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8章 时代的落幕1
作者:黑千羽   三国之夏侯弃子最新章节     
    “唉,王头,这寒冬腊月的,咱们还得在这守着。”
    年关的日子里,大牢依旧还是需要有人看守,一坛酒,一只鸡,还有其他的菜色,烹饪的极为简单,但是这菜却极好,都是肉食。
    “别忙活了,赶紧过来喝一口吧,这年月,也就咱们能够守在这里了,谁叫咱们啥都没有呢?”
    说话间,几个狱吏就举在了一起,将正在炉子上热着的酒给自己这些人倒上。
    心急的已经扯下了鸡腿又放在火上烤了起来,这样的地方,想要一口热的,那就得自己解决。
    这么冷的天,就算是出锅的时候还是热乎的,等到了这牢里,也早就凉透了,更别说这些都是今天早上厨子做好的,若是不拿着火烤一烤,估计得磕掉牙。
    “唉,你们这么吃不行,去找口砂锅过来,要大的。”
    夏侯信看着眼前围着的几人,想着这么冷的天,还是弄火锅比较合适,这炭火加上砂锅,能够保持锅内的温度不太会变,于是就让人去弄砂锅。
    “大人?赶紧的,给大人看座。”
    说完这话,王姓的牢头直接就踹了手底下的人一脚。被踹倒的人也不气恼,或者说,至少在夏侯信当面不会气恼。
    这么长时间以来,这群人早就已经习惯了,在夏侯信提出了那些要求之后,上头居然能够毫不犹豫的满足,而且曹叡和曹清两人能够随时进来,这些个人心中亮着呢。
    这位爷现在在大牢就是个过渡,等到了时候,必然是要出去的,而且还会受到重用。自己若是此刻眼瞎,对着这位爷搞点小事情,那等到来日,说不得自己的上头就会收拾了自己,甚至连小命都得丢了。
    反正这些狱卒都明白,只要夏侯信不出大牢,这牢房内,他想去哪,就去哪。
    别多管,也别多问。
    看着边上的人将一条板凳端了过来,王头立刻接过了凳子,看着凳子还有些脏,不由得喝了几句。
    “让你拿条凳子过来,你就真这么老实啊?连擦一下都不会?”
    又转过头,拿着自己的衣袖使劲的擦了擦,才请夏侯信坐下。
    “孬酒,大人不要嫌弃。”
    “哈哈哈,你们这群家伙,平日里喝我的酒难道就少了么?我又不是好酒之人,你们喝吧。”
    这话还在说着,筷子却没有停下,将边上的诸多肉菜,还有腌菜都整理了一下,等着那砂锅的到来。
    铛铛铛。
    “大王有命,立刻请夏侯大人过去。”
    就在等着砂锅的空档,大牢的外面却响起了喊声。
    夏侯信立刻就放下了手中的筷子,朝着大牢的外面走去,一干狱卒更是不会去阻拦分毫。
    “走吧。”
    看到了在大牢门口的许仪,以及他身边的战马,夏侯信的心中似乎预感到了什么,不再多说什么,直接就跟着许仪走了。
    “大王是不是?”
    这一路上,夏侯信思考了许久,还是问出了这个问题。
    “嗯,今日下午的时候,大王在府中举行家宴,初时还好好的,可是几杯酒后,大王就突然昏倒,到了此刻才醒,然后便立刻让我来带着大人过去。”
    终于还是时候到了。
    夏侯信心中想着,曹操此刻恐怕已经是差不多了,所以才会召见自己,估计是交代最后的事情了。
    ————————
    “孤自黄巾时起兵,纵横天下三十余载,到如今位极人臣,已经够了。我死之后,王位由仲元继承,但是仲元,你要记住,当尊敬长辈,有爱兄弟,不得无故随意杀戮家人,即便再有错误,也当活之。”
    当着自己众多子女的面,曹操开始交代了后事,这第一点便是家人不得自相残杀。
    “孩儿谨记在心。”
    一想到曹操作为家里的顶梁柱,在这一刻已经迈向了死亡,不由得心中悲戚,一个个都哭了起来。
    “唉,你们哭什么?这乱世之中,能如孤这般活到六十多岁的能有几人?你们应该感到知足和高兴才是。尔等如今名下各有田产,还望尔等能够体谅百姓不易,勤俭持家,莫要奢华,遇事当谨守法度,此方为齐家之长策。”
    说完了这些,又看向了跪在前排的曹植。
    “子建,孤知你心中烦苦,可这些年来,你的所作所为,太过让孤失望了,还望你能够自省自砺,莫负大好时光。”
    “孩儿谨遵父王教诲。”
    曹植的眼泪更加如同泉涌,只是跪在床榻之前重重的磕头,至于那些父王保重的话语,却再也说不出口,任谁都知道,曹操已经到了最后的时刻。
    “日后仲元承继大位,尔等也莫要仗着自己的辈分,给仲元添麻烦。仲元,孤未能完成的事情,就交到你的手上了,你一定要完成。”
    “孙儿必当牢记祖父教诲,以一统天下为志向。”
    “哈哈哈,好。”
    “府中侍女甚多,这些年来服侍孤辛苦了,孤死之后,是去是留,但凭她们的心意,若是想去,仲元当给与钱财,妥善安置。”
    “夫人,这些年来,辛苦你了,子修走得早,若当初不是那一场刺杀,子修此时当能够承继大任。这府中的诸般事情,还需要你操持,你且带着孩子们,还有那些侍女去办吧,子桓和仲元且留一下。”
    丁夫人闻言,用衣袖抹着泪带着众人离去,将府中的田产等等,都一一的分下去。
    ————————
    “仲元,要成就王者霸业,当有王者的气度和胸怀,内要能齐家安宅,外能统帅群臣,震慑奸佞。子桓不管如何,都是你的二叔,你可能原谅他?”
    在最后的时刻,曹操最担心的,还是曹丕的安危,生怕自己死后,曹叡就直接对曹丕动手。
    “孙儿.......祖父吩咐便是,孙儿必定遵守。”
    曹叡不想在这个时候,再让曹操走的不安心,所以便答应下来。
    “好,你是个好孩子,和你父亲也很像,你能够心中装着百姓,也当能够容得下你二叔。”
    曹操说完,又将目光转向了曹丕。
    “子桓,你走到今时今日的地步,皆为父之过也,你可能原谅为父?”
    “父王何出此言,皆是孩儿鬼迷心窍,怨不得父王。”
    曹丕原本还以为曹操会斥责自己一番,却想不到曹操将自己的这些过失都揽在了自己的身上,心中不由得更加悲戚。
    “若是原本按照温侯的想法,是要你一命偿一命,可为父舍了老脸,温侯才决定放过你。你膝下仅有东乡一女,为父观那吕麒英武不凡,所以,想要做主将东乡嫁与吕麒,也希望能够借此消弭你与温侯之间的仇怨,不知你意下如何?”
    曹操说出了自己的打算。
    “孩儿,单凭父王做主。”
    一想到此刻,曹操还在担忧着自己的事情,曹丕的心中更加悲戚。
    “好,你是个好孩子,都是为父的错。”
    曹操想着,这件事情既然已经安排妥当了,那么也就安心了。
    “你且退下吧,只盼为父去后,你能够屈身守分,安心过日子。”
    曹丕抹着眼泪退了出去,在曹丕走到门口的一刻,曹叡对着老许使了个眼色,老许点点头,立刻就跟了上去,此时正是新老交接的时刻,自然要确保一切都平稳。
    曹丕眼下是一个巨大的不稳定因素,自然要好好的看起来。
    曹操将这一幕看在眼里,不知道是该高兴好,还是悲哀好,只盼望曹丕能够安分点,而曹叡能够真的放过曹丕。
    “去,将祖父书架的第三排第三格给挪开,那后面有个一个暗格,里面有个匣子,将那匣子取来。”
    曹操想着眼下的事情,又让曹叡去书架上找东西。
    曹叡很快就找到了匣子,却是并没有迫不及待的打开,反而是拿到了曹操的身前,这让曹操心中又觉得欣慰,这孩子本性还是纯孝的。
    “打开。”
    曹操示意曹叡打开匣子,曹叡依照曹操的指示,将匣子打开,就见到匣子里面放了几份文书。
    “你且把第一份拿出来看看。”
    曹叡拿出了第一份,打开看了一下,里面是许多人的封赏。
    夏侯惇,大将军,加食邑五百户。
    曹仁,骠骑将军,加食邑五百户
    曹洪,卫将军,加食邑五百户。
    夏侯渊,车骑将军,加食邑五百户。
    钟繇,司空,录尚书事,高乡侯,食邑三百户。
    王朗,司徒,食邑三百户。
    张辽,前将军。
    徐晃,右将军。
    ........
    至于曹真曹休等人,只能封四征将军,排在这些军中宿将的后面。
    “祖父去后,他们必然会要求你再进一步,这份名单是孤这些时日以来拟定好的封赏名单,你且看看,若是有不同的地方,你可以提出来。”
    曹叡通篇看完,徐庶得了一个廷尉,夏侯信却不在封赏的名单里面。
    “祖父,为何不见姑父?”
    “他的封赏,还是由你和元让等人商议过后比较好。”
    曹操并不想由自己来确定夏侯信的封赏,因为这些年来,夏侯信的身份实在太过特殊,名为姑父,算是外戚一支,可却对曹叡有多年的教养之恩,更兼夏侯信本身也有才能,多年来跟随自己南征北战,屯田筹粮,安民辅政,这就更加难以封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