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龙年大吉
作者:用户34418841   大明风采最新章节     
    高启明白了,很感动,这话从世子口中说出来,高启相信,没想到贵如天子,却吃不起肉食。
    高启真情流露:“天下百姓视陛下为君父,君父之爱,高启愿意衔草相还,还请世子爷示下,让小民为君父做点什么,要不,这心里堵的慌。”
    朱雄英笑道:“你有这份心就好,什么也不要做,写好诗词文章,发出大明之声,给大明百姓明理开智,比什么都强。”
    高启眼前一亮,心中顿时悟了,这才是一个文人要做的事,而不是天天扣字眼,教皇帝做事,盯着短处不放,口诛笔伐。
    高启觉得思想通透,感激道:“多谢世子爷教诲,高启懂了。”
    “世子爷,草民也颇有家资,若是朝廷训练水师,钱粮不够,我愿意捐些出来。”
    高启这话说的真心,这些天长谈,高启被朱雄英折服,更是被大明朱皇帝爱民之心折服。
    朱雄英叹口气道:“你的想法是好的,你自己捐也杯水车薪,还是出不了海啊!
    况且,你捐款不要回报,本使也于心不忍,
    朝廷也不能不给你回报,那样让天下百姓如何看当今陛下?
    有恩不赏?如何恩泽于天下。
    还是算了吧。”
    高启也叹气,突然意识到什么,刚才世子爷说出海?是的,真说了出海。
    我的老天爷,若是世子爷愿意出海,那就不是我一个人愿意捐钱了。
    高启激动,自己可是带着全村的希望而来啊!
    高启强压心中狂跳,试探道:“世子爷,刚才你说出海?”
    朱雄英一愣:“我说了吗?”
    然后大笑。
    高启明白了,不让出海是朱皇帝下的死命令,高启也懂,海面上大明说了不算,徒增伤亡。
    要想出海,还要给倭寇上供,这样倭寇越来越有钱,就越来越强,反之,大明朝廷就越弱。
    这些商人图利,拿出利润给了倭寇,变相的更加压榨百姓,大明更弱。
    只有清理倭寇才是出海商贸的正途。
    现如今陛下不让出海,世子若是出海,不是违令?
    若是能清除海盗倭寇,那样世子在提出海,有世子和陛下爷孙关系,陛下应该会同意。
    高启急忙道:“世子爷,草民有句话想请世子爷明示。”
    朱雄英摆摆手:“本使没啥权利,你也别太过分。”
    高启眼中有光:“世子爷,我去筹集钱粮,请朝廷出力,打击倭寇海盗,肃清海面。
    草民斗胆问一句,若是到那个时候,世子爷可否向陛下进言,放开海禁。”
    朱雄英没回答,而是喊道:“死那去了?王景弘……”
    王景弘听到喊声,又急匆匆屋里跑了出来,手里端着药羹。
    王景弘被骂习惯了:“世子爷,该吃药了。”
    朱雄英看看自己五短身材,再听听王景弘有点女人的声音,突然想起武大郎。
    甩甩脑袋,把这个不切实际的想法赶出脑海。
    王景弘以为世子不愿意用药,赶忙道:“世子爷,最后一副药了,吃完咱们的病就好了。
    这药不苦,我加了蜂蜜。”
    朱雄英皱眉道:“蜂蜜多贵?你真会浪费钱。”
    王景弘笑脸如花。
    喝了一口,接过碗,咧咧嘴:“你给高启说说海贸。”
    什么是大势?
    出海,开海市就是大势。
    高启说的对,也非全对,高启知其一,不知其二。
    海上倭寇横行,红毛商人拿着刀枪坐地起价,他们贪婪的扒着大明商人的皮。
    整个海上,真正做生意的只有大明商人,其他国家?
    不是瞧不起他们,他们真没有什么商品可卖,离开大明,铁锅都造不出来的鞑虏,元廷,他们卖羊毛?
    阿拉伯商人,欧洲,他们又有什么商品可卖?
    一群赤脚,头戴环箍,身披麻衣,还未开化的野蛮人,能有什么东西可卖?
    大明是源头,他们是消费者。
    丝绸之路,海上丝绸,就成了世界上最繁忙,最有利益交织的通道。
    在这条路上,吸附了太多太多的藤壶。
    铲不干净,清理不完,一茬接着一茬,一堆又一堆。
    最具代表的有两股势力。
    红毛人从马六甲开始往西,遍地林立的山头。
    倭寇人像鬼一样,游荡在大明海。
    大明人也称其为,日本鬼子。
    外部势力可怕,大明内更加可怕。
    倭寇之所以横行,并不是他们有多强大。
    而是有人让他们强大,因为,让他强大的人,比倭寇还要强大。
    海外市场说大,其实也不小,但是终究有极限。
    豪绅要赚钱,士绅也要赚钱,那些商人也要赚钱。
    有竞争就会拉低利润,这是豪绅们不允许的。
    豪绅扶持倭寇,让倭寇成为工具。
    豪绅的船倭寇不抢,不是豪绅的钱,要交保护费。
    甚至,人财两空。
    宋朝的灭亡,元朝的不作为,倭寇越来越猖狂,最后彻底放飞自我。
    豪绅的船一样抢,没有国家军队支撑,豪绅才知道,原来自己强,也只是窝里横。
    失控的倭寇,豪绅和士族,也是恨其入骨。
    老子扶持你,是让用你垄断海上贸易,而不是让你抢老子钱财的。
    然而,再恨又如何?
    他们这些人啊,也就是嘴上的功夫,若是对喷,能喷的宇宙大爆炸。
    却唯独奈何不了小小的海盗。
    朱雄英相信,只要大明朝廷,微微露出风声,放开海禁,水师护航,给他们要多钱,他们就会给多钱。
    哪怕开始不赚钱,杀了倭寇出口恶气,他们也愿意给钱。
    王景弘原来就跟随水师出过海,并且深深迷恋。
    波澜壮阔,心驰神往。
    但是,王景弘不知道世子怎么知道自己喜欢大海的。
    这不重要,重要的是世子让我给高启说大海。
    王景弘多聪明?
    话茬一打开,就滔滔不绝。
    从海文图,讲到海域各国,再讲到贸易交换,以及各国风土人情。
    真是样样精通,无比详细。
    高启都听痴了。
    一讲就是一个时辰,朱雄英药早喝完了,听的也津津有味。
    谁说古人不懂海,这不是扯淡吗?
    一个太监看了几本书,就能说一个时辰,可想古代航海多么发达?
    高启急忙下跪:“世子爷,草民懂了,我这就去筹集粮草金银军饷,清理海盗倭寇,不让朝廷花一个铜板。”
    高启再不明白,就白瞎了读那么多圣人书。
    如今一个精通航海的太监,世子爷带在身边,目的是什么?
    突然间,天空彩云,龙吟凤鸣,
    抬头间,洪武大帝朱元璋驾车而来。
    花团锦簇,仙音阵阵。
    诸天大神,仙家佛陀矗立左右。
    祥瑞成云,万龙飞腾。
    朱元璋高声道:“王景弘宣旨。
    传朕旨意,今天龙年,大年三十,朕要给大明子民,汉家儿郎拜个早年。
    祝,未来之星,童子童孙,聪明伶俐,快乐健康。
    祝,莘莘学子,门门满分,金榜题名。
    祝,青年有为,成双成对,富足安康。
    祝,长者慈祥,长命百岁,身体健康。
    祝,国泰民安,普天同乐。
    祝,龙年吉祥。
    祝所有的读者,阖家欢乐,龙年鸿运。