着,他能长个什么样子的脑袋。
    他没有听从周子的劝告,不同意借粮给赵国,怎么劝都不好使。
    其实齐王建不愿意借粮是有自己想法的。
    第一,秦赵两国势大,已经对齐国造成了威胁,而且这种感觉也不止齐国有,山东六国也是这样想的。
    所以,两头巨虎打起来好呀,他们已经准备好瓜子,搬来板凳准备看戏了。
    第二,秦国为什么跟赵国打起来,还不是韩国那鳖孙子从中作梗。
    因为韩国的作为,他们出兵支援赵国去攻打秦国,实在是不讲道义。
    大家都在同一条道上混的,义气大于天,出师无名,可会让人叉着腰指着脸骂的。
    事情起因是秦国打赢了韩国,依照合约,韩国要将十七座城池献给秦国。
    但韩国不服气,把城池给了赵国,来了一朝祸水东引。
    韩国是计划着,秦赵两国一旦打起来,他们就无暇它顾,如此一来,韩国就能容易的抽身而退。
    赵国一看天上有掉馅饼的好事,欣然的接受了,白给的谁不要啊!
    他觉得自己实力这么强,况且,他背后可是有人的,身后的一堆兄弟早已经看不惯秦国的所作所为。
    秦国绝对不敢招惹他。
    但赵国高估了自身的实力,也低估了秦国发动战争的决心。
    秦赵两国打起来了,赵国怕了,赶紧向兄弟们求援。
    左等右等,赵国见盟友还没来,回头一看,喔豁,兄弟们都装聋作哑,视而不见。
    赵国知道自己理亏,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求和是不可能求和的。
    要不然他大哥面子往哪儿搁?
    那就硬着头皮打吧!
    看戏的兄弟们看着看着,越来越觉得局势不对劲。
    秦、赵两国军事实力最强,他们是想借此消耗秦、赵两国的实力。
    他们虎视眈眈的盯着赵国,是准备扑上去咬下一块肉来的。
    但怎么赵国陷入泥沼中,艰难求生,秦国越打势力越强呢?
    事已成定局,回首晚已,齐国和楚国也真能咬碎牙齿往肚子里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