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7章 时间,时间!
作者:黑千羽   三国之夏侯弃子最新章节     
    “哦?王少卿不知有何高见?我曹子廉不过是一个莽夫,只知道打打杀杀的,今日就听听你们这些文官说说这治国之道,我也好长长见识。”
    曹洪就是这么混赖,反正都已经被人说自己无才了。
    “这?”王朗被噎住了,按照税制,自己做官,当然不需要缴纳税赋,可自己的家族却还是要缴纳的,只不过后来士族在和皇权的博弈之中,不断的通过各种手段,再加上地方官吏也都是出身于士族,就形成了上下联手,隐瞒人丁和田赋,将许多应当缴纳的税收少缴纳,甚至不缴纳。在这样的方式下,地方的实力越来越强,而中央的实力越来越弱,皇权不得倚重外戚和宦官形成和士族的对抗局面。
    “你不要给我这,那的,还是请少卿说说,这桓灵二帝为什么卖官鬻爵吧,我可是听说了,这是因为府库之中没有钱粮。当初我们起兵勤王,进入洛阳的时候,洛阳的府库里面空空如也,这又是怎么回事?你们总不至于让朝廷连你们的俸禄都发不出来吧?再者说了,这王少卿自己在朝中为官,朝廷自然不会来收你们的税赋,可那些没有在朝廷任职为官的人呢?难道也不能收他们的税么?”
    “曹子廉,你这是想钱想疯了?!”
    “我曹子廉是爱钱,可我看了下诸位,看起来衣冠楚楚,可这肚子里的花花肠子着实不少,你们口口声声的说自己是大汉的忠臣,可遇到了事情,不肯出钱,不肯出人,这是哪门子的大汉忠臣啊?”
    曹洪有些咄咄逼人。
    王朗知道,眼前的曹洪好打发,好糊弄,可是坐在上面的那位,可是熟读各类书籍的存在,自己若是胡乱开口,恐怕就要被扣个帽子了,再加上,
    “子廉,不得无礼,不过孤也算熟读史书,最近有所心得,这天下百姓既然是天子子民,则天子也当爱民如子,但天有不测风云,总不能百姓受灾了,朝廷却没有表示吧?如此,则爱民如子又爱在哪里?施行新税制,目的是充实中央府库,应对各地灾荒以及诸位的俸禄,但具体如何征收,大家还是可以慢慢商量,这事,不着急。”
    曹操不疾不徐,反正这个新税制,自己是绝对要推行的,只有将这事形成定制,才能够保证自己今后能够源源不断的抽取钱粮,才能够发的出这帮大臣的俸禄,才能够始终将中央禁军掌握在手中。
    没钱没粮,谁替自己卖命?
    光靠那些仁义道德么?
    做梦吧。
    ——————————
    “今日前来,是和姑父说说今日朝堂上的事情,你不知道,原来子廉叔祖居然还有这么一面,看起来确实,确实极为的可喜,所做之事,我心中颇为快意。姑父你是不知道,那王景兴被子廉叔顶着说不出话来。”
    曹叡再次来到了大牢之中,心中极为的快意。这些年来,跟随在夏侯信身边,对于生民的疾苦多有了解,对于士族自然没有太多的好感。等到年纪大了,夏侯信又特意和他说了皇权、士族、外戚三者之间的关系,以及百姓的处境,对于外戚和士族就更加没有太过好感,反正这些家伙都是吃人者。
    “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起,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道道就开始了,这自己当官了,就想着回馈自己的家族,自己的恩师,所以士族就这么产生了,门生故吏也就这么出现了,他们相互之间勾结,干着坏事,却把所有的过错都推到了皇帝的头上,动不动就要皇帝节俭,可自己却在家里山珍海味,花天酒地,这又哪里是做臣子的?什么是忠臣?忠臣就是能够把皇帝的事情办好了,自己还能够出来背锅的,那才是忠臣,至于那些口口声声的喊着自己是忠臣,实际上却给自己立清名的人,就是最大的奸佞,比如,当初的田丰沮授,这大魏朝堂上也有,还是子廉叔啊,这脾气暴躁了点,也贪财了点,可大王有事情的时候,他可是真舍得,也是真敢上啊,这才是忠臣。”
    不管曹洪的人品如何,就冲着曹洪对曹操这点,那就是一个忠臣。
    “还有仲德先生、伯宁先生,他们能够将大王的政令和想法努力去做到,而不顾及个人的名声,那才是你的忠臣,清流、士族,他们心中想的就只有自己。”
    夏侯信随口的说着。
    “谨受教。”
    “所以,你若是要做个好的主公,为生民立命的王,那你就要谨慎了,那些清流、士族会不断的来吹捧你,这就是在捧杀你,让你在这阿谀奉承之中不断的迷失自己。总之一句话,用他们的仁义道德和孔孟之言,堵死他们。”
    “这想来必定是极为有趣的,不过若是如此,我还要多读书才行,不然就被他们给蒙过去了。”
    曹叡想到了那个场面,心中极为的开心,自从被确立为世孙之后,原本压在曹叡心头的那种压力就消失了,这也让曹叡整个人开朗了不少。
    “你要记住,上有所好,下必甚焉,你喜欢什么,你的臣下就会变成什么样的人来迎合你,前提是你必须掌握他们的升迁,还有官爵俸禄。”
    夏侯信郑重的说着自己的想法。
    “姑父,且再忍耐一些时日,等叡儿承继祖父之位,必然将姑父放出来。”
    曹睿真诚的说着,可心中却是想着曹操的话语。
    “呵呵呵,我如今这样挺好,只要动动嘴皮子,又不用负责任,再也没有比这样更好的生活了。”
    夏侯信伸了伸懒腰,将床榻上的书籍朝着边上推了推,然后躺了下去。
    “你若是一辈子不出去,那姑母又该怎么办?”
    “臭小子,这是你该操心的么?”
    两人在一阵的打趣之后,曹叡就离开了大牢,夏侯信躺下休息了一会,然后就继续起床看书,但是夏侯信知道,自己这样的日子不多了。
    因为曹操私底下来见自己的次数越来越多,而且明知道新税制会遭到士族,甚至是宗室的反对,还依旧要推行,从另一个方面来说,曹操似乎也知道了自己的身体越来越不行了,不然他不会这么着急的动手。
    即便是再有才能,在知道时日无多的时候,也会努力的想要去一些事情,免得自己心中留下遗憾。
    ————————
    曹操一个人在自己的王府后院里面走着,如今的魏王府,用的是汉时洛阳的皇宫,规制早就已经逾越了,可愣是没有人去说他的不是。
    轻微的咳嗽,让曹操感叹自己的生命在不断的流逝,是自己能够察觉到的,一日不如一日。
    皇权、宗室、士族、武将、寒门,这几颗棋子在曹操的脑海中不断的盘旋着。
    按照夏侯信的话,如今凭借自己的威望,宗室是自己的盟友,自己又用宗室控制武将,自己麾下的武将绝大多数都是自己提拔起来的,又或者是降将,所以只要宗室不背叛,那么武将也不会有变动。
    至于寒门,他们的梦想就是实现自己,让自己脱离寒门,也成为士族,所以当他们还是寒门的时候,他们会服从自己,当有一天自己无法给予他们更多的时候,他们就会投靠到士族的门下做一条走狗。做谁的走狗不是做?
    武将就不会有变化么?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有的人会和士族联姻,然后逐步完成蜕变,将自己也变成士族的一份子,就如同寒门一样。
    而宗室,这是一个极为特殊的群体,他们到底是自己的敌人,还是自己的盟友?
    纵观历史,宗室中忠心耿耿者有,反叛作乱者也有,有宗室铁心支持的,那就是一股巨大的力量,能够制衡士族,若是有野心,那就是天下的灾难。
    曹叡还是太年轻了,而夏侯惇,曹洪他们也都老了,不知道还能扶持他几年,所以要想中枢安稳,则宗室的人选极为重要,而且不能仅有一个宗室,应该多设置几个。
    士族也不能完全抛开,毕竟目前来说,关东目前是自己最大的钱粮来源地,而且还需要靠他们在长江一线防守。
    那么宗室和士族之间的应该设置多少的比例才合适?这具体的人选又该怎么选择?
    所以要设置好人选和相互之间的替换程序,最好是自己留下一道遗照,若是安排好十年之内的中枢辅政大臣的人选和更替,那么等到十年之后,曹叡也应该彻底的树立威信,掌握朝堂了。
    所以,宗室的二代人物应该选择谁回中枢,他们离开了之后,又应该让谁先顶上去?每一次的人事调动,都是一次权力的重新洗牌,如何在洗牌之后,还能保持自己的控制力,那么人选就极为重要了。
    曹操就这么不断的盘算着,又或者会回到自己的书房内,写下几个名字。在最后涂涂画画之后,将纸张又付之一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